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30看书网

630看书网>[天幕]皇帝聊天群 > 130140(第9页)

130140(第9页)

“朱元璋朱棣所知,秦念亦知;他们不答,秦念自会作答。”

刘彻是领楼船之情,但他数次忍下讥讽朱祁镇,已然偿还此情。难道还要因为区区楼船,此后就只能保持缄默不成?

卫青知陛下心意已决:“陛下圣明。”

确定陛下俨然是以讥讽其他皇帝为乐,卫青也只得退而求其次:

后世皇帝中,就以那位秦皇最为促狭,只要陛下不是与她争执,他就无需再劝。

【秦念:就是整张脸非常狭长,下巴向前异常突出,比上颚长出一寸多,宛如一个鞋拔子——哦,也叫猪腰子脸。】

【刘彻:哈哈哈……】

发出笑声的远不只是刘彻。

只是其他皇帝多少都有了心理准备,没有让笑声现于天际。

【朱元璋:朱!棣!!】

【朱棣:父皇面如满月,绝非这般模样,乃是后世误传!】

太子朱棣深感绝望。

他知道父皇处置不了这个未来的朱棣,但能处置他。

朱元璋的确是怒火中烧。

老四篡位也就罢了,篡位之后改史却反过来牵连他这个开国皇帝!

世间哪有这样的道理?

【秦念:为了迎合明帝对太祖的神化,大明画师们积极发挥主观能动性,加大神化力度,比如说把刘邦左股上的七十二黑子画在你的脸上。】

有种说法,说是明太祖朱元璋现存的画像中多为面部圆润、五官匀称的形象,鞋拔子脸应是清人对明太祖的抹黑。

但嘉靖年间进士的官员张瀚《松窗梦语》中有这么一段:

“太祖之容,眉秀目炬,鼻直唇长,面如满月,须不盈尺,与民间所传奇异之象大不类。”

这就足以说明在明时,明太祖在民间就已经“变了模样”。

也有人觉得鞋拔子脸是朱元璋的审美。

根据成化年间进士陆容《菽园杂记》的记载,是朱元璋不喜欢写实风,只嘉奖了“稍于形似之外,加穆穆之容以进”的画工,并将这幅画“传数本以赐诸王”。

但朱元璋喜欢的是“加穆穆之容”,也就是更加端庄严肃,且需要“稍于形似”。

张瀚在武英殿看到的明太祖画像也是“面如满月”,显然朱元璋并不喜欢鞋拔子脸。

【刘邦:噗嗤……】

刘邦本是不欲公然嘲笑后世帝王。

但秦念这话让他实在是没忍住,甚至没能做到掩饰笑声。

一张鞋拔子脸上有着七十二颗黑子……

这脸还能看吗?

【朱元璋:朱棣!朕无需你再澄清朕的长相,这七十二黑子不如点在你的脸上!!】

【朱棣:儿臣真的知错了!】

朱棣已经不知道自己认错了多少次,也不知道之后还要认错多少次。

早知改史的后果如此严重,他绝对不会行这般之举!

他改史的目的是美化自己的名声。

可如今看来,改史的结果却是让他声名狼藉,甚至连带父母兄弟一起被野史编排。

【秦念:因为著名的“洪武三十五年”事件,还有野史称你没有死在洪武三十一年,而是被朱棣囚禁了四年,亲自将皇位传给了他。】

至于这个野史其实出自后世的某种文学,群里的打工人们肯定都心知肚明。

秦念就是乐于迫害这位需要装作不知情的朱元璋扮演者。

【朱元璋:……】

朱元璋没有再在天幕上发怒。

他正在让宦官取来马鞭。

“父皇!法不刑尚未犯罪之人!”

朱棣连声为自己辩解:“儿臣绝不会犯下此种大错,错在天幕上的朱棣,并非儿臣啊!!”

众大臣皆不敢侧目,也不敢表露出丝毫情绪。

陛下和太子,他们都得罪不起。

【朱棣:绝无此事!朕甚悔矣,是朕不知改史的后果竟然严重至此!】

朱棣悔不当初。

野史野到这种地步,朱棣已经不敢想父皇将是何等暴怒!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相邻推荐:我真千金会亿点点技能怎么了+番外  先婚后爱:陆少的乖软小娇妻+番外  不经宠  谁给他调成这样了  我怀了妖王的崽  千岁欢  和联邦S级少将订婚了  末世之热血烬途  氪金变强?爹,你到底有多少资产  舔狗终得大house[娱乐圈]  原来皇后不爱朕  不近春色  重生流放,搬空仇家扶持小叔称帝  青山归杳处+番外  向哨陷阱  别跑,我是你的书啊!  已婚,勿扰  离婚后,我爆红  被迫成为魔王的魅魔情人  谁拉她进来的?公路世界被薅秃了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