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文瀚的出现,像一颗投入平静湖面的石子,在林薇心中漾开层层警惕的涟漪。她没有立刻将此事告知老康,决定先自行观察,以免因过度敏感而打草惊蛇,或者给本就肩负重任的老康增添不必要的麻烦。
她仔细回忆与胡文瀚接触的每一个细节。他的言谈举止确实符合一个政府文化官员的做派,客气、圆滑,带着几分知识分子式的清高与对“人才”的欣赏。但那双藏在金丝眼镜后的眼睛,总让林薇觉得过于灵活,仿佛在温和的笑容下,隐藏着精确的算计和审视。
中央宣传部文化促进委员会……这个机构听起来冠冕堂皇,但在派系林立的重庆,其内部成分恐怕也相当复杂。胡文瀚是真心为抗战文化招揽人才,还是另有所图?他与那个神秘的“影武者”,是否存在某种关联?这一切都还是未知数。
林薇决定采取“欲擒故纵”的策略。她继续着“苏梅”的日常生活,认真教书,深居简出,仿佛那次短暂的街头交谈并未对她产生任何影响。但她暗中加强了对周围的观察,上下班路线偶尔微调,留意是否有人跟踪,同时也开始有意识地搜集关于文化促进委员会和胡文瀚本人的公开信息。
几天后,她再次伏案写作。这次的主题,她选择了更具现实批判性的角度——《论精神“磨洋工”与抗战意志之消磨》。她没有直接抨击,而是从社会上某些人“前方吃紧、后方紧吃”的麻木现象入手,剖析这种精神上的懈怠和“磨洋工”心态对长期抗战的潜在危害,笔锋犀利却不失理性,引经据典,逻辑严密。
文章完成后,她通过老康的渠道再次匿名发表。果不其然,这篇文章引起的反响比上一篇更大,也招致了一些不同的声音。有读者来信表示共鸣与支持,也有人在其他报纸上发文,含蓄地批评她“小题大做”、“散布焦虑”。
就在文章发表后的第三天,胡文瀚再次出现了。这次,他直接找到了林薇任教的小学,在校门口“偶遇”了下班的地。
“苏老师,真是巧啊。”胡文瀚笑容依旧和煦,仿佛之前林薇的拒绝从未发生,“拜读了您的新作,真是振聋发聩!如今像苏老师这样敢于直指时弊的清醒之人,实在不多了。”
林薇心中冷笑,面上却露出恰到好处的无奈:“胡先生谬赞了。不过是些书生之见,发发牢骚罢了,人微言轻,又能改变什么呢?”
“诶,苏老师此言差矣。”胡文瀚正色道,“舆论的力量是无穷的。正是因为有许多像苏老师这样的有识之士敢于发声,才能唤醒麻木,凝聚人心。我们文化促进委员会,就非常需要苏老师这样有风骨、有担当的笔杆子。”
他再次递出了橄榄枝,这次的态度显得更为诚恳和迫切:“苏老师,我知道您淡泊名利。但我们委员会可以提供更好的平台,让您的声音被更多人听到。而且,委员会也有一些内部资料和情报,或许对您的写作更有助益。即便只是挂个名,偶尔为我们撰写一些重要的宣传稿,也是对抗战莫大的支持啊。”
内部资料和情报?林薇的心微微一动。这无疑是一个极具诱惑力的条件,但也可能是一个危险的陷阱。如果胡文瀚别有用心,那么接近他,或许能获取有价值的信息,但自身暴露的风险也会急剧增加。
她依旧没有立刻答应,而是表现出适当的犹豫和顾虑:“感谢胡先生一再抬爱。只是……我性格疏懒,不喜约束,恐怕难以适应机关的工作节奏。而且,我一个新来的外乡人,骤然进入那样的部门,难免惹人闲话。”
胡文瀚似乎看穿了她的顾虑,笑道:“苏老师多虑了。我们求的是才,不拘小节。至于闲话……呵呵,在重庆这地方,做什么没人说闲话呢?重要的是做对的事。这样吧,苏老师不必立刻答复我。过两日,我们委员会有一个小型的文化沙龙,届时会有不少文化界的同仁参加,大家品茶论道,交流思想。苏老师若有兴趣,不妨来坐坐,感受一下氛围,再做决定不迟。”
说着,他递过一张制作精美的请柬。
林薇看着那张请柬,知道这是一个关键的节点。拒绝,可能就此断绝这条线,但也保证了安全;接受,则意味着主动踏入一个未知的旋涡。
她沉吟片刻,最终还是接过了请柬,脸上带着一丝不好意思的笑容:“既然如此……那我就先去见识一下,开开眼界。多谢胡先生盛情。”
“太好了!”胡文瀚眼中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得意,“届时恭候苏老师大驾。”
与此同时,慈安疗养院内,沈惊鸿的康复训练取得了显着进展。
他已经能够进行一些低强度的体能恢复,并且开始协助老康分析整理关于“影武者”和日特文化渗透的情报。虽然他无法外出执行任务,但他丰富的情报分析能力和对敌人心理的精准把握,使得他即使身在疗养院,也成为了追查“影武者”行动中不可或缺的“大脑”。
老康将近期搜集到的、关于重庆文化界出现的一些异常动向的资料带给沈惊鸿。其中,就包括几份观点暧昧、背景可疑的出版物,以及几个新近成立、活动频繁却资金来源不明的文化团体名单。
沈惊鸿仔细翻阅着这些材料,目光敏锐地捕捉着其中的蛛丝马迹。他发现,这些出版物和团体的论调虽然不尽相同,但核心都在于subtly削弱抗战的长期性和艰巨性,或明或暗地暗示“和谈”的可能性,或者过分夸大战时困难,渲染悲观情绪。
“你看这里,”沈惊鸿指着一份名为《思潮评论》的杂志上的一篇文章,对老康说,“这篇文章通篇在讨论‘国际调停’的可能性和必要性,引用的都是西方一些绥靖主义者的观点,对我们自身的力量和民众的牺牲轻描淡写。这种论调,很符合‘银狐计划’第二阶段的心理攻势特征。”
老康凑近看了看,眉头紧锁:“这本杂志的主编查过了,背景似乎很干净,是位留洋回来的学者。但杂志的运营资金有些模糊。”
“资金是关键。”沈惊鸿沉声道,“‘影武者’要运作这些舆论阵地,必然需要大量的经费支持。查这些出版物和团体背后隐秘的资金流向,或许能找到突破口。”
他拿起另一份关于某个“中西文化交融协会”的资料,这个协会最近异常活跃,频繁举办讲座、沙龙,邀请各方人士参加,主题多涉及“和平”、“共存”等。“这种看似中立、包容的平台,往往最容易鱼龙混杂,也最适合用来散布特定信息和物色拉拢对象。需要重点监控其核心成员和活动内容。”
老康一一记下,对沈惊鸿的判断深表赞同。“我们安插在文化界的一些同志,也反馈回类似的信息。最近确实有一股暗流在涌动。另外……”他顿了顿,压低声音,“我们监听到一个可疑的无线电信号,活动规律与‘影武者’之前使用的某个备用频率特征有些相似,但位置飘忽不定,难以精确定位,而且使用的密码更加复杂。”
沈惊鸿眼神一凝:“这说明他很可能就在重庆,而且变得更加谨慎了。加强对这个信号的监控和分析,同时,对文化界这些异常动向的监视不能放松。我怀疑,‘影武者’很可能就隐藏在这些看似光鲜的文化身份背后。”
他感到一种无形的压力。敌人就在这座雾都的某个角落,利用笔墨和言语作为武器,进行着一场不见硝烟却同样致命的战争。而他和他的同志们,必须在这场暗战中,抢先一步揪出那个隐藏最深的“影武者”。
两天后,傍晚。重庆市区,一栋位于上清寺附近的、环境清雅的小洋楼。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相邻推荐:暗恋八年后,她与贺先生闪婚了+番外 田园小女有空间 穿越医妃有空间 回到古代有空间 大唐,开局收徒李丽质 机甲王妃种田忙 暗恋!哥哥他又野又撩+番外 先孕后爱:娇娇难哄,他肆意偏宠+番外 淫乱的柯南世界线 昼夜荒唐 开局仙子大师姐,我真不是靠山王 公主驾到,腹黑战神喜当爹 灵虚印 姑娘一身媚骨,疯批王爷招架不住 我在华尔街反向收割那些年 我怀了暗恋男神的崽+番外 焚寂枪神 妈妈是我的红颜知己 农门悍妻忙种田,夫君撩我生崽崽 神医老太有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