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是背信才致使突厥离心,那杀降之前,二十四州突厥部落为什么会跟随阿史那德温傅叛乱?
他们是一边信任大唐一边叛变?
分明就是突厥毫无忠诚度可言,突厥的贵族想要获得更高的权力,叛乱那是迟早的事。
儒史将过错归咎唐高宗,就是为了洗白儒家推崇的羁縻怀柔政策。
羁縻数十年的结果是突厥反叛,同化程度几乎为零。
那当然得把黑锅扣在唐高宗头上,怪他对异族降臣不够怀柔,太强硬了才导致突厥全叛。
至于李治背信——裴行俭承诺不会杀降,以反间计迫使阿史那伏念降唐。但侍中裴炎嫉妒他的功劳,说阿史那伏念是在其他将军的武力追逐下计穷而降,李治因此诛杀阿史那伏念。
这事是有点不地道,但还算不上突厥离心的缘由。
何况如果投降就能免死,难道就不会进一步引突厥的野心?
【李世民:雉奴,是朕连累了你。】
李世民也看出突厥之叛绝非雉奴的过错。
秦念此前所说无误,怀柔无法同化异族,其反叛就是必然!
先是二十四州叛唐,再是几乎全境叛唐——果真是同化度几乎为零。
一想到后世史官如此诋毁雉奴,李世民就感到极为愧疚。
【李治:突厥此时还未叛……纵已然生,亦是后世儒家不辨黑白之故,与阿耶无关。】
李治目光阴沉。
他当然不怪阿耶,但不辨黑白的儒家、以及必将叛乱的突厥,他就不得不厌恶。
【朱棣:秦皇,你如何看待龙朔二年唐朝讨伐叛乱的龟兹时,阿史那步真诬阿史那弥射谋反,阿史那弥射被唐将苏海政枉杀,致使西突厥十姓部落衰弱,吐蕃趁虚而入?】
朱棣询此问不是在质疑秦念的判断。
只是阿史那弥射之死带来的后果相当严重,这似乎是“不够怀柔”的后果。
他对此感到很疑惑。
其实朱棣也做好了这个问题问不出来的准备:龙朔二年是唐高宗时期,正是唐高宗泰山封禅的四年前。
能够现于天幕,显然不算违规。
那就应是唐高宗时期的历史,也被视作与武则天有关。
【秦念:因果错了。西突厥十姓部落衰落的根源不在于唐将枉杀阿史那弥射,而是十姓部落的内斗。】
【秦念:一边怀柔一边以夷制夷,历史证明儒家这种羁縻之策只会带来两种后果:要么一方独大整合其余部落兴起叛乱,要么内斗不止逐渐衰弱,被其他异族趁虚而入。】
其实要是在异族内斗衰弱之际,华夏介入将其彻底吞并,这倒是个好办法。
可惜儒家要求“柔远人”,就算吞并了,也会为了让其“归心”,依旧册封当地领世袭治理当地。
于是回到最初的起点,同化进度依旧约等于零。
说起这羁縻之策,秦念想起还有人认为突厥之所以反叛,是因为李治和武曌经常征召突厥军队作战,激起突厥各部落的不满。
但是不收取赋税,也不征召突厥人作战,突厥人难道是大唐的人上人?
不通过战争消耗突厥的人力物力,这是打算让突厥默默育,等到反叛时就能一举惊艳所有人?
【朱棣:谢秦皇解惑。】
【李世民:柔远人确实后患无穷。】
李世民轻叹。
难怪秦念讥讽“天可汗”之说。
他因信奉儒家的怀柔,致使雉奴不得不面对他留下的外族大患。
【武曌:秦皇,可有应对突厥之策?】
已是皇帝的李太平犹豫了一会,没有提议应派李显李旦去与突厥和亲。
秦念既然知道武延秀和亲一事,就必然知道默啜是以武延秀非唐室诸王为由掳掠边境。
显然,秦念认为突厥掳掠与派谁和亲没有关系,那只是掳掠的借口。
【秦念:先把你那群武姓亲戚全部废为庶人,这群废物对国政有害无益,你被后人诟病的过错多是这群武姓废物带来的。】
【武曌:……全部?】
武曌确定武懿宗是废物。
但武家就没一个秦念看得过眼的族人?
【秦念:全部。】
【武曌:……】
【秦念:尤其那个武懿宗,征契丹时闻敌而遁致使大军溃败,后又虐杀被迫降敌的河北诸州百姓。你要是不诛杀这个又毒又蠢的废物,那朕可就得骂你了。】
【武曌:……】
武懿宗惊恐地望着天幕。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相邻推荐:偏离航道(1v1h兄妹骨科bg) 魔神哥哥在末世杀穿了 希望之线 狼窝(nph,强制,性虐,bg) 继承妖族全员,我直播查房爆红 11字谜案 炮灰觉醒,把冷艳主角训成狗了 疾风回旋曲 惊!白天给我看病的医生晚上居然这样做... 快穿:漂亮万人迷渣遍各路男人 独占悖论(1V3) 宿敌就是妻子 神探伽利略 歡迎來到天堂島 透明的螺旋 [排球少年同人] 阴暗宅被宫侑抓包 沉默的巡游 [犬夜叉] 情迷意乱 大雪中的山庄 你杀了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