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30看书网

630看书网>红楼梦现代文完全版 > 第五回 游幻境指迷十二钗 饮仙醪曲演红楼梦(第4页)

第五回 游幻境指迷十二钗 饮仙醪曲演红楼梦(第4页)

此行字写的是贾惜春:

勘破三春景不长?:“三春”在这里指的是惜春的三个姐姐——元春、迎春、探春。这句话表达了惜春对姐姐们命运的深刻洞察,她意识到贾府的荣华富贵并不会长久,春天的美景终将逝去。这种洞察,也预示着她对世俗生活的厌倦和对精神归宿的追求。

缁衣顿改昔年妆?:“缁衣”指的是黑色的僧衣,暗示惜春最终选择了出家的道路。“顿改昔年妆”则意味着她彻底抛弃了过去的贵族生活,包括华丽的服饰和显赫的地位。这种决绝的转变,体现了惜春对精神自由的渴望和对世俗束缚的挣脱。

可怜绣户侯门女?:这句话表达了对惜春身世的同情。她原本出身于贵族家庭,享受着锦衣玉食的生活。然而,命运的波折和家族的衰败,让她不得不面对现实的残酷和无奈。最终,她选择了出家修行,这种转变令人感到惋惜和同情。

独卧青灯古佛旁?:这句话描绘了惜春出家后的生活状态:独自躺在微弱的灯光下,庄严的佛像旁边,度过一个又一个寂静的夜晚。

后面紧接着是一片冰山,冰山上栖息着一只雌性凤凰。其判词写道:凡鸟偏从末世来,都知爱慕此生才。一从二令三人木,哭向金陵事更哀。

大意为:平庸之鸟偏在末世降临,世人都知晓并倾慕于它的才华。起初顺从,继而命令,最终遭到休弃,它悲泣着朝向金陵,其境遇更加凄凉悲哀。

此行字写的是王熙凤:

凡鸟偏从末世来?:“凡鸟”是“凤”(凤)的拆字,暗指王熙凤。这句话意味着王熙凤虽然才智出众,但却生在了贾府的末世,预示着她的命运将充满坎坷和不幸。同时,也暗示了她虽然有着非凡的才能,但却难以挽救贾府的衰败。

都知爱慕此生才?:这句话描绘了王熙凤的才华和魅力。她聪明伶俐、能言善辩、善于处理各种复杂的事务,因此赢得了众人的喜爱和尊敬。她的才能不仅体现在管理上,还体现在她的机智和应变能力上,使得她在贾府中占据了重要的地位。

一从二令三人木?:这句话是对王熙凤命运的暗示,也是红学界长期探讨的谜题之一。一种解释认为,“一从”指的是王熙凤一开始顺从贾琏,“二令”指的是后来她对贾琏发号施令,“三人木”则暗示了“休”字(拆解为“亻匚木”,即把“人”放进“木”字中间,是个“休”字),意味着她最终被贾琏休弃。这种解释比较符合王熙凤在贾府中的地位变化和命运走向。

哭向金陵事更哀?:这句话描绘了王熙凤被休弃后的悲惨结局。她可能被迫离开贾府,回到金陵(南京)的娘家。然而,此时的她已经失去了往日的荣耀和地位,面临着无尽的孤独和凄凉。她的哭泣不仅是对自己命运的哀叹,也是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

后面紧跟着是一座荒凉偏僻的小村庄里的一家客栈,店中有一位美人正在那里纺纱织布。判词写道:势败休云贵,家亡莫论亲。偶因济刘氏,巧得遇恩人。

大意为:当权势衰败时,就不要再提过去的尊贵;家族没落之后,也不必再谈论曾经的亲戚关系。只是因为偶然间帮助了刘姓人家,却巧妙地因此遇到了自己的恩人。

此行字写的是巧姐:

势败休云贵?:这句话反映了贾府衰败后,曾经的荣华富贵都已成为过眼云烟。巧姐作为贾府的小姐,在贾府势败之后,也失去了往日的尊贵地位。这句话暗示了世态炎凉,人情冷暖。

家亡莫论亲?:这句话进一步强调了贾府衰败后的人情淡薄。在家族面临危机时,那些曾经亲近的人往往会选择明哲保身,甚至落井下石。因此,对于巧姐来说,家亡之后,谈论亲情已经变得毫无意义。

偶因济刘氏?:这句话中的“刘氏”指的是刘姥姥,一个与贾府有些瓜葛的乡下老婆婆。巧姐的母亲王熙凤曾偶然间帮助过刘姥姥,这使得刘姥姥对贾府心存感激。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巧得遇恩人?:这句话是对巧姐命运的转折点的描绘。在贾府衰败后,巧姐险些被卖入青楼,幸得刘姥姥伸出援手,将她救出。

后面还描绘着一盆茂盛的兰花,旁边站着一位头戴凤冠、身着霞帔的绝色佳人。旁边也附有一则判词:桃李春风结子完,到头谁似一盆兰。如冰水好空相妒,枉与他人作笑谈。

大意为:在春风的吹拂下,桃树李树开花结果终至成熟,但到最后,谁又能比得上那盆兰花般清雅高洁?如同冰与水般本质相同却徒然相妒,真是白白地成为了他人茶余饭后的谈资和笑柄。

此行字写的是李纨:

桃李春风结子完?:这句话描绘了李纨青春已逝、婚姻美满、子女成全的情景。“桃李春风”象征着青春的美好和生活的富足,“结子完”则意味着她已完成了人生中的重要使命——生育和抚养子女。

到头谁似一盆兰?:这里的“兰”指的是李纨的儿子贾兰。这句话表达了李纨对儿子的期望和自豪。在贾府的众多子孙中,贾兰以其才华横溢、品德端正而脱颖而出,成为了李纨的骄傲和希望。

如冰水好空相妒?:这句话中的“如冰”和“水好”可能是对李纨和其他贾府女性命运的对比。“如冰”暗指李纨的清冷和孤独,尽管她生活富足,但内心却可能感到空虚和寂寞。“水好”则可能指其他女性如王熙凤等的繁华和热闹,但她们的命运却往往充满了波折和不幸。这里的“空相妒”表达了李纨对其他女性繁华生活的羡慕和无奈,同时也暗示了她对自己命运的清醒认识。

枉与他人作笑谈?:这句话是对李纨一生经历的总结和评价。尽管她曾经历过青春的美好和婚姻的幸福,但最终却只能成为他人茶余饭后的谈资。

后面又描绘着巍峨的高楼大厦,图中有一位美人用绳索自吊于屋梁之上。其旁判词写道:情天情海幻情身,情既相逢必主淫。漫言不肖皆荣出,造衅开端实在宁。

大意为:在情感的天空与海洋中,幻化出一个多情之身,一旦情感相遇,往往预示着放纵与沉沦。不要说那些不肖子孙都出自荣府,其实挑起事端、制造祸根的根源实在是在宁府。

此行字写的是秦可卿:

情天情海幻情身?:这句话是对秦可卿身世的神秘描述。“情天情海”象征着情感的广阔和深邃,“幻情身”则暗示了秦可卿的身世如同幻影一般虚幻不实。这可能是在暗示秦可卿并非贾府中的正经血脉,而是有着某种不可告人的秘密。

情既相逢必主淫?:这句话揭示了秦可卿性格中的一面,即她对情感的追求和放纵。“情既相逢”意味着情感的相遇和交织,“必主淫”则是对这种情感追求的负面评价,暗示了秦可卿在情感上的不检点和放纵。这种性格特点可能也是导致她悲剧命运的原因之一。

漫言不肖皆荣出?:这句话和下一句结合在一起,就是说虽然流言流语都说荣国府里面出不肖子孙。

造衅开端实在宁?:这句话揭示了贾府衰败的根源所在。“造衅”意味着制造事端和纷争,“开端实在宁”则明确指出了这些纷争和事端的起源在宁国府。这句话暗示了宁国府的子孙们不仅不肖,而且还成为了贾府衰败的罪魁祸首。

宝玉正想看下去时,那位仙姑察觉到他天赋异禀,心思聪慧,担心他会泄露天机,于是合上了卷轴,笑着对宝玉说:“不如随我一同去游览那些奇妙的景致,何必在这里纠结这些令人费解的事情!”

宝玉神思恍惚,不知不觉放下了手中的书卷,跟随着警幻仙子来到了后面。只见那里珠帘绣幕低垂,画梁雕栋精美绝伦,光彩熠熠映照着朱红的门户和金碧辉煌的地面,白雪映照下的琼窗宛如玉砌的宫殿,美得无法用言语形容。更有那仙花异草香气扑鼻,真是个绝妙的好地方。

这时,警幻仙子笑着吩咐道:“你们快些出来迎接贵客!”

话音刚落,只见房中轻盈地走出几位仙子,她们身着荷叶边的衣袖翩翩起舞,羽毛装饰的衣裳随风飘动,娇艳得如同春天的花朵,妩媚得就像秋天的明月。

一见宝玉,仙子们都埋怨起警幻来:“我们不知是什么尊贵的客人,忙不迭地出来迎接。姐姐曾说今日此时必有绛珠妹子的生魂来此游玩,所以我们一直在此等候。为何反而把这污浊之物带来,玷污了我们这清净的女儿之境?”

宝玉听到这些话,吓得想要退缩却已无法动弹,内心确实感到自己污浊不堪。

警幻仙子连忙握住宝玉的手,对着众姐妹解释说:“你们可能不清楚其中的缘由:今天我原本是打算去荣府接绛珠仙子的,路过宁府时,恰好遇到了宁国公和荣国公的英灵。他们嘱咐我说:‘我们家从国家建立以来,世代功名显赫,富贵传承,虽然历经百年,但气数已尽,无法挽回。虽然留下了众多子孙,却没有一个能够继承家业。其中只有嫡孙宝玉,性格古怪,行为奇特,虽然聪明伶俐,略有些出息,但无奈家族气数已尽,恐怕没有人能引导他走上正道。幸好仙姑你恰好来此,希望你能先用情欲、声色等事情来警醒他的痴顽,或许能让他跳出迷人的圈子,步入正轨,这也将是我们兄弟的幸运。’因此,我出于慈悲之心,把他带到这里,先让他熟悉他家上、中、下三等女子的命运簿册,希望他能觉悟。但他仍未醒悟,所以我带他到这里,让他再经历一次饮食声色的虚幻世界,或许将来某一天他能突然醒悟,这也说不定。”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相邻推荐:繁花令  娇夫郎养崽我开店(美食)  梧桐火  我家京郊有片楼  利己主义者也想成为热血漫主角  都市灵异之僵约传奇  玫瑰苦艾酒[破镜重圆]  汛期将至  黑莲花长官杀疯了  遇见月光  我怎么会爱上公主病?!  炮灰小人鱼被玩家强养后  锦绣安宁  重生后首辅火葬场了  穿到虫族的炮灰们上位了  论末世文女主与恋综的适配度  我捡到了一条迷你人鱼  江湖八珍楼(美食)  千重雪  一心拯救美艳boss的我成为了噩梦之主[无限]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