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30看书网

630看书网>梦动三国 > 第75章 枪术精进道心渐明(第1页)

第75章 枪术精进道心渐明(第1页)

(197年夏-秋·落马坡-陇西旧地)

一、马上砺枪·护念为先(197年夏·落马坡校场)

197年的夏风裹着麦浪的清香,吹过落马坡的校场。茅庐旁的梨树苗已长到齐腰高,新抽的枝芽上还挂着未谢的梨花,白得像雪。童渊牵着三匹战马站在校场中央,其中一匹白马身形矫健,鬃毛如银——正是当年赵云从幽州骑回的那匹,也是赵雄生前常骑的战马。

“乱世里,流民最怕的不是步兵,是骑兵。”童渊手持马鞭,指着校场尽头的草靶,“马快枪利,百姓跑不及躲不开,只能任人宰割。你要练的不是马上杀敌的狠劲,是‘马动枪稳、护人为先’的巧劲——就像你赵大哥说的,枪是护具,马也是护具。”

赵云翻身上马,左手握住缰绳,右手握紧龙胆亮银枪。枪杆比寻常马枪略长,却因淬过潜龙潭的寒铁,能随内力调整轻重,在马背上握持格外趁手。他想起赵雄生前说过的话:“雪梅她爹李寒山先生练剑,剑鞘比剑身还厚——不是为了耍狠,是怕剑刃误伤了百姓。”

“先练‘马上定军’。”童渊的声音传来,“双脚蹬紧马镫,沉腰坐胯,枪尖对准三十步外的靶心红心,马动枪不动。”

赵云依言而行,双脚死死蹬住马镫,身体微前倾,将内力沉到丹田。白马起初有些躁动,原地踏步转圈,马尾甩得猎猎作响,他却如粘在马背上一般,手腕稳如磐石——枪尖始终对准靶心,连一丝晃动都没有。这股稳劲,一半是寒潭打坐练出的定力,一半是记着李寒山“护弱不欺”的剑理。

“不错,有你赵大哥当年护流民突围时的稳劲。”童渊点头,又指向校场边缘的苹果树枝,枝上挂着红透的苹果,还缀着翠绿的叶子,“再练‘回马枪’——策马奔过果树,转身时枪尖挑落苹果,不许碰掉一片花叶。”

赵云应了一声,双腿轻夹马腹,白马会意,扬蹄奔出。风从耳边呼啸而过,卷起他的衣袍,他余光瞥见树枝上的红苹果,待马奔过果树三丈远时,突然猛勒缰绳——白马嘶鸣一声立起,他借惯性向后一转,龙胆亮银枪如一道银光反刺,“唰”的一声,一个苹果稳稳挑在枪尖,树枝上的花叶却完好无损。

连续练了半个时辰,赵云额角渗出的汗水顺着脸颊往下淌,刚要勒马到树荫下休息,突然看见校场入口处,一个约莫四五岁的孩童举着风车,追着一只蝴蝶跑,竟直直冲到马前。

“小心!”他心头一紧,不等细想,左手猛拉缰绳,右手持枪顺势下垂——枪尖贴着地面划过,带起细小的尘土,白马前蹄腾空,嘶鸣着停下,距离孩童不足三尺。

赵云翻身下马,快步上前扶住吓呆的孩童,摸了摸他的头:“怎么跑到这里来了?这里危险。”

“我……我找陈婆婆要糖吃……”孩童怯生生地举起手里的风车,风车还在转。

这时,陈婆婆提着竹篮赶来,拉过孩童,对着赵云连连道谢:“多亏赵壮士反应快!这孩子就是皮,拦都拦不住。”

童渊走过来,拍了拍赵云的肩膀,目光落在他手里的枪上——枪尖沾着些许尘土,却透着温润的暖意。“马快枪更快,不如心更稳。”他语气里满是赞许,“你刚才勒马时,枪尖自动下垂避开孩童,不是刻意为之,是‘护念’已成本能——这才是李寒山先生和你赵大哥都想教你的真本事。”

赵云摸了摸枪杆上的龙纹,想起赵雄曾给他看过李寒山的剑谱,首页写着“剑者,护也,非杀也”,如今终于懂了:无论是剑还是枪,无论是步战还是马战,核心从来都是“护民”,不是“斗狠”。

二、临歧别意·初心相照(197年夏末·落马坡山道)

入夏末,一场暴雨过后,落马坡的梨树苗又长高了半尺。童渊坐在茅庐前的石凳上,手里翻着一本泛黄的笔记,封面上写着“护民杂记”,落款是“李寒山”——是李雪梅生前交给赵雄的,赵雄牺牲后,吕子戎一直妥善收着。

“子龙,收拾一下行囊,我带你去陇西。”童渊合上笔记,抬头看向正在磨枪的赵云,“那里是我和你李伯父当年一起护过流民的地方,他的笔记里提过不少‘长久安稳’的法子,你去看看,才能真懂‘护民’不是守着一个坞堡。”

赵云手里的磨枪石顿了顿:“李伯父也去过陇西?”

“去过。”童渊点头,眼神飘向远处的隐落山,“二十年前,黑山军劫掠陇西,我和你李伯父一起在鹰嘴岗挡了三个月,后来他回了荆襄,我留在那里教百姓种地练枪——他的笔记里写着‘护民要先给饭吃,再给安稳’,你去了就明白了。”

临行前一日,吕子戎帮赵云收拾行囊:将桑绸帕子、公孙晓月寄来的画仔细叠好放进布包,又塞进两包干粮(陈婆婆烤的麦饼,还裹着油纸)和一小瓶艾草汁(坞堡的老猎户教的方子,防蚊虫叮咬)。“这是李伯父的笔记,你带上。”他递过那本泛黄的笔记,“里面写了不少辨识草药、开垦荒地的法子,说不定在陇西能用得上。”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赵云接过笔记,指尖抚过封面上的“李寒山”三个字,心里一暖:“子戎兄,坞堡就拜托你了。若遇着乱兵,记得用‘三角联防’,别硬拼——实在不行,就躲进隐落山的山洞,那里有大哥当年藏的粮食。”

“放心。”吕子戎笑了,从怀里掏出几块磨枪石,用桑绸包好,“这是陈婆婆用潜龙潭边的青石磨的,比寻常磨枪石更细,护枪杆。我已教青壮们在坞堡外挖了新的战壕,还备了滚木礌石,定能守住。你跟着先生好好学,把陇西的法子带回来,咱们一起把常山变成安稳地。”

次日清晨,天刚蒙蒙亮,晨雾像纱一样裹着落马坡。赵云牵着白马,跟着童渊走到山道入口,白马的马蹄踏在沾着露水的青石板上,没有一点声响。他回头望去,只见常山坞堡的方向,吕子戎正站在校场上,手把手教青壮们练“缠字诀”——一个青壮持枪时手腕太僵,他弯腰握住对方的手,调整枪杆角度,嘴里说着“沉肩坠肘,像抱孩子一样稳”,神情认真。

坞堡的炊烟袅袅升起,混在晨雾里,像一条白色的带子;青壮们的练枪吆喝声隐约传来,还有孩童的笑声,隔着晨雾听不真切,却格外温暖。赵云摸了摸胸口的梅花玉佩(李雪梅遗物),又拍了拍怀里的李寒山笔记,对着坞堡的方向轻轻点头,翻身上马。

童渊勒马等待,见他目光回望,却不言语,只轻轻抖了抖缰绳:“走吧。守好一方坞堡是初心,懂了如何让千万个坞堡都安稳,才是道心——你李伯父和赵大哥,都盼着你懂这个理。”

白马扬蹄,踏着晨露向前奔去。赵云回头望了最后一眼,吕子戎恰好抬起头,两人隔着晨雾遥遥相望,没有挥手,也没有喊话,却都从对方眼中读懂了彼此的心意——一个守着现有的安稳,一个去探寻更远的护民之路,终会殊途同归。

三、陇西古道·旧迹寻踪(197年秋·陇西山道)

从常山到陇西,走了整整半个月。入秋后的陇西山道,两旁的酸枣树结满了红果,像一串串小红灯笼;偶尔能看见零星的村落,石屋错落,炊烟袅袅,不像常山那般处处透着战乱的紧张。

“这里早年比常山乱十倍。”童渊勒马指着远处一座形似鹰嘴的山岗,“那叫‘鹰嘴岗’,二十年前,黑山军三百多人占了岗子,天天劫掠山下的村落。”

赵云顺着他指的方向望去,山岗上有几间石屋,屋顶盖着厚厚的茅草,隐约能看见村民在岗下的田地里劳作。“先生和李伯父当年是怎么挡住他们的?”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相邻推荐:墨染花开情丝雨  荒野求生获传承之大医通天  偷恋星星的月亮  逗c欢乐多,不缺我一个+番外  都市之我的灵田奶爸  桃李嫁东风  凤凰男逼我给白月光伺候月子?滚  被逼同居后,禁欲商爷一秒沦陷  双姝传:蕾伴一生+番外  炉鼎修仙传2  重生末日前这一世换我保护你  宝可梦:从波波走向世界冠军  他是心底的月亮+番外  震惊!团宠小师妹在修真界搞内卷了!  她养大的白月光  天师归来都市伏魔录  队长总是板着张脸我该怎么办+番外  我本来很爱你!  滴血惊神阙  末世全寝穿书!全员炮灰?不可能+番外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