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心。”范正鸿嘴角勾起一抹深意的笑容,“蔡京比谁都怕王庆攻破汴梁,他没得选。李纲这趟回去,定会据理力争,朝廷最终,必然会答应我的条件。”
十几日后,燕王府外,暖阳正好,却挡不住阶前那道苍老身影的萧瑟。苏轼身着洗得发白的素色官袍,须发皆白如霜,背脊已微微佝偻,由两名小吏搀扶着,一步步踏上王府的青石台阶。八十有九的高龄,长途跋涉从汴梁赶来,他脸上刻满风霜,却眼神清亮,手中紧紧攥着一卷泛黄的书简,那是当年他来定州教范正鸿读书时,亲手批注的《左传》。
消息传入暖阁时,范正鸿正与赵鼎、闻焕章商议军情。听闻苏轼亲至,他猛地站起身,眼中闪过一丝错愕,随即化为难以掩饰的动容,不顾众人诧异,大步流星地迎了出去。
“先生!”
一声唤,让苏轼浑浊的眼中泛起泪光。他抬起颤抖的手,想要抚摸眼前这个早已长成参天大树的弟子,却因乏力而停在半空。范正鸿快步上前,小心翼翼地扶住他的胳膊,指尖触到老人冰凉干枯的皮肤,心中一阵酸楚。
“正鸿……”苏轼声音沙哑,带着旅途的疲惫,“多年不见,你倒是愈发英武了。”
范正鸿喉头滚动,千言万语堵在胸口,最终只化作一句:“先生受苦了,这般年纪,何必亲自奔波。”他扶着苏轼,缓步走入暖阁,小心翼翼地避开门槛,又让侍从搬来最柔软的软垫,扶老人坐下,亲自为他斟上一杯温热的清茶。
暖阁内众人见状,纷纷起身行礼。苏轼摆摆手,目光扫过众人,最终落在范正鸿身上,开门见山:“我此番前来,是为两淮之事。李纲传回你的条件,朝廷争论三日,终究不肯松口。”
范正鸿握着茶杯的手微微收紧,语气平静:“先生是来劝我让步的?”
“是,也不是。”苏轼喝了一口清茶,缓了缓气息,“朝廷腐朽,蔡京当道,五十万石粮草、三万副军械,他们拿不出来,也不肯拿。但官家念及燕云之功,也知你与宋廷的过节,愿许你与西夏国主同等的名号——‘燕云国王’,许你燕云永久自治,军政、通商皆由你自主,朝廷绝不干预。”
他看着范正鸿,眼中满是恳切:“正鸿,我知这条件远不及你所求,钱粮皆无,只一纸空名与自主权。可两淮千万百姓,已是危在旦夕。王庆的楚军凶悍,曹荣独木难支,再拖下去,便是尸横遍野、生灵涂炭啊。”
范正鸿沉默不语,指尖敲击着桌案,发出沉闷的声响。暖阁内一片寂静,众人皆知苏轼是范正鸿的恩师,这份情谊重如泰山,谁也不敢多言。
“先生,”范正鸿抬眸,目光复杂地看着苏轼,“当年宋廷背刺燕云,我麾下弟兄血流成河,粮草被劫,伤员被杀,这份仇,我岂能忘?如今朝廷只给一个名号,便想让我出兵卖命,未免太过不公。”
苏轼叹了口气,从怀中取出那卷《左传》,缓缓展开:“我还记得,当年教你‘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你曾说,大丈夫当以天下为己任,护百姓周全。如今你坐拥燕云铁骑,兵强马壮,一方诸侯难道要眼睁睁看着两淮百姓遭难,只因与朝廷的私怨?”
他指着书简上的批注,那是当年范正鸿亲手写下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字迹尚带着少年人的青涩,却力透纸背。“你看,这是你当年仿你爷爷写下的话。如今你羽翼丰满,却忘了初心吗?”
范正鸿看着那熟悉的字迹,心中一震。他想起少年时,苏轼如何顶着压力教他读书识字,如何教导他心怀天下,如何在他失意时勉励他“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这份师恩,他从未敢忘。
“先生,我并非忘本。”范正鸿声音低沉,“只是朝廷的所作所为,实在让人心寒。我若此次轻易出兵,他日朝廷缓过劲来,必定会再次对燕云动手。我麾下数万弟兄,他们的性命,不能白白牺牲。”
“我懂。”苏轼点点头,眼中闪过一丝痛惜,“可正鸿,你是我看着长大的,你的为人,我最清楚。你绝非只知报仇的狭隘之人。燕云王的名号,虽只是虚名,却意味着朝廷承认了你的地位,天下人也会认可你。你若出兵破贼,拯救两淮百姓,便是功德无量,民心所向,日后即便朝廷想动你,也需掂量掂量。”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他顿了顿,语气愈发沉重:“我已是行将就木之人,此番前来,不求别的,只求你看在我的薄面上,再信朝廷一次。这是最后一次,为了百姓,也为了我这个老头子,好不好?”
老人说着,便要起身行礼,范正鸿连忙扶住他,心中早已天人交战。一边是宋廷背刺的血海深仇,是麾下弟兄的期盼,是实实在在的利益诉求;一边是恩师的殷殷期盼,是两淮百姓的生死存亡,是少年时的初心。
“先生,”范正鸿闭上眼睛,深吸一口气,再睁开时,眼中已没了犹豫,只剩下决绝,“我答应你。”
众人闻言,皆是一惊。赵鼎上前一步:“王爷,不可啊!朝廷毫无诚意,只给一个虚名,咱们出兵相助,得不偿失!”
“是啊王爷,”闻焕章也劝道,“苏轼先生虽恩重如山,但此事关乎燕云安危,万万不可意气用事!”
范正鸿抬手制止了众人,目光坚定地看着苏轼:“先生,我可以出兵,但我有三个条件,并非针对朝廷,而是为了燕云,也为了让先生安心。”
苏轼眼中闪过一丝喜色:“你说,只要我能办到,定不推辞。”
“第一,”范正鸿沉声道,“燕云国王的名号与自治权,需由官家亲自下旨,加盖玉玺,昭告天下,不得有半点含糊。”
“第二,此次出兵,我只派三万铁骑,由我统领,只诛反贼,不扰百姓。朝廷需命曹荣全力配合,不得暗中掣肘。”
“第三,”他看向苏轼,语气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伤感,“这是我最后一次为朝廷出力。从今往后,燕云与宋廷,只论邦交,再无隶属。若朝廷日后再敢寻衅,我范正鸿定当奉陪到底。”
苏轼连连点头:“好!好!这三个条件,我都答应你!官家那边,我亲自去说,定让他下旨昭告天下!”
范正鸿看着老人如释重负的笑容,心中五味杂陈。他知道,自己这一步,或许会被人诟病为“妇人之仁”,或许会让燕云错失获取实际利益的机会,但他不后悔。师恩如山,百姓无辜,这两个理由,足够让他放下私怨,再帮朝廷这一次。
“先生一路劳顿,先在府中歇息几日,待朝廷旨意到了,我便出兵。”范正鸿吩咐侍从,将苏轼送往早已备好的客房,悉心照料。
待苏轼离去,暖阁内众人仍是不解。赵鼎皱眉道:“王爷,您为何要答应?朝廷毫无诚意,这一趟出兵,咱们得不到半点好处,反而要损耗兵力!”
范正鸿叹了口气,目光望向窗外,语气带着一丝悠远:“你们不懂,先生于我,恩同再造。当年我父母兄嫂皆亡,被人追杀,去投奔叔叔范纯粹,后面是先生收留我,教我读书,教我做人,给了我第二次生命。如今他八十多岁的高龄,为了两淮百姓,亲自奔波而来,我岂能让他失望?”
他转头看向众人,语气沉凝:“况且,燕云王的名号与自治权,虽只是虚名,却能让燕云名正言顺地立足天下。日后我等行事,便不再是‘逆贼’,而是堂堂正正的燕云之主。这对燕云的长远发展,并非无益。”
闻焕章沉吟片刻,点头道:“王爷所言极是。只是朝廷向来言而无信,咱们需早做防备,万万不可轻信。”
“我自有分寸。”范正鸿颔首,“我即刻整肃三万铁骑,备好粮草军械,三日后出发,驰援两淮。同时,命马灵加强暗线部署,密切关注朝廷与梁山的动向,一旦发现异常,即刻回报。”
“遵命!”众人齐声领命。
三日后,幽州城外,旌旗蔽日,鼓声震天。三万燕云铁骑列阵如林,将士们身披玄甲,手持兵刃,眼神锐利如鹰。诸将一身戎装,立于阵前,气势如虹。
苏轼亲自前来送行,手中捧着一卷明黄的圣旨,高声宣读:“奉天承运皇帝,诏曰:燕云范正鸿,忠勇双全,护境有功,特封燕云王,许燕云永久自治,军政通商皆自主,朝廷不得干预。今两淮遭难,反贼王庆作乱,着燕云王派遣将士,驰援两淮,共破反贼,钦此!”
范正鸿接过圣旨,高高举起,朗声道:“将士们!此次出征,只为诛杀反贼,拯救百姓!不负天下!”
“诛杀反贼!拯救百姓!”三万铁骑齐声呐喊,声震云霄。
范正鸿翻身上虎,率领大军,浩浩荡荡地朝着两淮方向疾驰而去,马蹄声滚滚,扬起漫天尘土。
喜欢水浒,猎国之武正请大家收藏:()水浒,猎国之武正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相邻推荐:我选择了画修这个职业 能娶到老婆,全靠他又争又抢 欢迎来到子宫至上的世界·歇尔篇:被当面ntr后走上了长达十年的复仇之路,却意外走上了人生巅峰 红楼之宝钗重生 穿越七零,随军养娃当惬意咸鱼 永宁事记 从青梅女友到完美淫妻的故事 美人妻的淫羞之天见岛的新婚淫旅 快穿:穿成白眼狼后他浪子回头 遥不可及 关于我成为游戏世界的废物贵族这件事 论坛最火淫妻帖子,作者竟是好哥们? 小熊抱星星H 催眠了世界意识 道骨龙缘 小熊抱星星(電競)H 星穹铁道:开局被黑塔拐走,你说世界围着我转? 撅区零:星见雅的按摩迷奸修行 摆烂后,招惹了一堆疯批 星游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