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顿了顿,看着李沅,眼中带着审视与一丝期许。
“李郎中于工部、吏部皆曾任职,实务经验颇丰。前些时日,关于‘青苗钱’之议,朝中争论颇多,不知李郎中有何见解?”
李沅沉吟片刻。
他本不欲在重臣面前妄议朝政,但想起之前与“陆明”品茶清谈时,对方曾不经意间提及“为政贵在务实,惠民之策,关键在于执行之细、防范之严”等语,觉得颇有道理。
便斟酌着词语答道:
“回枢相,下官以为,‘青苗钱’之议,初衷在于惠民,抑制豪强盘剥,确为善政。然其成败,关键不在朝堂争论,而在州县执行。若章程周密,监督得力,选吏得当,则可收惠民之效;若任用非人,监管松懈,则良法亦可能沦为害民之具。故,京东路试办,正当以此为契机,详定规条,明察秋毫,积累经验,方是稳妥之道。”
他没有直接表态支持或反对,而是将重点放在了“执行”与“防范弊端”上,这正是他处理吏部事务时最深的体会。
王旦听罢,眼中赞赏之色更浓。
他今日前来,一半是因听闻李沅刚直,起了爱才之心;
另一半,也是想听听这位身处实务部门、又不太卷入党争的官员,对当前热点政事的看法。
李沅的回答,务实、清醒,不尚空谈,正合他的脾胃。
“好一个‘关键不在朝堂争论,而在州县执行’!”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王旦抚掌轻叹。
“李郎中见识明达,老夫没有看错人。”
他又与李沅交谈片刻,问了问工部近年的一些事务,李沅皆据实以答,条理清晰。
临别时,王旦意味深长地说道:
“李郎中且安心任事。朝廷需要你这等实干之才。日后若遇难处,可来寻老夫。”
送走王旦,李沅站在门口,望着那远去的轿影,心中久久不能平静。
他深知,得到枢密副使的赏识,意味着什么。
这并非因为他攀附了谁,而是因为他坚持了为官的本分。
这让他感到一种前所未有的踏实。
数日后,新一轮的吏部考评中,李沅因“办事缜密、恪尽职守、不结党营私”,得到了上等的评语。
其在“青苗钱”一事上所持的务实态度,也通过某些渠道,悄然在部分务实派官员中小范围流传开来。
一些与他品性相投、同样关注实务的年轻官员,开始主动与他交往。
一个以李沅为核心,倾向务实、厌弃空谈和党争的小圈子,悄然初现雏形。
陈朝,别苑。
张诚将关于李沅近况的最新情报呈报给陈稳。
“君上,李沅已得伪宋枢密副使王旦赏识,考评获优,声望渐起。其周围,已隐约聚集起数个志同道合之辈。”
陈稳微微颔首,脸上并无意外之色。
“李沅此人,性情简重,做事踏实,得赏识是迟早之事。‘陆明’此前引导其关注实务,思考政策执行细节,恰在其关键时刻,助其形成了更易被务实派重臣看重的见解。此番投资,回报已显。”
王茹笑道:
“正是。据‘陆明’回报,他与李沅近日清谈,李沅言语间对实务更为关注,甚至主动问及地方治理中钱谷、刑名之细节。可见引导已见成效。”
“很好。”
陈稳走到窗前。
“此等潜移默化之功,远胜于强行灌输。李沅地位提升,其务实之见影响力增大,于我而言,利大于弊。”
他顿了顿,吩咐道:
“令‘陆明’继续保持现状,以‘净友’身份与李沅交往。可适当探讨些更深入的,关于制度、律法、民生之议题,但务必把握好分寸,引其思考,而非代其立言。”
“是!”
张诚与王茹齐声应道。
陈稳感受着体内那稳步增长的成长进度。
对李沅的渗透成功,不仅带来了战略上的利好,也为他自身的“成长”提供了扎实的积累。
这“暗流涌动”的阶段,需要的正是这般耐心与精准。
一颗重要的棋子,已然在伪宋的棋局上,站稳了脚跟。
接下来,便是如何让其发挥出更大的作用。
喜欢开局砍树,我砍出个五代盛世请大家收藏:()开局砍树,我砍出个五代盛世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相邻推荐:大佬穿成了我亲儿子[穿书] 黄天当道之黄巾风云 国运求生:我开局扮演大秦始皇帝 想让我当反派?我偏要摆烂 身为禅院少主的我 美强惨义兄陨落前,我觉醒了 反派不想死(快穿) 虫族之帝国上将攻略指南 在暮色中停笔 [综武侠]与剑有缘 他的弗洛伊德 攻略反派皇帝[穿书] 人在蜀山,开局奖励满级剑仙 人人都爱白月光 我家后院有棵树 听说你是我的人[娱乐圈] 穿书七零:白捡的空间就是香 末世之开局我能召唤A10 好孩子不要始乱终弃 医女楚汉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