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30看书网

630看书网>金手指是看广告 > 第123章(第1页)

第123章(第1页)

“谢乔……”他低声念着这个名字,像是在掂量,“豫州崭露锋芒,梁国扫平徐济,河北计淹蛾贼……如今,又作此雄文?”他想起了文中那句“恳请天下高明之士不吝斧正”的注脚,嘴角逸出一丝若有若无的笑意。

是无心之失,还是……别有用意?倒是有趣。

与此同时,京师雒阳,尚书卢植,也在反复吟诵着这篇《梁园赋》。

与郑玄的沉静不同,卢植读赋时,声音抑扬顿挫,带着一股金石之气。

他戎马半生,亦是经学大家,文武之道,皆有涉猎。

“妙则妙矣,气魄亦足,只是……”卢植读罢,将抄本往案上一放,目光扫向侍立左右的门生故吏,“此赋果真系那梁国相谢乔所作?”

一名门生连忙躬身应道:“回老师,确实如此。此赋已传遍各州郡,皆署名梁国谢乔。梁国相府还特意传出话来,说谢乔自觉才疏,文中或有错漏,望天下高士指教。”

“哦?请天下高士指教?”卢植挑了挑眉,手指轻轻叩击着桌面,“小小年纪,好大口气。以女子之身,坐镇一方,已是奇事。如今又能作出此等文章……是真是假?抑或是寻人代笔,故作姿态?”他并非全然不信,只是谢乔之前的名声,多在于其雷厉风行的军事手腕和对时局的精准把握,这突然展现的文学才华,反差太大,由不得他不生疑。

另一位年纪稍长的故吏则道:“老师,代笔之说,我看未必。谢府君入主梁国时日尚短,根基未稳,若行此沽名钓誉之事,一旦败露,反受其害。况且,观此赋气象,非胸有丘壑者不能为。依学生看,或许这位谢府君,确是文武全才。”

卢植沉默不语,重新拿起赋文,目光再次逡巡。他也注意到了几处似乎不甚妥帖的地方,但比起郑玄的纯粹从经学、音韵角度的审视,卢植想得更多的是这篇赋出现的时机,以及谢乔的真实意图。

借梁园,办文会,扬名声……好大的手笔,好深的算计。

这赋文,怕不只是文学,更是檄文,是请柬,也是试探天下士子人心的一块敲门砖。

他哼了一声,不知是赞是叹:“有点意思。这天下,越来越熱闹了。”

颍川书院内,荀彧与几位友人手执抄本,围坐灯下。

荀彧反复品读,脸上露出赞赏之色:“此赋不仅文采夺人,更难得的是其立意。于此乱世,欲借文会重振人心,凝聚名士,谢府君此举,深谋远虑,非寻常女子可比。”

旁边有人点头附和:“是啊,既为梁王扬名,又显自身才干,一举两得。”

雒阳城,在司徒府任奏曹掾的孔融兴奋不已。他年轻气盛,正是熱爱辞赋的年纪,得此佳作,如获至宝。

与友人聚在一处,反复吟诵,逐字逐句地探讨其中精妙之处,恨不能立刻飞往睢阳,去见见这位奇女子。

就连归乡祭祖的曹操,听闻此事后,也特意找来一份《梁园赋》。他读罢,目光闪动,对左右赞道:“此女不仅有将略之才,亦有惊世文采,当真不可小觑。”

当然,并非所有人都沉浸在赞叹之中。

一些真正浸淫经史、精通音韵训诂的老学究,或是在某个僻静书斋里苦读的寒门士子,反复诵读之后,总觉得赋中某几处音律似乎略有拗口,或是某个典故的用法,与古籍记载稍有偏差?但这种感觉极其细微,稍纵即逝。

他们皱着眉头,翻阅古籍,试图找出证据,却又往往无功而返。

毕竟,《梁园赋》整体气势磅礴,文采斐然,那几处疑点,在通篇的光芒下显得微不足道。

是自己学艺不精,还是谢府君另有深意?

又或是真如其言,偶有瑕疵,待人斧正?

一时间,众说纷纭,反而更助长了《梁园赋》的传播热度。

相府书房内,谢乔听着周密的回报,嘴角笑意愈盛。

很好,用她原世界的话说,成功骗到了弹幕,就等着那些自诩高明的“杠精”们自己跳出来了。

她甚至能想象到,不久之后,围绕这篇赋文的争论,将会如何席卷整个士林。

舆论已然彻底引爆。

梁王刘弥见时机成熟,立刻顺水推舟,以梁王府的名义,正式向天下布告示:为重现孝王遗风,感念梁国相谢乔美意,兹定于二月初一,重开梁园,广邀天下文人雅士,莅临睢阳,以文会友,共襄盛举!

这消息一出,无异于在刚刚经历过黄巾之乱、死气沉沉的天下打上了一剂强心针。

战乱之后,人心需要慰藉,精神需要寄托,一场盛大的文化集会,来得正是时候。

一时间,睢阳城仿佛成了一块巨大的磁石,吸引着四面八方飞来的铁屑。

洛阳的贵胄、颍川的士子、南阳的游侠、冀州的客商,甚至还有更远处闻风而来、抱着各种心思的人,都朝着这个方向汇聚。

通往睢阳的几条主要官道上,车辚辚,马萧萧,扬起的尘土遮天蔽日,数日不散。

城门处更是拥堵不堪,守城军士不得不加派人手维

持秩序,检查盘问也比往日严苛了数倍。

城内的景象更是热闹得快要沸腾。客舍早已家家挂出“客满”的牌子,来晚一步的,只能设法投宿民居,连带着寻常百姓家的房价都水涨船高。

酒肆茶楼更是座无虚席,从清晨到深夜,喧哗声、谈笑声、辩论声不绝于耳,跑堂的伙计脚不沾地,累得满头大汗。

物价也跟着一路攀升,一斗粟米的价格几乎翻了一番,饶是如此,依旧供不应求。

谢乔站在城楼上凭栏远眺,看着城中鼎沸的人声与车水马龙,嘴角噙着一丝若有若无的笑意。

时机已至,她的第二步棋,该落子了。

第二日,本就拥挤闹热的睢阳东市,赫然多出了十几个格外扎眼的摊位。

这些摊位都选在市集最显眼的位置,摊主清一色是身材魁梧、面相粗犷的汉子,皮肤黝黑,眼神锐利,穿着寻常的短打装束,操着一口带着浓重边塞腔调、略显生硬的中原话。

他们沉默寡言,只在有人询问时才开口,与周围热情吆喝的本地商贩形成了鲜明对比。

而他们摊位上摆放的东西,更是引来了无数好奇的目光。一堆堆圆滚滚、带着新鲜泥土气息的块茎,有黄皮的,有褐皮的,大小不一,从未有人见过。

一捆捆颗粒饱满、色泽金黄的棒状作物,顶端还带着枯黄的缨子。

还有案板上用粗布盖着的大块肉,掀开一角,露出下面鲜红的牛肉和带着脂肪纹理的羊肉块,空气中弥漫着一股淡淡的腥膻气。

“这位大哥,敢问此物何名?怎生食用?”一个穿着体面、像是大户人家管事的胖子,捻起一个土豆,翻来覆去地看。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相邻推荐:皇帝聊天群  偏离航道(1v1h兄妹骨科bg)  白话文讲资治通鉴  沉默的巡游  盛唐探案录  我能看见东西价值,成了富贵花!  开在高中门口的小饭馆  为了治疗丈夫的勃起障碍,只好和儿子上床的教师美母  11字谜案  狼窝(nph,强制,性虐,bg)  一嫁三夫,他们还是死对头!  男频文女主觉醒后  偏离航道  疾风回旋曲  战损生存指南  独占悖论(1V3)  希望之线  月牙欲烙  惊!白天给我看病的医生晚上居然这样做...  歡迎來到天堂島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