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季,七月:魏帝曹芳开始亲临朝政。
八月:大赦天下。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冬季,十月:吴国太常潘濬去世。吴主任命镇南将军吕岱接替潘濬,与陆逊共同掌管荆州文书。吕岱当时已八十岁,一向身体硬朗,勤于职守,亲自处理公务,与陆逊同心协力,有功劳互相推让,南方士人称赞他。
十二月:吴将廖式杀死临贺太守严纲等人,自称平南将军,进攻零陵、桂阳,震动交州各郡,部众数万人。吕岱上表后立即行动,日夜兼程,吴主派使者追任他为交州牧,并派遣将领唐咨等人络绎不绝地增援。讨伐一年,击溃叛军,斩杀廖式及其党羽,各郡县全部平定。吕岱又返回武昌。
吴国都乡侯周胤(周瑜次子)率兵一千人驻守公安,因犯罪被流放到庐陵。诸葛瑾、步骘为他求情。吴主说:“过去周胤年幼,并无功劳,平白授予精兵,封侯为将,是念及公瑾(周瑜)才恩及周胤。而周胤依仗此恩,酗酒荒淫,恣意妄为,前后多次告诫,毫无悔改。我对公瑾的情义,与你们二位一样,乐于看到周胤有所成就,岂有止境吗?迫于周胤的罪恶,不便让他回来,还想让他吃点苦头,使他自知悔改。以公瑾的儿子,又有你们二位在中间说情,假如他能改过,又有什么可担心的呢!”周瑜的侄子偏将军周峻去世,全琮请求让周峻的儿子周护统领他的部队。吴主说:“过去击退曹操,开拓荆州,都是公瑾之功,我常记不忘。起初听说周峻去世,也打算任用周护。但听说周护性情行为凶险,任用他正好是制造祸患,所以改变了主意。我思念公瑾,岂有止境!”
十二月:魏国下诏恢复以夏历正月(建寅之月)为一年的开始(即恢复使用夏历)。
魏邵陵厉公(曹芳)正始元年(庚申年,公元240年)
春季:大旱。
蜀汉:越巂郡(今四川西昌)蛮夷多次反叛,杀死太守,此后太守不敢到郡治任职,寄居在离郡治八百多里的安定县。汉主任命巴西人张嶷为越巂太守。张嶷招抚新归附者,诛讨强横狡猾之徒,蛮夷畏惧降服,郡内全部平定,太守府迁回旧治。
冬季:吴国发生饥荒。
正始二年(辛酉年,公元241年)
春季:吴国打算进攻魏国。零陵太守殷札对吴主说:“如今天意抛弃曹氏,丧乱诛杀接连出现。正当与强敌相争之时,幼童(指曹芳)却统治国家。陛下应亲自统率大军,夺取混乱衰亡之国。应当扫清荆、扬二州之地,统计强兵弱卒之数,让强壮的执戟作战,老弱的转运物资。命西边益州(蜀汉)出兵陇右(今甘肃东部),授诸葛瑾、朱然大军直指襄阳,陆逊、朱桓另率军征讨寿春,陛下御驾进入淮阳,经青州、徐州。这样,襄阳、寿春受困于敌军,长安以西要防御蜀军,许昌、洛阳的军队必然分散,我军几路并进,民众必定内应。敌军将帅各自应战,一旦指挥失当,一军失利则三军士气崩溃。我军便可秣马厉兵,攻城略地,乘胜追击,平定中原。如果不倾全国之力,仍像过去那样轻率出兵,则作用不大,容易败退,军民疲惫,威势消减,时机错过,力量耗尽,这不是上策。”吴主没有采纳。
夏季,四月:吴国全琮进犯淮南,决开芍陂(今安徽寿县南)堤岸;诸葛恪进攻六安(今安徽六安);朱然包围樊城(今湖北襄樊);诸葛瑾进攻柤中(今湖北南漳蛮河流域)。魏国征东将军王凌、扬州刺史孙礼在芍陂与全琮交战,全琮败退。荆州刺史胡质派轻装部队救援樊城,有人说:“敌人强盛,不可逼近。”胡质说:“樊城城墙低矮,守军又少,所以应当进军作为外援,不然就危险了。”于是率军逼近包围圈,城中守军才安定下来。
五月:吴国太子孙登去世。
吴军仍在荆州境内,太傅司马懿说:“柤中汉夷百姓十万,被隔在汉水之南,流离失所,无依无靠;樊城被围攻已一个多月未能解围,这是危急之事,我请求亲自率军征讨。”六月:太傅司马懿督率各军救援樊城。吴军听说后,连夜撤退。魏军追击到三州口(约在今湖北宜城附近),缴获大量物资后撤回。
闰五月:吴国大将军诸葛瑾去世。其长子诸葛恪先前已封侯,吴主任命诸葛恪的弟弟诸葛融继承爵位,统领其父部队,驻守公安。
蜀汉:大司马蒋琬认为诸葛亮屡次出兵秦川(今陕西甘肃秦岭以北),道路险阻,运输困难,最终未能成功。于是制造许多船只,计划沿汉水、沔水(今汉江)东下,袭击魏国的魏兴(今陕西安康)、上庸(今湖北竹山)。恰逢旧病连续发作,未能及时行动。蜀汉众人都认为此事若不成功,退路将十分艰难,不是长久之计。汉主派尚书令费祎、中监军姜维等向蒋琬说明大家的意见。蒋琬于是上书说:“如今魏国横跨九州,根基蔓延,平定清除并非易事。如果吴蜀东西合力,首尾呼应,即使不能迅速实现大志,也可分割蚕食,先摧毁其枝叶力量。然而吴国约定的出兵时间一再拖延,连续不能实现。我常与费祎等商议,认为凉州是胡人边塞要地,进退都有凭借,而且羌胡人心向汉如饥似渴。应任命姜维为凉州刺史。若姜维出征,控制黄河以西地区,我就率军为姜维的后援。如今涪县(今四川绵阳)水陆四通八达,能应急需。如果东北(汉中方向)有战事,奔赴救援也不难。请允许我移驻涪县。”汉主采纳了他的建议。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魏国:朝廷计划在扬州、豫州之间大规模开垦田地,积蓄粮谷,派尚书郎邓艾巡视陈县(今河南淮阳)、项县(今河南沈丘)以东直至寿春(今安徽寿县)。邓艾认为:“昔日太祖(曹操)击破黄巾军,实行屯田,在许都积聚粮谷以控制四方。如今三面边境已定,战事集中在东南淮南。每次大军出征,运输的兵力超过一半,耗费巨大。陈县、蔡县一带,土地低平肥沃,可以节省许昌附近稻田的用水,引水东下灌溉。令淮北屯驻二万人,淮南屯驻三万人,按十分之二比例轮休,常年保持四万人一边种田一边戍守。多开河渠增加灌溉,同时通漕运水道。计算下来,除去各项费用,每年可积余五百万斛粮食作为军资。六七年间,能在淮河地区积蓄三千万斛粮食,这就是十万军队五年的口粮。凭借这个基础进攻吴国,没有不成功的。”太傅司马懿认为很好。这一年,开始开凿拓宽漕渠。每当东南有战事,大军出动,乘船顺流而下,可直达长江、淮河,粮食物资有了储备,也没有水害。
魏国:管宁去世。管宁名声德行高洁,人们仰望他,觉得高不可攀;接近他则感到他和蔼平易。他能通过具体事情引导人向善,人们无不受到感化。他去世时,天下无论认识与否,听说后无不叹息。
正始三年(壬戌年,公元242年)
春季,正月:蜀汉姜维率领偏师从汉中返回,移驻涪县。
吴国:吴主册立儿子孙和为太子,大赦天下。
三月:魏国昌邑景侯满宠去世。
秋季,七月,乙酉(疑误):任命领军将军蒋济为太尉。
吴国:吴主派遣将军聂友、校尉陆凯率兵三万进攻儋耳(今海南儋州)、珠崖(今海南琼山)。
八月:吴主册封儿子孙霸为鲁王。孙霸是太子孙和的同母弟,特别受宠爱,待遇与太子没有差别。尚书仆射是仪兼任鲁王傅,上书劝谏说:“我私下认为鲁王天资卓越,品德美好,文武兼备,当今最适宜的是让他镇守四方,作为国家的藩屏辅佐。宣扬美好德行,广耀国家威灵,这才是国家的良策,海内所仰望的。况且太子与鲁王之间应该分出等级尊卑,以端正上下的次序,彰明教化的根本。”奏章上了三四次,吴主不听。
正始四年(癸亥年,公元243年)
春季,正月:魏帝曹芳举行加冠礼(成年礼)。
吴国:诸葛恪袭击六安,掳掠当地百姓后撤回。
夏季,四月:魏国立甄氏为皇后,大赦天下。甄皇后是文昭皇后(曹叡生母甄氏)的哥哥甄俨的孙女。
五月,初一:发生日全食。
冬季,十月:蜀汉蒋琬从汉中返回,移驻涪县,病情加重。任命汉中太守王平为前监军、镇北大将军,督守汉中。
十一月:汉主刘禅任命尚书令费祎为大将军、录尚书事。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相邻推荐:11字谜案 盛唐探案录 宿敌就是妻子 歡迎來到天堂島 男频文女主觉醒后 为了治疗丈夫的勃起障碍,只好和儿子上床的教师美母 皇帝聊天群 一嫁三夫,他们还是死对头! 狼窝(nph,强制,性虐,bg) 沉默的巡游 我能看见东西价值,成了富贵花! 开在高中门口的小饭馆 偏离航道 偏离航道(1v1h兄妹骨科bg) 战损生存指南 疾风回旋曲 希望之线 惊!白天给我看病的医生晚上居然这样做... 独占悖论(1V3) [犬夜叉] 情迷意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