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30看书网

630看书网>白话文讲资治通鉴 > 第137章 齐纪三(第1页)

第137章 齐纪三(第1页)

(时间范围)从庚午年(永明八年,公元490年)到壬申年(永明十年,公元492年),共三年。

世祖武皇帝中永明八年(庚午年,公元490年)

春季正月,齐武帝下诏释放隔城之战的两千多名俘虏,让他们返回北魏。

乙丑日,北魏主前往方山;二月辛未日,前往灵泉池;壬申日,返回皇宫。

地豆干部落多次侵犯北魏边境,夏季四月甲戌日,北魏征西大将军阳平王拓跋颐击退他们。拓跋颐是拓跋新城的儿子。

甲午日,北魏派遣兼员外散骑常侍邢产等人前来齐朝访问。

五月己酉日,库莫奚部落侵犯北魏边境,安州都将楼龙儿击退他们。

秋季七月辛丑日,齐朝任命会稽太守安陆侯萧缅为雍州刺史。萧缅是萧鸾的弟弟。他重视案件审理,抓到强盗后,都赦免释放,允许他们改过自新,只有再次犯罪才处死;百姓既敬畏他又爱戴他。

癸卯日,齐朝实行大赦。

丙午日,北魏主前往方山;丙辰日,前往灵泉池;八月丙寅日初一,返回皇宫。

河南王度易侯去世;乙酉日,齐朝任命他的世子伏连筹为秦、河二州刺史,派遣振武将军丘冠先前往册封,并吊唁度易侯。伏连筹逼迫丘冠先向自己下拜,丘冠先不从,伏连筹将他推下悬崖杀死。齐武帝厚赏丘冠先的儿子丘雄;下诏称丘冠先的遗体落在边远地区,无法寻回,其子今后做官不受影响。

荆州刺史巴东王萧子响,勇猛有力,擅长骑马射箭,喜好军事,亲自挑选六十名带兵器的侍从,这些人都有胆识才干;他到荆州任所后,多次在内府用牛肉美酒犒劳他们。又私自制作锦袍、红袄,想赏赐给蛮族,换取兵器。长史高平人刘寅、司马安定人席恭穆等人联名秘密上奏武帝。武帝下令仔细核查。

萧子响听说朝廷使者到来,却没见到诏书,就召集刘寅、席恭穆及咨议参军江悆、典签吴修之、魏景渊等人追问,刘寅等人隐瞒不说;吴修之说:“既然朝廷已经下了敕令,我们就该设法应对搪塞。”魏景渊说:“应当先核查清楚。”萧子响大怒,逮捕刘寅等八人,在后堂将他们杀死,然后详细上奏武帝。武帝本想赦免江悆,听说所有人都已被杀,十分愤怒。壬辰日,任命随王萧子隆为荆州刺史。

武帝想派淮南太守戴僧静领兵讨伐萧子响,戴僧静当面奏报说:“巴东王年轻,长史等人对他逼迫太急,他一时愤怒才不顾后果。天子的儿子因过失杀人,有什么大罪!陛下突然派兵西进,会让人心惶惶,说不定会生出更多事端。我不敢接受诏令。”武帝没有回应,但内心认可他的话。于是改派卫尉胡谐之、游击将军尹略、中书舍人茹法亮率领几百名宫廷侍卫前往江陵,逮捕萧子响身边的亲信,敕令说:“萧子响如果主动投降,可以保全性命。”任命平南内史张欣泰为胡谐之的副将。

张欣泰对胡谐之说:“这次行动,取胜没有正当名义,失败却会留下奇耻大辱。萧子响身边的人凶恶狡诈,之所以为他效力,有的是贪图赏赐,有的是畏惧威势,不会自行溃散。如果我们在夏口驻军,向他们宣示祸福,就能不战而擒。”胡谐之不听。张欣泰是张兴世的儿子。

胡谐之等人抵达江津,在燕尾洲筑城。萧子响穿着白色衣服登上城楼,多次派使者与他们沟通,说:“天下哪有儿子反叛父亲的!我没有作乱,只是行事粗疏。现在我就乘小船返回京城,接受杀人的罪名,为什么要筑城抓我呢!”只有尹略回应说:“谁要和你这种背叛父亲的人说话!”萧子响只能落泪;他杀牛备酒,犒劳朝廷军队,尹略却把酒肉扔进长江。萧子响呼叫茹法亮,茹法亮疑虑畏惧,不肯前往。萧子响又请求见传诏官,茹法亮也不派来,还逮捕了他的使者。

萧子响大怒,派自己豢养的勇士召集府、州士兵两千人,从灵溪向西渡过长江;他亲自带领一百多人手持强弩,驻守在江堤上。第二天,府、州士兵与朝廷军队交战,萧子响在堤上放箭射击,朝廷军队大败;尹略战死,胡谐之等人乘小船逃走。

武帝又派丹阳尹萧顺之领兵继续西进,萧子响当天就带领三十名穿白色衣服的侍从,乘小船顺江前往建康。太子萧长懋一向忌恨萧子响,萧顺之从建康出发前,太子秘密嘱咐他,让他尽早处置萧子响,不要让他活着返回。萧子响见到萧顺之,想亲自申诉;萧顺之不允许,在射堂将他缢杀。

萧子响临死前,给武帝上奏章说:“臣的罪过比山高、比海深,甘愿受死。陛下派胡谐之等人前来,他们却不宣读圣旨,就树起军旗进入江津,在城南岸筑城防守。臣多次送信呼叫茹法亮,请求穿白色衣服见面;茹法亮始终不肯。手下人恐惧,才导致交战,这都是臣的罪过。臣在本月二十五日,本想自缚投降,希望返回京城,在府中待一个月后,再自行了断,这样可让齐国避免‘杀子’的非议,臣也能免去‘叛父’的罪名。愿望没能实现,现在就要命丧于此。写这封奏章时,臣哽咽难语,不知还能说什么!”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有关部门上奏请求将萧子响从皇族户籍中除名,削夺爵位和封地,改姓氏为“蛸”;所有受牵连的人,另行审查定罪。

过了很久,武帝游览华林园,看到一只猿猴跳跃悲鸣,问左右侍从,侍从说:“这只猿猴的幼崽前些天坠崖死了。”武帝想起萧子响,于是呜咽流泪。茹法亮因此受到武帝的严厉责备,萧顺之既惭愧又恐惧,生病去世。豫章王萧嶷上奏请求收葬萧子响,武帝不允许,将萧子响贬为鱼复侯。

萧子响叛乱时,各地藩王都上奏称萧子响谋反,兖州刺史垣荣祖说:“不该这样说。正确的说法应该是:‘刘寅等人辜负朝廷恩宠,逼迫巴东王,才导致这种情况。’”武帝看到垣荣祖的奏章,认为他说话得体。

朝廷军队焚烧江陵的府衙房舍,官府文书一时间全部烧毁。武帝因大司马记室南阳人乐蔼多次在荆州担任僚属,召见他,询问荆州的情况。乐蔼回答详细敏捷,武帝很满意,任命他为荆州治中,下令让他负责修复府州官署。乐蔼修缮了几百处官舍,不久就全部完工,且没有劳役百姓,荆州地区的人都称赞他。

九月癸丑日,北魏太皇太后冯氏去世;北魏高祖(孝文帝)五天没喝一口水,哀伤过度,超出礼制。中部曹华阴人杨椿劝谏说:“陛下肩负祖宗基业,治理天下万民,怎能像普通人那样拘守小节而损害身体!大臣们都惶恐焦虑,不知该说什么。况且圣人的礼制规定,哀伤不能损害性命;即使陛下想在万代面前显示自己的贤德,可对祖宗宗庙该怎么办!”孝文帝被他的话打动,才喝了一碗粥。

于是各位王公大臣都到皇宫上奏表,“请求尽快确定陵墓地址,依照汉、魏旧例,以及太皇太后临终遗令,安葬后就除去丧服,恢复正常政务。”孝文帝下诏说:“自从遭遇丧事,我恍惚如在昨日,侍奉灵柩,仍希望能再见太皇太后一面。安葬的事,我实在不忍心听闻。”冬季十月,王公大臣再次上奏表坚决请求,孝文帝下诏说:“陵墓事宜可依照典章办理;但丧服的规定,我实在不忍心改变。”孝文帝想亲自前往陵墓,戊辰日,下诏:“平时随从的仪仗,都可停用;负责警卫的武官,仍按规定防守侍卫。”癸酉日,将文明太皇太后安葬在永固陵。甲戌日,孝文帝拜谒陵墓,王公大臣坚决请求他除去丧服。孝文帝下诏说:“此事稍后再和你们细说我的想法。”己卯日,孝文帝再次拜谒陵墓。

庚辰日,孝文帝走出皇宫,来到思贤门右侧,与群臣互相慰问。太尉拓跋丕等人进言说:“臣等以老朽之年,先后侍奉多位君主;国家旧例,大多知晓。回想远祖去世时,只有护送灵柩的人穿丧服,左右侍从都穿常服;四位先祖、三位宗王去世时,也沿用这一旧例,从未改变。陛下以极致的孝心,哀伤过度,超出礼制。听说陛下每天吃的三顿饭,总量不满半碗,昼夜不脱丧服。臣等内心悲痛,坐立不安。希望陛下稍微克制哀悼之情,遵行先朝旧典。”

孝文帝说:“哀伤过度是常有的事,不值得你们进言!我早晚喝粥,大致能支撑身体,各位不必担忧!祖宗一心专注军事,没有修明文教;我现在遵照太皇太后的教诲,希望学习古代礼法,论及当下情况,与先世不同。太尉等国老,是朝政的依托,或许对典章旧例不够熟悉,暂且先了解我的大致心意。其他古今丧礼的细节,我会另外询问尚书游明根、高闾等人,你们可以听他们的解释。”

孝文帝于是对游明根等人说:“圣人制定‘卒哭礼’(安葬后停止哭泣的礼仪)和丧服变更的规定,都是逐渐克制哀伤之情。现在才十几天,就提议除去丧服,实在违背情理。”

游明根等人回答:“臣等查阅太皇太后的临终遗诏,规定‘过一个月安葬,安葬后即除去丧服’;所以在安葬之初,就上奏请求除去丧服。”

孝文帝说:“我想,中代(汉、魏)之所以不实行三年丧期,是因为君主去世后,继位君主刚登基,恩德尚未广布,臣下道义尚未融洽,所以才身穿礼服,举行即位仪式。我虽无德,但在位已超过十二年,足以让百姓知道有君主了。在这种时候不满足哀悼的心愿,让情感和礼制都有缺失,实在令人痛恨!”

高闾说:“杜预是晋朝的大学者,认为自古以来没有天子实行三年丧期的,认为汉文帝的制度,暗合古代礼法,即使是末世实行的制度,也可沿用。因此臣等才多次上奏请求。”

孝文帝说:“我查阅太皇太后遗诏,之所以要求臣子克制哀伤、尽早除丧,是担心荒废朝政。群臣的请求,用意也是如此。我现在上遵遗诏,下顺群心,不敢沉默不言而荒废政务;只希望穿着丧服,不举行吉礼,在每月初一、十五尽表哀思,这个请求应该可行,所以一心想这样做。像杜预的说法,对心怀孺慕之情的君主、处于居丧期间的君主,实在是一种污蔑。”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秘书丞李彪说:“汉朝明德马皇后抚养汉章帝,母子情深,无可挑剔,马皇后去世后,安葬不到十天,汉章帝就除去丧服。但汉章帝没有受到非议,马皇后的名声也没有受损。希望陛下遵行太皇太后遗诏,克制哀伤,听从群臣建议。”

孝文帝说:“我之所以眷恋丧服,不听从建议,实在是情感上无法忍受,岂止是为了避免非议!现在安葬事宜简朴,已遵遗诏;但悲痛思念的心情,全由我自己掌控,希望太皇太后的在天之灵能不剥夺我的这份心愿。”

高闾说:“陛下在上不除丧服,臣等在下独自除丧服,就显得臣子之道不够完备。况且陛下亲自穿着丧服,又处理朝政,吉凶事务混杂,臣私下感到疑虑。”

孝文帝说:“太皇太后生前爱护群臣,你们尚且不忍除丧,怎能让我对至亲独自忍受除丧之痛!我现在受遗诏逼迫,只希望熬到丧期结束;即使不能完全符合礼制,也能略微抒发内心的郁结。群臣可根据与太皇太后的亲疏、地位的贵贱、关系的远近,分别确定除丧服的时间,这样大致接近古代礼法,也便于现在实行。”

高闾说:“从前杨王孙主张裸葬,皇甫谧主张薄葬,他们的儿子都遵从遗愿,没有违背。现在陛下亲自奉行遗诏却有所不从,臣等才多次上奏请求。”

李彪说:“‘三年不改父亲的做法,可称大孝’。现在不遵遗诏,恐怕会有‘改道’的嫌疑。”

孝文帝说:“杨王孙、皇甫谧都用节俭教诲儿子,他们的儿子遵从,与现在的情况有何不同!‘改父之道’,恐怕与这事不一样。即使有‘改道’的嫌疑,我甘愿承受后代的非议,也不忍接受现在的请求。”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相邻推荐:狼窝(nph,强制,性虐,bg)  皇帝聊天群  男频文女主觉醒后  宿敌就是妻子  偏离航道(1v1h兄妹骨科bg)  偏离航道  11字谜案  希望之线  一嫁三夫,他们还是死对头!  开在高中门口的小饭馆  盛唐探案录  我能看见东西价值,成了富贵花!  战损生存指南  疾风回旋曲  [犬夜叉] 情迷意乱  惊!白天给我看病的医生晚上居然这样做...  独占悖论(1V3)  沉默的巡游  歡迎來到天堂島  为了治疗丈夫的勃起障碍,只好和儿子上床的教师美母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