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30看书网

630看书网>港岛:从60年代开始称霸商界 > 第15章 管理人才(第1页)

第15章 管理人才(第1页)

回头再让画师完善细节。

公司刚起步,大小事都得林朝羽亲自管。

他越来越觉得需要管理人才,不然迟早累死。

除了“林青山”饮料,他还在忙别的。

主要是和华人社区的小卖部谈合作,让他们代销青山驱虫丸、青山板蓝根和饮料。

有诊所的就放诊所卖,没有的就找其他销售点。

驱虫丸批发价三块,销售点净赚两块。

这些都得一家家谈,以后还有塑胶花的生意。

林朝羽规划的是整条产业链——既有产品,又有传媒,运作好了绝对大赚。

一晃,又是两个月过去。

随着八部小说剧情渐入佳境,《大明报》的销量再次飙升,突破15万份,创造了新的历史纪录。

这份报纸凭借连载小说一路高歌猛进,最终登顶“香港报纸销量冠军”的宝座,震动整个香港报界。

八部小说中,任何一部单独拿出来,都足以大幅提升一家报纸的销量。

因此,各家报社的老板纷纷打听这八位作者的来历,试图签约邀稿。

对此,林朝羽并未阻止,允许他们发表文章,但禁止连载小说。

若想继续连载,作者便会面临一个现实——从法律层面来看,笔名、剧情乃至细纲都属于林朝羽所有。

即便换人续写,故事仍可继续。

当然,若有人能写出新作并确保畅销,林朝羽也不会阻拦。

毕竟,以他开出的价码,愿意执笔的作者比比皆是。

明报

金镛近日感到疲惫不堪,高强度写作让他手臂酸痛,难得休息了几日。

尽管《明报》销量有所提升,但《大明报》却遥遥领先,稳定在15万份的惊人数字。

这意味着什么?香港人口约三百万,15万读者即每20人中就有一人在阅读《大明报》。

“真没想到,《大明报》横空出世,竟直接打破香港报纸的销量纪录!”金镛感叹道。

合伙人沈宝新提议:“他们的连载速度虽快,但文字较为直白。

不如我们也招揽作者,由查先生指导剧情和技巧?”

金镛摇头道:“《大明报》没有社评,走的是市井路线。

而《明报》不同,我们要做优质报纸,而非小说期刊。

靠小说拉升销量只是权宜之计,绝非长久之策。

《大明报》算什么报纸?充其量是份小说期刊罢了!”

话虽如此,金镛内心仍充满焦虑。

如今一旦断更,《明报》销量便会下滑,整个报社竟无一人能独当一面,全靠他一人支撑。

金镛深感压力。

报纸销量不容下滑,否则广告收入将大幅缩水。

要想维持现状,他只能继续埋头写作。

然而,人的精力始终是有限的。

金镛近来也觉得力不从心,连续数日伏案写作,思绪难免混乱,必须停下来调整。

相比之下,《大明报》的运作方式截然不同。

林朝羽事先拟定整体框架,前一百章每篇两千字,经过细致商讨后才继续推进。

更重要的是,他们注重读者反馈,及时调整内容。

此外,八位撰稿人定期聚在一起头脑风暴,探讨如何让故事更精彩、更吸引人。

俗话说,三个臭皮匠胜过一个诸葛亮。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相邻推荐:人皇归  警界顶流她又甜又飒+番外  躺赢的咸鱼  旅行签到:探寻人间声色味  权利的游戏之分戏  深海缉恋  墨鉴天阙:谁说女人不能当皇帝!  修真废柴?我的系统有点猛!  在海上求生游戏中成为强者+番外  话费男友+番外  假千金回山村后(美食)  锦堂藏玉  裴家有女捕(探案)  (历史同人)她在大宋搞收藏  (综漫同人)氪金成就一代玛丽苏  我拿的不是替身剧本吗?  都市:我的完美男神成长之路  神都仙行记+番外  我师如山+番外  签到改变普通人生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