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30看书网

630看书网>白话文讲资治通鉴 > 第23章 汉纪十五(第3页)

第23章 汉纪十五(第3页)

刘旦先后派遣孙纵之等十多人,携带大量金银珠宝和快马,贿赂送给盖长公主、上官桀、桑弘羊等人。上官桀等人又伪造了一封以燕王刘旦名义写的奏书,(向昭帝)告发说:“霍光(未经批准)出京检阅郎官和羽林军(宫廷禁卫军),出行时(像皇帝那样)下令戒严,清理道路,还让掌管皇帝饮食的太官先去准备膳食。”又说:“苏武出使匈奴二十年宁死不降,回来才做了个典属国;而霍光的大将军长史杨敞毫无功劳,却被任命为搜粟都尉(掌管军粮);霍光还擅自增调大将军府的校尉。霍光专权放纵,我怀疑他有图谋不轨之心。臣刘旦愿意交还燕王的符节印玺(意指放弃王位),回到京城担任皇帝的警卫,监察奸臣的动向。”他们计划等霍光休假出宫的日子上奏。上官桀打算从宫中直接将奏章批转(下其事)给主管官员,桑弘羊则准备联合其他大臣一同胁迫霍光辞职。奏章呈上后,昭帝(识破其诈)不肯批转下达。第二天早晨,霍光听说了此事,停留在画室(殿前西阁之室)中不敢入朝。昭帝问:“大将军在哪里?”左将军上官桀回答说:“因为燕王告发了他的罪行,所以不敢进来。”昭帝下诏:“召大将军进来。”霍光进殿后,脱下官帽,叩头请罪。昭帝说:“将军请戴上帽子!朕知道这封奏书是假的,将军没有罪。”霍光问:“陛下怎么知道是假的呢?”昭帝说:“将军去广明(亭名)检阅郎官,是最近的事;调选校尉到现在,还不满十天,燕王(远在封地)怎么可能这么快就知道这些事!况且将军真要图谋不轨,也不需要增调校尉。”当时昭帝年仅十四岁,在场的尚书和左右侍从都大为震惊。而那个呈上奏章的人果然逃跑了,朝廷下令紧急追捕。上官桀等人害怕了,对昭帝说:“小事不值得穷追到底。”昭帝不听。后来上官桀的同党中再有诋毁霍光的,昭帝就发怒说:“大将军是忠臣,是先帝托付来辅佐朕的,谁敢再诽谤他,就治谁的罪!”从此上官桀等人不敢再(公开)说什么。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唐代史论家)李德裕评论说:君主的德行,没有比极其明察更重要的了。明察就能洞悉奸伪,那么各种邪恶都不能蒙蔽他。汉昭帝就是这样的君主。(相比之下)周成王(被流言迷惑疑周公)就有些惭愧了;汉高祖、汉文帝、汉景帝都比不上他。周成王听信了管叔、蔡叔散布的流言,致使周公东征狼跋涉险(狼跋其胡)。汉高祖听信陈平离开魏国又背叛楚国的传言,差点舍弃了这位心腹重臣。汉文帝误以为季布好发酒疯难以亲近,便将其从中央调回地方;又怀疑贾谊专权扰政,再次疏远这位贤士。汉景帝相信杀了晁错就能让七国退兵,结果枉杀了三公之一的晁错。这正是所谓的“自己心存怀疑,就会招来谗贼之口”。假使汉昭帝能得到伊尹、吕尚(姜子牙)那样的辅佐之臣,那么他成就的盛世恐怕连周成王、周康王时期都比不上了。

上官桀等人密谋让盖长公主设酒宴邀请霍光赴宴,埋伏士兵击杀他,然后乘机废掉昭帝,迎立燕王刘旦为天子。刘旦派人快马传书与京城联络,许诺事成后封上官桀为王,(燕国)还向外联络各郡国的豪杰数以千计。刘旦把计划告诉了燕国国相(封国最高行政长官)平(人名),平说:“大王先前与刘泽(刘旦堂兄弟)合谋(反叛),事情还没成功就被发觉了,是因为刘泽一向浮夸,好欺凌别人。我听说左将军(上官桀)一向轻率不稳重,车骑将军(上官安)年轻气盛,臣担心他们会像刘泽那样坏事,又担心即使事情成功他们也会背叛大王。”刘旦说:“前些日子有个男子到皇宫前,自称是前太子刘据(巫蛊之祸中被冤杀的太子),长安城中的百姓蜂拥追随他,正闹得不可开交时。霍光害怕了,调动军队布阵以防万一罢了。我是先帝的长子,天下人信任我,还怕他们造反吗!”不久后(后)刘旦对群臣说:“盖主派人来说,现在唯一担心的只剩大将军霍光和右将军王莽(与西汉末篡汉的王莽同名)。如今右将军已经去世,丞相(田千秋)也在生病,大事必定成功,(征召我的)时间不远了。”下令群臣都收拾行装准备行动。

上官安(车骑将军)又谋划引诱燕王刘旦前来京城然后杀掉他,再废掉昭帝而立自己的父亲上官桀为帝。有人问:“那怎么安置皇后呢?”上官安说:“追逐麋鹿的猎狗,还会顾及小兔子吗!况且我们依靠皇后才得到尊贵地位,一旦皇帝的心思变了(指昭帝成年亲政),即使想做个普通老百姓都不可能了。这是千载难逢的机会啊!”恰逢盖长公主府上一个舍人的父亲、担任稻田使者(掌管公田)的燕仓知道了他们的阴谋,便将此事告诉了大司农杨敞。杨敞一向谨慎怕事,不敢上报,便推说有病在家休养,把消息转告给了谏大夫杜延年;杜延年随即上报。九月,昭帝下诏,命令丞相(田千秋)部署中二千石级别官员追捕孙纵之以及上官桀、上官安、桑弘羊、丁外人等,连同他们的宗族全部处死;盖长公主自杀。燕王刘旦得知消息后,召见国相平说:“事情败露了,是不是马上发兵(造反)?”平说:“左将军(上官桀)已经死了,老百姓都知道了,不能再发兵了。”燕王忧愁愤懑,摆设酒宴与群臣、妃妾诀别。这时朝廷的责让诏书(玺书)送到了,刘旦用绶带(系印纽的丝带)自缢而死,王后、夫人等随刘旦自杀的有二十多人。昭帝施恩,赦免了燕王太子刘建死罪,废为庶人,赐给刘旦谥号为“刺王”。皇后(上官氏)因为年纪小,没有参与阴谋,又是霍光的外孙女,所以没有被废黜。

庚午日(九月某日),任命右扶风王为御史大夫。

冬季,十月,封杜延年为建平侯;封燕仓为宜城侯;封前丞相征事(丞相府属官)任宫(因捕获上官桀)为弋阳侯;封丞相少史(丞相府低级属吏)王山寿(因诱上官安入丞相府)为商利侯。

过了很久,有一位叫魏相的文学(地方荐举人才)在回答朝廷策问时认为:“前些时候燕王刘旦大逆不道,韩义挺身而出极力劝阻,被燕王杀害。韩义没有像比干那样的王室至亲(指不是纣王亲戚),却实践了比干那样的忠节(指死谏),朝廷应该重重赏赐他的儿子,以此昭示天下,表明作为人臣应尽的道义。”于是提拔韩义的儿子韩延寿为谏大夫。

大将军霍光考虑到朝中缺乏旧臣元勋,而光禄勋张安世在汉武帝时就担任尚书令,品行忠厚纯正,便禀报昭帝任命张安世为右将军兼光禄勋,作为自己的副手。张安世是已故御史大夫张汤的儿子。霍光又认为杜延年忠诚有气节,提拔他担任太仆、右曹、给事中(都是重要官职)。霍光执法严厉,杜延年常常用宽和政策来辅助他。官吏百姓上书提出建议,霍光总是交给杜延年先研究平议再上奏。凡上书建议可以任官试用的,有的被任命为县令;有的由丞相、御史直接任用;满一年后,将其为官情况上报;如果(建议不当)有罪,则依法惩处。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这一年(元凤元年),匈奴派左、右贤王部下的骑兵二万人,分为四路,同时侵入汉朝边境进行侵掠。汉朝军队追击他们,斩杀、俘虏了九千人,并生擒了匈奴的瓯脱王(掌管边境侦察的小王);汉军没有任何伤亡损失。匈奴看到瓯脱王落在汉朝手中,担心他会指引汉军来袭,便向西北方向远远退去,不敢再到南部水草丰美之地放牧;并征调百姓去驻守瓯脱地区(以防备汉军)。

汉昭帝元凤二年(壬寅年,公元前79年)?

夏季,四月,汉昭帝从建章宫移居到未央宫。

六月,大赦天下。

这一年,匈奴又派遣九千名骑兵驻扎在受降城以防备汉军。他们在北方的余吾水上架设桥梁,使军队可以渡河,以备紧急撤退之用。匈奴想与汉朝和亲,但又担心汉朝不答应,所以不肯先开口提出,常常指使身边的人向汉朝使者暗示。然而,匈奴对汉朝的入侵和骚扰日益减少,对待汉朝使者更加优厚,想以此逐渐实现和亲。汉朝也采取笼络政策,维持着与匈奴的关系。

汉昭帝元凤三年(癸卯年,公元前78年)?

春季,正月,泰山上有块大石头自己立了起来;上林苑中一棵枯死的柳树自己站立复活;有虫子啃食这棵柳树的叶子,形成的纹路像是文字“公孙病已立”。掌管符节的官员、鲁国人眭弘上书说:“大石自己立起,枯柳复活,这预示着将有平民百姓成为天子。枯死的树木复活,是不是暗示从前被废黜的皇族(公孙氏指戾太子刘据一脉)要重新兴起(“公孙病已”可能暗指汉宣帝刘病已,他是戾太子之孙)?汉朝是继承尧的运数,有传国的气运,陛下应当寻求贤人,禅让帝位,自己退居一方做个百里之君,以顺应天意。”眭弘因此被指控制造妖言、蛊惑人心而被处死。

匈奴单于派犁污王窥探汉朝边境,回报说酒泉、张掖一带的汉军兵力日益衰弱。匈奴便出兵试探性攻击,希望能重新夺回那些地方。当时汉朝已经先得到了投降的匈奴人,得知了他们的计划,昭帝便下诏命令边境加强戒备。过了不久,匈奴右贤王和犁污王率领四千骑兵,分成三路,侵入汉朝的日勒、屋兰、番和三县。张掖太守和属国都尉(掌管归附汉朝的少数民族事务)发兵反击,大败匈奴军队,逃脱的只有几百人。归附汉朝的属国义渠王(名字不详)射死了犁污王,朝廷赏赐他黄金二百斤、马二百匹,并因此封他为新的犁污王。从此以后,匈奴不敢再侵入张掖郡。

燕王、盖长公主叛乱(指元凤元年的上官桀、桑弘羊等谋反案)失败后,桑弘羊的儿子桑迁逃亡在外,投奔了桑弘羊过去的属吏侯史吴。后来桑迁被官府捕获处死。正逢朝廷颁布大赦令,侯史吴便主动投案自首,被关进监狱。廷尉王平和少府徐仁共同审理这桩牵连谋反的案件,他们都认为:“桑迁是因为父亲谋反而被牵连获罪(坐父谋反),侯史吴窝藏的是桑迁(臧通‘藏’),并不是窝藏谋反的主犯,而是窝藏了随从人员(指桑迁)。”于是依照赦免令免除了侯史吴的罪责。后来侍御史(监察官员)复查此案,认为:“桑迁精通儒家经典,明知父亲谋反却不加劝阻抗争,其行为与谋反者本人没有区别。侯史吴原是俸禄三百石的官吏,带头窝藏桑迁,与普通百姓窝藏一般随从人员不同,侯史吴不能赦免。”侍御史奏请重新审理此案,并弹劾廷尉王平、少府徐仁放纵反叛者。少府徐仁是丞相车千秋的女婿,所以车千秋多次为侯史吴说话;他担心大将军霍光不同意,便擅自召集俸禄为中二千石的官员和博士(朝廷顾问官)到公车门(皇宫门名)开会,讨论侯史吴依法该如何处置。与会者揣摩到大将军霍光的意图,都坚持认为侯史吴犯了大逆不道之罪。第二天,车千秋将众人的意见密封上报。霍光于是以车千秋擅自召集中二千石以下官员开会(外朝官干预司法)、导致宫内宫外(霍光主内朝,车千秋为外朝丞相)意见不一为由,将廷尉王平、少府徐仁逮捕下狱。朝廷官员都担心丞相车千秋也会因此受牵连。太仆杜延年上书给霍光说:“官吏释放有罪之人,自有通常的法律来处置。现在侍御史指控侯史吴为大逆不道,恐怕处罚过重。再者,丞相车千秋一贯没有什么主见,喜欢在下属面前说好话,这是他平素的作风。至于他擅自召集中二千石官员开会,确实非常失礼。我杜延年浅见认为,丞相是位老臣,又是先帝(武帝)任用的大臣,如果没有重大罪行,不可轻易废弃。近来民间颇有传言说刑罚过于严酷,官吏断案苛刻;现在丞相所商议的,又涉及司法案件,如果因此牵连到丞相,恐怕不合乎民心,群臣议论纷纷,百姓私下非议,流言会到处传播。我私下很担心将军您会因此失去天下的声望。”霍光认为廷尉和少府玩弄法律、量刑不当,最终将他们关进监狱。夏季,四月,徐仁在狱中自杀,王平和左冯翊(京师三辅长官之一)贾胜胡被腰斩处死。然而霍光没有追究丞相车千秋的责任,最终没有与他决裂。杜延年议论事情秉持公正,调和朝廷矛盾,都像这件事一样。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冬季,辽东郡的乌桓族反叛。当初,匈奴冒顿单于攻破东胡后,东胡残余部众分别退守乌桓山和鲜卑山,形成乌桓和鲜卑两个民族,世代臣服于匈奴。汉武帝派兵攻破匈奴左翼地区后,趁机将乌桓族迁徙到上谷、渔阳、右北平、辽东四郡的塞外居住,替汉朝侦察匈奴的动静。朝廷设置护乌桓校尉监管统领他们,禁止他们与匈奴往来。到这时,乌桓部落逐渐强大,于是反叛。在此之前,匈奴曾派三千多骑兵侵入五原郡,杀死掠夺数千人;后来又派数万骑兵沿着边塞南面打猎,沿途攻击塞外的哨所堡垒,掳掠官吏百姓而去。当时汉朝边境各郡的烽火报警系统严密高效,匈奴侵扰边境很少得利,因此很少再来侵犯边塞。汉朝又得到投降的匈奴人报告,说乌桓人曾挖掘了已故单于的坟墓,匈奴怨恨他们,正准备出动两万骑兵攻打乌桓。霍光打算派兵半路截击匈奴,就此事征询护军都尉赵充国的意见。赵充国认为:“乌桓近来屡次侵犯边塞,现在匈奴去攻打他们,对汉朝有利。况且匈奴很少来侵扰,北部边境幸好平安无事。蛮夷之间自相攻击,我们却要出兵拦截,这是招惹敌人,滋生事端,不是好计策。”霍光又询问中郎将范明友的意见,范明友说可以出击。于是朝廷任命范明友为度辽将军,率领二万骑兵从辽东郡出塞。匈奴听说汉军到来,便撤兵回去了。当初,霍光告诫范明友:“大军不可无功而返;如果追赶不上匈奴,就掉头攻打乌桓。”乌桓当时刚遭到匈奴军队打击,范明友既然没追上匈奴,就乘乌桓疲惫之机,发动攻击,斩杀乌桓六千多人,砍下三个乌桓王的头颅。匈奴从此恐惧,不敢再出动军队。

汉昭帝元凤四年(甲辰年,公元前77年)?

春季,正月,丁亥日(初二),汉昭帝举行成年加冠礼。

甲戌日(正月十八日),富民定侯(田千秋的封号)田千秋去世。当时朝廷政事全部由大将军霍光决定;田千秋身居丞相之位,只是谨慎忠厚,保全自己而已。

夏季,五月,丁丑日(二十三日),汉文帝陵庙的正殿发生火灾。昭帝和群臣都穿上素服表示哀悼。(朝廷)派遣中二千石级别的官员率领五校(指掌管京师警卫的北军五校尉)所属士卒进行修复,六天后完工。太常(掌管宗庙礼仪)以及庙令、丞、郎、吏等官员,都被弹劾犯有大不敬之罪;正逢大赦,太常轑阳侯(姓氏不详)德被免去爵位,贬为平民。

六月,大赦天下。

当初,杆弥国(西域小国)派遣太子赖丹到龟兹国做人质;贰师将军李广利攻打大宛国回师时,将赖丹带到京城长安。霍光采纳了桑弘羊以前的建议(轮台屯田),任命赖丹为校尉,率领军队到轮台屯田。龟兹国的贵族姑翼对龟兹王说:“赖丹本来是我国臣属,现在佩戴着汉朝的印信绶带来这里,逼近我们的国土进行屯田,将来一定会危害我们。”龟兹王便杀死了赖丹,然后上书向汉朝道歉。

楼兰国王去世,匈奴最先得到消息,就把在匈奴当人质的楼兰前国王的儿子安归送回楼兰,安归得以继位为王。汉朝派使者诏令新国王入朝觐见,新国王推辞不来。楼兰国位于汉朝最西边的边境,靠近汉境,面对着白龙堆沙漠(今罗布泊以东),缺乏水草,过去常常负责向导,替汉朝使者背水担粮,迎来送往;又多次被汉朝官兵和士卒欺凌劫掠,感到痛苦,因而觉得与汉朝来往不便。后来楼兰又受到匈奴的挑拨离间,多次阻拦杀害汉朝使者。楼兰王的弟弟尉屠耆投降了汉朝,详细报告了这些情况。骏马监(掌管宫廷马匹)、北地郡人傅介子奉命出使大宛国,昭帝下诏让他顺路责问楼兰、龟兹两国。傅介子到了楼兰和龟兹,责备他们的国王,两国国王都认错表示服从。傅介子从大宛返回,再次经过龟兹时,正好遇上匈奴使者从乌孙国回来,也在龟兹。傅介子便率领随行官兵一起袭杀了匈奴使者。回到长安后,向朝廷报告了情况,昭帝下诏提升傅介子为中郎,升任平乐监(官名,可能是平乐观的主管)。傅介子对大将军霍光说:“楼兰、龟兹反复无常,如果不加以诛杀,就无法惩戒他们。我经过龟兹时,发现他们的国王很容易接近,容易得手;我愿前去刺杀他,以此向西域各国示威。”霍光说:“龟兹路途遥远,可以先在楼兰试试。”于是报告昭帝,派遣傅介子前往。傅介子带着士兵,携带黄金和锦缎丝绸,扬言是要赏赐给西域各国,到达楼兰。楼兰王安归对傅介子并不亲近,傅介子假装离开,到达楼兰西部边界时,派翻译对楼兰王说:“汉朝使者携带黄金和锦绣丝绸,准备赏赐给西域各国。大王如果不来接受,我就去西边其他国家了。”随即拿出黄金、丝绸给翻译看。翻译回去报告了楼兰王,楼兰王贪图汉朝的财物,便来会见汉使。傅介子与楼兰王一同坐着饮酒,陈列所带财物给他看。等到大家都喝醉了,傅介子对楼兰王说:“天子派我私下有重要事情通报大王。”楼兰王起身,跟着傅介子进入帐篷中密谈,两名壮士从背后刺杀楼兰王,刀刃刺穿胸膛,楼兰王当即死亡;他的贵族和左右侍从都四散逃跑。傅介子宣告楼兰王背叛汉朝的罪状,说:“天子派我来诛杀大王,应改立在汉朝的弟弟尉屠耆为新的楼兰王。汉朝大军马上就到,你们不要轻举妄动,否则就是自取灭亡!”傅介子随即割下楼兰王安归的头颅,用驿站的快车送到长安,将头颅悬挂在未央宫的北门之下。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朝廷于是立尉屠耆为新的楼兰国王,将国名改为鄯善,为他刻制了印章;赐给他宫女做夫人,配备了车马骑乘和物资辎重。丞相率领文武百官把尉屠耆送到长安城横门外,举行祭路神仪式后为他饯行。鄯善王亲自向天子请求说:“我长期在汉朝生活,如今回国势单力薄,而前国王的儿子还在国内,我担心会被他杀害。我国境内有座伊循城,那里土地肥沃,希望汉朝派遣一位将领带兵到那里屯田,积蓄粮食,使我能依靠汉朝的威势。”于是汉朝派遣一名司马(军官)、率领四十名官兵到伊循城屯田,以镇守安抚鄯善国。

秋季,七月,乙巳日(二十三日),封范明友为平陵侯,傅介子为义阳侯。

臣司马光评论说:?帝王对待少数民族,背叛了就讨伐,归顺了就宽恕。现在楼兰王既然已经认罪归服了,却又进而诛杀他,以后再有背叛者,就不能再使他们归顺了。如果一定要认为他有罪而进行讨伐,就应该堂堂正正地派遣大军,公开宣布他的罪状,施行惩罚。如今竟然派遣使者用黄金丝绸作诱饵将他杀害,以后再有奉命出使各国的使者,还能再取信于人吗!况且以大汉的强盛,却采用强盗式的阴谋对付蛮夷,不也令人羞愧吗!有些人赞美傅介子,认为他立了奇功,这种看法太过分了!

汉昭帝元凤五年(乙巳年,公元前76年)?

夏季,发生大旱灾。

秋季,废除象郡建制,将其辖地分别划归郁林郡和牂柯郡。

冬季,十一月,发生大雷雨。

十二月,庚戌日(初六日),宜春敬侯王诉(人名)去世。

汉昭帝元凤六年(丙午年,公元前75年)?

春季,正月,征调各郡国的刑徒去修筑辽东郡和玄菟郡的城池。

夏季,大赦天下。

乌桓再次侵犯边塞,朝廷派遣度辽将军范明友率军反击。

冬季,十一月,乙丑日(二十七日),任命杨敞为丞相,少府、河内郡人蔡义为御史大夫。

喜欢白话文讲资治通鉴请大家收藏:()白话文讲资治通鉴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相邻推荐:开在高中门口的小饭馆  皇帝聊天群  我能看见东西价值,成了富贵花!  希望之线  为了治疗丈夫的勃起障碍,只好和儿子上床的教师美母  歡迎來到天堂島  盛唐探案录  宿敌就是妻子  疾风回旋曲  [犬夜叉] 情迷意乱  狼窝(nph,强制,性虐,bg)  独占悖论(1V3)  11字谜案  男频文女主觉醒后  沉默的巡游  一嫁三夫,他们还是死对头!  战损生存指南  偏离航道  偏离航道(1v1h兄妹骨科bg)  惊!白天给我看病的医生晚上居然这样做...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