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30看书网

630看书网>皇帝聊天群 > 第221章(第2页)

第221章(第2页)

刘秀紧盯天幕。

成帝哀帝之时,效仿周礼改制,分丞相职权入三公,但依旧未能阻止权臣篡位。

所以刘秀虽然置三公,但天下事皆上尚书,尚书台下设六曹尚书。

尚书台官员位卑而权重,由皇帝直接指挥。

刘秀便可借此削弱三公职权。

这“内阁”与尚书台看起来极为相似。

最终明朝皇帝却是变得“易溶于水”“耐烧”,显然违背集权的初衷。

尚书台是否也有相似的弊病?

【秦念:内阁承担丞相的职能,但没有丞相的名义与权力,皇帝可随时任免内阁,也掌握着决定内阁批复是否生效的裁决权,如此看来,似乎是君权得以高度集中。】

【朱瞻基:有何隐患?】

看到秦念所言,朱瞻基就知道秦念对内阁制并无误解。

内阁确实承担丞相的职能,也确实无法像丞相那样威胁皇权。

既然如此,后世明帝又为何“意外”频?

【秦念:在明之前,有一朝也不设丞相,同样设置可以随时任免成员的机构来承担丞相实权,同样党争异常激烈,党争时同样不顾国家利益只管党派利益——巧了,这朝的皇帝也是普遍早逝。】

【朱瞻基:!!!】

朱瞻基大惊。

此时他才现自己“完善”的内阁制度与东汉竟是如此相似!

【刘秀:分散丞相之权会致使党争不断?党争又为何会危及君王?】

不必秦念点名,刘秀就已经主动认领。

一句“这朝的皇帝也是普遍早逝”,足以令刘秀觉得毛骨悚然。

他只是想阻止权臣窃权,为何会演变为后世汉帝早逝!

………

刘彻庆幸于有卫青的劝说,他没有对明朝皇帝的早逝多加嘲讽。

明帝早逝,刘秀之后的汉帝竟然同样普遍早逝。

但他没有出言呵斥刘秀。

刘秀必是因为“文臣篡汉”,才会想要设立如“内阁”一般分宰相之权的机构,却没想到这般施为会引“党争”——

官员结成不同的党派,党派之间的争斗即为党争。

【秦念:把皇权分给不同的人,就会引春秋战国的乱世,以及汉明分封制下的内战。将相权分散,朝臣就会结党来获取完整的相权——或是为了牟取私利,或是为了国政能够顺利实施。】

【秦念:明君可以同时行使君权相权。可遇到昏君或者庸君、又或是皇帝年幼不能亲政时,争夺相权的党争就开始了。】

【刘秀:……原来如此。】

刘秀立即就明白秦念所指。

分散相权,确实可以形成朝臣之间的制衡。

可当国政的实施需要多个部门进行配合,相权的缺失就会致使朝臣之间形成利益纠葛。

倘若皇帝是明君,可以直接行使相权,使得国政得以正常运转。

可一旦相权彻底缺位,原本互相制衡的相权分散,立即就会变成国政实施时的互相掣肘。

届时无论是忠臣还是奸臣,都必须争夺相权,从而引党争。

【朱瞻基:又为何会引皇帝早逝?党争之事也非汉明独有,其余王朝亦有党争!】

【秦念:其他王朝的党争相对于你朝的党争,那只能算政策的反复。你朝的党争,动辄免官、杖杀、凌迟、抄家、灭族——关乎生死存亡,党争也就越疯狂。】

【秦念:此时皇帝若是明君,就会试图收回相权,成为朝臣公敌;皇帝若是昏君或庸君,就会偏向某一党派,面临生死存亡的党派就会殊死一搏,把皇帝换掉。以上纯属朕的猜测,并无实证。】

【朱瞻基:……】

虽然秦念说并无实证,朱瞻基却已经信了。

因为这段话解释了两个不上朝的皇帝为何得以长寿——

以宦官制衡朝臣,换言之不偏向任何党派,甚至会扶持弱势的党派,形成制衡。

频的火灾,或许是制衡过程中出现了差错。

不上朝,既是防范意外,也是不与朝臣争夺相权。

大明的党争烈度胜过东汉,是因为大明的相权更为分散。

东汉的党争只是士人、外戚、宦官之争,后果也只是党人门生、故吏、父子、兄弟在位者全部免官禁锢,牵连五族。

大明的党争却是到了抄家灭族的境地。

【刘秀:朱棣当如何平衡朝臣,难道要恢复丞相之职?】

刘秀熟练地避开规则限制。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相邻推荐:惊!白天给我看病的医生晚上居然这样做...  快穿:漂亮万人迷渣遍各路男人  炮灰觉醒,把冷艳主角训成狗了  沉默的巡游  [犬夜叉] 情迷意乱  11字谜案  宿敌就是妻子  偏离航道(1v1h兄妹骨科bg)  希望之线  狼窝(nph,强制,性虐,bg)  魔神哥哥在末世杀穿了  神探伽利略  疾风回旋曲  你杀了谁  歡迎來到天堂島  透明的螺旋  继承妖族全员,我直播查房爆红  独占悖论(1V3)  [排球少年同人] 阴暗宅被宫侑抓包  大雪中的山庄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