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30看书网

630看书网>白话文讲资治通鉴 > 第89章 晋纪十一(第2页)

第89章 晋纪十一(第2页)

十二(丙子),任命琅邪王司马睿为丞相、大都督、督中外诸军事,南阳王司马保为相国,荀组为太尉、领豫州牧,刘琨为司空、都督并冀幽三州诸军事。刘琨推辞司空不受。

南阳王司马模兵败后,都尉陈安往秦州投奔世子司马保,司马保命陈安率千余人讨叛羌,宠待甚厚。部将张春嫉妒,诬陷陈安有异心,请求除掉,司马保不许;张春派刺客刺陈安。陈安受伤驰还陇城,派使者向司马保进贡不绝。

诏进拓跋猗卢爵为代王,设置官属,以代郡、常山郡为食邑。猗卢向刘琨请求并州从事雁门人莫含,刘琨派莫含前往。莫含不愿行,刘琨说:“并州势弱,我无才能,却能存于胡羯之间,全靠代王之力。我倾尽财力,以长子为质奉侍他,盼为朝廷雪耻。卿欲为忠臣,何必惜共事之小诚而忘殉国之大节?去侍奉代王,成为心腹,乃一州之所赖。”莫含遂行。猗卢甚重用他,常参与大计。

猗卢用法严厉,国人犯法常全族诛杀,老幼相携而行,人间:“去何处?”答:“去受死。”无一人敢逃匿。

王敦派陶侃、甘卓等讨杜弢,前后数十战,杜弢将士多死,于是向丞相司马睿请降,司马睿不许。杜弢致信南平太守应詹,自陈昔日与应詹“共讨乐乡,休戚与共。后在湘中为求生而聚众。若念旧情,为我明辩,使我归顺朝廷,列于义军,或北清中原,或西取李雄,以赎前罪,虽死犹生!”应詹转呈其书信,并言“杜弢是益州秀才,素有清望,为乡人所逼。今悔过归善,应派使接纳,以安江湘百姓!”司马睿乃派前南海太守王运受杜弢降,赦免其反逆之罪,任命为巴东监军。杜弢受命后,诸将仍不断攻击。杜弢愤怒,杀王运复反,派部将杜弘、张彦杀临川内史谢擒,攻陷豫章。三月,周访击张彦,斩之,杜弘奔临贺。

汉大赦,改元建元。

汉东宫延明殿降血雨,太弟刘乂厌恶,问太傅崔玮、太保许遐。崔玮、许遐劝刘乂说:“主上昔日立殿下为太弟,为安众心;其志在晋王已久,王公以下皆阿附晋王。今又以晋王为相国,仪仗威重超过东宫,政务皆由他处理,诸王皆置营兵为羽翼,大势已去;殿下不仅不得立,且朝夕有危,不如早做打算。今四卫精兵不下五千,相国轻佻,只需一刺客。大将军每日外出,其营可袭取;其余诸王年幼,易制服。若殿下有意,二万精兵顷刻可得,鼓行入云龙门,宿卫谁不倒戈迎殿下!大司马不会反对。”刘乂不听。东宫舍人荀裕告崔玮、许遐劝刘乂谋反,汉主刘聪收崔玮、许遐下诏狱,借故杀之。派冠威将军卜抽率兵监守东宫,禁止刘乂朝会。刘乂忧惧不知所为,上表乞为庶人,并请削诸子封爵,褒美晋王,请立为嗣;卜抽压表不报。

汉青州刺史曹嶷尽占齐鲁间郡县,镇守临菑,有众十余万,临河设戍。石勒上表称:“曹嶷有独占东方之志,请讨伐。”汉主刘聪恐石勒灭曹嶷后难以控制,不许。

刘聪纳中护军靳准二女月光、月华,立月光为上皇后,刘贵妃为左皇后,月华为右皇后。左司隶陈元达极力劝谏,认为“并立三后不合礼制。”刘聪不悦,任命陈元达为右光禄大夫,外示尊崇,实夺其权。太尉范隆等皆请让位给陈元达,刘聪乃复以陈元达为御史大夫、仪同三司。月光有污行,陈元达奏劾,刘聪不得已废后,月光惭愤自杀,刘聪怨恨陈元达。

夏季,四月

大赦。

六月

盗掘汉霸陵、杜陵及薄太后陵,得金帛甚多,朝廷因用度不足,诏收其余财充实内府。

二十(辛巳),大赦。

汉大司马刘曜攻上党,八月,初二(癸亥),在襄垣击败刘琨部众。刘曜欲攻阳曲,汉主刘聪遣使说:“长安未平,应优先解决。”刘曜乃还屯蒲坂。

陶侃与杜弢相攻,杜弢派王贡挑战,陶侃遥呼:“杜弢是益州小吏,盗用库钱,父死不奔丧。卿本佳人,为何跟随他!天下岂有白头贼?”王贡初时横脚马上,闻陶侃言,收敛容态放下脚。陶侃知可劝降,再派使晓谕,截发为信,王贡遂降陶侃。杜弢部众溃散,逃亡中死去。陶侃与南平太守应詹进克长沙,湘州平定。丞相司马睿承制赦免部众,进王敦为镇东大将军,加都督江扬荆湘交广六州诸军事、江州刺史。王敦开始自选刺史以下官员,日渐骄横。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当初,王如投降后,王敦从弟王棱爱王如骁勇,请王敦分配给自己部下。王敦说:“此辈险悍难驯,你性急躁,不能容养,反成祸端。”王棱坚持请求,王敦同意。王棱安置左右,甚加宠遇。王如常与王敦诸将比射争斗,王棱杖责,王如深以为耻。及至王敦暗怀异志,王棱常劝谏。王敦怒其异己,密使人激王如杀王棱。王如借宴饮机会请舞剑助兴,王棱同意。王如舞剑渐前,王棱厌恶呵斥,王如直前杀王棱。王敦闻讯,佯装震惊,捕杀王如。

当初,朝廷闻张光死,以侍中第五猗为安南将军,监荆梁益宁四州诸军事、荆州刺史,从武关出。杜曾在襄阳迎第五猗,为侄子娶第五猗女,于是聚兵万人,与第五猗分据汉水、沔水。

陶侃破杜弢后,乘胜进击杜曾,有轻视之意。司马鲁恬谏道:“凡战当先料其将。今我军诸将无人及杜曾,不可轻敌。”陶侃不听,进围杜曾于石城。杜曾军多骑兵,密开城门突击陶侃阵,绕至其后反击,陶侃兵死者数百人。杜曾欲往顺阳,下马拜陶侃告辞而去。

时荀崧都督荆州江北诸军事,屯宛城,杜曾引兵围之。荀崧兵少粮尽,欲向故吏襄城太守石览求救。荀崧小女荀灌(13岁)率勇士数十人,乘夜突围而出,且战且前,抵达石览处;又代父致书向南中郎将周访求救。周访派子周扶率兵三千,与石览共救荀崧,杜乃退走。

杜曾又致信荀崧,请求讨丹水贼以效忠,荀崧同意。陶侃致信荀崧说:“杜曾凶狡,乃‘鸱枭食母之物’。此人不死,州土不宁,足下当知我言!”荀崧因宛中兵少,借杜曾为外援,不听。杜曾又率流亡二千余人围襄阳,数日不克而还。

王敦宠臣吴兴人钱凤嫉妒陶侃之功,屡进谗言。陶侃将返江陵,欲见王敦自陈。朱伺及安定人皇甫方回谏道:“公去必不能返。”陶侃不听。至后,王敦留陶侃不遣,降为广州刺史,以从弟丞相军咨祭酒王廙为荆州刺史。荆州将吏郑攀、马俊等见王敦,上书留陶侃,王敦怒不许。郑攀等因陶侃刚灭大贼反被贬黜,群情愤慨;又因王廙忌刻难事,遂率部众三千人屯涢口,西迎杜曾。杜曾与郑攀等北迎第五猗以抗王廙。王廙督诸军讨杜曾,又为杜曾所败。王敦疑郑攀受陶侃指使,披甲持矛欲杀陶侃,数次出入未决。陶侃正色道:“使君雄断,当裁天下,何以如此犹豫!”遂起如厕。咨议参军梅陶、长史陈颁对王敦说:“周访与陶侃是姻亲,如左右手,岂有断人左手而右手不反应之理!”王敦释然,设盛宴饯行,陶侃当夜出发,王敦召其子陶瞻为参军。

当初,交州刺史顾秘卒,州人推顾秘之子顾寿领州事。帐下督梁硕起兵攻杀顾寿,专制交州。王机因盗据广州,恐王敦讨伐,改求交州。适逢杜弘向王机投降,王敦欲借王机讨梁硕。于是以收降杜弘为王机之功,转任交州刺史。王机至郁林,梁硕迎前刺史修则之子修湛代理州事以抗王机。王机不得进,乃与杜弘及广州将温邵、交州秀才刘沈谋返据广州。陶侃至始兴,州人皆言宜观察形势,不可轻进。陶侃不听,直进广州,诸郡县已迎王机。杜弘遣使伪降,陶侃识其谋,进击杜弘破之,于小桂擒刘沈。派督护许高讨王机,王机败逃病死途中,许高掘尸斩首。诸将请乘胜击温邵,陶侃笑道:“我威名已着,何必派兵!一纸书信可定。”于是发书劝谕。温邵惧而逃,在始兴被追获。杜弘向王敦投降,广州遂平。

陶侃在广州无事,每日晨搬百砖于斋外,暮搬回斋内。人间其故,答:“我志在中原,过于优逸恐不堪任事,故自劳耳。”

王敦以杜弘为将,宠信任用。

九月

汉主刘聪派大鸿胪赐石勒弓矢,策命石勒为陕东伯,可专征伐,任免刺史、将军、守宰,封列侯,岁末上报。

汉大司马刘曜犯北地,诏以麹允为大都督、骠骑将军抵御。冬季,十月,以索纟林为尚书仆射、都督宫城诸军事。刘曜攻拔冯翊,太守梁肃奔万年。刘曜转犯上郡,麹允离黄白城,屯灵武,因兵弱不敢进。

帝屡向丞相司马保征兵,司马保左右说:“毒蛇螫手,壮士断腕。今胡寇正盛,宜断陇道观变。”从事中郎裴诜说:“今蛇已螫头,头可断吗!”司马保乃以镇军将军胡崧行前锋都督,待诸军集结后出发。麹允欲奉帝往投司马保,索纟林说:“司马保得天子必逞私欲。”乃止。于是长安以西不再向朝廷进贡,百官饥乏,采野粮自存。

凉州军士张冰得玺印,文曰“皇帝行玺”,献于张实,僚属皆贺。张实说:“此非人臣所能留。”遣使送归长安。

---

孝愍皇帝下建兴四年(丙子,公元316年)

春季,正月

司徒梁芬议追尊吴王司马晏,右仆射索纟林等引魏明帝诏认为不可;于是赠太保,谥号孝。

汉中常侍王沈、宣怀、中宫仆射郭猗等皆受宠掌权。汉主刘聪游宴后宫,或三日不醒,或百日不出;自去冬不视朝,政事全委相国刘粲,唯生杀除官让王沈等入内奏报。王沈等多不奏报,自以私意决断,故旧勋或未叙用,而奸佞小人数日可升至二千石。连年征战,将士无钱帛赏赐,而后宫之家赐及僮仆,动辄数千万。王沈等车服、宅第逾越诸王,子弟中表为守令者三十余人,皆贪残害民。靳准全族谄附他们。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郭猗、靳准皆怨太弟刘乂,郭猗对相国刘粲说:“殿下是光文帝世孙、主上嫡子,四海归心,为何将天下让与太弟?且臣闻太弟与大将军谋趁三月上巳大宴作乱,事成后许主上为太上皇,大将军为皇太子,又许卫军为大单于。三王处不疑之地,握重兵,以此举事无不成。然二王贪一时之利,不顾父兄,事成后主上岂能保全?殿下兄弟更不必说;东宫、相国、单于之位必归武陵兄弟(刘乂一系),岂肯让人!今祸期临近,宜早图之。臣屡言于主上,主上重友爱,因臣刑余之人终不信。愿殿下勿泄,密表其状。殿下若不信,可召大将军从事中郎王皮、卫军司马刘惇,假意恩惠许其自首询问,必可知情。”刘粲同意。郭猗密对王皮、刘惇说:“二王逆状,主上及相国皆知,卿等参与否?”二人大惊:“无此事。”郭猗说:“事已定,我怜卿等亲友皆将灭族!”叹息流泪。二人惧,叩头求救。郭猗说:“我为卿计,卿能采用吗?相国问卿,卿只答‘有之’;若责卿不先启,卿即说‘臣诚负死罪。但主上宽仁、殿下敦睦,若言不见信则陷诬告之诛,故不敢言。’”王皮、刘惇许诺。刘粲召问,二人不同时却言辞一致,刘粲信以为真。

靳准又劝刘粲说:“殿下宜自居东宫兼领相国,使天下早有所归。今道路传言大将军、卫将军欲奉太弟变乱,期在季春;若太弟得天下,殿下无容身之地。”刘粲说:“怎么办?”靳准说:“有人告太弟变乱,主上必不信。宜放松东宫禁制,让宾客往来;太弟好待士必不怀疑,轻薄小人中必有迎合太弟为其谋划者。然后下官为殿下公开奏其罪,殿下收捕与太弟往来宾客拷问,狱辞既定则主上无不信之理。”刘粲命卜抽撤东宫守兵。

少府陈休、左卫将军卜崇为人清直,素恶王沈等,虽在公座未尝与语,王沈等深恨之。侍中卜干对陈休、卜崇说:“王沈等势力足以回天,卿等自料亲贤比窦武、陈蕃如何?”陈休、卜崇说:“我辈年过五十职位已崇,只欠一死!死于忠义乃得其所,岂能低头眉事阉竖!卜公请回,不必再言!”

二月

汉主刘聪出临上秋阁,命收捕陈休、卜崇及特进綦毋达、太中大夫公彧、尚书王琰、田歆、大司农朱谐并诛杀,皆宦官所恶。卜干泣谏:“陛下正求贤若渴,却一日杀卿大夫七人,皆国之忠良,岂不可惜!纵使陈休等有罪,陛下不交有司明示其罪,天下何从知之!诏书尚在臣处未敢宣布,愿陛下深思!”叩头流血。王沈叱卜干:“卜侍中欲抗诏吗!”刘聪拂衣而入,免卜干为庶人。

太宰河间王刘易、大将军勃海王刘敷、御史大夫陈元达、金紫光禄大夫西河王刘延等皆至宫门表谏:“王沈等矫弄诏旨,欺瞒日月,内谄陛下外佞相国,威权之重比于人主,多树奸党毒流海内。知陈休等忠臣为国尽节,恐发其奸状故巧言诬陷。陛下不察遽加极刑,痛彻天地,贤愚恐惧。今残晋未灭,巴蜀未附,石勒谋据赵魏,曹嶷欲王全齐,陛下心腹四肢何处无患!却复以王沈等助乱,诛巫咸戮扁鹊,臣恐病入膏肓,后虽救之不及。请免王沈等官,付有司治罪。”刘聪表示沈等,笑说:“这群小子被陈元达引入痴途。”王沈等顿首泣道:“臣等小人过蒙陛下提拔得洒扫宫闱;而王公朝士恨臣等如仇,更恨陛下。愿臣等受烹刑则朝廷自然和睦。”刘聪说:“此等狂言常有理,卿等何必恨!”刘聪问王沈等于相国刘粲,刘粲盛赞王沈等忠清;刘聪悦,封王沈等为列侯。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相邻推荐:惊!白天给我看病的医生晚上居然这样做...  为了治疗丈夫的勃起障碍,只好和儿子上床的教师美母  皇帝聊天群  战损生存指南  疾风回旋曲  宿敌就是妻子  男频文女主觉醒后  独占悖论(1V3)  偏离航道  歡迎來到天堂島  一嫁三夫,他们还是死对头!  希望之线  盛唐探案录  [犬夜叉] 情迷意乱  11字谜案  沉默的巡游  偏离航道(1v1h兄妹骨科bg)  我能看见东西价值,成了富贵花!  开在高中门口的小饭馆  狼窝(nph,强制,性虐,bg)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