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30看书网

630看书网>白话文讲资治通鉴 > 第25章 汉纪十七(第2页)

第25章 汉纪十七(第2页)

宣帝刚即位时,去参拜高祖庙,大将军霍光坐在车右陪同(骖乘),宣帝内心非常畏惧他,感觉像有芒刺在背。后来车骑将军张安世代替霍光坐在车右陪同,皇帝就显得从容舒展,非常亲近安然。

等到霍光去世后,他的宗族最终被诛灭,所以民间传说霍家的灾祸早在当年霍光陪同宣帝乘车时就埋下了祸根(萌于骖乘)。

十二年后(公元前54年),废后霍氏(霍成君)又从昭台宫迁到云林馆,于是自杀身亡。

班固的评论:?班固评论说:霍光受托于襁褓中的幼主(汉昭帝),肩负汉朝的重托,匡正国家,安定社稷,拥立昭帝,迎立宣帝,即使是周公姬旦、伊尹(阿衡),又有什么地方能超过他!然而霍光不学无术,不明大道理;隐瞒妻子的邪恶阴谋,立自己的女儿为皇后,沉溺于无边的权势欲望,结果增加了覆灭的灾祸。他死后才三年,宗族就被诛灭殆尽,可悲啊!

司马光的评论:?臣司马光评论说:霍光辅佐汉室,可以说是忠心耿耿了;但是最终却不能庇护他的家族,为什么呢?因为掌握威福赏罚的权力,是君主才能拥有的权柄。如果大臣掌握了这种权柄,时间长了又不归还君主,很少有不遭遇灾祸的。以汉昭帝的贤明,十四岁就能洞察上官桀的奸诈,本可以亲政了,何况汉宣帝十九岁即位,聪明刚毅,了解民间疾苦,而霍光却长期专揽大权,不知引退避让,反而在朝廷中大量安插自己的亲信党羽,使得君主在上积蓄愤懑,官吏百姓在下怨恨叹息,人人切齿痛恨,侧目而视,等待时机爆发。他能自身得以保全已经是万幸了,何况子孙还加速用骄横奢侈来催祸!尽管如此,假如汉宣帝只用官位俸禄和赏赐让霍光的子孙富有,让他们享受大县的食邑,定期参加朝会,也就足以报答霍光的盛德了;却又让他们掌握政权,授予兵权,等到矛盾积聚、嫌隙丛生时,再对他们强行剥夺贬谪,于是使得他们怨恨恐惧,萌生邪恶阴谋,这难道仅仅是霍氏家族自取祸殃吗?也是汉宣帝酝酿促成的啊。从前斗椒在楚国作乱,楚庄王灭了他的宗族,却赦免了箴尹克黄,认为如果让贤臣子文绝后,还怎么劝人行善。凭霍显、霍禹、霍云、霍山的罪行,理应灭族,但霍光的忠勋却不能没人祭祀;结果使得霍家绝了后,汉宣帝也真算刻薄寡恩啊!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九月:?宣帝下诏降低全国盐价。又下令各郡国每年上报囚犯中被拷打致死或在狱中病死的人数,记录其所在县名、姓名、爵位、籍贯,由丞相、御史大夫评定各郡国狱政的优劣等级并上报。

十二月:?清河王刘年因犯淫乱罪(内乱)被废黜王位,流放房陵县。

本年:?

北海郡太守庐江郡人朱邑,因为政绩考核名列第一,被调入京城担任大司农(掌管国家财政)。

勃海郡太守龚遂调入京城担任水衡都尉(掌管皇家园林及铸钱)。

龚遂治渤海:?此前,勃海郡及邻近郡县连年饥荒,盗贼四起,俸禄二千石(指郡守)级的官员无力擒拿制服。宣帝选拔有能力治理的人,丞相和御史大夫推荐了原昌邑王国的郎中令龚遂,宣帝任命他为勃海郡太守。

宣帝召见龚遂,问道:“你用什么办法治理勃海,平息那里的盗贼?”龚遂回答:“勃海地处偏远海滨,没有沐浴陛下的教化,那里的百姓被饥寒所困而官吏又不加体恤,所以才使得陛下的赤子(子民)盗取陛下的兵器在小小水池边(潢池)戏耍罢了(意为并非真正叛乱)。如今陛下是要我去镇压他们,还是安抚他们呢?”宣帝说:“选用贤良,本就是为了安抚他们啊。”龚遂说:“我听说治理混乱的百姓如同整理一团乱麻,不能操之过急;只有慢慢来,然后才能治理好。我希望丞相、御史暂且不要用常规法令条文来约束我,让我能够根据实际情况,自行采取适当的措施处理。”宣帝同意了,额外赏赐黄金,派遣他赴任。

龚遂乘坐驿车到达勃海郡边界,郡里听说新太守到了,派军队前来迎接。龚遂把他们都打发回去了。然后发布文书通告所属各县:“全部撤回追捕盗贼的官吏,凡是手持镰刀、锄头等农具的人都是良民,官吏不得查问;只有手持兵器的才是盗贼。”龚遂独自乘车到郡府就任。

盗贼们听到龚遂的教令,立即解散,抛弃兵器弓弩而拿起了镰刀、锄头,于是盗贼全部平息,百姓安居乐业。龚遂于是打开粮仓借贷给贫民,选派清廉的官吏去安抚管理百姓。

龚遂看到齐地风俗奢侈,喜好工商业,不专心务农,就亲自带头厉行节俭,劝导百姓从事农业和蚕桑生产,规定每人按人口比例种树养牲。百姓有携带刀剑的,龚遂让他们卖掉刀剑买牛,卖掉刀剑买牛犊,说道:“干嘛把牛和牛犊佩带在身上(指刀剑无用)!”他经常亲自下乡劝勉,郡中百姓都有了积蓄,诉讼案件也停息了。

背景:龟兹王夫妇入朝?

乌孙公主(刘细君或解忧公主)的女儿是龟兹王绛宾的夫人。绛宾上书汉宣帝说:“我有幸娶了大汉皇帝的外孙女为妻,希望能和公主的女儿一起入朝觐见。”

中宗孝宣皇帝(刘询)上之下元康元年(丙辰年,公元前65年)?

春季,正月:?龟兹王绛宾和他的夫人(乌孙公主之女)来到长安朝见汉宣帝。宣帝赐给他们印信和绶带(确认身份和爵位),封夫人为“公主”(身份尊崇),并给予非常丰厚的赏赐。

营建杜陵:?开始营建宣帝的陵墓杜陵。宣帝下令将丞相、将军、列侯、俸禄二千石以上的官员以及家产在百万钱以上的人家,都迁徙到杜陵附近居住(充实陵邑)。

三月:?宣帝下诏,因为凤凰聚集在泰山和陈留郡,甘露降落在未央宫,这些都是祥瑞,所以大赦天下。有关部门根据之前讨论的结果,再次建议尊奉宣帝生父史皇孙刘进(其陵园称“悼园”)为“皇考”(先父的尊号)。夏季,五月,为悼园建立皇考庙。

冬季:?设置建章宫卫尉(掌管建章宫防卫)。

赵广汉之死:?

京兆尹赵广汉喜欢任用世代为吏人家的子孙以及年轻新进的人,这些人专力于磨砺自己强悍的气势,遇事雷厉风行,无所回避,大多行事果断,但很少考虑困难后果,赵广汉最终也因此失败。

赵广汉因私人恩怨诬陷并判了男子荣畜死刑。有人上书告发此事,案子交由丞相魏相和御史大夫查办核实。

赵广汉怀疑丞相夫人杀害了侍婢(想以此要挟丞相),但丞相追查他的案子反而更加紧迫。赵广汉于是带领官吏士卒闯入丞相府,召丞相夫人跪下接受审讯,并抓走了十多个奴婢。

丞相魏相上书为自己辩白。案子交由廷尉审理。查明实情是丞相自己因过错责打傅婢(负责教习的婢女),婢女到丞相府外面才死去,并非赵广汉所说的丞相夫人杀害。宣帝非常厌恶赵广汉的行为,将他逮捕投入廷尉狱。

官吏和百姓守在宫门外为赵广汉哭泣求情的达数万人,有人说:“我活着对朝廷没什么用,愿意代替赵京兆(赵广汉)去死,让他活着治理百姓!”尽管如此,赵广汉最终还是被判处腰斩。

赵广汉担任京兆尹期间,廉洁清明,以威势制服豪强,使平民得以各安其业,百姓至今怀念他,为他作歌传颂。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年:?少府宋畴因为评议“凤凰降落在彭城,没有飞到京师长安,算不上祥瑞美事”而获罪(认为其言论不够赞美),被贬为泗水王国太傅。

萧望之建言:?

宣帝将通晓政事的博士、谏大夫外调补充地方郡守和诸侯国相的空缺,任命萧望之为平原郡太守。

萧望之上书说:“陛下怜悯百姓,担心德政不能普及,就把所有谏官都派出去补任郡吏。朝廷里没有直言敢谏的臣子(争臣),君主就无从知道自己的过失,这正所谓忧虑枝节而忘记了根本啊。”宣帝于是将萧望之调回京城担任少府(掌管皇室财政和手工业)。

尹翁归治右扶风:?

东海郡太守河东人尹翁归,因为治理郡政绩考核优异,被调入京城担任右扶风(三辅之一,辖区在长安西)。

尹翁归为人公正廉洁,明察秋毫。他完全掌握郡内官吏百姓谁贤、谁不肖,以及各种奸邪罪行的细节。每个县都各有详细的记录簿,他亲自处理政务;遇到棘手的问题就稍缓处理。

官吏百姓稍有松懈疏忽,他就翻查记录簿。他选用人才一定在秋冬两季考核官吏的大会上,或者在他巡视各县的时候,不在无事时进行。他选用人才,总能起到以一警百的作用。

官吏百姓都佩服他,心存敬畏,纷纷改过自新。他治理右扶风,选用廉洁公正、嫉恶如仇的官吏担任高级职务(右职),以礼相待,与他们同好恶;如果有人辜负了他的期望,处罚也必定执行。但他本人温和善良谦逊退让,不因自己的才能品德而骄傲待人,因此在朝廷中尤其享有声誉。

莎车王之乱与冯奉世平叛:?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相邻推荐:偏离航道  战损生存指南  开在高中门口的小饭馆  宿敌就是妻子  我能看见东西价值,成了富贵花!  歡迎來到天堂島  为了治疗丈夫的勃起障碍,只好和儿子上床的教师美母  独占悖论(1V3)  沉默的巡游  11字谜案  希望之线  皇帝聊天群  男频文女主觉醒后  狼窝(nph,强制,性虐,bg)  偏离航道(1v1h兄妹骨科bg)  盛唐探案录  疾风回旋曲  一嫁三夫,他们还是死对头!  [犬夜叉] 情迷意乱  惊!白天给我看病的医生晚上居然这样做...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