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光义不知兵,为何敢效仿陛下,还效仿得如此不伦不类?
………
秦念高度怀疑宋朝史官也知道阵图丢人,所以极力隐史,《宋史》中的战败绝对不会提及赵光义的阵图。
但战胜的时候会提:
太平兴国四年,也就是高梁河之战大败后,辽军袭扰边境,赵光义“命延进与崔翰、李继隆将兵八万御之,赐阵图,分为八阵,俾以从事”。
按赵光义的阵图,“阵去各百步,士众疑惧,略无斗志”——面对辽国的骑兵,赵光义打算让步兵分散结阵。
分散的步兵面对骑兵,必败无疑。
赵延进冒着被皇帝追责的风险违背诏令,改成前后两阵协同防御,击败辽军得以大胜。
赵光义没有追责赵延进,将其晋升为右监门卫大将军、知镇州。
但同样的,赵光义也丝毫没有反省阵图的荒谬。
雍熙四年五月,“赐诸将阵图”。
《宋史》的这两部分记载,就足以说明赵光义时期的“制图授略”已成定律,秦念有足够的理由怀疑雍熙之败也是源于赵光义的“制图授略”。
史书记载曹彬是败于“违诏失律”——没听赵光义的指挥,在部下的撺掇下冒进贪功导致战败。
赵匡胤时期的曹彬功勋卓著,没有败绩,以谦恭不伐出名。
曹彬攻打南唐的时候,经常延缓攻击,希望李煜主动投降以减少伤亡;金陵城即将攻克时,曹彬装病。
诸将问疾,曹彬要求诸将“克城之日,不妄杀一人”,诸将焚香立誓的第二天,曹彬病愈,第三天攻下金陵。
这样一个名将,他会贪功冒进?他战败是因为没听军事蠢物赵光义的指挥?
【刘邦:吾觉得淮阴侯不敢这么做。】
韩信确实不敢。
战场形势千变万化,岂是千里之外可以谋定?
【秦念:除了制图授略,赵光义还安排完全不懂军事的文臣监军指挥武将的用兵,逼迫武将在不适合出战的时候出战,留下名句“见敌逗挠不战,得非有他志乎”。】
【刘彻:朕真希望匈奴也有这等大才。】
【赵匡胤:……】
赵匡胤知道汉武帝是效仿秦念,才会这般褒词贬用。
见到敌人就得战,不战就是有他志?
到底是不知兵到什么地步,才能说出这种话?
赵光义已经沉默了许久。
看着后世秦皇历数他的过错,他才现自己不知兵到了什么地步。
他已经三十六岁,许多军事构想早已成型。
就如这“制图授略”“文臣监军”皆是为了防止武将擅权。
可结果竟是“雍熙丧师”“终宋不振”。
【秦念:雍熙惨败之后,赵匡胤留给大宋的精锐将士算是被赵光义祸害完了,宋朝自此对外由攻转守,又一个异攻守之势。】
【赵匡胤:……】
再怎么偏爱三弟,面对赵光义在军事上一而再再而三的愚蠢举动,赵匡胤也不由得心生怒火。
可当他看到赵光义苍白的脸色、以及几乎站立不稳的模样,怒斥的话已经到了嘴边却是说不出来。
罢了。
如今的太子已是德昭。
【刘彻:别侮辱朕的功绩!】
【秦念:你应该说“别来沾边”。】
【刘彻:别来沾边。】
刘彻从善如流。
这四个字确实更能表达他的本意。
刘彻对此很是满意。
【赵匡胤:未能收复幽云十六州?】
赵匡胤怅然。
【秦念:由攻转守,指的就是只能被动防守。由于“制图授略”“文臣监军”在你大宋成为定制,你大宋的军事为群里垫底,人送外号“大怂”。】
有人为了洗白赵光义,将“制图授略”“文臣监军”说成是为了矫正五代十国的混乱——为了扭转“兵骄逐帅,帅强叛上”,赵光义只能以这种方式管理武将。
但五代十国与赵光义之间还隔了一个赵匡胤。
赵匡胤的军制改革已经做到军权集中于中央,这时候的大宋可不是大怂,军事实力相当强,十几年间吞并荆湖、后蜀、南汉、南唐。
高梁河之战赵光义战中怯逃致使宋军溃败,宋将在知道皇帝还活着的时候,却并没有强行拥立赵德昭。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相邻推荐:继承妖族全员,我直播查房爆红 歡迎來到天堂島 快穿:漂亮万人迷渣遍各路男人 疾风回旋曲 独占悖论(1V3) 11字谜案 狼窝(nph,强制,性虐,bg) 炮灰觉醒,把冷艳主角训成狗了 魔神哥哥在末世杀穿了 神探伽利略 希望之线 宿敌就是妻子 沉默的巡游 惊!白天给我看病的医生晚上居然这样做... 透明的螺旋 [犬夜叉] 情迷意乱 大雪中的山庄 偏离航道(1v1h兄妹骨科bg) 你杀了谁 [排球少年同人] 阴暗宅被宫侑抓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