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赵匡胤放弃迁都之后的七月,极其反常地分别在十一日、十三日、二十五日都去探望了赵光美,很像是在安抚这个弟弟。
要知道在此之前,赵匡胤经常去找赵光义,却从来没有找赵光美的记载。
当然,这也有可能是秦念过度解读。
或许正如史书记载的那样,赵匡胤只是去探视生病的弟弟。
【秦念:但话又说回来,他这个想法也不算坚定,应该是怕赵光义伤心,做得犹犹豫豫。】
秦念也是这时才意识到,赵匡胤会放过“还没造反”的赵光义可太正常了。
开宝九年四月,赵匡胤想要迁都洛阳,群臣反对,连禁卫首领都反对。
但这些都没能劝服赵匡胤,直到——
“王叩头切谏”、“王又言:‘在德不在险’”。
有人说这是赵匡胤发现赵光义的势力太大了,所以不得不放弃迁都。
但秦念不这么认为。
因为其他人的反对根本动摇不了赵匡胤。
开宝九年八月赵匡胤又组织起军队攻打北汉,并且多次得胜。
这就足以说明他依旧可以随意调动军队,他能调兵去攻打北汉就能调兵来清君侧。
以赵匡胤的武力值,他要是铁了心易储——
说句不好听的,他完全可以轻松单杀赵光义,都用不着军队。
赵光义的“叩头切谏”才是重点。
这些人以及赵光义都反对迁都,以赵匡胤的能力,也必然能从中看出赵光义对皇权的渗透。
赵匡胤放弃迁都,就是放弃易储,甚至对赵光义的权势丝毫不觉忌惮:
开宝九年六月赵匡胤步行去赵光义的府邸监工建池塘,七月又亲自去视察建成的池塘。
这分明就是一个明知赵光义根基深厚、却并不在意的超级扶弟魔!
【刘彻:犹豫?】
【秦念:他起了易储之念后,就以开封无险可守为由想要迁都洛阳,这样就可以脱离赵光义经营十几年的势力范畴。】
【刘彻:既然军权在赵匡胤手中,又何须以此来削弱赵光义的势力?】
在刘彻看来,只要军权在手,大不了屠了开封那些与赵光义勾结的乱臣贼子。
何须被迫迁都?
【秦念:老赵可心疼他弟弟了,哪里舍得强行夺权?朕怀疑他原本打算在迁都洛阳之后,依旧将开封交给赵光义。】
【刘彻:……?】
既然有易储之心,怎能如此优柔寡断?
这是皇权之争!
刘彻简直不能理解后世皇帝的想法。
李世民对着儿子哭,已经很让人费解。
这赵匡胤更是离奇!
【刘彻:赵匡胤,你是这么想的?】
【赵匡胤:……朕现在不知将来之事。】
赵匡胤庆幸这话没有被视作谎言。
他确实不知未来之事,但他心知倘若决定易储,他必然会为光义留下退路。
【秦念:老赵,赵光义只是对着你磕头谏言,你就当场放弃迁都,也就是放弃易储。】
赵匡胤从洛阳回到开封后,就下诏增加赵光义和赵德芳的食邑,“光美、德昭并加开府仪同三司”。
没错,就给赵德昭加了个虚职待遇,甚至没给封王。
不封王,不给实权,在秦念看来就是赵匡胤在易储上稍微试探了一下。
赵光义一磕头,赵匡胤当场滑跪。
【刘彻:他死得不冤。】
【秦念:是啊,他把易储当作儿戏。但对于赵光义来说,那就是严重威胁到个人乃至全家的安危。】
【秦念:于是等到老赵将军队派去攻打北汉,赵光义瞅准机会就把他干掉了,并在军队班师回朝之前坐稳皇位。】
赵匡胤是被杀还是猝死,其实秦念也一直拿不准。
烛影斧声最早出自宋代僧人的《续湘山野录》,显然不可信。
但赵光义各种骚操作加剧了他篡位的嫌疑,所以秦念更相信是弑兄。
赵匡胤死在军队攻汉之际也极其可疑。
如果这些武将不在边关,赵匡胤死之前又没有明确立赵光义为皇太弟,这些将领就有可能联合起来拥立赵德昭。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相邻推荐:和联邦S级少将订婚了 谁拉她进来的?公路世界被薅秃了 原来皇后不爱朕 被迫成为魔王的魅魔情人 谁给他调成这样了 氪金变强?爹,你到底有多少资产 离婚后,我爆红 千岁欢 重生流放,搬空仇家扶持小叔称帝 不近春色 向哨陷阱 别跑,我是你的书啊! 我真千金会亿点点技能怎么了+番外 已婚,勿扰 舔狗终得大house[娱乐圈] 不经宠 青山归杳处+番外 末世之热血烬途 我怀了妖王的崽 先婚后爱:陆少的乖软小娇妻+番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