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念也不知道明朝的皇帝是真被骗还是假被骗。
她只能猜测:
明太祖确实有可能被蒙骗,因为臣子就算看出端倪也不敢指出他的过错,否则极易引发杀身之祸,甚至连累家族。
而往后的大明君臣,碍于明太祖的威望,根本没人敢把“太祖皇帝被骗了”摆在台面上。
【朱元璋:竖儒误朕!】
刘彻刚露出的笑容瞬间消失。
甚至他从朱元璋的怒声中想到儒家被秦念讥讽过的主张:柔远人。
这些当诛的竖儒!
………
朱元璋气得面目扭曲。
看向众臣的目光如同刀割一般!
此前的过错多为他之错,但这“你朝万国”不是——
就是这些臣子在愚弄他!
【秦念:你朝的臣子为什么全在骗你,你心里没点数?只是谏言“分封太侈”的叶伯巨都被你杀了,指出“厚往薄来实则是你朝万国”的臣子不得被你诛九族?】
【朱元璋:……】
朱元璋这才意识到确实不该杀敢于进谏的官员。
洪武九年十一月,平遥训导叶伯巨应诏上言,以汉景帝的七国之乱谏言他不要分封诸王过多封地。
朱元璋却以“间吾骨肉”为由,将其下刑部狱,死狱中。
可叶伯巨没说错。
“分封太侈”的结果,是大明二世内战。
【朱元璋:朕会尽快修正朝贡之政,并厚葬叶伯巨,封赏其后人。往后……朕不会再因谏言而杀臣子。】
洪武一朝的文武百官看着陛下的承诺,心思各异。
能在朝为官活到现在,或许不怎么了解“经济”“数学”,但绝对了解陛下。
“不会再因谏言而杀臣子”。
得罪陛下,就会因为别的事情被杀。
就算陛下真不杀谏臣,也还可以免官、下狱、流放。
但总有臣子不怕死,只怕牵连家人。
既然陛下有如此承诺,他们就敢冒死进谏。
【秦念:说完朝贡政策,就得说你的“不征之国”——竟然还有勒令子孙后代只许挨打不准还手的祖训?】
洪武十四年,明太祖“命礼官移书责其王,并责其征夷将军,示以欲征之意”。
结果倭国回复“臣何惧哉?倘君胜臣负,且满上国之意;设臣胜君负,反作小邦之羞”。
随后“帝得表,愠甚,终鉴蒙古之辙,不加兵也”。
秦念看完这段记载只觉怒火中烧。
《皇明祖训》记载“日本国虽朝实诈,暗通奸臣胡惟庸,谋为不轨,故绝之”。
绝的居然只是朝贡,倭国依旧位列不征之国。
关于不征之国,有“若其自不揣量,来扰我边,则彼为不祥”的例外条款。
但看倭寇之患就知道:
只要不是以国家名义攻打明朝,那就不算“来扰我边”。
这就是只许挨打不准还手。
【朱元璋:朕所定的不征之国,皆为限山隔海,僻在一隅之地,得其地不足以供给,得其民不足以使令,远征不过是贪一时战功。】
【秦念:你管百年间能够开采出两亿两白银的倭国叫做“得其地不足以供给”?】
【朱元璋:???】
朱元璋目瞪口呆。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相邻推荐:路明非喜欢的清冷师姐,绝对不可能是他叔叔的淫荡娇妻 能娶到老婆,全靠他又争又抢 渺尘 水浒,猎国之武正 庸俗恋人 心中的一头兽 我选择了画修这个职业 牧紫筝 权谋帝王心 快穿之我被系统攻略了 不完美的协奏曲 路明非和林怜的性福生活 摆烂后,招惹了一堆疯批 医武天尊 小熊抱星星(電競)H 很好睡 [崩铁同人] 罗浮将军!我当定了 红楼之宝钗重生 办公室的情人让我成为她的女婿,从此母女双修 从写小说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