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武十一年十一月中的应天府,已入了冬,寒气渐浓,但紫禁城内却是一番热火朝天的景象。巨大的广场上,文武百官按品秩肃立,鸦雀无声,只有那呼啸而过的北风,卷动着官员们的袍袖和仪仗队的旗帜,发出猎猎声响。
奉天殿内,金碧辉煌,暖炉烧得正旺,驱散了殿外的寒意。洪武皇帝朱元璋高踞龙椅之上,头戴十二旒冕,身着十二章衮服,面容威严,目光如炬,扫视着殿下的群臣。太子朱标与吴王朱栋一左一右,侍立在御阶之下。朱标神情温和中带着凝重,朱栋则面色平静,眼神深邃,仿佛眼前的一切尽在掌握。
司礼太监深吸一口气,向前迈出一步,展开手中明黄色的圣旨,那是以最上等的蚕丝绫锦制成,边缘绣有精美的云龙纹样。他尖细而极具穿透力的声音,清晰地响彻在整个奉天殿内,甚至传到了殿外广场上官员的耳中: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
“朕绍膺天命,抚驭华夷,廓清寰宇,德被八荒。宵旰图治,惟欲四海宾服,万邦咸宁。近者,东海倭国,君臣内讧,国分为二,战乱频仍,生民倒悬。其主熙成,深明大义,倾心内附,遣使航海万里,奉表称臣,乞援请封,忠悯可嘉。朕念其诚,体恤远人,已允所请,颁赐册封,准依《明倭友好条约》,兴灭继绝,襄助戡乱。”
“然,倭地情势复杂,逆贼负隅,非强力不足以靖绥;条约条款繁巨,非能吏不足以推行;王化播撒远疆,非德政不足以抚慰。为彰显天朝威德,保障藩属利益,确保条约诸款切实履行,助倭国早日统一,共享太平,特设衙署,总揽其事。”
“兹设立大明提督倭国军政事务总督府,总管大明倭国一应军政、外交、经济、文化事宜,对倭国王及其辖地,有督导、辅助、协调之权,对逆贼,有征伐、剿抚之责。总督府设于倭国吉野,俟光复京都后,移驻京都。”
“特晋曹国公李文忠,为荣禄大夫、太子太傅、提督倭国军政事务总督,赐尚方宝剑,节制赴倭一切文武官员及兵马,总揽全局,代天巡狩,便宜行事!”
“特擢御史中丞刘琏,为通议大夫、倭镇按察使,赐金牌,掌监察驻倭国官吏、纠察风纪、审计钱粮、复核刑狱之事,直奏朕前!”
“特擢鸿胪寺右少卿韩邵琪,为中宪大夫、倭国宣抚使,赐银印,掌宣扬大明教化、推广儒学汉学、管理汉学堂、协调双边贸易、抚慰倭国民众之事!”
“另设大明镇倭天兵都指挥使司,统辖赴倭陆师兵马。”
“晋鄂国公次子常升,为镇倭天兵都指挥使,总辖陆师征伐、驻防、训练!”
“授魏国公世子徐辉祖、信国公世子汤鼎、卫国公世子邓镇、驸马都尉傅忠,为镇倭天兵参将,辅佐常升,分统诸军!”
“授长兴侯世子耿璇、德庆侯世子廖权、江阴侯世子吴忠,为游击将军,听候调遣!”
“设大明镇倭伏波水师提督府,统辖赴倭水师舰船。”
“晋信国公汤和,为光禄大夫、镇倭伏波水师提督,总辖水师战巡、护航、封锁之事!”
“晋靖海侯吴桢,为镇倭伏波水师指挥佥事,辅佐汤和!”
“授俞通海、廖永忠、俞通源、平安、俞祖,为舰队参将,分统舟师!”
“旨到之日,着李文忠率所属文武,点齐兵马舟师,克日开赴倭国,扬我国威,戡乱靖藩!所需一应粮饷、军械、物资,由户部、兵部、工部即速拨付,不得有误!望尔等体朕苦心,同心戮力,早奏凯歌!”
“钦此!”
“洪武十一年十一月十五日”
圣旨宣读完毕,余音在巍峨的大殿中回荡。殿内殿外的百官们心思各异,但此刻都齐齐躬身,山呼万岁:“陛下圣明!臣等遵旨!”
李文忠、刘琏、韩邵琪、常升、徐辉祖、汤鼎、邓镇、傅忠、耿璇、廖权、吴忠、汤和、吴桢、俞通海、廖永忠、俞通源、平安、俞祖等被点名的勋贵大臣们纷纷出列,跪地谢恩,声音洪亮,带着激动与使命感。
他们深知,此次远赴东瀛,不仅是征战,更是要将大明的秩序和影响力深深扎根于那片陌生的土地,任务艰巨,荣耀亦是无双。
朱元璋看着殿下这些精兵强将,微微颔首,眼中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满意。这套班子,是他与朱标、朱栋反复商议的结果。李文忠老成持重,既是皇亲,又久经战阵和政务,足以总揽全局;刘琏,其父刘基清廉刚正,继承其父之风,负责监察审计,可保队伍清廉并有效监督条约执行。韩邵琪韩宜可之子,精通礼仪外交,善于抚慰,宣抚使一职正合适。
军事上,以常升为主将,配合一众年轻骁勇的勋贵子弟和沙场老将,水陆并进,足以碾压倭国任何抵抗力量。尤其让汤和出任水师提督,更是看重其稳重和经验,能确保海上生命线的绝对安全。
太子朱标侧头,与弟弟朱栋交换了一个眼神,其中包含了太多的信息。计划的顺利推进、对远征军的期望、以及对未来大明周边新秩序的勾勒。朱栋微微点头,一切都在计划之中。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大朝会在肃穆而又隐含亢奋的气氛中结束。庞大的战争机器和国家意志开始高效运转,无数的粮草、军械、银钱从各地的仓库中调出,汇聚于太仓、宁波等港口。即将远征的将士们告别家人,士气高昂地登上海船。一支规模空前庞大的特混舰队正在迅速成型,它的目标,直指东瀛。
……
时间悄然步入十二月。北疆的瘟疫在周济民、顾清源等人不懈的努力以及神策提举司强大的组织协调能力下,终于被彻底压制下去,疫情消散,边境秩序逐渐恢复。一直坐镇北平,劳心劳力的鄂国公常遇春,因积劳成疾,旧伤复发,朱元璋特旨令其卸任前军都督府左都督之职,回京静养。常遇春于十二月初回到了南京城中,天子亲自慰问,赏赐无数,嘱其好生将息。
常遇春回府,见到家人,自是欢喜。听闻女儿常靖澜即将临盆,更是添了一份期待。
……
十二月中的一夜,北风呼啸,吴王府却灯火通明,尤其是侧妃常靖澜所居的院落,人影憧憧,气氛紧张中透着期盼。
朱栋在产房外的回廊里来回踱步,眉头微锁,虽然已是两个孩子的父亲,但每次面临这种时刻,依旧难以完全平静。王妃徐妙云陪在一旁,温言安慰道:“殿下放心,靖澜妹妹身体底子好,吉人自有天相,定会平安无事。”她虽为正妃,但与常靖澜情同姐妹,此刻的担忧丝毫不亚于朱栋。
突然,一阵急促的脚步声传来,内侍尖声禀报:“陛下驾到!皇后娘娘驾到!”
朱栋和徐妙云连忙迎驾。只见朱元璋和马皇后身着常服,在一众内侍宫女的簇拥下快步走来,脸上带着关切。
“不必多礼了。”朱元璋摆摆手,看向产房,“里面情况如何?咱听说常氏要生了,放心不下,过来看看。”
马皇后也道:“是啊,靖澜这孩子身子重了,我心里惦记着。太医可都在里面了?”
朱栋回道:“回父皇、母后,太医和稳婆都在里面。方才说胎位还算正,只是……时间似乎久了些。”他的语气中透着一丝不易察觉的焦虑。
马皇后握住徐妙云的手,轻声道:“女人生孩子,就是在鬼门关前走一遭,时间长些也是常事。妙云,你也辛苦了,陪着栋儿在这里熬着。”
就在这时,产房内传出一声响亮的婴儿啼哭!众人精神一振。不一会儿,一位嬷嬷抱着一个襁褓出来,满脸喜色地禀报:“恭喜陛下,恭喜皇后娘娘,恭喜吴王殿下,王妃娘娘!常娘娘诞下一位郡主!母女平安!”
朱元璋和马皇后面露喜色:“好啊!郡主好!”
朱栋松了口气,连忙问:“靖澜如何?”
“回殿下,常娘娘有些脱力,但精神尚好。”嬷嬷回道。
众人正自欢喜,忽听得产房内稳婆惊呼一声:“等等!还有一个!是双生子!”
门外众人皆是一愣,随即大喜过望!朱栋刚放下的心又提了起来,双生子生产更为艰难危险!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相邻推荐:开局卖家业?反手打造最强军工 总监,你也不想你的秘密别人发现吧 异度空间 开局签到混沌体,仙尊重生杀疯了 穿越到后崩的开大车 重生之逆转商途:从破产到执掌风 我把游戏里的东西带到现实 西幻女领主,但开局末世 我在东北当萨满的那些年 ISUCA——雷霆的奴隶 责天纪 奴籍之下 挽渊录 命运之契-互换身体后,老婆顶着我壳子撩我 混沌幻灵珠:我执斧辟命 乡野风水师:都市逆袭封神路 醉酒后的我把同居舍友操成肉便器了 嫡女重生:霸道王爷心尖宠 仙厨系统:我靠做饭卷成宗门顶流 我和雌小鬼妹妹的色情日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