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30看书网

630看书网>风云际会:杨仪传 > 第149章 两根杆子(第1页)

第149章 两根杆子(第1页)

夜色如同一块巨大的黑色天鹅绒,笼罩着沉睡的张府。张又冰的身影如同一缕难以捕捉的青烟,悄无声息地落在父亲书房的窗外。她没有惊动任何人,仅用一根细如牛毛的银针,轻轻一拨,便无声地打开了沉重的窗栓,翻身而入。

书房里依旧弥漫着属于旧世界的腐朽与书卷的陈腐气息。月光透过窗棂,洒在一排排顶天立地的书柜上,将那些浩如烟海的卷宗照得如同沉默的墓碑。这里是父亲一生心血的所在,也是大周皇朝庞大而僵化的律法机器运转的一个缩影。

张又冰的眼中没有丝毫怀念或敬畏。在她看来,这满屋子的卷宗记录的并非正义与公理,而是无数悲剧与不公,是阶级间长达数百年的压迫与剥削的铁证。

她走到书架前,那双清冷的眸子如同最精密的仪器,开始快速扫视着卷宗的标签。珍·过目不忘的天赋在这一刻发挥到极致。无数信息如同洪流般涌入她的大脑,随即被迅速分类、筛选、整理。常人需数月甚至数年才能完成的工作,对她而言不过一盏茶的功夫。

她的目标明确。她需要一个足够棘手、牵扯甚广且与锦衣卫明确关联的陈年旧案。很快,她的目光定格在一个落满灰尘的牛皮卷宗上。标签上写着:“建武十年,江南织造局周氏贪墨通敌案”。

正是它了。她将卷宗抽出,轻轻吹去上面的浮尘,翻开来。泛黄的纸张上记录着一桩三年前轰动一时的案件。江南织造局总管周恪俭被查出利用职务之便,贪墨高达三十万两白银的丝绸款项,并将其中一部分私下交易给东瀛倭寇,换取奇珍异宝。案发后,刑部出动精锐千里追捕,终于在一处沿海小镇将周恪俭抓获。然而,就在押送回京途中,一伙武功高强的神秘江湖人突然杀出,劫走了主犯周恪俭。刑部押送官差死伤惨重,线索就此中断。刑部追查了近一年,却毫无结果,此案最终只能以悬案不了了之。

但张又冰在卷宗的最后一页看到了她最需要的东西。那是时任刑部尚书李定安的朱笔批注,字迹龙飞凤舞,却充满压抑的愤怒:“劫囚者身法诡异,招式狠辣,不似中原武功。其行动精准,对押送路线了如指掌,非内鬼莫属。锦衣卫在此案中屡屡掣肘,形迹可疑,当深查!”这正是完美的“敲门砖”。张又冰合上卷宗,嘴角勾起一抹满意的笑意。

第二日清晨,张又冰褪去了那身便于行动的黑色劲装,换上了一袭淡青色的素雅仕女服。衣服料子极佳,剪裁讲究,既不显奢华,又透着一股书香门第的大家闺秀气质。她将一头乌黑长发用一根简单的碧玉簪挽起,脸上未施粉黛,整个人看起来清丽脱俗,又带着一丝恰到好处的柔弱与书卷气。她将那份沉甸甸的卷宗抱在怀中,走出张府。她没有乘坐马车,而是选择步行。一路穿过繁华街道,最终来到那个让整个京城官员都闻之色变的地方——镇抚司衙门。

与其他衙门的庄严肃穆不同,锦衣卫的衙门从骨子里透着一股阴森与血腥。门前没有鸣冤鼓,只有两尊用整块黑铁铸成的巨大獬豸雕像,龇牙咧嘴。朱红色大门上布满碗口大小的铜钉,在阳光下泛着冷硬的光。门口站着八名身穿飞鱼服、腰佩绣春刀的锦衣卫校尉。他们不像普通卫兵那样站得笔直,而是以一种看似随意实则充满杀气的姿态环视四周。眼神冰冷麻木,仿佛在看着一个个死人。任何普通人站在这里,都会两股颤颤,冷汗直流。但张又冰的脸上没有丝毫畏惧。她抱着卷宗,径直走了过去。

“站住!锦衣卫办案,闲人免进!”一名校尉上前一步,手中的绣春刀虽未出鞘,但那股冰冷的杀气已足以令人窒息。

张又冰停下脚步,微微欠身,声音不大却清晰地说道:“小女子乃刑部郎中张自冰之女,张又冰。因一桩陈年旧案涉及贵司,家父又卧病在床,小女子心急如焚,故斗胆持案卷前来求见指挥使李自阐,李大人。还望这位大哥能够代为通传一声。”她的声音清脆悦耳,态度谦恭有礼。那副柔弱而又倔强的样子,很难让人将她与任何危险联系在一起。

那名校尉上下打量了她一眼,眼神中闪过一丝狐疑。

刑部缉捕司郎中的女儿?

他与身边的同伴对视一眼,显然也感到有些棘手。他们可以毫不犹豫地砍掉一个前来闹事的江湖莽夫的脑袋,但面对一个有明确身份且理由听起来冠冕堂皇的四品大员千金,他们也不敢过分造次。毕竟,他们的新任指挥使大人可是一位讲究“规矩”和“体面”的状元公。

“破浪号”在茫茫大海上平稳地航行着。

在经历了最初的极度震撼后,张自冰和柳雨倩那颗几乎要跳出胸膛的心脏终于渐渐平复下来。他们开始像两个第一次进大观园的乡下人一样,好奇而又胆怯地观察着船舱里的一切。

他们发现,这个巨大的通铺船舱里什么样的人都有。

有几个精明的行商正聚在一起,唾沫横飞地讨论着到了安东府后该如何从供销社抢购到最新出产的水泥和玻璃。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他们说,那两样东西运回内地,价格能翻好几倍,是稳赚不赔的买卖。

还有几户拖家带口的普通人家,看起来是去那边探亲的。他们的脸上带着期待与兴奋,一个妇人正在向身边的人炫耀,她儿子在安东府当工头,上个月又寄了二两银子的月钱回来。她说,儿子在信里讲,再干上一年,就能在新生居分到一套带独立厕所的砖瓦房了。

而最让张自冰感到触动的,是缩在角落里的那十几个衣衫褴褛、面黄肌瘦的流民。他们是从遭遇水灾的淮南一路逃难过来的,几乎一无所有,身上所有的家当加起来也凑不齐六十文的船票。听说是万金商会的船主看他们可怜,又听他们说要去安东府投奔活路,便破例让他们上了船,说是到了安东府后可以去新生居的招工处先预支工钱再来还船票。

一个骨瘦如柴的年老流民正在对孙子讲述着他听来的传闻。

“娃儿,你记着。等到了安东府,那个地方就有好日子过了。听人说,那里不收地租,不收丁税!只要肯干活,就有饭吃,有衣穿!”

“他们那儿有个神仙一样的大官,叫‘社长’。他会变法术,能让钢铁自己跑起来,能让石头变成盖房子的好东西!”

“听说,那里的女人都能进工厂当工人,挣的钱不比男人少!她们的脚也不用裹,可以跟男人一样满地跑!”

这些光怪陆离却又充满无限希望的话语,一句句飘进张自冰和柳雨倩的耳朵里。

他们听着这些来自最底层的声音,看到那些行商眼中闪烁的贪婪光芒,看到那些探亲人家脸上洋溢的幸福笑容,也看到那些流民眼中重新燃起的对生的渴望。

这些不同阶级、不同身份的人,此刻却因为同一个目的地而聚集在这艘钢铁巨轮上。他们的脸上都带着一种名为“希望”的表情。

柳雨倩紧紧地握着丈夫的手,嘴唇微微颤抖。她想起了自己年轻时行走江湖、行侠仗义的岁月。她也曾以为自己可以凭借手中的剑去改变世间的不公。但此刻,她才发现自己曾经的努力与这艘船所带来的改变相比,是多么渺小与可笑。一艘船,六十文的船票,就足以改变成千上万穷苦人的命运。这比任何绝世神功都要来得震撼和伟大。

安东府,新生居总部。

你放下了手中那份刚刚由凌华送来的电报。

电报的内容很简洁:“‘破浪号’已于子时从连州港启航。目标人物已登船。预计明日傍晚抵达。”

这份电报本身就是奇迹。当第一批从南洋运来的橡胶被蒸汽货轮卸下在安东府的码头时,就注定了这个世界的传递方式将被彻底改写。解决了电线的绝缘问题,有线电报的技术便再无瓶颈。一条沿着海岸线铺设的地底电缆已经将安东府与几个重要的沿海港口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信息的传递速度从过去的数日甚至数月缩短到了几分钟。这是你为这个世界装上的新的“神经系统”。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相邻推荐:龙皇崛起:我,蛟龙奥鲁古  十二门徒书:黑胶皇后阿狸  美女同桌总掐我,从抵抗到真香  科举:寒门毒士  雨涌风起  苏塘镇的情爱回忆1998  伏羲异世录  师生心理学江湖:对话手册  天幕直播:带着老祖宗们玩遍诸天  亡国公主靠考古直播续命  前夫哥你病得不轻啊!  龙门秘录  女帝洛璃的烦恼  ABO百合futa水仙  穿越成寡妇,我的媳妇竟然是男的  女主角过于帅气  我是坏女人!你们干嘛争着宠?  真武辰尊  我高考落榜去当兵  后宫御宴 将皇宫里的母猪统统肏服在我的胯下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