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味道,从来就不该被阶级封存。
第二道“椒蜜藕”呈上,配《耕织吟》变调,节奏延后十二拍,正是苏晚晴昨夜临行前亲自敲定的节点。
她站在队列末尾,目光扫过每一位舞者的手腕、步伐、呼吸频率,确认无误后,才悄然松了半口气。
真正的杀招,还在第三道。
“九酿梅酱”上殿时,孙福安已强压心绪,冷声下令:“取火来,当场验料!我倒要看看,你们是否用了巫蛊邪法,才仿得出这般气息!”
两名侍从立刻捧上银炉,火焰腾起,橘红的光映亮众人面容。
酱体入锅,初时无异,可不过三息,一股醇厚悠远的香气骤然溢出——那是陈年木桶经年发酵的独特气息,夹杂着梅子熟透后的蜜香与微腐的木质沉香,与宫中秘藏三十年的“御酱”气息,分毫不差。
全场哗然。
便在此时,门外传来一阵缓慢而沉重的脚步声,伴随着竹椅拖地的摩擦音。
众人回头。
只见两名仆从抬着一架旧藤椅,上面坐着一位白发苍苍的老妪,脸上皱纹如沟壑纵横,双眼几近失明,却倔强地昂着头。
是陈婆婆。
九十高龄,曾是先帝御前一名洗碗婢女,唯一活见过“酱王”真容的人。
“让我闻闻……”她颤巍巍抬起手,“这味儿,是不是当年先帝赏的那一坛?”
无人阻拦。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因为她代表的,不是身份,是记忆。
她深深吸了一口气。
刹那,老泪纵横。
“没错!”她嘶声喊出,声音竟比年轻人还响,“就是这个味!比那年的还多一分仁心!那年是贵气,今年是人心!是活人做的酱,不是祭坛上的供品!”
话音落下,寂静如雷。
苏晚晴站在人群之后,指尖轻轻抚过红巾一角,心中默念:成了。
这一局,不只是味道赢了,是土地赢了,是百姓赢了,是那些从未被记载的名字,第一次堂堂正正走上了庙堂。
孙福安脸色铁青,站在高阶之上,像一尊即将崩裂的石像。
他死死盯着那碗梅酱,仿佛要把它烧穿。
他张了张嘴,似要下令终止仪式。
可就在这时——
远处宫墙之内,忽有钟声轻荡,自东南角楼悠悠传来。
紧接着,鼓声起,低沉浑厚,如大地脉动。
那不是原定仪程中的乐章。
那是太常寺的方向。
而更令人震惊的是,那旋律的轮廓,竟隐隐指向一首早已被弃用百年的古调——《南风歌》。
钟鼓声如潮水般漫过宫墙,自太常寺方向滚滚而来,那本该沉寂百年的《南风歌》变调竟在今日破尘而出,音律苍劲悠远,仿佛从历史深处挣脱枷锁,直击人心。
殿内《采桑谣》余音未散,兰姑指尖猛地一挑,琴弦震颤,乐谱最后一节悄然提速半拍——那一瞬,不只是节奏的改变,而是对礼制无声的反叛。
少女们心领神会,脚步骤然昂扬,十二只陶碗齐齐高举过头,清越歌声冲破冷雾:“桑叶青,杏花明,一碗酸甜敬太平!”
字字如珠落玉盘,句句似春风化雪。
这本是乡野俚曲,此刻却在太庙之上回荡出庙堂之气。
孙福安脸色惨白如纸,嘴唇哆嗦着,手中玉珏几乎握不住——他想喝止,可声音卡在喉咙里,像是被那股扑面而来的酱香生生堵了回去。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相邻推荐:雨涌风起 龙门秘录 苏塘镇的情爱回忆1998 盛唐探案录 月牙欲烙 女帝洛璃的烦恼 我高考落榜去当兵 一嫁三夫,他们还是死对头! ABO百合futa水仙 战损生存指南 伏羲异世录 为了治疗丈夫的勃起障碍,只好和儿子上床的教师美母 男频文女主觉醒后 白话文讲资治通鉴 天幕直播:带着老祖宗们玩遍诸天 偏离航道 后宫御宴 将皇宫里的母猪统统肏服在我的胯下 金手指是看广告 十二门徒书:黑胶皇后阿狸 女主角过于帅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