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武十年九月初三,辽东与高丽交界之地,秋意已深。冷冽的秋风裹挟着细密的雨丝,淅淅沥沥地洒落,将高丽王京开城笼罩在一片灰蒙蒙、湿漉漉的凄清之中。
昔日繁华的街巷显得异常萧条,行人稀少,个个行色匆匆,面带忧惧。空气中弥漫着雨水浸透泥土的腥气和一种无形的令人窒息的压抑。自耽罗惨败王京喋血,权臣崔莹倒台以来,这座高丽的都城,便如同惊涛骇浪中飘摇的孤舟,弥漫着亡国的阴霾。
景福宫,这座高丽王朝的权力中心,此刻更是笼罩在一种近乎绝望的死寂里。往日里趾高气扬的宫卫,此刻也垂头丧气,盔甲黯淡,眼神躲闪,如同丧家之犬。
突然,宫门外传来低沉而整齐的脚步声,伴随着甲叶摩擦的铿锵之声,打破了这片死寂。一面面鲜艳夺目的日月旗和北斗旗刺破雨幕,出现在宫门大道上。大明钦差正使、礼部侍郎陈迪,身着崭新的绯色麒麟补服,腰悬玉带,神色肃穆,昂首阔步走在最前方。他双手恭敬地捧着一个覆盖着明黄云纹锦缎的紫檀木长匣,里面盛放的,正是决定高丽国运的大明皇帝册封圣旨。
紧随其后的,是钦差副使、鹗羽卫指挥佥事王梦。他一身玄青色飞鱼服,腰佩标志性的绣春刀,身形挺拔如松,面容冷峻如冰,鹰隼般的目光锐利地扫视着景福宫的一砖一瓦、一草一木,仿佛在评估着这座宫殿的防御漏洞和潜在威胁。那股来自帝国核心情报机构的无形煞气,让周围的高丽宫卫下意识地屏住呼吸,不敢与之对视。
再之后,是两队共百名大明钦差卫队。他们清一色身披精良的鱼鳞甲,头戴红缨凤翅盔,手持长戟或腰挎战刀,步伐整齐划一,踩在湿漉漉的石板上,发出沉闷而极具压迫感的回响。雨水顺着他们冰冷的甲胄流淌,更添几分肃杀。他们的眼神坚定而漠然,透着一股百战精锐才有的、对眼前这座异国王宫和其守卫者毫不掩饰的睥睨。
这支队伍的出现,如同滚烫的烙铁投入冰冷的油锅。景福宫内外高丽守卫,看着那鲜明的日月旗、麒麟服、飞鱼服、绣春刀、精良的明军甲士,再对比自身的萎靡,巨大的屈辱感和深入骨髓的恐惧瞬间攫住了他们的心脏。
负责引路的高丽礼曹官员,更是面无人色,腿肚子都在打颤,几乎是躬着身子,小跑着在前面引路,姿态卑微到了极致。
队伍穿过一道道宫门,径直来到了高丽君臣议事的正殿——勤政殿。殿门早已大开,殿内光线有些昏暗,更显得气氛压抑沉重。
陈迪在王梦及数名精锐甲士的护卫下,踏上勤政殿的丹陛。他目光如电,扫视殿内。椅上,年仅十几岁的辛禑王,穿着一身略显宽大的礼服,脸色苍白得没有一丝血色,嘴唇微微颤抖,眼神中充满了无法掩饰的惊惶与无助,如同惊弓之鸟。他双手死死抓住龙椅的扶手,指节因用力而发白。
殿下,以新任门下侍中郑道传、都总制使李成桂为首的高丽文武百官,早已按照品级分列两班。郑道传身着崭新的紫色官袍大明赐服样式,神色沉痛而恭顺,低眉垂目。李成桂则是一身戎装,腰佩长刀,身形挺立如标枪,低垂的眼帘下,目光锐利如鹰隼,不动声色地扫视着身后那些面色各异、心怀鬼胎的旧贵族,尤其是崔莹一派的残余势力。整个大殿鸦雀无声,落针可闻,只有殿外淅淅沥沥的雨声和殿内粗重压抑的呼吸声交织在一起。
陈迪站定,将手中圣旨匣郑重交给一旁的随行礼官。王梦则按剑立于陈迪侧后一步,飞鱼服在昏暗光线下泛着幽冷的光泽,绣春刀柄的狰狞吞口清晰可见,如同一尊沉默的煞神。
陈迪深吸一口气,中气十足、带着帝国钦差威严的声音,如同洪钟大吕,瞬间打破了勤政殿内令人窒息的死寂,穿透雨幕,在空旷的宫殿内隆隆回荡:
“大明皇帝圣旨到——!高丽高丽权署国事辛禑及文武百官,跪——听——宣——!”
跪字和宣字,被他刻意拉长了音调,如同重锤,狠狠敲在每一个高丽君臣的心坎上。
“扑通!”
椅上的辛禑王如同被鞭子狠狠抽中,身体剧烈一颤,几乎是连滚带爬地从高高的王座上跌落下来。他顾不得狼狈,踉跄着奔下御阶,扑通一声重重跪倒在冰冷的金砖地面上,额头死死抵住地面,身体筛糠般抖动着,声音带着无法抑制的哭腔和深入骨髓的恐惧:
“臣……臣辛禑……恭聆圣谕!万岁!万岁!万万岁!”这一刻,他不再是所谓的国王,只是一个匍匐在宗主国天威之下的待罪藩臣。
“臣等恭聆圣谕!万岁!万岁!万万岁!”郑道传、李成桂率先高声应和,随即,整个勤政殿内,黑压压一片的高丽文武百官,如同被割倒的麦浪,齐刷刷地匍匐叩首,额头撞击金砖的声音汇成一片沉闷的鼓点。李成桂跪得笔直,声音洪亮,带着一种刻意表现的忠诚。郑道传则伏得更低,姿态更为谦卑。而那些旧贵族,尤其是崔莹的余党,在叩首时,眼中充满了屈辱、不甘,却又在鹗羽卫副使王梦那冰冷目光的扫视下,化为深深的恐惧。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陈迪从礼官手中重新接过圣旨,缓缓展开那卷象征着大明帝国至高无上权力的明黄卷轴。他目光沉凝,扫过下方匍匐的芸芸众生,开始用清晰、庄重、带着穿透力的声音,一字一句地宣读这份将高丽钉在耻辱柱上、又给予其一线生机的煌煌圣谕:
奉天承运皇帝,制曰:
朕惟乾坤覆载,华夷莫非王臣;日月照临,僻壤亦沾圣化。尔高丽,僻处海东,昔在箕子之封,近为元之属郡。元纲解纽,逆寇鸱张,朕提三尺剑扫清六合,复华夏之正朔,拯黎庶于涂炭。尔国辛禑,本元臣之后,当革面洗心,永守藩职。
讵意尔君臣昏聩,罔思再造洪恩!首鼠两端,阴结残元余孽,忘恩背义,潜输钱粮,助纣为虐!复敢觊觎耽罗天朝故土,鸠占鹊巢,抗阻王师,罪同叛逆!此乃枭獍食母,虺蜴噬人,神人共愤,天地不容!朕赫然震怒,爰整六师,楼船东指,铁骑临江。耽罗一役,摧枯拉朽,尔之精锐尽丧,丑类胆寒;王京之内,魑魅授首,奸佞伏诛!此实天威所至,顺昌逆亡之明验!尔等当引颈待戮,以谢天下!
然,朕上体天心,下念苍生,有好生之德。览尔辛禑伏阙请罪之表,言辞哀恳,自认囚徒之身,痛陈奸佞蔽主之罪。且能幡然悔悟,擒缚贼酋崔濡等三十七人槛送辽东,献耽罗故土,革伪元旧章,行洪武正朔,绝元剿逆,其情可悯,其行可原。
今特颁殊恩,开以自新之路。兹册封尔辛禑为高丽国王!锡之金印、诰命,并赐亲王冠服、九章冕旒、玉圭、仪仗全副,永镇尔国,世袭罔替!尔当战栗惕厉,夙夜匪懈,谨守臣节,忠顺不渝!尔国政令、文书、历法、钱货,永遵天朝制度,敢有违逆,定行天讨!
另,高丽都统使李成桂,忠勇果毅,拨乱反正,深明大义,功在社稷。特授为高丽都总制使,总揽高丽全国军务!并赐大明昭勇将军衔,赏蟒袍一袭,玉带一围,黄金五百两!尔当整饬武备,肃清奸宄,屏藩东疆,助剿残元!
门下侍中郑道传,学行端方,识达大体,归诚翊赞,厥功甚懋。特授为高丽门下侍中,统摄高丽国政!并赐大明通议大夫衔,赏蟒袍一袭,玉带一围,黄金五百两!尔当匡弼尔主,勤修政理,推行新政,抚育黎元!
尔君臣三人,当同心戮力,涤除旧污,奉行新政。摊丁入亩,官绅一体纳粮当差,解民倒悬;广设社学,开启民智,导民向化;开市舶,通有无,行十税一商税,富国利民!朕已遣户、吏、工三部精干吏员随行,襄助新政推行。自今伊始,高丽境内,但有阻挠新政、阳奉阴违、心怀异志者,无论王族贵戚,钦差持尚方宝剑,可先斩后奏!
呜呼!天威赫赫,顺之者昌;天恩荡荡,悖之者亡。尔其敬哉!惕哉!恪遵朕命,永为不侵不叛之臣,则宗庙可保,黎庶可安。若再生反复,或怠惰因循,则耽罗之师未远,王京之血未干!朕必亲秉六师,水陆并进,踏平三韩,宗庙倾覆,悔之何及?尔其戒之!慎之!
钦此!
洪武十年八月十六日
这份圣旨,煌煌千言,字字如铁。前半部分如同最严厉的审判官,将高丽过往的罪状——阴结北元、觊觎耽罗、抗拒王师——一条条罗列,言辞犀利如刀,鞭辟入里,字字见血,将高丽君臣的遮羞布彻底撕碎,将他们钉死在耻辱柱上任人唾骂。枭獍食母、虺蜴噬人、引颈待戮等词句,更是毫不留情,将高丽的卑劣与罪孽刻画得入木三分。殿内许多高丽老臣听得老泪纵横,羞愧难当,身体抖若筛糠。
然而,圣旨的后半部分,又如同冷酷的掌控者,在敲碎对方所有尊严和幻想后,才施舍般地给予册封的恩典。册封辛禑为国王,却伴随着战栗惕厉、谨守臣节、永遵天朝制度的严厉训诫和定行天讨的赤裸警告。
对李成桂、郑道传的擢升与赏赐,更是明晃晃地将高丽的军政实权剥离出来,交到这两位大明代理人手中。总揽军务、统摄国政二语,已将辛禑彻底架空。而推行新政、可先斩后奏的条款,则赋予了大明干预高丽内政、甚至生杀予夺的绝对权力!最后那句耽罗之师未远,王京之血未干!的警告,如同悬在头顶的利剑,让整个大殿的空气都为之冻结。
当陈迪念出钦此二字时,整个勤政殿内,只剩下粗重的喘息和压抑的呜咽。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相邻推荐:嫡女重生:霸道王爷心尖宠 我在东北当萨满的那些年 奴籍之下 我把游戏里的东西带到现实 重生之逆转商途:从破产到执掌风 开局签到混沌体,仙尊重生杀疯了 挽渊录 西幻女领主,但开局末世 开局卖家业?反手打造最强军工 责天纪 醉酒后的我把同居舍友操成肉便器了 混沌幻灵珠:我执斧辟命 穿越到后崩的开大车 仙厨系统:我靠做饭卷成宗门顶流 异度空间 ISUCA——雷霆的奴隶 乡野风水师:都市逆袭封神路 总监,你也不想你的秘密别人发现吧 我和雌小鬼妹妹的色情日志 命运之契-互换身体后,老婆顶着我壳子撩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