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绿山。
山如其名,远望如一块巨大的、被岁月侵蚀的青铜锭,裸露的岩体在南方强烈的日照下呈现出一种斑驳的绿褐色泽,那是铜矿氧化后最直接的印记。空气中弥漫着硫磺、木炭灰烬和金属受热后特有的、带着腥气的焦糊味。山体表面,如同被巨兽啃噬过一般,布满了大大小小、深不见底的矿洞入口。洞内,叮叮当当的凿击声、轱辘绞索的吱呀声、监工粗鲁的呵斥声、以及矿工们压抑沉重的号子声交织成一片,沉闷地回荡在山谷里,仿佛大地痛苦的呻吟。
周鸣在楚国工尹(掌管百工)属吏的引领下,踏入这片沸腾的金属地狱。他是被一封措辞焦灼的密信“请”来的——楚国兵器坊新铸的一批青铜剑戟,在交付军前演练时,竟接二连三地脆裂、崩口!此事已惊动令尹,若不能解决,工尹府上下恐有灭顶之灾。信中提及,脆裂多发生在剑身靠近剑格(护手)处,断口呈灰白色颗粒状,如同干透的粗陶被砸碎。
冶炼工坊位于一处巨大的山洞深处,隔绝了部分烈日,却更显闷热难当。热浪裹挟着刺鼻的烟气和金属粉尘扑面而来。巨大的鼓风皮囊(橐龠)在数十名赤膊壮汉的踩踏下,发出沉重而规律的“呼哧”声,将空气源源不断压入地炉。炉火熊熊,炽白的火焰舔舐着坩埚底部,坩埚内,赤红的铜锡混合熔液如同沸腾的岩浆,翻滚着金色的气泡。
工坊大匠名唤“冶”,身材魁梧如熊,古铜色的皮肤上布满灼烧的疤痕,此刻却面色灰败,眼神里充满了恐惧和不解。他捧着一柄断裂的青铜剑,断口处正是那种令人心悸的灰白颗粒状。见到周鸣,他如同抓住救命稻草,噗通跪倒:“先生!求先生救命!此乃王命军器,接连脆断,小人……小人实不知何故!熔炼火候、铜锡配比,皆循祖制‘六齐之法’啊!”(注:六齐之法,先秦青铜合金配比经验规范)
周鸣接过断剑,指尖拂过那粗糙的断口。冰冷,带着死亡的气息。他目光锐利如鹰隼,扫视整个工坊:堆叠的矿石(孔雀石Cu?(CO?)(OH)?、锡石SnO?)、混杂的燃料(木炭、偶尔掺杂的煤块)、坩埚的材质(粗陶耐温极限)、鼓风的节奏(影响炉温波动)、浇铸前熔液表面漂浮的渣滓(杂质成分)……无数细节如同数据流般涌入他的脑海。
“取锡锭。”周鸣声音低沉。冶大匠连忙捧来一块未经熔炼的锡锭。周鸣接过,在火光下仔细审视其断面。锡锭质地相对均匀,但仔细看,仍能发现一些细微的、如同星辰碎屑般的银白色小点散布其中——那是杂质,或是锡本身凝固时形成的微小偏析。
“取熔炼之‘锡精’。”周鸣又指向炉旁一个盛放提炼后高纯度锡液的小坩埚。冶大匠用长柄陶勺小心翼翼舀起一勺银亮如水银的熔融锡液。周鸣示意其缓缓倾倒入一个盛满清水的陶盆中。
“滋啦——!”滚烫的锡液遇水瞬间,爆发出剧烈的汽化声响,白雾升腾。水盆中,高温锡液被急速冷却,凝固成无数形态各异、扭曲虬结的锡粒。周鸣俯身,不顾水汽灼烫,用竹镊迅速从中夹出几颗较大的凝固锡块。他将锡块置于一块平整的石板上,举起工坊里最沉重的青铜锤!
“先生不可!”冶大匠惊呼。纯锡性软,这一锤下去岂不成饼?
“当!”沉重的锤击落下,声音沉闷。然而,石板上的锡块并未如预想般延展变形,而是在锤头接触的瞬间,如同劣质的琉璃般,“啪嚓”一声脆响,四分五裂!碎块边缘,同样呈现出那种令人不安的灰白色颗粒状!
工坊内瞬间死寂。冶大匠和周围的工匠们目瞪口呆。纯锡……竟也如此之脆?
周鸣面无表情,拾起一块最大的锡粒碎片,对着炉火仔细观察其新鲜断面。在跳跃的火光下,那灰白色的断口呈现出一种奇异的、如同冬日枯枝般的分岔结构,层层叠叠,无穷无尽地向微观延伸。他的瞳孔微微收缩——这正是金属材料学中典型的脆性沿晶断裂特征!而根源,极可能在锡本身,在它凝固时形成的微观结构。
“取铜液,取锡液,取淬火之水。”周鸣的声音不容置疑。他需要数据,海量的、精确的数据。
一场史无前例的、以数学贯穿始终的冶炼实验在混乱的工坊内强行展开。
实验一:锡液滴凝固形态观测。
周鸣命人准备了一排十个光滑的陶盘,每个盘底涂上薄薄一层草木灰(便于剥离凝固物)。他将那勺高纯度锡液,分别以不同的高度(对应不同的冷却速度),滴落在十个陶盘中心。
“滴!”
第一滴,从三尺高滴落,撞击盘底,溅开成一朵边缘破碎的银花,迅速凝固。
第二滴,从一尺高滴落,形成一个稍扁的椭球,表面有褶皱。
第三滴,从半寸高处几乎贴着盘底流下,凝固成一个相对光滑但内部似乎有孔洞的半球……
周鸣亲自记录每一滴的高度、撞击形态、凝固时间。他拿起一个凝固的锡滴,再次用小锤轻轻敲击边缘。低空滴落的锡滴相对柔韧,敲击凹陷;高空滴落的则极易碎裂。他将碎裂的锡滴收集起来,用石臼小心研磨成极细的粉末(避免破坏原始结构)。粉末摊在深色石板上,周鸣手持一枚打磨极其光滑的水晶凸透镜(他随身携带的观测工具),俯身仔细观察粉末颗粒的形状。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在凸透镜放大的视野里,那些锡粉颗粒的轮廓,呈现出令人震撼的几何美感——它们绝不是光滑的球体或规整的多面体,而是布满了锯齿、尖刺、孔洞和不规则的卷曲边缘。无论颗粒大小,这种复杂的不规则形态都惊人地相似,仿佛一个图案被无限缩小后不断重复。周鸣的指尖在水晶透镜边缘无意识地划动,脑中构建着分形几何的模型:豪斯多夫维数。他快速估算着这些锡颗粒边界轮廓的复杂程度,一个关键数值在思维中逐渐清晰:D≈1.26。这远高于光滑曲线的维度(D=1),意味着锡在快速冷却凝固时,其晶界(晶粒间的脆弱边界)以一种极其复杂、表面积巨大的分形方式生长,如同疯狂蔓延的荆棘网络,为脆性断裂埋下了祸根!而青铜中作为强化元素的锡,若以这种脆弱的结构形态存在,非但不能强化铜基体,反而会成为裂纹萌生和扩展的完美路径!
实验二:淬火相变临界点捕捉。
周鸣的目光转向了核心问题——青铜剑的淬火。他命冶大匠取来几块成分已知(铜锡比例接近剑器)的青铜锭,放入小型坩埚重新熔炼。他亲自掌控鼓风节奏,用一套特制的、内嵌多层薄陶片(不同厚度对应不同导热率)的“七曜测温器”(他临时设计,陶片在特定温度区间会因热胀冷缩发出不同音高的细微爆裂声,以此粗略判断炉温区间)监控炉温,力求将熔液温度稳定在一个较窄的高温区间。
“取剑范!”周鸣命令。工匠们抬来一个预热好的、用于铸造短剑的陶土双合范。周鸣亲自执长柄陶勺,从坩埚中舀取赤红灼亮的青铜熔液,手腕极其稳定,将熔液平稳注入剑范的浇口。熔液迅速充满型腔。
关键的淬火时刻到了!周鸣没有立即将滚烫的剑范投入水中,而是死死盯着剑范。他在心中默数,精确计算着从浇注完毕到剑体温度下降到足以发生固态相变(β相向α+δ共析体转变)的时间窗口。他的大脑如同高速运转的计时器,综合了剑范材质(粗陶)、厚度、环境温度、空气流动速度等无数变量,构建着一条无形的温度-时间冷却曲线。
“就是此刻!”周鸣眼中精光一闪,果断下令:“淬!”
剑范被迅速夹起,投入旁边一个巨大的、盛满冰冷山泉水的石槽中。
“嗤——!”剧烈的汽化声伴随着冲天的白雾弥漫开来,刺鼻的金属蒸汽充斥工坊。
待白雾稍散,周鸣立刻命人将剑范捞出、破开,取出里面那柄还冒着丝丝热气的青铜短剑坯。剑坯通体乌黑,尚带着高温的余烬。他将其置于铁砧上,再次举起重锤!
“当!当!当!”连续三锤,力道渐增。
第一锤,剑坯发出沉闷的金属声,微微变形。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相邻推荐:催眠了杏酱成为了杏的爸爸和杏天天做爱的幸福生活 原始霸主:天启之力伴我行 与爆乳肥臀痴女母牛卑女妹妹的淫乱生活! 开局休夫嫌我穷我赘新夫你哭什么 女男爵调教日记,弟弟的专属玩物 我与两年未见的傲娇表妹甜甜性爱寒假 人渣的本愿——仪式之茧 你是魔法师,求你好好用魔杖 松田警官绝赞救世中 椰汁城 电车之狼(黄油改编) 春意阑珊 打火机 情满四合院之签到人生 娱乐:离婚天仙,杨蜜带娃找上门 我的青春恋爱绝不可能扭曲且胃酸 末眼保洁 港区风流记 星河之梦 基沃托斯的美味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