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那日坤宁宫震撼人心的坦白之后,皇帝齐安邦与几位亲王、公主看待母后林清玥的目光中,除了不变的敬爱,更多了一层难以言喻的、对浩瀚知识与未知时代的深深敬畏。他们终于明白,母后那些看似天马行空却总能切中要害的奇思妙想,并非凭空而来,而是源于一个远超他们想象的文明积淀。
这份认知,在随后一次仅限于皇室核心成员参与的绝密会议中,化为了更为具体的震撼。
会议地点设在宫中最为隐秘的“观星阁”,仅有太上皇齐珩、皇太后林清玥、皇帝齐安邦、仁慧亲王齐凌云、靖海亲王齐破军、康宁亲王齐定国及长安公主齐安宁在场。
巨大的案几上,铺开的并非星图,而是一张林清玥凭借记忆与这些年来对大齐地理的深入了解,亲手绘制的、标注着密密麻麻符号与线条的《大齐铁路规划初步构想图》。
“安邦,”林清玥的声音平静,却带着一种毋庸置疑的力量,她指向那条用最醒目的朱砂勾勒出的线路,“这是我构想的全国铁路干线网络之基石——‘京沪线’。以京城为起点,经济南、徐州、扬州、镇江,最终抵达长江入海口之上海县。”
她顿了顿,目光扫过神情专注的子女们,最终落在皇帝齐安邦身上:“在我来的时代,铁路是国家的经济命脉,是流动的血液。此线一旦贯通,南北货运将不再受漕运季节、速度的限制,朝发夕至并非虚言。人员往来,亦可从月余缩短至数日。于军事调防、政令通达、商贸流通、文化交融,其意义,怎么估量都不为过。”
齐安邦凝视着地图上那条贯穿南北的红色血脉,呼吸不由得微微急促。他已然能够想象,这条钢铁大道将为大齐带来何等天翻地覆的变化。然而,他亦深知其艰难。
“母后,”齐安邦沉吟道,“此物……铁路与蒸汽机车,图纸与原理,儿臣深信不疑。然其耗资之巨,工程之浩大,恐非常人所能想象。一旦在朝堂提出,工部、户部的老臣们……”
齐珩冷哼一声,接口道:“他们定然觉得是天方夜谭,是劳民伤财的异想天开!”他太了解那些守成之臣的思维定式。
靖海亲王齐破军常年与海船打交道,对“速度”和“载重”最为敏感,他眼中闪烁着兴奋的光芒:“若真有此物,其运力、速度,远非车马舟船可比!儿臣以为,纵有万难,亦值得一试!”
仁慧亲王齐凌云则思考得更深:“若能快速运送兵员、粮草、药材,于国于民,皆是福祉。只是,这开山架桥,确非易事。”
康宁亲王齐定国感受更为独特,他轻声道:“钢铁之路……会改变山川地貌的气息。但若能连接南北,让万物更顺畅地流动,或许是另一种和谐。”
长安公主齐安宁虽不太懂工程技术,却坚定支持:“母后带来的‘嘉禾’稻种已然惠泽天下,这铁路也定能成功!”
林清玥看着子女们,心中欣慰。她取出一卷更为精细的图纸,上面绘制着铁轨的截面、枕木的铺设、桥梁隧道的初步构想,甚至还有蒸汽机车的简化结构图。
“困难必然存在,”林清玥坦言,“需要优质的钢铁,需要解决轨道铺设、桥梁建造等一系列技术难题,更需要海量的资金。但如今,清玥阁与澜玥阁的利润已悉数归入国库,海贸岁入亦极为可观,我们有了启动的底气。此工程本身,亦可雇佣数十万民夫,带动沿线百业,亦是活民之举。”
她看向齐安邦,目光中充满信任与鼓励:“安邦,你是大齐的皇帝,此事需你乾纲独断。前期可先成立一个秘密的勘探与筹备机构,进行路线勘测、技术预研和成本核算。待时机成熟,再力排众议,推动实施。”
齐安邦深吸一口气,胸中豪情与责任感交织。他站起身,目光坚定:“父皇、母后,诸位兄弟、妹妹,此乃功在当代、利在千秋之伟业!朕意已决,即日便秘密成立‘铁路筹划司’,由朕亲自督办,工部、户部选派绝对可靠之干员参与,天工院全力配合技术攻关。首要目标,便是勘探清楚‘京沪线’路径,并研制出可行的蒸汽机车!”
“吾儿圣明!”齐珩率先说道,眼中是毫不掩饰的赞许与支持。
林清玥看着意气风发的长子,以及同样充满期待的其他子女,脸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她知道,将这超越时代的重担交给他们,或许正是命运最好的安排。一条贯穿南北的钢铁动脉,即将在这片古老的土地上开始孕育,它将撕裂时空的阻隔,为大齐的盛世,注入前所未有的强劲动力。一个由钢铁与蒸汽驱动的全新时代,已见曙光。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相邻推荐:想加谢医生微信,他说不可以+番外 重生年代福妻有空间 仙界无敌!我重回都市逍遥 骤雨未歇 农门辣娘子 她成了怪物们的小宝贝 归剑斩我 夜夜诱吻,糙汉的小撩精很野很欲+番外 替嫁被判流放,反手坑仇家上路 藏于昼夜 东方圣人京华录 真千金她精神病发,还嘎嘎乱+番外 沉陷他 我重生为龙:14亿投喂护中华 最深刻 贵后+番外 劣迹斑斑 缱绻情诗 废土行者:苏 彼岸花开,万古女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