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30看书网

630看书网>穿越成寡妇,我的媳妇竟然是男的 > 第166章 针尖上的火种(第2页)

第166章 针尖上的火种(第2页)

而破庙之内,谢云书缓缓睁开眼,望向窗外渐亮的天色。

风吹破门板,烛火摇曳,映着他唇边未干的血痕。

他低声自语,如同呓语,又似宣判:

“来了就好。”沈玉楼的算盘打得响,可他低估了一根银针牵动的民心。

谣言如蝗,一夜之间啃噬着南货的信誉。

街头巷尾,家家户户翻箱倒柜,将那些曾被视作“救命良方”的酱菜、药散倾倒入沟。

孩童蒙着口鼻尖叫:“别碰!那是带毒的东西!”乞丐跪在集市中央,声泪俱下地控诉:“我亲眼看见那郎中用血洗手,泡进酱坛里头啊!”人群哗然,怒火升腾。

可就在这万众唾骂之际,一个拄拐的老妇突然冲出人群,枯瘦的手指直指那乞丐:“你胡说!谢大夫救过我儿子的命!若不是他一针扎醒昏迷三日的娃,我家早断了香火!”

她话音未落,又有汉子站出来:“我在永宁镇染疫,是他连夜施针退热,人还没走,你们倒先咬起恩人来了?”

“我娘咳血半年,吃了他开的‘归元汤’,如今能下地纺线!”

“我家孩子腹胀如鼓,是他用艾灸加药散治好的!”

一人发声,百人应和。

怒意调转矛头,直指造谣者。

混乱中不知谁喊了一句:“既然说药有毒,那就当众验一验!谁敢拦,谁心虚!”

刹那间,街市化作公堂。

百姓自发抬出自家珍藏未用的“护胃安神散”,请来县中最德高望重的老中医陈伯当场开坛查验。

陶坛启封,药香四溢,陈伯捻须细嗅,又以银针试毒,半晌抬头,朗声道:“此药以茯苓、甘草、山药为主,辅以陈皮、砂仁理气和中,温而不燥,补而不滞——分明是养胃安神之良剂,何来毒性?若说这都带毒,岂非米面皆可杀人?”

人群寂静一瞬,随即爆发出震天怒吼。

“我们被骗了!”

“有人要毁晚晴商盟!”

“还谢大夫清白!”

消息如野火逆风燎原,不到两个时辰便烧到了城西破庙。

庙内,烛火微弱,谢云书靠墙而坐,唇角仍挂着未擦净的血痕,胸口起伏微弱,仿佛一口气咽不下便要就此逝去。

但那双眸子,却亮得骇人,像是寒夜里燃起的鬼火。

他听完了赵判官私生子的禀报,缓缓闭眼,指尖在乌木针匣上轻轻一叩,似在计算时辰,又似在与命运对弈。

片刻后,他睁眼,提笔蘸墨,手腕虽颤,字迹却锋利如刀——

“九味清瘟饮”方:金银花、连翘、黄芩、板蓝根、玄参、桔梗、薄荷、甘草、贯众。

水煎服,日三服,轻症三日可愈,重症七日见缓。

末尾一行小字,力透纸背:

“凡服此方者,七日内若现咳血之症,本人谢云书,愿以命偿。”

赵判官私生子盯着那句话,手猛地一抖:“您……您这是把自己的命押上了!”

“不。”谢云书低笑一声,声音沙哑如锈铁摩擦,“我是把他们的胆,逼出来。”

他抬手,将药方递出,指尖冰凉,却稳如磐石:“刻版,百份。今夜必须贴满城门、驿站、码头——要让每一个喝过南水、吃过南粮的人,都看得见。”

夜雨倾盆,黑衣记事官藏身屋檐之下,目睹少年翻墙而出,怀揣蜡封药方如捧圣旨。

他提笔疾书:“灰袍郎中垂死反扑,发布‘清瘟饮’,署名立誓偿命。疑为困兽之举,然民间已有响应之势。”

但他没写的是——那一夜,他看见谢云书在烛火下翻开一本残旧医书,页角绘着一枚银针贯穿龙纹的图样,而他的嘴角,竟浮起一丝近乎胜利的冷笑。

翌日清晨,县衙门前架起大锅,药香随风弥漫全城。

第一帖“九味清瘟饮”熬成时,无人敢上前。

百姓屏息围观,目光在药汤与那张张贴在墙的生死状之间来回逡巡。

直到一位披甲老卒蹒跚而出。

他左袖空荡,右颊带疤,颤巍巍捧碗,仰头一饮而尽。

半个时辰过去,老人坐在台阶上晒太阳,咳嗽两声,却是痰出而非血。

人群静了三息,骤然爆发出雷鸣般的掌声,如春雷滚过死寂大地。

风起巷陌,火种已燃。

喜欢穿越成寡妇,我的媳妇竟然是男的请大家收藏:()穿越成寡妇,我的媳妇竟然是男的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相邻推荐:月牙欲烙  女帝洛璃的烦恼  偏离航道  苏塘镇的情爱回忆1998  十二门徒书:黑胶皇后阿狸  盛唐探案录  ABO百合futa水仙  女主角过于帅气  我高考落榜去当兵  为了治疗丈夫的勃起障碍,只好和儿子上床的教师美母  雨涌风起  伏羲异世录  龙门秘录  一嫁三夫,他们还是死对头!  天幕直播:带着老祖宗们玩遍诸天  战损生存指南  男频文女主觉醒后  白话文讲资治通鉴  金手指是看广告  后宫御宴 将皇宫里的母猪统统肏服在我的胯下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