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30看书网

630看书网>最强老公,打遍天下无敌手 > 第115章 金山雪话(第2页)

第115章 金山雪话(第2页)

“天下第一泉?”商清徽望着池边石碑上刻的四个苍劲大字,浅灰色的眼睛里带着一丝探究。

“虚名而已。”陈阳走到泉边,弯腰捧起一捧清泉,寒意刺骨。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所谓的‘天下第一’,不过是唐朝张又新一篇《煎茶水记》里的评价。他品了七处名泉,把这泉列为第一,引得刘伯刍、陆羽这些人都跟着附和,就这么定下来了。其实,水质好坏,本来就没有绝对的标准。江南好泉水多的是,虎跑、惠山、龙井,各有千秋。这里的泉水清冽甘甜,煮茶确实好,但‘第一’这个名头,更多是文人笔墨和皇帝加持的结果。”

“这泉水曾经淹没在长江的波涛下面,取水特别困难。古人要坐船到江心,在特定的时辰,用特制的铜瓶伸到水下的漩涡里才能取到水。‘中冷’这两个字,指的就是江心的漩涡。”

“用这水泡茶,清冽甘甜,能完全展现茶叶本身的味道。古人品茶,不光是为了解渴,更是通过这件事来格物致知、体察天道。选择水源的严谨,烹茶技艺的精湛,饮茶仪式的庄重,都包含着对天地自然、对生命本真的敬畏和追寻。”

说着,陈阳直起身,目光投向远处烟波浩渺的长江。

“你看这泉水,从地下来,汇入长江,最后奔向大海。它从来不在乎自己是第几,只是自然地流淌。倒是世上的人,总喜欢争个高下,定个名次,反而失去了真正的趣味。”

商清徽若有所思,指尖轻轻拂过亭柱上冰冷的积雪,说道:“就像这玄门江湖,争那些‘上九门’、‘中九门’的虚名,又有多大意义?道法自然,贵在领悟真意,而不是名位。”

“说得对。”陈阳点头。

“‘名’这个字,确实是个枷锁。帝王将相,求名垂青史;文人墨客,求名动天下;就是普通百姓,也想着在乡里留个好名声。这中泠泉,要不是陆羽点评,可能到现在也只是山野里一汪默默无闻的清泉,滋养草木,润泽一方,反而更贴近自然之道。‘天下第一’的光环加在身上,引来的是文人雅士的纷至沓来,是帝王将相的御笔题刻,是把自然之物强行拉进世俗价值体系的评判。它的‘清冽’没变,但围绕它的‘浊流’,却因为盛名而变多了。”

他停顿了一下,又感慨道:“好比玄门各派争‘正统’,抢‘魁首’,要那个‘天下第一’的名号,为此不惜打压别人,固步自封,甚至勾结外敌。却不知道,真正的‘道’,就像这泉水,本来没有高下之分,只看清澈不清澈,能不能滋养万物。执着于虚名,恰恰是离道最远的时候。”

商清徽静静听着,目光落在陈阳沉静的侧脸上。他白发如雪,在晨光下泛着柔和的光泽,话语里对世情名利的洞察和超脱,让她心里微微一动。

两人穿过古木掩映的山门,巍峨的大雄宝殿矗立在眼前。

殿宇飞檐斗拱,盖着厚厚的积雪,在晴空下显得庄严肃穆。

虽然是大年初三,已经有虔诚的香客陆续赶来。

殿内梵唱低回,檀香缭绕,巨大的鎏金佛像低眉垂目,俯瞰着芸芸众生。

两人没有进殿上香,只是站在殿前宽阔的广场上,感受着这千年古刹的宗教氛围。

“香火鼎盛,信众虔诚。”商清徽看着一位白发老妪颤巍巍地跪拜祈福,声音清泠,“佛家讲普度众生,慈悲为怀。此情此景,看似祥和安宁,是信仰凝聚人心的体现。”

陈阳的目光扫过殿里神态各异的佛像、忙碌的僧人、还有或虔诚或茫然的香客,缓缓说道:“信仰的力量,就像江河,能载舟也能覆舟。金山寺从东晋初建,经历了很多兴衰。南朝梁武帝在这里大办水陆法会,花了无数钱财,名义上是超度亡魂,实际上是显示皇权对宗教的控制和利用。唐宋时候,这里是江南的佛教中心之一,高僧辈出,翻译佛经、传播佛法,恩泽深远。可是到了晚清民国,国家衰败,寺庙也难以独善其身,僧人流散,殿宇倒塌,香火几乎断了。”

他指向殿内:“你看那佛像金身,多么庄严。可是塑造金身、维持庙宇、供养僧众,哪一样不需要巨额花费?这鼎盛的香火背后,是无数信众省吃俭用的供奉,是富商巨贾的‘功德’,甚至是地方势力借寺庙敛财的渠道。信仰本身是纯粹的,渴望解脱苦难、寻求心灵慰藉的心是真诚的。但一旦和庞大的世俗利益、权力结构搅在一起,就像这缭绕的香烟,虽然往上升腾,却难免沾上尘埃,变得复杂而沉重。”

“就像玄门的香火?”商清徽敏锐地接话。

“正是。”陈阳点头,“茅山这次出问题,根子就在这里。清阳子、玉玑子那些人,把信众的虔诚和供奉,当成了满足私欲的财源,把守护道统的责任,扭曲成了攫取利益的工具。佛门讲‘无相布施’,道家倡‘清静无为’,都是指向放下对名利供养的执着。可是世间的庙宇,无论佛道,能真正超然于名利之外的,又有几个?信仰的纯粹,往往在世俗的洪流里被稀释、被扭曲。这不是信仰的错,而是人性在权力和利益面前的脆弱。”

商清徽若有所思:“因此,你力推玄门整合、规范化管理,核心之一便是要建立一道‘防火墙’,将世俗的贪婪与权力的侵蚀,尽可能地隔绝在道法传承的核心之外?让香火回归其滋养道场、维持传承的本源,而非成为腐蚀道心的毒药?”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商阁主看得明白。”陈阳眼里闪过一丝欣慰,“信仰需要庙宇,传承需要资源,这是现实。关键是要建立透明的规则和有效的监督,让每一分香火钱都用在该用的地方,让每一个修行的人都明白,接受信众供养,就意味着沉甸甸的护道责任。好比江河需要堤坝疏导,才能滋养沃土而不泛滥成灾。”

一阵寒风吹过,卷起殿前香炉的余烬。

商清徽紧了紧羊绒大衣的衣襟,目光却更加明亮。陈阳对信仰本质和世俗困境的分析,深刻又务实,让她看到了整合玄门背后更深层的意义:守护那份在红尘浊世里艰难维持的“纯粹”。

两人绕过宏伟的殿宇,沿着石阶往山阴处走去。

积雪盖着嶙峋的山石,小路更加清幽。

一处天然形成的岩洞出现在眼前,洞口经过人工修整,嵌着一块石碑,上面写着“古法海洞”。

洞内空间不大,光线昏暗,供奉着一尊僧人装束的塑像,面容严肃,和民间传说里那个冷酷无情的形象很不一样。

“这就是历史上真实的法海禅师修行的地方了。”陈阳指着塑像介绍。

“法海禅师,俗家姓裴,是唐代名相裴休的儿子。他不是《白蛇传》里那个不通情理、硬拆姻缘的妖僧,而是一位德行高洁、精研佛理的高僧。他住持金山的时候,看到泽心寺(金山寺的前身)荒废了,就点燃自己一节手指,发誓要修复寺庙,苦行募化,终于让古刹重现光彩。他‘降服’白蟒的传说,可能源于他主持驱除盘踞在废弃寺基上危害百姓的巨蟒,是为民除害的举动。”

商清徽凝视着洞中那尊被历史误读的身影,轻叹道:“历史与传说,真相与演绎,常常纠缠不清。一个为民除害、兴复古刹的苦行高僧,却在数百年后的民间故事里,被塑造成阻挠真爱的反面角色。这其中的反差与荒谬,令人唏嘘。”

“这就是历史的吊诡之处,也是民间叙事的强大力量。”陈阳的声音带着学者的冷静和一丝无奈,“《白蛇传》的故事,寄托了老百姓对自由爱情的歌颂、对封建礼教的反抗、对‘人妖之恋’这种禁忌话题的浪漫想象。法海作为‘秩序’和‘规则’的维护者,自然成了故事里必须被打倒的‘反派’。老百姓需要这样一个符号化的对立面来宣泄情感、确立价值。至于历史的真相?在强大的情感诉求和集体想象面前,往往显得苍白无力。”

他顿了顿,目光深邃:“这种现象,在政治、文化、甚至玄门里头,到处都能看到。一个历史人物、一个门派、一种思想,常常被后世出于某种需要而刻意塑造、神化或者妖魔化。就像龙虎山自称‘万法宗坛’,把其他法脉说成是‘淫祀邪术’,还有某些人把玄门术法简单等同于‘封建迷信’想要彻底清除。标签一旦贴上,真相就被遮住了,讨论就变成了非黑即白的对立。想拨开迷雾、还原真相,需要极大的勇气、耐心和学识,往往还效果不大。法海禅师受的冤枉,就是这历史长河里无数被误读、被利用的例子里的一个。”

“所以,”商清徽接口道,“整合玄门,强调‘承认差异,尊重源头,求同存异’,力主打破门户之见与标签化的对立,其用意之一,便是要避免茅山这样的门派,成为下一个被误读、被标签化的‘法海’?让各派能在‘规范化’的框架下,保留其独特的传承与价值,以真实的面目被认知和接纳?”

“不错。”陈阳点头,“道法万千,本来没有绝对的高下。强行统一成一个标准,或者粗暴地贴标签否定,都是扼杀生机。只有建立包容的规则,让各派在阳光下展示自己真正的传承和价值,拨开外人因为无知或偏见附加的‘迷雾’,才能让玄门百花园真正欣欣向荣。还原一个真实的法海不容易,但为现在的玄门各派争取一个被公正认知的机会,却是我们应尽的责任。”

洞里光线昏暗,陈阳的话却在商清徽心里激起层层涟漪。

她看着眼前这个男人,他不仅有着通天彻地的能力,更有着拨开历史迷雾、洞察人性幽微的深邃智慧。这份清醒和担当,让她心里那份悄悄滋长的情愫,更加清晰而坚定。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相邻推荐:只婚不爱  一个恋综怎么牛鬼蛇神这么多/为什么不撩我了?  全皇朝绝嗣,我是唯一独苗苗  背德+番外  上交全部家产,资本家大小 姐海岛随军  全族乱葬岗,重生罪妃不杀疯不成活  你出轨我离婚,跪地求我干什么  盗墓世界短故事  穿成爱豆对家的私生粉  当厨神遇上影后:甜宠百分百  首富悍妻有空间  (英超同人)我在英超造豪门  作精大小 姐,拿捏糙汉军少全家  七零军嫂躺赢日常,开局搬空资本家  极乐禁土  甜美凝结  火影,宇智波斑的带娃日记  禁睡区  惊蛰CP  天罡捉妖录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