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和船队的浩荡出海,如同投入历史长河的一颗巨石,激起的涟漪传遍朝野。
同时大明帝国在朱棣这位精力充沛的帝王引领下,如同上紧了发条的精密仪器,高速而有序地运转着。
北方的边防在一次次巡边和局部小规模冲突中被不断加固,对漠北蒙古诸部的战略威慑持续加强。
南方的吏治在严苛的考成法下得到整肃。
《永乐大典》的编纂工作进入了攻坚阶段,文渊阁内日夜灯火通明,鸿儒们的争论声几乎要掀翻屋顶。
海量的典籍被整理、分类、誊录,一部包罗万象的文化丰碑正在缓慢而坚定地成形。
内阁制度在朱棣的默许和实际运用中逐渐成型。
解缙、黄淮、杨士奇等几位年轻的翰林学士开始承担起越来越多的票拟工作,极大地分担了皇帝批阅奏章的负担。
这一切的运转,对陈兴这位“长兴侯”而言,最大的感受就是——舒服。
是的,舒服。
他无需像朱棣那样夙兴夜寐,殚精竭虑地平衡各方势力,推动那些动辄影响国本的宏大工程。
也无需像新晋的内阁学士们,在浩如烟海的奏章和帝王莫测的心思间小心翼翼地走钢丝。
他的生活节奏,仿佛与外面那个高速运转的世界隔着一层透明的屏障。
侯府的生活宁静而惬意。他与崇宁公主感情甚笃,闲暇时或品茗对弈。
或抚琴赏花,或教导府中那些对“姑老爷”口中“海外奇谈”和“家传医术”充满兴趣的少年们。
太医院偶尔遇到疑难杂症或皇室成员有恙时,也会请他出手。
他享受着这份穿越者难得的“退休”般的宁静。
然而,陈兴骨子里终究是个现代人,一个习惯了便利和效率的灵魂。
他有一个不大不小的烦恼:想吃点好的,太麻烦!
这并非矫情。虽然贵为侯爷,府中厨子也是精挑细选。
但明朝的烹饪技法、调味理念与他前世记忆中的八大菜系、世界美食相差甚远。
偶尔想吃顿地道的火锅、麻辣鲜香的川菜、浓油赤酱的本帮菜。
甚至只是一碗配料丰富的现代版炸酱面,都得他亲自下厨。
从熬制底料、调配酱汁开始,折腾大半天。崇宁公主最初对他下厨还颇感新奇,次数多了,也心疼他劳累。
“想吃口顺心的,还得自己动手,这侯爷当得也太没劲了!”
陈兴看着厨房里一堆需要自己处理的食材,忍不住对着妻子抱怨。
崇宁公主掩嘴轻笑:“夫君奇思妙想,做出的菜肴确是天下一绝。只是你这般亲力亲为,也着实辛苦。”
“不若……寻几个伶俐的学徒,将你的本事教给他们?也省得你劳神。”
一语惊醒梦中人!陈兴眼睛一亮。对啊!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说干就干!陈兴的行动力向来惊人。他立刻从府中仆役、庄户子弟乃至金陵城贫寒却手脚麻利的少年中。
精心挑选了二三十个天资聪颖、品性可靠、对庖厨之事有热情的少年。
他在侯府后院专门开辟了一个“美食工坊”。
陈兴没有藏私,他将自己前世记忆中的各种菜系精髓。
结合明朝现有的食材和烹饪工具,进行了本土化的改良和标准化。
火锅组:重点传授如何熬制牛油、清油、菌菇、番茄等多种风味的锅底。
以及各种蘸料如芝麻酱、油碟、干碟的调配秘方。食材的切片、腌制、摆盘要求一丝不苟。
川湘组:核心是“复合味型”的掌控。如何炼制红油、复制酱油、豆豉酱。
如何运用花椒、辣椒。此时辣椒已从美洲传入,但主要在江南观赏,陈兴敏锐地将其引入调味,并推广种植。
以及炒制出鱼香、宫保、麻辣、糊辣、家常等经典味型。水煮、干煸、泡椒等技法。
淮扬本帮组:讲究刀工、火候和浓油赤酱。拆烩鱼头、蟹粉狮子头、响油鳝糊、红烧肉、油爆虾……如何吊高汤。
如何“自来芡”、如何把握食材的酥烂与形整,要求极高。
面点小吃组:包子(灌汤包、生煎)、面条(炸酱面、阳春面、担担面)、馄饨、饺子、烧饼、各式糕点(结合中西技法)。
和面、发面、擀皮、馅料调制,标准化流程。
烧烤组:羊肉串(秘制腌料、撒料)、烤鱼(多种腌烤酱料)、各类蔬菜、豆制品烤制。火候和撒料时机是关键。
饮品组:简易版奶茶、酸梅汤、绿豆汤、各种果饮。
经过几个月的魔鬼训练和反复试菜,第一批“陈记”美食店,在金陵城最繁华的秦淮河畔一条街上,如同雨后春笋般开了起来!
“陈记川湘楼”——辣香四溢,引无数嗜辣者竞折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相邻推荐:开局换宗后,道侣他又争又抢 吃没?没吃?那吃我度星者一拳! 林冲君 湘君怨(女尊,双非,男大女小) 炼妖成仙:这个家族全是老六 致邪修群员,不要在群里搞自己人 萝莉圣剑,异界纵横 玄元太子修道录 西年(ABO) 穿越者宇智波补完计划 禁区之外:开局解锁文明火种 在银月大陆被系统精灵害成绿帽龟奴 与堂妹换亲后,糙汉夫君宠她成瘾 逆爱沉沦:蛇夫他日夜索糖 我在网游里点满奇葩技能 错频恋爱(青梅竹马 1v1) 重生:从妈妈开始 美漫:拥有决斗盘的我 抛开道德的束缚(短篇合集) 为了避免受伤我无限升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