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府主动领命,并请求征调墨家弟子协助。
“可。”
大秦一统之后,始皇帝没有采用墨家的兼爱非攻,依旧积极备战。
秦墨早有离秦之意。
但天幕初次出现,却告知所有墨家弟子:
百家凋零,唯有儒家独大,最终华夏不断衰落,以至于华夏如同“夜郎国”面临三境强敌。
此时始皇帝兴建百家学宫,欲再兴百家。
秦墨众人商议之后,最终决定留在咸阳。
墨家之学,不能凋零。
【刘彻:“打破门阀对知识的垄断”,有何益处?】
和不管东西好不好用,先拿到手再说的嬴政不同。
刘彻致力于先弄清楚他所有不懂的东西。
正如他多次以策问的方式向有才能的人征求答案一般。
【秦念:知识被垄断,察举制和科举制所征得的人才,则多出自世家。“凌驾”于皇室之上的五姓七望就是这么来的——不管朝代怎么更迭,官吏依旧出自这些家族。】
【秦念:朝代更迭影响不到他们的地位,这些世家门阀也不会顾及国家的死活,所以卖国求荣、损国利家者比比皆是。朝堂内外充斥着这种蠹虫,距离亡国也就不远了。】
【刘彻:竟是这般缘由。】
刘彻扫视朝中大臣一番,冷笑一声。
他和汉室的先帝们不同,不会因为其过往的功绩又或是其家世背景,就重用某些人。
用人如积薪,后来者居上。
没有能力,就罢官。
犯下大错,就去死。
如今得知门阀世家不会顾国家的死活,正如李唐皇室势弱之后,五姓七望竟然敢拒绝皇室联姻——
刘彻已经明白察举制的弊端。
权贵与大臣所举荐的“孝廉”,究竟是真的孝廉,还是世家的蠹虫?
难怪现在获得的人才,相比刚确立察举制时要废物得多。
待天幕结束,就让张汤去查查。
这几年的“孝廉”们,都来自于哪些“世家”。
………
刘秀额上沁出冷汗。
他虽然重视整治官吏,赏罚皆从重。
但和武帝不同,他对不犯错的官员相当优待。
武帝更重视能力,故而常有官员因无能而无罪被免,但他不会这么对待无能的官吏。
刘秀更喜“德行优先”,对察举制举荐之人比起能力,更重视“孝悌”“廉直”。
细想这些年各地举荐上来的人才,竟几乎全是些士族子弟!
其实他也不是没有注意到这些问题,只是他能够复兴汉室,很大程度上也是因为世家的支持。
“朝堂内外充斥着这种蠹虫,距离亡国也就不远了。”
秦念此言,针对的极有可能就是他复兴之后的大汉。
………
朱元璋想到的是“流水的王朝,铁打的儒家”。
朝代更迭,儒家仍盛。
卖国求荣、损国利家——
宋朝亡国之时,不就是朝堂内外充斥着这种蠹虫?
朱元璋其实早就注意到这些问题,故而将科举的考试内容严格限定于四书五经,以朱理学注疏为准。
可如今大明依旧贪腐不绝,难道依旧是世家垄断知识之故?
【赵匡胤:贞观年间纸张已经普及,又有科举制选士,为何还有五姓七望?】
李世民紧盯天幕。
这正是他急需解决的问题。
【秦念:这时的五姓七望相比鼎盛时期早已衰落,其中就有科举制的原因。】
【秦念:但知识还不够普及,平民少有读书的机会,士族有着碾压平民的教育资源。】
【李世民:还请秦皇详谈如何普及知识。】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相邻推荐:偏离航道(1v1h兄妹骨科bg) 疾风回旋曲 沉默的巡游 神探伽利略 11字谜案 透明的螺旋 你杀了谁 [犬夜叉] 情迷意乱 魔神哥哥在末世杀穿了 惊!白天给我看病的医生晚上居然这样做... [排球少年同人] 阴暗宅被宫侑抓包 宿敌就是妻子 独占悖论(1V3) 歡迎來到天堂島 大雪中的山庄 快穿:漂亮万人迷渣遍各路男人 狼窝(nph,强制,性虐,bg) 炮灰觉醒,把冷艳主角训成狗了 继承妖族全员,我直播查房爆红 希望之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