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栋踏步出班,声如洪钟:“儿臣启奏父皇!当今大明百废待兴,不仅需经世致用的文臣,更需精通格物、算学、医学、农工之专才。故臣提议:
其一,于传统科举之外,增设格物科算科,选拔工器制造、算术历法之才;医学科举已试行数年,当正式纳入科举体系;武举亦应革新,增设军事科与航海科,选拔将帅之才与海疆卫士。”
“其二,改革爵位世袭之法:宗室勋贵子弟,有无爵位和爵位在奉国将军及以下者,可参与科举;爵位继承者必须取得秀才功名,或于武举、医学科举、农学考试中取得前五十名,方可继承爵位。”
朝堂顿时一片哗然。朱栋不待反对声起,继续朗声道:
“其三,建立科举功名与爵位承袭挂钩之制:科举考取进士或同进士出身者,其爵位可不降等世袭二代;考取榜眼者,可不降等世袭三代;考取状元者,可不降等世袭三代,且爵位可提升一级,如无法提升可多赐一代不降等世袭。”
“其四,无爵位或爵位最低之宗室勋贵子弟,若中状元或榜眼,可将爵位提升至镇国将军再世袭一代后再降等世袭;武举、医学科举、农学考试前三名,其爵位可不降等世袭一代,如无爵位或爵位最低者可提升一级爵位在降低世袭。”
文官队列顿时炸开了锅。翰林学士黄子澄出班反驳:“陛下!科举取士历来以文章德行为重,吴王所言诸科,不过匠作之术,岂可与圣贤之道并列?更何况爵位降等世袭制乃大明开国时的成法,岂可轻易更改?”
都察院左都御史也附议:“臣等非排斥新学,然科举乃国家取士大典,若匠籍、医户皆可入围,岂不玷污斯文?爵位降等世袭制更关乎国本,岂能与科举功名挂钩?”
朱栋早有准备,凛然道:“黄学士所言差矣!若无格物之术,何以改进军械?若无算学之才,何以丈田亩、清粮赋?若无良医,何以保军民安康?本王想问问诸位:边关将士是用刀剑杀敌,还是用四书五经退虏?”
他转身面向百官,目光如炬:“更何况,匠籍子弟中亦有英才!苏州匠户李三宝,改进织机,使苏缎产量倍增;南昌铁匠王大力,革新炼铁法,让军械坚韧度提升三成。此等人才,难道只因出身匠籍,便永无出头之日?”
朱元璋微微颔首:“吴王所言有理。咱记得,洪武八年,陕西大旱,正是一老农献代田法,才救活数万饥民。若按旧制,此等人才岂不被埋没?”
此时徐达出列:“臣附议吴王殿下所奏!如今新政推行,摊丁入亩、开放户籍、设立大明银行和市舶司,皆需专门人才。若仍拘泥于旧制,何以强国富民?”
常遇春也洪声道:“臣也附议!武将子弟若不通文墨,只知蛮勇,何以统帅三军?宗室勋贵若只知享乐,不思进取,终成国家蠹虫!吴王殿下所提爵位世袭新制,正可激励子弟上进!”
文官们虽不满,但见徐达、常遇春等武将重臣纷纷支持,且朱元璋面露赞许,不敢再强辩。
朱元璋又问:“吴王,你提议武举革新,具体如何施行?”
朱栋精神一振:“臣提议武举分四场:一考兵法韬略,二考弓马骑射,三考击发枪射击,四考炮兵指挥。其中击发枪与炮兵考试,需使用神机营新式火器。此外,航海科单独考试,测水文、天文、海战诸法。”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徐达闻言道:“臣附议!如今火器日新月异,旧式武举只考弓马,已不合时宜。北元残部亦开始使用火铳,我军将领若不熟稔火器,将来必吃大亏。”
常遇春、蓝玉等武将纷纷附议。
眼见争论渐息,朱元璋拍案定夺:“咱意已决!准吴王所奏!”他目光扫过群臣,“至于主考人选...太子可有建言?”
朱标躬身道:“儿臣推举诚意伯刘基为科举总裁官,刘三吾、吴王、数算学院山长墨筹、格物学院山长墨羽为副主考。医学科举由大明帝国大学医学院山长方泰主考,周济民、顾清源副之。武举由魏国公徐达主考,鄂国公常遇春、梁国公蓝玉、神策水师卫副指挥使盛庸副之。农学考试则由农学院山长李农主持。”
朱元璋沉吟片刻:“刘伯温年事已高,恐难胜任...”
刘伯温却出列:“老臣愿为陛下分忧!吴王新政,老臣虽不尽赞同,但为国选才,义不容辞。”
朱元璋欣慰道:“难得爱卿如此深明大义。准奏!”他站起身,朗声道,“传咱旨意:洪武十三年科举定于五月至六月举行。五月初一至初十,文科举;五月十五至二十五,武举;六月初一至初十,医学科举;六月十五至二十五,农学考试。爵位世袭新制即刻颁行天下!”
“陛下圣明!”百官齐声叩拜。文官集团虽心有不甘,但见圣意已决,不敢再辩。
退朝后,朱栋被朱元璋单独留下。父子二人漫步至奉天殿后花园,朱元璋忽然道:“老二,你今日所提,可是要掘了士大夫的根啊。”漫长的你才能朱栋坦然道:“儿臣不敢。只是以为,治国如烹小鲜,既需盐梅,也需姜醋。文武之道,一张一弛。若只重经文,轻视实务,恐重蹈宋元覆辙。”
朱元璋眺望远方:“咱何尝不知?但文官集团树大根深,若逼得太急,恐生变乱。你今日虽胜一局,但日后阻力只会更大。”
朱栋微笑:“儿臣已有准备。只要新政有利于国,儿臣愿做这个掘根人。”
朱元璋转身凝视儿子,忽然笑道:“你这倔脾气,倒有几分像咱年轻时。罢了,既然开了弓,就没有回头箭。好好干,咱给你撑腰。”
“谢父皇!”朱栋躬身行礼,目光坚定。
科举新政与爵位世袭新制如巨石入水,在大明朝野激起千层浪。诏书明两天下: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自洪武十三年始,科举增设格物科、算科,与进士科同属正科;医学科举独立举行;武举革新,分兵法、弓马、火枪、炮兵四场。宗室勋贵子弟,无爵或爵在奉国将军及以下者,可参与科举;爵位继承者须取得秀才功名,或于武举、医学科举、农学考试中取得前五十名,方可继承爵位。科举进士可不降等世袭二代,榜眼可不降等世袭三代,状元可不降等世袭三代且爵位提升一级...钦此!”
各地反应不一:寒门子弟欢欣鼓舞,认为多了进身之阶;传统儒生则愤愤不平,斥为“离经叛道”;宗室勋贵更是震动非凡。
吴王府中,朱同燨撑着拐杖,兴奋地对弟弟朱同燧说:“燧哥儿!皇祖父准了父王的奏请!咱们以后必须考取功名才能继承爵位,若是中了状元,还能提升爵位呢!”
朱同燧却苦着脸:“读书可比演武难多了...那些之乎者也,我看着就头疼。”
“怕什么!”朱同燨眼中闪着光,“雄英哥哥说了,麟趾学宫明年就开科举辅导班,徐爷爷和常爷爷还会亲自教兵法呢!”
同样的对话也出现在各地藩王府中。有世子摩拳擦掌,准备大展身手;也有郡王嗤之以鼻,但迫于新规,不得不开始读书习武。
就在科举新政引发朝野热议之际,鹗羽卫的缇骑仍在江南昼夜追捕逃犯王子衿。这一日,终于传来捷报:王子衿在宁波府一处海商私宅中被擒,试图服毒自尽,被缇骑及时制止。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相邻推荐:总监,你也不想你的秘密别人发现吧 混沌幻灵珠:我执斧辟命 乡野风水师:都市逆袭封神路 命运之契-互换身体后,老婆顶着我壳子撩我 醉酒后的我把同居舍友操成肉便器了 开局卖家业?反手打造最强军工 挽渊录 我和雌小鬼妹妹的色情日志 我在东北当萨满的那些年 仙厨系统:我靠做饭卷成宗门顶流 异度空间 重生之逆转商途:从破产到执掌风 我把游戏里的东西带到现实 责天纪 嫡女重生:霸道王爷心尖宠 西幻女领主,但开局末世 穿越到后崩的开大车 ISUCA——雷霆的奴隶 开局签到混沌体,仙尊重生杀疯了 奴籍之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