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弘绪直起身,目光扫过阶下或好奇、或警惕的百官,缓缓开口:
“《论语》有云:‘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昔年官绅有优免之权,田连阡陌却不缴分税,百姓田薄却负重赋,此乃‘不均’;”
“民因重赋弃田逃亡,地方因税缺动荡,此乃‘不安’。”
“臣在曲阜时,见农户因避税投献土地,沦为佃户,岁入不足三成,实乃背离圣人‘均无贫、和无寡’之训。”
他话锋一转,语气渐趋恳切,句句紧扣圣人之道:
“今陛下推行‘官绅一体纳粮’,无论勋贵士绅,皆按田亩缴赋,再无优免之特权,此乃‘均’;”
“推行‘摊丁入亩’,丁税并入田赋,百姓不再因丁多而惧,可安心垦田,此乃‘安’。”
“昔年孔圣周游列国,所求者不过‘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今日陛下新政,让老者有田种、少者有饭吃,不正是圣人所倡的‘仁政’吗?”
阶下的勋贵与文官们闻言,或低头沉思,或面露赧色。
孔弘绪以圣人之言立论,让反对者无从辩驳。
江南籍御史原本还想提及“士绅缴赋恐影响教化”,此刻也哑了声。总不能说圣人的“均无贫”错了。
孔弘绪见状,又进一步道:“臣近日在圣学馆授课,常与学子论及‘民为邦本’。”
“《尚书》有云:‘民惟邦本,本固邦宁。’官绅一体纳粮,非为苛待士绅,实为藏富于民。”
“民有粮则安,民安则邦固。臣听闻江南已有人主动补缴历年欠税,曲阜农户也因摊丁入亩,多垦荒田数十顷。”
“此皆百姓拥护新政之证,亦是圣人之道可行之证。”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他躬身向朱见深行了一礼,语气庄重:“陛下以圣人仁政为基,行新政以安百姓,此乃大明之幸,天下之幸。”
“臣敢言,今日之政,虽非自古有之,却合于圣人之训,远胜往昔‘优绅苛民’之弊。”
“愿陛下坚守此政,臣亦愿以孔圣之道,向天下学子宣讲新政之益,让‘均田安赋’之风吹遍四海。”
朱见深看着阶下的孔弘绪,眼中露出赞许之色,缓缓开口:
“孔先生以圣言证新政,所言极是。朕推行此政,非为一己之私,实为天下百姓。”
“若能合于圣人之道,安邦利民,朕何惧流言?”
朝会散去后,百官议论纷纷。连“圣裔”出身的孔弘绪都以圣人之道夸赞新政,再反对便成了“违逆圣训”。
原本暗藏的阻力,竟因这一番话消弭了大半。再无人敢公开反对反土地兼并政策。
而孔弘绪回到圣学馆,看着案上的《论语》,指尖落在“仁政”二字上。
他知道,今日这番进言,既是履行“孤臣”之责,也是为曲阜孔家稳固“圣裔”之名。
唯有让孔家与朝廷新政绑定,以圣人之道佐证皇权,孔家才能真正摆脱“世修降表”的旧疤,成为大明文脉的象征。
此后数月,京畿勋贵主动申报多余田产,江南士绅补缴欠税,地方官积极推进核查,反土地兼并政策推行得异常顺利。
喜欢大明医途:从洪武开始长生请大家收藏:()大明医途:从洪武开始长生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相邻推荐:吃没?没吃?那吃我度星者一拳! 重生:从妈妈开始 开局换宗后,道侣他又争又抢 林冲君 在银月大陆被系统精灵害成绿帽龟奴 错频恋爱(青梅竹马 1v1) 西年(ABO) 我在网游里点满奇葩技能 玄元太子修道录 穿越者宇智波补完计划 逆爱沉沦:蛇夫他日夜索糖 禁区之外:开局解锁文明火种 为了避免受伤我无限升级 萝莉圣剑,异界纵横 致邪修群员,不要在群里搞自己人 与堂妹换亲后,糙汉夫君宠她成瘾 美漫:拥有决斗盘的我 湘君怨(女尊,双非,男大女小) 抛开道德的束缚(短篇合集) 炼妖成仙:这个家族全是老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