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王昏聩,最苦的是百姓。
【秦念:他是李旦之子,李治的孙子。若是太平公主骄奢的毛病改不了,李隆基就是武曌皇储的次选。】
秦念不确定太平公主的骄奢是形势所迫,还是秉性如此。
那就以李隆基为备选,让太平公主有紧迫感。
………
必然改之!
太平公主已经在入宫觐见的路上。
当然,她也一直挑帘关注天幕之言。
此时的李隆基年仅十五岁,正在怀疑人生——为何位居昏君下游?
见秦念说自己是皇储的次选,李隆基却并没有感到喜悦。
倘若姑母太平公主继位,能容得下他?
【李世民:次选?】
【秦念:但凡早点死,以他的巅峰时期的文治武功,说不定能排进声誉前十。怎么他就没遗传你的风疾呢?偏偏就遗传了武曌的长寿。】
话是这么说,秦念其实觉得李隆基幸亏没死那么早。
真让他死在开元盛世,位居明君之列,那才是便宜了李隆基。
开元盛世怎么来的?
除了承袭前面三位明君的遗泽,以及李隆基开元时期整顿吏治知人善任之外——
是改府兵制为募兵制,设立节镇来减少边防支出。
宇文融括田取得相当大的成效,土地兼并问题得以缓解。
加上命好地遇上难得的风调雨顺,也就有了被誉为封建时代盛世之最的开元盛世。
然而与之相对的是:节度使军财政三权合一,权力迅速膨胀;向既得利益阶层妥协,开元十七年就将宇文融贬到外地,土地兼并问题迅速恶化,此后数次下诏禁土地兼并,处罚却相当轻微。
这节度使坐大、土地兼并问题急剧恶化的后患——
就该由李隆基自己咽下苦果。
【李世民:……】
【李隆基:……】
李隆基只是开始沉溺于享乐,但并不代表他昏庸愚蠢。
他甚至在思索秦念口中的“巅峰”是哪一年。
是之后,还是之前?
自己是否已经处于昏聩之中?
他想到三年前连杀三子,又想起今年借太后忌辰之名敕令寿王妃出家。
李隆基额上沁出冷汗。
【武曌:既是如此,李隆基为何不能为首选?晚年昏庸之事,亦能改之。】
太平公主掩饰好情绪。
她绝不能露出任何对陛下的不敬之色,哪怕现在她还没有抵达皇宫。
如此绝佳的机遇,她绝不能让其因自身的缘故而错失!
武曌此问,并非是不愿立太平为皇储,甚至她内心已经做出了立太平为皇太子的准备。
只是秦念说李隆基有着声誉榜前十的才能,她不问,就必然会有臣子质疑太平是因女子的身份,才得秦念看重。
【秦念:大唐实亡于李隆基。就这么个玩意,但凡有首选,那还是别了吧。】
【李隆基:大唐怎会是亡于朕?!】
李隆基不能理解!
他分明就看到了太子李亨之名,凭什么说他是亡唐之主?
可当问完,李隆基就注意到“实亡”一词。
………
李世民也是心中一惊。
可仔细看“实亡”二字,就知道李隆基并非真正的亡国之君。
但“实亡”更甚于“名亡”。
正如西汉之亡不在于幼帝刘衎,而在于汉成帝刘骜。
【秦念:你不认?老赵,朱八八,朱棣,你们怎么看?】
【赵匡胤:确为亡唐之主。】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相邻推荐:末世之热血烬途 原来皇后不爱朕 谁给他调成这样了 氪金变强?爹,你到底有多少资产 千岁欢 我真千金会亿点点技能怎么了+番外 谁拉她进来的?公路世界被薅秃了 不近春色 已婚,勿扰 被迫成为魔王的魅魔情人 向哨陷阱 先婚后爱:陆少的乖软小娇妻+番外 离婚后,我爆红 和联邦S级少将订婚了 重生流放,搬空仇家扶持小叔称帝 青山归杳处+番外 舔狗终得大house[娱乐圈] 别跑,我是你的书啊! 不经宠 我怀了妖王的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