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乐二年,一场牵动无数人心的册封大典终于举行。”天幕上,朱迪钠的声音带着一种阶段性总结的意味,“燕世子朱高炽,被正式册立为皇太子!而战功赫赫的朱高煦,则受封为汉王!”
“汉王!”朱迪钠加重了这两个字的读音,“这可是个非同一般的亲王封号。汉高祖刘邦,光武帝刘秀,皆由此起,寓意非凡。朱棣将这个封号赐给次子,其中或许有补偿,有期许,但也可能埋下了更多不安分的种子。”
画面中,朱高炽身着太子冠服,举止沉稳,而一旁的朱高煦接受汉王册宝时,虽礼仪周全,但那眉宇间一闪而逝的不甘与傲然,却被天幕敏锐地捕捉放大。
“然而,太子的名分并没有让朱高煦彻底死心。”朱迪钠话锋一转,点破了那层窗户纸,“因为他,以及当时永乐朝廷里绝大多数人,都有一个共知——太子朱高炽身体不好!”
天幕上仿佛出现了朝臣们私下议论纷纷的场景。
“在很多人看来,这位胖太子的身体状况,恐怕最终会落得跟他大伯,也就是洪武朝太子朱标一样的结局(英年早逝)。如果真是那样,那么他朱高煦,这位功勋卓着、年富力强的汉王,将再次成为太子之位最有力的竞争者!”
奉天殿前,朱标的眉头微微蹙起,但很快又舒展开,依旧保持着温和。而朱元璋的脸色则沉了沉,天幕屡次提及长子可能早逝,这让他心头极为不悦。朱棣则是心中一紧,未来的朝局,果然如他所料,并未因册立太子而真正平静。
“为了抓住这个‘可能’的机会,朱高煦做了一件非常关键的事——拒绝就藩!”朱迪钠说道,“朱棣第一次给汉王划定的藩地,是远在西南的云南。”
天幕上浮现出大明疆域图,应天与云南之间,隔着千山万水。
“云南啊,那时候可不是什么好地方,烟瘴之地,离政治中心应天实在太遥远了!”朱迪钠分析着朱高煦的心理,“一旦就藩,就等于被排挤出了权力核心,万一……万一太子真的出了什么事,消息传到云南,黄花菜都凉了!更何况,他必须防止他爹朱棣效仿爷爷朱元璋,万一太子真不行了,直接越过他立太孙朱瞻基!”
“所以,朱高煦千方百计,找各种理由,就是赖在京城不走。他要留在风暴眼的中心,等待那或许会到来的变局。”
偏殿内,徐妙云的心再次揪紧。煦儿竟然如此执着,甚至不惜抗旨不就藩!这其中的风险,他难道不知道吗?她仿佛已经看到了未来兄弟二人之间那越来越深的裂痕。
“机会,总是留给有准备的人,或者说,留给那些不惜一切代价创造机会的人。”朱迪钠的声音带着一种洞悉内情的意味,“永乐八年,永乐大帝决意第一次亲征漠北,剑指鞑靼!对于蛰伏已久的朱高煦来说,这不仅是为国效力的战场,更是他重振声威、积累资本,甚至可能扭转乾坤的绝佳舞台!”
天幕画面并未直接展现战场,而是先聚焦于战前紧张的筹备阶段。汉王府内,灯火通明。
“为了这次出征,朱高煦可谓是下了血本!”朱迪钠的语气带着几分夸张,却也揭示了真相,“他知道,光有勇武还不够,要想让将士用命,在残酷的草原战场上为他拼死效劳,就必须给予实实在在的好处。于是,这位汉王殿下,做了一件让许多勋贵都瞠目结舌的事情——他大规模变卖了自己的部分家产,包括田庄、珠宝甚至一些御赐的古玩珍品,筹措了一大笔巨款!”
画面中,可以看到王府属官忙碌地清点财物,装箱抬出,而朱高煦则面色沉毅,眼神中没有丝毫吝啬。
“这笔钱用来做什么?”朱迪钠自问自答,“他给自己麾下即将随征的精锐将士,额外发放了丰厚的安家费!而且标准远超朝廷的定额!”
天幕上浮现出士兵们领取额外银钱时,那惊讶、感激继而变得无比坚定的面孔。低沉的议论声仿佛能透过天幕传来:“汉王殿下真是体恤我等!”、“此番出征,必为殿下效死!”
“这一手‘散财聚心’玩得极其漂亮!”朱迪钠评价道,“不仅极大地提振了本部兵马的士气,凝聚了军心,更是在北伐军团中树立起‘汉王慷慨重义,体恤士卒’的名声。许多中下层军官和士兵都记下了他这份人情。可以说,仗还没打,他在军中的威望和人心,就已经先赢了一筹。”
画面终于转向黄沙漫卷、铁骑奔腾的草原。在之后的对鞑靼关键战役中,朱高煦率领这支用重金和厚望武装起来的精锐作为先锋,冲锋陷阵,悍不畏死,所向披靡。他们的战斗力尤为惊人,往往能撕裂敌人的防线,为大军打开局面。
“至此,他朱高煦不再仅仅是依靠靖难老本和勇武之名的‘靖难名王’,更是在新一轮北伐蒙古中,凭借实打实的战功和‘懂得带兵’的名声,立下了‘不世之功’的亲王!”
朱迪钠强调,“尽管这些功劳的背后,离不开永乐大帝朱棣的亲自运筹和全局指挥,他更多时候是作为一个杰出的战术执行者和先锋官。但这,已经足够了!这用真金白银和赫赫战功铸就的资本,比他赖在京城的所有辩解都更有力!让所有支持他的人,腰杆更硬,呼声更高;也让东宫太子党的人,感到了前所未有的压力和寒意。”
奉天殿外,那些骄兵悍将们听得目光灼灼,甚至有人下意识地搓了搓手指,仿佛在掂量那并不存在的“安家费”。这一手,太对他们的胃口了!跟着这样的主将,卖命也甘心啊!就连朱元璋,眼中也闪过一丝复杂,这小子,收买人心倒是很有一套。
而朱棣,则眼神深邃。未来的次子,为了权力,竟然能做到这一步?这份决绝和手段,让他心惊,也让他更加警惕。
“而更让朱高煦感到‘时来运转’的是,”朱迪钠的语气带着一种命运弄人的感慨,“就在永乐五年,他的母亲,一直坚定维护长子、对他多有约束的徐皇后,因病去世了。而在此之前他的舅舅,那个对他评价极差、无形中阻碍了他的魏国公徐辉祖,也撒手人寰。”
天幕画面变得有些萧索,汉王府内,朱高煦独自饮酒,眼神却越来越亮。
“在朱高煦看来,仿佛一切阻碍都没有了。”朱迪钠道,“那个最了解他、也最能约束他的母亲不在了;那个看他不顺眼、总在母后面前说他坏话的舅舅也没了。朝中,他军功在身,武将拥护;家里,最大的‘障碍’似乎只剩下——那个身体不好,同时又因为监国而承担着繁重政务的太子大哥,朱高炽。”
“他现在需要做的,似乎就是等待。等待那个看似必然的结局——像他大伯朱标一样,被沉重的政务拖垮身体,最终……累死。”
天幕下的气氛,因这冷酷的“等待”而变得凝重。偏殿内,徐妙云听到自己未来早逝,心中悲痛,但更让她痛心的是,自己的离去,竟可能成为次子野心的催化剂!她看着怀中健康活泼的朱高炽,下定决心,无论如何,要调理好长子的身体,绝不让那可怕的“等待”成真。
朱棣站在广场上,寒风吹过,他感到一阵刺骨的凉意。家庭的悲剧,权力的诅咒,似乎正沿着天幕揭示的轨迹,一步步逼近。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相邻推荐:陈大夫,孩子醒了[七零] 九阴九阳 毒妃狠绝色,妖孽王爷拿命宠 九龙夺嫡:从掌控江湖开始 轮回井:渣男劫 没收儿子的飞机杯?那就自己成为飞机杯吧 你好,欢迎回家 皇上他年纪轻轻,竟然! 千回首 (综漫同人)在热血番做万人迷真的没问题吗?+番外 我是旺夫命+番外 我带着法术下凡捉妖被霍少看上啦 和死对头流落荒岛 旺门福妻+番外 下凡后我假千金逆袭豪门狂掉马甲+番外 斩神:觉醒替身 成全他和青梅后,我却成了白月光 开局拍卖寿元,圣王大帝都抢疯了 她与男魅妖结为道侣/道侣病弱不可弃 姐姐大人的私人女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