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30看书网

630看书网>白话文讲资治通鉴 > 第134章 宋纪十六(第2页)

第134章 宋纪十六(第2页)

己丑日清晨,萧道成穿着铠甲,在宫殿庭院的槐树下召集大臣,以太后的名义召袁粲、褚渊、刘秉入宫商议国事。萧道成对刘秉说:“这是您宗室的家事,该如何决断?”刘秉还没回答,萧道成已怒得胡须倒竖,目光如电。刘秉连忙说:“尚书省的日常事务,我可以承担;军事部署,全交给领军将军(萧道成)。”萧道成接着让袁粲主持事务,袁粲也不敢接受。

王敬则突然拔出佩刀,在坐榻旁跳着说:“天下大事都该由萧公做主!谁敢多说一句话,就让我的刀染上鲜血!”说着亲手取来白纱帽(当时官员的礼帽)戴在萧道成头上,让他即位,又说:“今天谁敢再反对!事情要趁热打铁!”萧道成表情严肃地呵斥他:“你根本不懂事!”袁粲想开口说话,被王敬则厉声喝止,只好作罢。褚渊说:“除了萧公,没人能解决眼下的事。”亲手把处理国事的文书交给萧道成。萧道成说:“既然你们都不愿承担,我怎能推辞!”于是商议决定,准备皇帝的仪仗前往东城,迎立安成王刘准。随后,士兵手持长刀围住袁粲、刘秉等人,两人吓得脸色发白,狼狈离去。

刘秉出宫后,在路上遇到堂弟刘韫,刘韫打开车门迎上去问:“今天的事,该由哥哥主持吧?”刘秉说:“我们已经把权力让给领军将军了。”刘韫拍着胸脯叹息:“哥哥你身上难道没有血性吗!咱们家族今年要被灭门了!”

当天,朝廷以太后的名义发布诏令,列举苍梧王的罪状,称:“我已秘密命令萧领军暗中谋划,安定国家。安成王刘准,应当登基统治天下。”追封刘昱为苍梧王。皇帝的仪仗抵达东府门时,安成王下令守门人不要开门,等待袁司徒(袁粲)到来。袁粲到后,安成王才进入皇宫居住。壬辰日,安成王即位,当时年仅十一岁,改年号为升明,实行大赦。将苍梧王安葬在南郊祭天坛西侧。北魏京兆康王拓跋子推去世。

甲午日,萧道成出京镇守东府。丙申日,朝廷任命萧道成为司空、录尚书事、骠骑大将军;袁粲升任中书监;褚渊加授开府仪同三司;刘秉升任尚书令,加授中领军;任命晋熙王刘燮为扬州刺史。刘秉起初认为,尚书省总揽朝政,自己以宗室身份担任尚书令,天下就不会有变故;不久后萧道成同时掌控军政大权,安排亲信,任免官员独断专行,褚渊又一向依附萧道成,刘秉和袁粲只能被动顺从,毫无实权。辛丑日,任命尚书右仆射王僧虔为尚书仆射。丙午日,任命武陵王刘赞为郢州刺史;萧道成改兼南徐州刺史。

八月壬子日,北魏实行大赦。

癸亥日,朝廷下诏让袁粲镇守石头城。袁粲性情淡泊恬静,每次接到朝廷任命,常常坚决推辞;只有在朝廷逼迫、实在无法推脱时,才会就职。到这时,他知道萧道成有篡夺皇位的野心,暗中想除掉萧道成,于是立即接受任命。

起初,太宗(刘彧)让陈昭华以母亲的身份抚养顺帝(刘准);戊辰日,顺帝尊奉陈昭华为皇太妃。

丙子日,北魏下诏说:“工匠、商人、奴仆,各有固定的身份等级;但有关部门纵容滥用,有的已经沾染世俗恶习(指逾越等级)。从今以后,家族中有服役的人,只能在本部门任职;如果有功劳的人,不受此规定限制。”

萧道成坚决推辞司空一职;庚辰日,朝廷改任他为骠骑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

九月乙酉日,北魏修改法令。

戊申日,朝廷封杨玉夫等二十五人为侯、伯、子、男等爵位。

冬季十月,氐族首领杨文度派弟弟杨文弘袭击北魏的仇池,攻克城池。

起初,北魏徐州刺史李讠斤(音jīn),在显祖(拓跋弘)时期担任仑部尚书,信任重用卢奴县令范檦。李讠斤的弟弟、左将军李瑛劝谏说:“范檦靠美色取悦他人,用钱财拉拢他人,轻视道德仁义,看重权势利益;听他说话很悦耳,看他行事却很阴险,不早点和他断绝关系,将来一定会后悔莫及。”李讠斤不听,连自己的核心机密事务,都告诉范檦。

尚书赵黑,和李讠斤都受显祖宠信,两人共同掌管选拔官员的部门。李讠斤私自任用亲信担任地方州官,赵黑向显祖揭发了这件事,两人从此产生矛盾。不久后,李讠斤反过来揭发赵黑过去担任监藏官时盗用官府财物,赵黑因此被罢官,贬为宫廷门卫。赵黑对李讠斤恨之入骨,连吃饭睡觉都受到影响;过了一年,赵黑重新被任命为侍中、尚书左仆射,再次掌管选官事务。

等到显祖去世,赵黑向冯太后进谗言,称李讠斤专权放纵,太后将李讠斤外放为徐州刺史。范檦知道冯太后怨恨李讠斤,于是诬告李讠斤密谋叛逃北魏。太后征召李讠斤回到平城审问,李讠斤辩解自己没有谋反,太后传召范檦前来对质。李讠斤对范檦说:“你现在诬陷我,我还有什么可说的!但你受我恩惠如此深厚,竟然忍心这样做吗!”范檦说:“我受您的恩惠,比得上您受李敷的恩惠吗?您能狠心背叛李敷,我为什么不能狠心对您!”李讠斤感慨叹息:“我当初不听李瑛的话,现在后悔也晚了!”赵黑又在宫中进一步罗织李讠斤的罪名,丙子日,北魏诛杀李讠斤及其儿子李令和、李令度;赵黑从此才恢复正常的饮食睡眠。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十一月癸未日,北魏征西将军皮欢喜等三位将军率领四万士兵进攻杨文弘。

丁亥日,北魏怀州百姓伊祁苟自称是尧的后代,在重山聚集部众叛乱;洛州刺史冯熙讨伐并平定了叛乱。冯太后想把重山全城的百姓都处死,雍州刺史张白泽劝谏说:“叛乱的首领和党羽,已经全部被诛杀;城中难道没有忠诚善良、守信用的人吗?怎能不分青红皂白,把所有人都杀掉!”太后才停止屠杀。

十二月,北魏皮欢喜的军队抵达建安,杨文弘弃城逃走。

起初,沈攸之与萧道成在大明、景和年间一同在宫中任职,关系十分亲密,萧道成的女儿嫁给了沈攸之的儿子、中书侍郎沈文和。沈攸之在荆州时,直阁将军高道庆的家在华容,他请假回家,路过江陵,与沈攸之因比试长矛发生争执。高道庆骑马赶回建康,声称沈攸之谋反的迹象已经明显,请求派三千人袭击他。执政大臣都认为不可行,萧道成还担保沈攸之不会谋反。杨运长等人厌恶沈攸之,暗中与高道庆谋划派刺客杀死沈攸之,没有成功。

恰逢苍梧王被弑杀,沈攸之的主簿宗俨之、功曹臧寅劝沈攸之趁此机会起兵。沈攸之因长子沈元琰在建康担任司徒左长史,所以没有立即行动。臧寅是臧凝之的儿子。

当时杨运长等人已经不在宫中掌权,萧道成派沈元琰把苍梧王杀人剖腹的工具带给沈攸之看(暗示苍梧王该杀,自己是正义之举)。沈攸之认为萧道成的名声和地位一向比自己低,如今突然独掌朝廷大权,心中愤愤不平,对沈元琰说:“我宁愿像王陵(西汉忠臣,不附吕后)那样死,也不愿像贾充(西晋奸臣,助司马氏篡魏)那样活。”但也没时间立即起兵,于是上奏表向顺帝祝贺即位,趁机留下沈元琰(作为人质)。

雍州刺史张敬儿,一向与沈攸之的司马刘攘兵关系友好,他怀疑沈攸之将要起兵,暗中向刘攘兵询问。刘攘兵没有明说,只送给张敬儿一只马镫,张敬儿于是开始防备沈攸之。

沈攸之有一封写在白绢上的书信,共十几行,一直藏在贴身的铠甲衣角里,声称是明帝(刘彧)与自己约定的誓约。沈攸之准备起兵时,他的妾崔氏劝谏说:“您年纪已经大了,怎能不为全家百口人考虑!”沈攸之指着铠甲衣角的誓书给她看,又谎称太后派使者到来,赐给自己蜡烛,剖开蜡烛,取出里面太后的亲笔诏令,上面写着:“国家大事,全交给您处理。”

于是沈攸之整顿军队,发布檄文,派使者邀请张敬儿及豫州刺史刘怀珍、梁州刺史梓潼人范柏年、司州刺史姚道和、湘州行事庾佩玉、巴陵内史王文和一同起兵。张敬儿、刘怀珍、王文和都斩杀了沈攸之的使者,快马奏报朝廷;王文和不久后放弃巴陵,逃奔夏口。范柏年、姚道和、庾佩玉都持观望态度。姚道和是后秦高祖姚兴的孙子。

辛酉日,沈攸之派辅国将军孙同等相继率军东下。沈攸之给萧道成写信,信中说:“少帝(苍梧王)昏庸狂乱,你应当与大臣们秘密商议,共同禀报太后,下令废黜他;怎能勾结他的亲信,亲自下手弑杀君主,甚至不举行葬礼,让尸体生虫,蛆虫爬到门外?凡是做臣子的,谁不震惊惋惜!此外,你更换朝廷旧臣,安排自己的亲信,皇宫的钥匙,全交给你的家人掌管。我不知道霍光(字子孟)、诸葛亮的遗训,难道就是这样的吗!你既然有篡夺宋朝江山的野心,我怎敢放弃申包胥(春秋时楚国忠臣,哭秦救楚)那样的气节呢!”朝廷收到信后,人心惶惶。

丁卯日,萧道成进入皇宫驻守朝堂,命令侍中萧嶷代替自己镇守东府,抚军行参军萧映镇守京口。萧映是萧嶷的弟弟。戊辰日,朝廷内外实行戒严。己巳日,任命郢州刺史武陵王刘赞为荆州刺史。庚午日,任命右卫将军黄回为郢州刺史,统领前锋各路军队讨伐沈攸之。

起初,萧道成任命长子萧赜为晋熙王刘燮的长史,代理郢州事务,修理制造武器装备,防备沈攸之。等到朝廷征召刘燮担任扬州刺史,任命萧赜为左卫将军,让他与刘燮一同东下建康。刘怀珍对萧道成说:“夏口是军事要地,应当派合适的人镇守。”萧道成给萧赜写信说:“你入朝后,要找一个文武兼备、和你心意相合的人,把郢州的后事托付给他。”萧赜于是推荐刘燮的司马柳世隆代替自己。萧道成任命柳世隆为武陵王刘赞的长史,代理郢州事务。

萧赜临行前,对柳世隆说:“沈攸之一旦叛乱,烧毁夏口的战船,沿长江东下,就无法控制了。如果能让沈攸之留下来攻打郢州城,他一定不能很快攻克。你在城内坚守,我在城外救援,一定能打败他。”等到沈攸之起兵,萧赜行军到寻阳,还没接到朝廷的指令,部下想日夜兼程赶赴建康,萧赜说:“寻阳地处长江中游,靠近京城附近。如果我们留在湓口驻守,对内可以保卫朝廷,对外可以支援夏口,占据有利地形,控制西南地区,今天我们在这里停留,是上天安排的机会。”有人认为湓口城小,难以坚守,左中郎将周山图说:“现在我们占据长江中游,作为四方的援军,不能因城小就觉得难守;如果众人齐心,江山都能成为城墙壕沟。”庚午日,萧赜护送刘燮镇守湓口;把所有事务都交给周山图处理。周山图截取往来船只的木板建造城楼,设立水栅,十天内全部完成。萧道成听说后,高兴地说:“萧赜真是我的好儿子!”任命萧赜为西讨都督。萧赜上奏推荐周山图担任军副。当时江州刺史邵陵王刘友镇守寻阳,萧赜认为寻阳城不足以坚守,上奏请求调刘友一同镇守湓口,留下江州别驾豫章人胡谐之驻守寻阳。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湘州刺史王蕴因母亲去世,辞官回家,途经巴陵时,与沈攸之结下深厚交情。当时沈攸之还没起兵,王蕴路过郢州,想趁萧赜出城吊唁他母亲时发动叛乱,占据郢州城。萧赜察觉了他的意图,没有出城吊唁。王蕴返回建康,又想趁萧道成出城吊唁时发难,萧道成也没有出城。王蕴于是与袁粲、刘秉秘密谋划诛杀萧道成,将领黄回、任候伯、孙昙瓘、王宜兴、卜伯兴等人都参与了密谋。卜伯兴是卜天与的儿子。

萧道成起初听说沈攸之起兵,亲自去拜访袁粲,袁粲推辞不见。通直郎袁达对袁粲说:“不该在此时表现出与萧道成的分歧。”袁粲说:“他如果以君主年幼、时局艰难为由,像平定桂阳王叛乱时那样,劫持我进入皇宫,我用什么理由拒绝他!一旦和他一同留在宫中,再想反对他,还能行吗!”萧道成于是召来褚渊,与他并排而坐,处理任何事务都一定拉上褚渊一起。当时刘韫担任领军将军,在门下省值班;卜伯兴担任直阁将军,黄回等将领都出兵驻守新亭。

起初,褚渊担任卫将军时,因母亲去世辞官,朝廷多次催促他复职,他都不肯。袁粲一向有很高的声望,亲自去劝说褚渊,褚渊才同意复职。等到袁粲担任尚书令时,因母亲去世辞官,褚渊也恳切地劝说他复职,袁粲却不肯,褚渊从此怨恨袁粲。等到沈攸之起兵,萧道成与褚渊商议对策,褚渊说:“西边的叛乱,一定不会成功,您应当先防备宫内的变故。”

袁粲的密谋确定后,准备把计划告诉褚渊;众人认为褚渊与萧道成一向友好,不能告诉他。袁粲说:“褚渊与他虽然友好,难道能容忍他大逆不道吗!现在如果不告诉他,将来事情平定后,也应该除掉他。”于是把密谋告诉了褚渊,褚渊立即把消息告诉了萧道成。

萧道成此前也已听说了袁粲的密谋,派军主苏烈、薛渊、太原人王天生领兵协助袁粲镇守石头城。薛渊坚决推辞,萧道成强迫他去,薛渊不得已,哭着拜别,萧道成说:“你就近在石头城,早晚都能往返,为什么哭得这么伤心,而且又有什么可推辞的?”薛渊说:“我不知道您能否与袁公共存!现在我去石头城,和他同心就辜负您,不和他同心就会立刻遭殃,怎能不伤心!”萧道成说:“派你去,正是因为你能随机应变,让我没有西顾之忧。你只要努力做事,不用多说。”薛渊是薛安都的侄子。萧道成又任命骁骑将军王敬则为直阁将军,与卜伯兴共同统领皇宫禁军。

袁粲计划假传太后诏令,让刘韫、卜伯兴率领皇宫禁军在朝堂进攻萧道成,黄回等人率领部下响应。刘秉、任候伯等一同赶赴石头城,原本约定壬申日夜发动,刘秉却惊慌失措,不知该做什么,下午就开始收拾行装;临走前,喝汤时把汤洒在胸前,双手发抖,无法控制。天还没黑,他就带着妻妾儿女,全家逃奔石头城,部下几百人随行,队伍浩浩荡荡,路上的人都看得清楚。

刘秉抵达石头城后,见到袁粲,袁粲惊讶地说:“你怎么这么快就来了?现在大事要败了!”刘秉说:“能见到您,就算死也没遗憾了!”孙昙瓘听说后,也逃奔石头城。丹阳丞王逊等人跑去告诉萧道成,袁粲的密谋彻底暴露。王逊是王僧绰的儿子。

萧道成秘密派人通知王敬则。当时皇宫的门已经关闭,王敬则想开门出去,卜伯兴部署士兵防备,王敬则于是锯开自己住处的墙壁,逃出皇宫,到中书省逮捕刘韫。刘韫已经整理好军队,点着蜡烛照明。见到王敬则突然到来,他惊讶地起身迎接,说:“哥哥怎么能在夜里来看我?”王敬则呵斥他:“小子你竟敢谋反!”刘韫抱住王敬则,王敬则挥拳打在他脸上,把他打倒在地杀死,又杀死了卜伯兴。苏烈等人占据粮仓城抵抗袁粲。

王蕴听说刘秉已经逃走,叹息说:“事情成不了了!”狼狈地率领几百名部下赶往石头城。原本约定从南门进城,当时天色昏暗,薛渊占据城门射箭,王蕴以为袁粲已经失败,立即溃散逃走。

萧道成派军主会稽人戴僧静率领几百人赶赴石头城,协助苏烈等人,从粮仓城门进入,与苏烈合力进攻袁粲。孙昙瓘骁勇善战,朝廷军队战死一百多人。王天生拼死作战,才得以相持,从亥时打到丑时。戴僧静分兵进攻袁粲府第的西门,放火烧门,袁粲与刘秉在城东门,看到火光四起,想返回府第。刘秉和两个儿子刘俣、刘陔翻墙逃走。

袁粲走下城墙,点着蜡烛照明,对儿子袁最说:“我本来就知道,一根木头支撑不住即将崩塌的大厦,只是为了道义,才走到这一步。”戴僧静趁黑暗独自翻墙进入府第,袁最察觉有陌生人,用身体护住袁粲,戴僧静径直上前砍杀。袁粲对袁最说:“我没有辜负忠臣之名,你也没有辜负孝子之名!”于是父子一同被杀。百姓为他们感到悲哀,编了歌谣说:“可怜石头城,宁为袁粲死,不作褚渊生!”刘秉父子逃到额檐湖,被追兵抓获,斩首。任候伯等人都乘船赶赴石头城,抵达时,朝廷军队已经聚集,无法入城,只好骑马返回。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黄回部署好军队,约定第二天清晨率领部下从御道直奔皇宫大门,进攻萧道成。听说密谋败露,不敢发动。萧道成仍像过去一样安抚他。王蕴、孙昙瓘都逃跑了,朝廷先抓获王蕴,将他斩首,其余袁粲的党羽都没有追究。

袁粲的典签莫嗣祖为袁粲、刘秉传递密谋消息,萧道成召他来责问:“袁粲谋反,你为什么不禀报?”莫嗣祖说:“我是个见识浅薄的人,只知道报答袁公的恩情,怎敢泄露他的大事!现在袁公已经死了,我也不愿活下去。”王蕴的亲信张承伯藏匿了王蕴,萧道成也赦免了他,并且加以任用。

袁粲性情淡泊,平日生活简朴,却没有治理国家的才能;他喜欢饮酒,爱好吟诗,身居要职却不愿处理政务;负责具体事务的官员每次去请示决断,他有时还高声吟诗来回应。他闲居时就高卧家中,门口没有杂乱的宾客,不接触外界事务,所以最终遭遇失败。

裴子野评论说:“袁粲(字景倩)是民众敬仰的贤才、国家的精英,肩负先帝托付的重任;却智慧不足以铲除奸邪,权势不足以应对变故,在国家衰败之际,不能扶持危局。等到国家政权摇摇欲坠、天命将要转移时,他在小小的石头城里,不惜冒死反抗,这只是坚守普通人的气节,却没有担当国家栋梁的才能啊!”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相邻推荐:男频文女主觉醒后  狼窝(nph,强制,性虐,bg)  开在高中门口的小饭馆  沉默的巡游  我能看见东西价值,成了富贵花!  为了治疗丈夫的勃起障碍,只好和儿子上床的教师美母  战损生存指南  疾风回旋曲  独占悖论(1V3)  希望之线  [犬夜叉] 情迷意乱  皇帝聊天群  惊!白天给我看病的医生晚上居然这样做...  偏离航道(1v1h兄妹骨科bg)  歡迎來到天堂島  偏离航道  11字谜案  一嫁三夫,他们还是死对头!  盛唐探案录  宿敌就是妻子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