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渊若有所思地点点头,镜片后的目光深邃。他不得不承认,陈阳的格局和视野,确实高远。他沉吟道:“陈司长高瞻远瞩,我佩服。只是,如此宏大的布局,牵动利益甚广,推进过程中,必然触及深水区的改革。比如地方融资平台债务如何化解?项目建设资金如何保障而不加剧整体债务风险?新增的就业岗位如何与转型中可能流失的岗位实现平稳衔接?还有,这巨大的投资所带来的增长红利,如何能够更公平地惠及广大民众,而不仅仅是聚集于少数资本和技术拥有者?这些问题,都需要极其精巧的制度设计和坚定的改革决心。”
陈阳颔首,语气沉稳:“王教授所虑,皆是深层次的关键问题。债务问题,需‘疏堵结合’。一方面,要严控新增隐性债务,规范地方政府融资行为,推动融资平台市场化转型;另一方面,要通过发行专项债券、引入PPP模式、设立政策性产业基金等方式,开辟合法合规的融资渠道,将部分有稳定收益的项目与政府信用适度剥离。智能航道项目,本身具备较好的现金流预期,完全可以通过市场化融资解决大部分资金需求。”
“至于财富分配问题,”陈阳目光扫过窗外江面上那些辛勤工作的拖船和驳船,“这更需要顶层设计。初次分配,要确保劳动者在技术进步中不被抛弃,通过技能培训、转岗安置等方式,提升人力资本价值,让普通工人也能分享智能化带来的生产率提升红利。再分配环节,财政税收政策要更加注重公平,加大对教育、医疗、社保等民生领域的投入,健全社会保障网,缓解后顾之忧。甚至……可以探索让民众通过养老金、社保基金等方式,间接投资于这些国家级大项目,共享发展成果。”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他的话语条理清晰,既有战略高度,又具操作细节,听得在场众人频频点头。
即便是心存较量的王渊,此刻也不得不收敛心思,认真倾听思考。
考察接近尾声,众人在船上用了简便的工作午餐后,陆续下船。
王渊和陈阳落在了最后。
两人默契地没有立刻跟随大队人马,而是信步走到了“长江新星”号宽阔的船艏甲板前端。
这里视野最为开阔。春雨初歇,江风带着湿凉的水汽吹拂而来,极目远眺,长江如一条巨龙,奔流东去,气势磅礴。两岸,古老的石头城与现代的摩天楼交织,历史与未来在此刻碰撞。
“说实话,陈阳,我有时真的很佩服你。”王渊望着江面,忽然开口,语气多了几分复杂,“甚至……有些嫉妒。”他自嘲地笑了笑,“你提出的这些构想,展现的魄力,掌控局面的能力,远超同龄人,甚至让我们这些浸淫庙堂多年的人都感到压力。”
他话锋一转,带着几分探究:“我只是好奇,你入主李家之后,推动的诸多事宜中,为何将智能航道这类大基建项目放在如此优先的位置?你应该明白,这类项目投资巨大,回报周期漫长,政治风险也不小,这不像急功近利的政客所为,更不像……一个需要快速证明自己的‘赘婿’会做的选择。相比起来,整合玄门,或者掌控江南书院,似乎更能快速巩固李家的影响力和你个人的权威。”
陈阳双手扶着冰冷的船舷栏杆,望着滚滚东逝的江水,声音平静而蕴含着力量:“玄门整合、书院掌控,固然重要。但智能航道、东海风电,则是面向未来的长矛,是真正能重塑格局、造福黎民、夯实国本的千秋之业。”
他微微侧头,看向王渊:“王少,你我所处的家族,站在这片土地的顶端,享受了太多的资源与荣耀。权力和责任是对等的。我们不能只想着如何巩固自身的地位,更要思考如何让这艘大船行稳致远。经济是根基,民生是土壤。根基动摇,土壤流失,再高的亭台楼阁也会倾覆。当前经济困境,表面是需求不足,深层是结构失衡、分配不均、内生动力缺乏。国家经济体量大,转型难。房地产、基建、出口这三驾狂奔了二十年的马车,如今已是强弩之末。房地产过度金融化,绑架了银行信贷和地方财政,吸干了居民储蓄和消费能力,留下的是天量库存和债务堰塞湖!基建拉动边际效应锐减,许多项目成了无效投资和债务黑洞!出口则受制于全球贸易保护主义抬头和成本优势削弱,增长乏力。”
他指向两岸:“你看那棚户区里的老人,菜市场的小贩,工厂里流水线上的工人……他们才是这个国家的基石。当财富创造的引擎房地产、基建、出口逐渐熄火,而财富流动的管道又被既得利益阶层层层设卡、淤塞不通时,底层的活水就会枯竭!消费就会萎缩!内需这个最大的引擎就点不着火!这就是‘财富流动的堰塞湖’!湖面之上,是少数人纸醉金迷的盛宴;湖面之下,是沉默大多数日益干涸的河床!长此以往,何谈稳定?何谈复兴?”
王渊默然。作为顶尖政治家族的核心成员,他当然明白这其中的凶险。
陈阳续道:“智能航道这类项目,恰能在一定程度上疏通血脉、创造需求、优化结构、提升效率。虽然艰难,虽然漫长,但这是正道,是大义。总需要有人去做,去扛。”
王渊轻轻叹了口气:“道理我何尝不懂。只是……牵一发而动全身。有时候,不是不想做,而是阻力太大,掣肘太多。你的魄力和……运气,确实比我好。”他这话似有所指,暗示陈阳得到了李家毫无保留的支持,而这在派系林立的王家是很难实现的。
忽然,王渊像是想起了什么,语气变得有些意味深长,甚至带着一丝兄长般的调侃,尽管这调侃背后藏着锐利的审视:“说起魄力……陈阳,你如今地位非同一般,可谓身处风口浪尖。有些方面,或许……也该稍加收敛些才好。”
陈阳目光微动:“王少指的是?”
“自然是你的‘人缘’。”王渊笑了笑,笑容却未达眼底,“徐医生、宋总裁、周律师、沈经理,还有那位苏州唱昆曲的柳大家……个个都是人间绝色,且对你情深义重。年轻人风流倜傥本是常事,但如今你身份不同,树大招风。温柔乡是英雄冢,更何况……有些温柔,未必如表面那般纯粹。我想你应该有必要知道,那位柳大家,可是有海外留学背景的,她十六岁赴英伦三岛,就读于伦敦政治经济学院,主修社会心理学,辅修国际关系与地缘政治!师从的导师,是研究‘文化认同与意识形态渗透’的泰斗级人物!回国后,她放弃顶级学术机构或智库的offer,一头扎进冷门的昆曲传承,这本身就是最大的反常!她接近你,难道真的只是倾慕你的才学,或者感念你的救命之恩?在这多事之秋,还是明察秋毫些为好,不要被人钻了空子。”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王渊的话语,看似关心提醒,实则是精准地抛出了一个疑虑,一个关于柳砚卿真实身份和目的的疑虑。
陈阳脸上那惯常的温和笑意没有丝毫变化,只是眼底深处掠过一丝极淡的波澜,快得让人无法捕捉。对于柳砚卿的背景,他了解不多,也确实没有深层次调查过。
他迎着王渊探究的目光,语气淡然却带着一种超然的笃定:“多谢王少提醒。世间万物,皆有其缘法,亦有其因果。陈某行事,但求问心无愧,光明磊落。至于他人是真心还是假意,是单纯还是复杂,时间自会给出答案。慧眼识人,固然重要,但若因惧怕暗流便封闭心扉,拒绝一切善意与美好,岂不是因噎废食,失去了人生许多真趣?何况……”
他顿了顿,目光再次投向浩瀚江面,语气变得深邃莫测:“真与假,敌与友,有时并非泾渭分明。关键在于自身是否立得正,只要根基稳固,纵有万千魅影缭绕,亦不过是为这波澜壮阔的画卷,增添几笔别样的色彩罢了。”
王渊闻言,眼中精光一闪,深深看了陈阳一眼,不再多言。他知道,陈阳听进去了他的提醒,但也明确表达了自己的态度和自信。这种自信,源于绝对的实力和掌控力。
两人并肩立于船头,望着脚下奔流不息的长江,各有所思。
江风浩荡,吹动着他们的衣袂。
而王渊关于柳砚卿的那句话,像一条无声潜入的毒蛇,在陈阳看似平静的心湖中,投下了一抹难以驱散的疑影。
喜欢最强老公,打遍天下无敌手请大家收藏:()最强老公,打遍天下无敌手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相邻推荐:七零军嫂躺赢日常,开局搬空资本家 首富悍妻有空间 极乐禁土 全族乱葬岗,重生罪妃不杀疯不成活 背德+番外 盗墓世界短故事 只婚不爱 一个恋综怎么牛鬼蛇神这么多/为什么不撩我了? 甜美凝结 上交全部家产,资本家大小 姐海岛随军 你出轨我离婚,跪地求我干什么 禁睡区 惊蛰CP 作精大小 姐,拿捏糙汉军少全家 穿成爱豆对家的私生粉 天罡捉妖录 当厨神遇上影后:甜宠百分百 (英超同人)我在英超造豪门 火影,宇智波斑的带娃日记 全皇朝绝嗣,我是唯一独苗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