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季,四月西秦王乞伏炽磐派遣平远将军叱卢犍等人,到临松袭击河西(北凉)的镇南将军沮渠白蹄,将他活捉,把当地五千多户百姓迁徙到枹罕。
北魏国主派遣龙骧将军步堆等人出使宋朝,两国从此恢复友好往来。
六月武都惠文王杨盛去世。起初,杨盛听说东晋灭亡,仍不改变东晋“义熙”年号,他对世子杨玄说:“我老了,应当终生做晋朝的臣子,你要好好侍奉宋朝皇帝。”杨盛去世后,杨玄自称都督陇右诸军事、征西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秦州刺史、武都王,派使者到宋朝报丧,这才开始使用宋朝“元嘉”年号。
秋季,七月西秦王乞伏炽磐的镇南将军吉毘等人向南进攻黑水羌族首领丘担,大败丘担。
八月夏国武烈帝(赫连勃勃)去世,葬在嘉平陵,庙号为世祖;太子赫连昌即位为帝。宣布大赦天下,改年号为承光。
王弘因当初没有参与废立皇帝的谋划,不肯接受司空官职;他连续上表推辞了一年,宋文帝才同意。乙酉日,任命王弘为车骑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
冬季,十月丘担率领部众投降西秦,西秦任命丘担为归善将军;又任命折冲将军乞伏信帝为平羌校尉,镇守黑水羌地区。
癸卯日,北魏国主大规模讨伐柔然,兵分五路进军。长孙翰等人从东路出兵黑漠,廷尉卿长孙道生等人从白漠、黑漠之间出兵,北魏国主从中路出兵,东平公娥清从栗园出兵,奚斤等人从西路出兵尔寒山。各军抵达漠南后,留下粮草物资,率领轻骑兵,携带十五天的干粮,穿越沙漠进攻柔然。柔然各部落十分震惊,消失踪迹向北逃走。
十一月宋朝任命武都世子杨玄为北秦州刺史、武都王。
起初,会稽人孔宁子担任文帝的镇西咨议参军,文帝即位后,任命孔宁子为步兵校尉;他和侍中王华都有追求富贵的愿望,痛恨徐羡之、傅亮专权,日夜在文帝面前诋毁二人。恰逢谢晦的两个女儿要分别嫁给彭城王刘义康、新野侯刘义宾,谢晦派妻子曹氏和长子谢世休送女儿到建康。文帝想诛杀徐羡之、傅亮,同时出兵讨伐谢晦,却对外宣称要讨伐北魏、夺取黄河以南地区,又说要拜谒京陵(宋武帝陵墓),整备行装和船只。傅亮给谢晦写信说:“讨伐黄河以北的北魏,事情还没结束,朝廷内外的人都很担忧恐惧。”又说:“朝中大臣大多劝谏北伐,皇上会派外监万幼宗来咨询你的意见。”当时朝廷的处置异常,废杀徐、傅、讨谢的谋划已颇有泄露。
宋太祖文皇帝(刘义隆)上册三年(丙寅年,公元426年)
春季,正月谢晦的弟弟、黄门侍郎谢皭派人快马告诉谢晦(朝廷异动),谢晦仍认为不会如此,把傅亮的信拿给咨议参军何承天看,说:“外面传闻都说朝廷要向西讨伐我,这事已经定了,万幼宗怎么还会来咨询我呢!”谢晦仍觉得传闻是假的,让何承天预先起草回复诏书的奏疏,说讨伐北魏应该等到明年。江夏内史程道惠收到寻阳人的信,信中说“朝廷将有重大行动,事情已经确定”,他让辅国府中兵参军乐冏密封信件送给谢晦。谢晦问何承天:“如果真的是这样,你让我怎么办?”何承天回答:“承蒙将军格外看重,我一直想报答你的恩德。如今事态紧急,我怎敢隐瞒实情!但明天就要戒严,动用军法,我心里的想法,恐怕不能完全说出来。”谢晦害怕地说:“你是想让我自杀吗?”何承天说:“还没到那一步。以皇上的权威,发动天下兵力进攻荆州一州,双方大小悬殊,且朝廷是顺理、将军是逆理。到境外谋求自保,这是上策。其次,派亲信将领带兵驻守义阳,将军亲自率领大军在夏口交战;如果战败,就退守义阳,再从那里逃出北方边境,这是中策。”谢晦沉默很久后说:“荆州是兵家必争之地,兵力粮草容易供给,姑且决一死战,就算失败再逃也不晚!”于是让何承天撰写奏表和讨伐檄文,又和卫军咨议参军琅邪人颜邵谋划起兵,颜邵服毒自杀。
谢晦竖起旗帜宣布戒严,对司马庾登之说:“如今我要亲自东下(讨伐朝廷),想委屈你带三千人守城,防备刘粹。”庾登之说:“我父母年老在京城,且我一向没有自己的部众,心里有顾虑,不敢接受这个命令。”谢晦又问众将佐:“三千士兵足够守城吗?”南蛮司马周超回答:“不只是守城,如果有外敌来犯,还能立功。”庾登之趁机说:“周超一定能胜任,我请求解除司马、南郡太守的职务,把这些职位授给周超。”谢晦当即在座位上任命周超为司马,兼任南义阳太守;调任庾登之为长史,仍兼任南郡太守。庾登之是庾蕴的孙子。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文帝因王弘、檀道济当初没有参与废杀营阳王、庐陵王的谋划,且王弘的弟弟王昙首又被文帝亲近信任,在行动将要发动时,秘密派人告诉王弘,同时召见檀道济,想让他讨伐谢晦。王华等人都认为不可,文帝说:“檀道济只是被胁迫参与(废立),原本不是谋划者。杀害二王的事,也和他无关。我安抚并任用他,一定不会有顾虑。”乙丑日,檀道济抵达建康。
丙寅日,文帝下诏揭露徐羡之、傅亮、谢晦杀害营阳王、庐陵王的罪行,命令有关部门诛杀他们,诏书还说:“谢晦占据长江上游,或许不会立即伏法,我将亲自率领大军防备他叛乱。可派中领军到彦之即日火速出发,征北将军檀道济陆续进军,传令谢晦所属的卫军府及各州,按时逮捕剪除谢晦党羽,已命令雍州刺史刘粹等人切断他的逃跑路线。只惩处罪魁祸首,其余人一概不追究。”
当天,文帝下诏召见徐羡之、傅亮。徐羡之走到西明门外,谢皭正在当值,派人告诉傅亮:“皇宫内有异常安排。”傅亮以嫂子生病为由暂时返回,派人通知徐羡之,徐羡之回到西州府,乘坐宫中侍从的问讯车逃出城外,步行到新林,进入一个陶窑中上吊自杀。傅亮乘车逃出城外,骑马奔向兄长傅迪的墓地,屯骑校尉郭泓追上并逮捕了他。到了广莫门,文帝派中书舍人把诏书拿给傅亮看,还对他说:“看在你当初在江陵(迎接文帝)的诚意,会让你的儿子们平安无事。”傅亮读完诏书后说:“我蒙受先帝(刘裕)从平民时就有的恩宠,最终接受托孤重任。废黜昏君、拥立明君,这是为国家着想的计策。如今要给我加罪,难道还会没有说辞吗!”于是朝廷诛杀傅亮,把他的妻子儿女迁徙到建安郡;诛杀徐羡之的两个儿子,赦免了他兄长的儿子徐佩之;诛杀谢晦的儿子谢世休,逮捕谢皭。
文帝将要讨伐谢晦,向檀道济询问计策,檀道济回答:“我过去和谢晦一起跟随先帝北伐,入关的十条计策,有九条是谢晦提出的,他才略精明干练,几乎没有对手。但他从未单独率军决胜,军事作战恐怕不是他的长处。我完全了解谢晦的智谋,谢晦也完全了解我的勇猛。如今我奉皇上命令讨伐他,可以在他摆开阵势前就活捉他。”丁卯日,文帝征召王弘为侍中、司徒、录尚书事、扬州刺史,任命彭城王刘义康为都督荆、湘等八州诸军事、荆州刺史。
乐冏再次派人告诉谢晦,徐羡之、傅亮及谢皭等人已被诛杀。谢晦先为徐羡之、傅亮举行哀悼仪式,接着公布子弟的死讯,随后亲自到射堂检阅军队。谢晦曾跟随宋高祖(刘裕)征战,指挥部署军队,没有不符合情理的地方,几天之内,各地前来投奔的人聚集起来,他得到三万精锐士兵。于是谢晦呈上奏表,声称徐羡之、傅亮等人忠诚正直,却横遭冤杀,还说:“我们如果想专权,不为国家着想,当初废黜营阳王时,陛下还在远方,武皇(刘裕)的儿子中还有年幼的,我们扶持幼主发号施令,谁敢反对!怎么会逆流三千里,空设官署七十天,等待陛下到来呢!已故的庐陵王,在营阳王在位时积累怨恨、冒犯君主,自己招来杀身之祸。不废黜昏君,怎么能拥立明君!东汉耿弇不把敌人留给君主,我又有什么对不起宋室的呢!这都是王弘、王昙首、王华阴险浮躁、猜忌他人,进谗言制造的灾祸。如今我要起兵清除君主身边的恶人。”
西秦王乞伏炽磐再次派使者到北魏,请求共同出兵讨伐夏国。
起初,袁皇后生下皇子刘劭,她亲自仔细观察后,派人快马告诉文帝:“这个孩子形貌异常,一定会使国家破败、家族灭亡,不能抚养。”当即就要杀死刘劭。文帝匆忙赶到后殿门外,伸手拉开帐幔阻止她,才保住刘劭性命。因当时文帝仍在守丧(为宋武帝),所以这事一直保密。闰正月丙戌日,朝廷才宣布刘劭出生。
文帝下诏戒严,大赦天下,各军陆续进军讨伐谢晦。谢晦任命弟弟谢遯为竟陵内史,率领一万人负责留守,自己率领两万部众从江陵出发,排列战舰从江津一直到破冢,旌旗遮蔽天空,谢晦感叹说:“可惜不能率领这支军队为君主效力(指勤王)!”
谢晦想派兵袭击湘州刺史张邵,何承天因张邵的兄长、益州刺史张茂度和谢晦关系好,说:“张邵的态度还不清楚,不宜仓促进攻他。”谢晦写信招降张邵,张邵没有答应。
二月戊午日,宋朝任命金紫光禄大夫王敬弘为尚书左仆射,建安太守郑鲜之为右仆射。王敬弘是王廙的曾孙。
庚申日,文帝从建康出发(亲征谢晦)。命令王弘和彭城王刘义康留守建康,进驻中书下省;侍中殷景仁参与掌管留守事务;文帝的姐姐会稽长公主留在皇宫内,总管六宫事务。
谢晦从江陵东下,何承天留在荆州府没有跟随。谢晦抵达江口时,到彦之已经抵达彭城洲。庾登之据守巴陵,畏惧怯懦不敢前进;恰逢连续几天大雨,参军刘和之说:“双方都遇到大雨,没什么差别;檀征北(道济)很快就到,朝廷军队正强盛,只应该速战速决。”庾登之胆怯,让小将陈佑做了大布袋,装满茅草挂在桅杆上,说可以用茅草焚烧朝廷战舰,而用火攻需要晴天,以此拖延战期。谢晦同意了,军队停留了十五天。之后谢晦派中兵参军孔延秀到彭城洲进攻将军萧欣,打败萧欣;又进攻洲口营寨,将其攻陷。朝廷各将领都想退回夏口,到彦之不同意,于是坚守隐圻。谢晦再次上奏表为自己辩解,还夸耀自己的战功,说:“陛下如果能在宗庙朝堂上处死王弘、王昙首、王华这四个恶人,在宫门外处死像‘三监’那样的奸臣,我就率领部众撤军,回到荆州镇守。”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起初,谢晦和徐羡之、傅亮为保全自己谋划,认为谢晦占据长江上游,檀道济镇守广陵,各自拥有强兵,足以控制朝廷;徐羡之、傅亮在朝中掌权,这样的局面可以长久维持。等到听说檀道济率领军队前来讨伐自己,谢晦惶恐不安,无计可施。
檀道济抵达后,和到彦之的军队会合,率领战舰沿着江岸前进。谢晦起初看到朝廷战舰不多,轻视他们,没有立即出战。到了傍晚,朝廷军队借着风势逆流而上,战舰前后相连,连绵不断;谢晦的军队人心离散,丧失了斗志。戊辰日,朝廷军队抵达,在忌置洲尾部停泊,排列战舰渡过长江,谢晦的军队瞬间全线溃败。谢晦连夜逃出,投奔巴陵,找到一艘小船返回江陵。
在此之前,文帝派雍州刺史刘粹从陆路率领步兵、骑兵袭击江陵,抵达沙桥;周超率领一万多人迎战,大败刘粹,刘粹的士兵死伤超过一半。不久,谢晦战败的消息传到江陵。起初,谢晦因和刘粹关系好,任命刘粹的儿子刘旷之为参军;文帝对此有疑虑,王弘说:“刘粹没有私心,一定不会有问题。”刘粹接受讨伐谢晦的命令后,毫无顾虑地进军,文帝因此嘉奖他。谢晦也没有杀刘旷之,把他送回刘粹身边。
丙子日,文帝从芜湖东返建康。
谢晦回到江陵,没有其他安排,只对周超感到愧疚道歉而已。当天夜里,周超丢下军队,独自乘船到到彦之那里投降。谢晦的部众几乎逃散殆尽,只好带着弟弟谢遯等七人骑马向北逃跑。谢遯身材肥胖,不能骑马,谢晦每次都要等他,所以走得不快。己卯日,他们抵达安陆延头,被戍守将领光顺之抓获,用囚车押送到建康。
到彦之抵达马头,何承天主动前来归附。到彦之于是代理荆州府事务,任命周超为参军;刘粹把沙桥战败的情况上报,到彦之才逮捕周超。随后朝廷诛杀谢晦、谢皭、谢遯以及他们兄弟的儿子,还有同党孔延秀、周超等人。谢晦的女儿、彭城王妃披散头发、光着脚,和谢晦诀别说:“大丈夫应当战死在战场,怎么能在闹市中被处死,让尸体杂乱丢弃!”庾登之因没有实际参与叛乱,被免除官职、软禁;何承天和南蛮行参军新兴人王玄谟等人都被赦免。谢晦逃跑时,身边的人都抛弃了他,只有延陵盖追随他不离不弃,文帝任命延陵盖为镇军功曹督护。
谢晦起兵时,招引北魏南蛮校尉王慧龙作为外援。王慧龙率领一万部众攻克思陵戍,进军包围项城。听说谢晦战败后,才撤军返回。
益州刺史张茂度接受诏令袭击江陵;谢晦战败时,张茂度的军队才抵达白帝。朝中议事的人怀疑张茂度有二心,文帝因张茂度的弟弟张邵忠诚有气节,赦免了张茂度,让他返回益州。
三月辛巳日,宋文帝返回建康,征召谢灵运为秘书监,颜延之为中书侍郎,对二人的赏赐和待遇十分优厚。
文帝因僧人慧琳擅长谈论,常和他商议朝廷大事,慧琳于是参与机要事务。他家门前宾客云集,常有几十辆车停靠,各地的馈赠贿赂接连不断,家中常设七八桌宴席,座位上始终坐满客人。慧琳穿着高齿木屐,披着貂皮大衣,还设置了“通呈”(传达宾客信息的官员)和“书佐”(文书官员)。会稽人孔觊曾去拜访他,恰逢宾客拥挤,两人只匆匆寒暄几句便分开。孔觊感慨道:“竟然出现了穿黑色僧衣的宰相,真是冠冕和鞋履的位置都颠倒了!”
夏季,五月乙未日,文帝任命檀道济为征南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江州刺史,到彦之为南豫州刺史。派遣散骑常侍袁渝等十六人分别巡视各州郡县,考察地方官的政绩,探访百姓的疾苦;又让各郡县分别上奏政务的改进建议。丙午日,文帝亲临延贤堂审理案件,从此每年都会亲自审理三次案件(即“三讯”,古代司法制度,指对重罪多次审问以明实情)。
左仆射王敬弘,性情淡泊恬静,名声显赫;但对于官府的公文,他从不查看。曾参与旁听审案,文帝问他对疑难案件的看法,王敬弘无法回答。文帝脸色变了,问身边侍从:“为什么不把审讯文书交给仆射?”王敬弘说:“我就算拿到文书读了,也还是看不懂。”文帝很不高兴,虽然仍对他保持礼节上的敬重,却不再让他参与政务。
六月文帝任命右卫将军王华为中护军,仍兼任侍中。王华因王弘辅佐朝政,王昙首被文帝亲近信任,两人地位与自己相当,觉得自己的才能没能充分发挥,常叹息说:“宰相一下子有好几个人,天下怎么能治理好!”当时,南朝没有固定的“宰相”官职,只要是君主与之商议政事、托付机密事务的人,都算是宰相,所以王华才有这样的感叹。也有担任侍中却不被视为宰相的人;但尚书令、尚书仆射,中书监、中书令,侍中,侍郎,给事中,都是当时的重要官职。
王华与刘湛、王昙首、殷景仁都担任侍中,四人风度才干出众,是当时的杰出人物。文帝曾和他们在合殿宴饮,心情十分愉悦。宴会结束后,文帝目送他们离开,许久才感叹道:“这四位贤才,是当代的精英,共同掌管朝廷机要,恐怕后代很难再有这样的人才了!”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黄门侍郎谢弘微和王华等人都被文帝看重,当时号称“五臣”。谢弘微是谢琰的侄孙,他神情端庄、处事审慎,只在恰当的时候说话,在奴婢仆人面前也不随意说笑,因此无论尊卑老少,都像敬重神明一样敬重他。堂叔谢混特别看重他,常说:“弘微与人不同却不伤害他人,与人相同却不违背正道,我对他没有任何不满。”
文帝想封王昙首、王华等人爵位,拍着御座说:“我能坐上这个位置,全靠你们兄弟,否则不会有今天。”于是拿出封爵的诏书给他们看。王昙首坚决推辞说:“最近的事(指平定谢晦),全靠陛下英明,才抓获罪人。我们怎么能借着国家的灾祸谋取自身的利益呢!”文帝于是打消了封爵的念头。
北魏方面北魏国主(拓跋焘)下诏询问公卿大臣:“如今要出兵征讨,赫连(夏国)和蠕蠕(柔然),应该先打哪一个?”长孙嵩、长孙翰、奚斤都回答:“夏国百姓定居,不能成为大患。不如先讨伐蠕蠕,如果追击到他们,就能大获全胜;如果追不到,就在阴山打猎,获取禽兽的皮毛、兽角来补充军资。”太常崔浩说:“蠕蠕的部众像鸟一样聚集、像野兽一样逃窜,派大军追击却追不上,派轻兵追击又不足以制服敌人。赫连氏的领土不过千里,政治残暴、刑法严苛,被人和神都抛弃,应该先讨伐夏国。”尚书刘絜、武京侯安原则请求先讨伐北燕。于是北魏国主从云中向西巡视到五原,趁机在阴山打猎,又向东抵达和兜山。秋季,八月北魏国主返回平城。
宋与北燕文帝下诏派殿中将军吉恒出使北魏。北燕太子冯永去世,北燕主(冯跋)立次子冯翼为太子。
西秦与河西、夏国西秦王乞伏炽磐讨伐河西(北凉),抵达廉川,派遣太子乞伏暮末等率领三万步兵、骑兵进攻西安城,没能攻克,又进攻番禾。河西王沮渠蒙逊出兵抵抗,同时派使者游说夏国主(赫连昌),让他趁虚袭击西秦都城枹罕。夏国主派遣征南大将军呼卢古率领两万骑兵进攻苑川,车骑大将军韦伐率领三万骑兵进攻南安。乞伏炽磐听说后,率军返回。九月乞伏炽磐将国内的老弱百姓、牲畜财产迁徙到浇河及莫河的仍寒川,留下左丞相乞伏昙达镇守枹罕。夏国将领韦伐攻克南安,抓获西秦的秦州刺史翟爽、南安太守李亮。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相邻推荐:开在高中门口的小饭馆 为了治疗丈夫的勃起障碍,只好和儿子上床的教师美母 疾风回旋曲 歡迎來到天堂島 战损生存指南 我能看见东西价值,成了富贵花! 男频文女主觉醒后 一嫁三夫,他们还是死对头! [犬夜叉] 情迷意乱 独占悖论(1V3) 偏离航道(1v1h兄妹骨科bg) 宿敌就是妻子 皇帝聊天群 偏离航道 狼窝(nph,强制,性虐,bg) 希望之线 惊!白天给我看病的医生晚上居然这样做... 沉默的巡游 11字谜案 盛唐探案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