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父偃正在前往长安的路上。
………
应修改律法,而不是以春秋决狱。
“秦法之患,可除矣。”
刘秀叹道。
难怪秦念稳居民心榜首。
相比衍生出荒谬如腹诽罪的“论心定罪”,显然改法更利于黔首。
刘秀九岁而孤,勤于稼穑,深知官吏贪腐之害。
他清楚黔首连律法都不甚明了,而春秋决狱还需要熟知儒家经典。
官吏豪富常以律法欺民,又以春秋决狱为自己脱罪。
因此刘秀极为重视整顿吏治,赏罚皆从严。
如今得知法家之术可改儒术积弊,怎么会不采用这个办法?
但刘秀的眉头依旧紧锁。
儒家治世,百家凋零。
此时的汉朝法家已然凋零。
让极为“法古”的儒家官吏修法,会修出怎样的法?
后世皇帝亦皆难于此。
【李世民:汉武帝向董仲舒问策,其对答的天人三策中“抑黜百家”之说确实不妥,那天人感应是否也有谬误之处?】
观武曌以“春秋决狱有何不妥”绕过规则限制,李世民就知道该如何向秦念问策。
儒家治世已久,所涉之处不仅是律法之道。
要修法,那就不能只是修法。
李世民深知儒家治世已久,现世之人已难以指出儒家弊端。
秦念寥寥数语就将春秋决狱之弊道出。
他登基已有四年之久,自认极为重视与民密切相关的刑狱,却未能看出其中之弊。
皆因百家凋零,他自身亦是自幼学儒。
身在其中,又如何看清利弊?
后世之君唯有秦念崇法,也唯有他能指出儒家之弊。
故李世民以天人三策相问。
问完天幕,李世民亦问群臣儒学为何会使得华夏衰落。
房玄龄善谋,听陛下此问却是讷于言。
他自幼博览经史,熟读儒学典籍。
儒家崇古,以古为尊,后世儒生又如何能指先贤之过?
百官中熟读经典的多是儒生,不通儒学之臣亦无法议儒家之弊。
看着寂静无声的朝堂,李世民神情愈发凝重。
【秦念:天人感应,君权神授。有的人觉得自己的权力是神给的,朕可不这么觉得。】
刘彻冷笑一声。
他当然看出秦念此言又是在讥讽他。
当初他向董仲舒问策,第一策问的是历代君王多效仿前人治国,但国家却日渐衰落,难道国家衰落就是天命?
董仲舒以周宣王为证,主张国家的衰落是因为君王无道,如果君王顺应天意施行仁政,就能天下安定。
反过来若是君王不顺应天意,天就会降下灾祸。
刘彻不信单纯的仁政能够安定天下。
他要是信,也就不会致力于对外用兵。
正如公孙弘反对建立朔方郡那样,儒家一直反对他对外征战。
刘彻从来不搭理。
但君权神授之说,刘彻采纳了。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相邻推荐:这是逃亡综艺,不是钓鱼游戏 九零之我在华尔街泡钓系大美人 燎烬[刑侦] 青山不渡 论末世文女主与恋综的适配度+番外 和死对头共享一作 她说我变鬼超强的 命运边境:开局幽影行者 溺爱法则 被亲手制造的人偶—— 一心拯救美艳boss的我成为了噩梦之主[无限] 在无限世界玩转角色牌+番外 舞修的我是真的能拯救世界! (综漫同人)富江系女主与蛊王交往之后 [七五]姑娘惯会花言巧语 逆向诱捕 回到和前男友暧昧时期[双重生] 日日夜夜 咬一口糖+番外 (蓝锁同人)利己主义者也想成为热血漫主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