赖嬷嬷也笑着说:“我刚去请了老太太,老太太也说要去,看来我这张老脸还算管用。”说完,又叮嘱了一番,才准备起身离开。
这时她看到周瑞家的,突然想起一件事,便问道:“还有件事想问问奶奶,这周嫂子的儿子是犯了什么错,被撵走不用了?”
凤姐听了,笑道:“对,我本来想告诉你媳妇的,结果事情一多就给忘了。赖嫂子回去告诉你老公,两府里都不许收留那小子,让他自己想办法去吧。”
赖大家的只好点头答应。周瑞家的连忙跪下恳求。
赖嬷嬷急忙问道:“到底是怎么回事?跟我说说,让我评评理。”
凤姐儿说:“前几天我过生日,里头还没开席喝酒呢,他那小子就先醉倒了。我老娘那边送了礼来,他不在外面张罗也就罢了,竟然还坐着骂人,连礼物都不拿进来。后来两个女人进来了,他才带着小厮们往里搬。小厮们都好好的,他拿的那一盒子东西却失手撒了一地馒头,弄得满院子都是。人走了以后,我派彩明去说他,他反倒把彩明骂了一顿。这种无法无天的混账东西,不撵走还留着干什么!”
赖嬷嬷笑道:“我还以为什么大事呢,原来是这个。你听我说,他有错,打他骂他,让他改过就好,撵走他可是万万不行的。他又不是我们家的家生奴才,他现在是太太的陪房。你若把他撵走了,太太脸上可不好看。依我说,你教训他几下,让他下次注意,还是留着他为好。不看在他娘的份上,也要看太太的面子。”
凤姐儿听了,便对赖大家的说:“既然这样,那就打他四十大板,以后不许他再喝酒。”赖大家的答应了。
周瑞家的磕头谢恩站起来,又要给赖嬷嬷磕头,被赖大家的拉住才作罢。然后他们三人离去,李纨等人也回园子里去了。
到了晚上,正如所料,凤姐儿命人找出了许多以前收藏的画具,并送到了大观园。宝钗等人挑选了一番后,发现各种物品中,能用的只有一半。于是,她们将那些缺失的物品列了一张清单,拿去给凤姐儿,让她按照清单重新购置,具体购置过程就不细述了。
一天,外面把画绢准备好了,并且打好了底稿拿了进来。
此后,宝玉每天都会到惜春这里来帮忙。探春、李纨、迎春、宝钗等人也经常到这儿来坐坐,一是为了观赏画作,二是为了方便大家聚会见面。
宝钗见天气变得凉爽,夜晚也渐渐长了,便去母亲房里商量,打算拿些针线活来做。白天,她会去贾母和王夫人那里请安两次,免不了要陪着说些闲话,待上半晌。
此外,园中的姐妹们那里,她也得抽时间去坐坐,聊上一会儿。因此,宝钗白天里不太有空闲,每天夜里都要在灯下做针线活,直到三更天才去休息。
每年到了春分和秋分之后,黛玉必定会咳嗽;今年又因为贾母心情好,多出去游玩了两次,不免过于劳累了心神,近来咳嗽又犯了,感觉比以前更加严重,所以她总是不出门,只在自己房间里调养身体。有时候觉得闷了,就盼着哪个姐妹能来聊聊天解闷;等到宝钗等人来看望她时,往往没说上三五句话,她就感到厌烦了。
大家都理解她正在病中,况且平日里她的身体就娇弱,受不得一点委屈,所以她招待不周,礼节上有些疏忽,大家也都不责怪她。
这一天,宝钗前来探望黛玉,两人聊起了黛玉的病情。宝钗说:“这里请过的几位太医,虽然都还不错,但你吃了他们的药总是不见好转,不如再请一位更高明的医生来看看,万一治好了不是更好吗?每年春天到夏天都要这么闹腾一番,你又正值青春年华,这哪成啊?这不是长久之计。”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黛玉回应道:“没用的。我心里清楚,我这病是好不了了。先不说病本身,就看看我平时没事时候的样子,也能猜到几分了。”
宝钗点头赞同:“正是这样。古人说‘民以食为天,食谷者生’,你平时吃的东西竟然不能滋养身体,增强气血,这可不是好事。”
黛玉叹息道:“‘生死有命,富贵在天’,这不是人力所能强求的。今年感觉病情比去年还要严重些呢。”说话间,黛玉已经咳嗽了两三次。
宝钗说:“昨天我看了你的药方,觉得其中的人参和肉桂用量似乎太多了。虽然它们确实有益气补神的功效,但也不宜过于温热。依我看,目前最重要的是要先平肝健胃。肝火一旦平息,就不会再克制脾胃,胃气自然就不会受损,饮食也就能更好地滋养身体了。每天早上,你可以取上等燕窝一两,冰糖五钱,用银制的炖盅熬成粥。如果吃习惯了,这比吃药还要好,最是滋阴补气。”
黛玉叹息道:“你平时待人,确实是极好的。但我天生心思细腻,总以为你心里藏着什么算计。记得那日你劝我别看杂书,还说了许多好话,我当时真是非常感激你。回想起来,以往竟是我错了,误解你至今。细细想来,我母亲去世得早,又没有兄弟姐妹,我长到如今十五岁,竟没有一个人像你这样耐心地教导过我。难怪云丫头总说你好,以前我听她夸你,心里还不太受用,昨天自己经历了一番,才终于明白了。比如换作是我对你说了不中听的话,你定不会轻易放过我的;而你却不但不介意,反而还劝慰我,可见是我自己误会了。若不是前几日有所察觉,今天这番话,我是绝不会对你讲的。你刚才说要我吃燕窝粥,虽然燕窝不难寻,但只因我身子弱,每年都要犯这个病,也没什么好办法。请大夫、熬药,人参、肉桂,已经闹得全家不得安宁,这会子我又想出吃燕窝粥的新花样,老太太、太太、凤姐姐这三位或许不会说什么,但那些下层的婆子、丫头们,难免不会嫌弃我多事。你看看这里的人,因为老太太特别疼爱宝玉和凤姐两个,他们就已是虎视眈眈,在背后说三道四,何况是我呢?况且我又不是这里正经的主子,原本是无依无靠投奔而来的,他们已经多有嫌弃我了。如今我若再不知进退,岂不是自找麻烦,让他们更加咒骂我?”
宝钗说:“照你这么说,其实我也跟你差不多。”
黛玉回应道:“你怎么能跟我比呢?你有母亲,有哥哥,这里还有自家的店铺和田产,家里房子田地一样不少。你不过是看在亲戚的情面上,白住在这里,大小事情都不用花他们一分钱,想走就走。而我呢,一无所有,吃穿用度,哪怕是一根草一张纸,都得跟他们家的姑娘一样,那些下人哪有不嫌弃我的?”
宝钗笑着回答:“将来也不过就是多准备一副嫁妆的事,现在也用不着发愁这个。”
黛玉听了,不禁红了脸,笑着说:“人家把你当个正经人,把心里的烦恼告诉你,你却拿我开玩笑。”
宝钗笑道:“虽然是开玩笑,但也是真话。你放心,只要我在这里一天,就陪你解闷一天。你有什么委屈烦恼,尽管告诉我,我能帮忙解的,自然尽力帮你解一天。我虽然有个哥哥,你也是知道的,他靠不住,我母亲的情况也就比你母亲稍微好点。咱们也算是同病相怜。你也是个明白人,何必做‘司马牛之叹’?(注:这是源自《论语·颜渊》的典故,指因孤独无依而产生的哀叹)你刚才说的也对,多一事不如少一事。我明天回家跟妈妈说一声,说不定我们家还有,给你送几两银子来,每天让丫头们熬了药,这样既省钱,又不会兴师动众。”
黛玉连忙笑道:“东西是小事,难得的是你这份情谊!”
宝钗说:“这有什么值得挂在嘴上的!我只怕在每个人面前照应不周罢了。只怕你烦了,那我先走了。”
黛玉说:“晚上再来,和我说说话。”
宝钗答应着便离开了,这里就不再多说了。
在这里,黛玉勉强喝了两口稀粥,仍旧斜倚在床上休息。
不料,未到日落时分,天色竟忽然发生了变化,细雨绵绵不绝地洒落下来。秋雨绵绵,时阴时晴难以捉摸,天色逐渐暗淡,最终变得阴沉漆黑。加之雨点敲打在竹枝上,更添了几分凄清与寒意。
黛玉明白宝钗此刻不会来访,便在昏黄的灯光下随手拿起一本书来翻阅,那是一本《乐府杂稿》,里面收录了《秋闺怨》《别离怨》等诗词。黛玉心中不禁有所触动,情感难以抑制,便化作文字,创作了一首《代别离》,模仿《春江花月夜》的风格,并将这首词命名为《秋窗风雨夕》。词的内容是:
秋花惨淡秋草黄,耿耿秋灯秋夜长。
已觉秋窗秋不尽,那堪风雨助凄凉!
助秋风雨来何速!惊破秋窗秋梦绿。
抱得秋情不忍眠,自向秋屏移泪烛。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泪烛摇摇爇短檠,牵愁照恨动离情。
谁家秋院无风入?何处秋窗无雨声?
罗衾不奈秋风力,残漏声催秋雨急。
连宵脉脉复飕飕,灯前似伴离人泣。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相邻推荐:黑莲花长官杀疯了 一心拯救美艳boss的我成为了噩梦之主[无限] 穿到虫族的炮灰们上位了 重生后首辅火葬场了 娇夫郎养崽我开店(美食) 锦绣安宁 炮灰小人鱼被玩家强养后 我家京郊有片楼 江湖八珍楼(美食) 论末世文女主与恋综的适配度 繁花令 汛期将至 都市灵异之僵约传奇 利己主义者也想成为热血漫主角 玫瑰苦艾酒[破镜重圆] 千重雪 遇见月光 梧桐火 我捡到了一条迷你人鱼 我怎么会爱上公主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