五月初九,天刚蒙蒙亮,阆中府学大门外,已是人山人海。
来自四县的考生,背着形形色色的行囊,脸上混杂着紧张、兴奋与茫然。
人群里有须发花白的老童生,有眼神精明的中年账房,有穿着半旧儒衫的年轻学子,更有不少穿着公门青色短褂的衙门老吏。
府学大门两侧,肃立着两排披甲执锐的张家军士兵,眼神锐利地扫视着人群,维持着秩序。
“排队!按报名号牌顺序,五人一组,依次接受检视入场!不得喧哗!”几个县衙的书吏拿着名册,站在临时搭起的木台子上,扯着嗓子高喊。
第一个走到门口的考生是个二十出头的年轻人,穿着洗得发白的布衫,背着一个鼓鼓囊囊的大包裹,里面显然是被褥衣物,他紧张地将号牌递给门口负责安检的军官。
军官核对名册,点点头,随即示意旁边的士兵搜检。
士兵上前,动作利落却不失分寸地检查他的周身,不过并没有检查他的包裹。
“禀报,无违禁。”士兵检查完毕。
年轻人疑问的看着士兵,随后指向自己的包裹,此时军官的话解答了他的疑问。
“包裹不用带进去。”军官的声音不高,却清晰地传到后面排队的人耳中,“将军有令,此次考试,分四门功课,每日考一门。
巳时初刻开考,申时正刻结束,午间,自有军士将餐食送入号舍。
若家贫无力负担晚食者,考毕后,可凭号牌至府学后堂食堂,免费领一份餐食。至于住宿,”军官指了指府学大门外不远处新搭起的一片整齐的帐篷营区,
“若有远道而来、宿处困难者,考完出来,可去那边找当值军士,自会安排帐篷栖身,不收分文!”
这番话如同投入平静水面的石子,在考生和外围的士绅人群中激起阵阵涟漪。
“每日只考一门?只考五个时辰?”
“午食还管送进去?晚食困难的还给粥?”
“连住的地方都管了?”
“这和前明那连考九天,吃喝拉撒全在鸽子笼似的号舍里,动辄累死人的考法,简直是天壤之别啊!”
惊讶、不解、庆幸的议论声嗡嗡响起。那些经历过或听说过前明科场艰辛的老童生和士绅们,感触尤深。
一位陪着族中子弟前来的广元老士绅,实在按捺不住心中疑惑,仗着年纪大些,对着正站在府学台阶上巡视的李茂才遥遥拱手,
高声问道:“李大人!敢问将军……为何行此新法?这科考,自古便是连场鏖战,磨砺心志啊!如此安排,是否……过于宽纵了?”众人的目光瞬间集中到李茂才身上。
李茂才今日未着官服,只穿一身素净的深蓝道袍,显得沉稳干练。
他闻声走下几步台阶,目光扫过那些面露疑惑的士绅和更多眼含感激的寒门考生,朗声回答,声音清晰地传到每个人耳中:
“老丈所问,正是将军体恤民情之处!”他语气诚恳而有力,“前明科考,一连数日,锁于方寸号舍,昼夜煎熬,寒暑不顾!
多少饱学之士,非是才学不济,而是体力不支,倒毙于考场之上!此非磨砺心志,实乃戕害人命!将军闻之,常叹选才何须以命相搏?”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相邻推荐:综盗笔:宠小哥呢 九死逆仙叶尘回归 四合院:战斗英雄!1962年 三国赵云传 手撕太子!踏碎凤冠换乾坤 四合院:何雨柱从1944年开始 气运之子?请叫我最强太子 悄然进行 淫心邪术的妇科圣手 穿成校草白月光 给咸鱼文女主当庶妹 我只是个纨绔啊穿越 滴滴司机在异界 我靠医术苟下去[穿书] 叶罗丽:我愿与你重逢 永夜重生:道士穿越血族卵 巡林日常,开局帮难产大熊猫接生 禾城岁月 有金钱系统我无敌 灯塔求生:我的岛屿不是女儿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