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我亲兄弟,何出此言。”
朱标拍了拍他的手背,然后示意徐妙云和常靖澜,“弟妹们照顾辛苦,且让孤与二弟说说话。”
徐妙云和常靖澜会意,乖巧地行礼后退到一旁,与顾清源等人站在一起。
朱标搀着朱栋,在花园的石凳上缓缓坐下。李炎和毛骧则自觉地退到远处警戒。
“外面的风波,都过去了?”
朱栋轻声问道,虽然他已从周王那里知道大概,但还是想从朱标这里得到确认。
“过去了。”
朱标点了点头,语气平静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力量,“首恶已诛,余党已清。朝廷借此机会,也整顿了吏治,加强了管控。新政的推行,如今在江南等地,阻力已没有多大了。”
朱栋默默点头,沉默了片刻,才道:“老八他……终究是走了绝路。”
语气中带着一丝难以言喻的复杂情绪,并非同情,而是一种对命运无常、对权力腐蚀人性的感慨。
朱标的眼神也黯淡了一下,随即恢复清明:“路是他自己选的。他若安分守己,何至于此?身为皇子,享万民供奉,却行此悖逆之事,死有余辜。只是……苦了父皇。”
他叹了口气,转移了话题,“不说他了。你的身体才是最重要的。顾先生说,你再静养一两月,便可逐步恢复处理政务了。”
朱栋却摇了摇头,目光坚定地看着朱标:“大哥,我已卧床太久。如今既然已能行动,便不能再耽于安逸。新政方兴未艾,诸多事务千头万绪,我既是议政王,岂能一直置身事外?何况,此次大难不死,更让我觉得,有些事,必须抓紧时间去做了。神策提举司、帝国大学,还有新政诸多细则,都需尽快梳理。”
朱标看着弟弟眼中那熟悉的光芒,知道那个锐意进取、心怀天下的二弟又回来了。他既欣慰又有些担心:“你的身体……神策军务繁重,不如再……”
“无妨。”
朱栋摆了摆手,“不能骑马射箭,还不能动动脑子,看看文书么?神策提举司下有李炎等人具体操持,帝国大学有刘基、宋濂诸位先生。大哥若是不放心,我便先从审核条陈、参赞谋划着手,这些本就是我的份内之事。尤其是帝国大学,各科学院刚刚步入正轨,麟趾学宫的那些小子们,怕是也野了许久,该好好收收心了。”
他说着,嘴角露出一丝笑意,想起了自己那几个调皮的儿子和侄子。
见朱栋意志坚决,精神状态也确实不错,朱标也不再坚持,点头道:“也好。循序渐进,切勿操之过急,我也能更专注于朝堂大局和新政推广。不过,每日需让顾先生请脉,若有不适,立刻休息,这是旨意。”
“臣弟遵旨。”朱栋笑着拱手。
兄弟二人相视而笑,一种历经磨难后更加深厚的信任与默契在空气中流淌。
“对了,大哥,”
朱栋忽然想起一事,“关于新政,我卧病期间,也有些想法。摊丁入亩、官绅一体纳粮固然是正本清源之策,但若能辅以更精细的管理和鼓励工商之策,或能更进一步激发民力。还有,社学虽好,但若能在此基础上,于各州府设立更高等的‘职业技术学院’,授以农工、医术、算学、工匠等实用之技,或许能为朝廷培养更多基层实干之才,而非空谈性理的腐儒……这些,或可先在南直隶各府设立试点,束修只需收取能够保持学院日常运作的就行,如有想入学但负担不起的可以在大明银行免息贷款,待毕业后按月慢慢换,待成熟后再推广。所需钱粮,或可从此次抄没逆产中划拨一部分……”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朱栋开始将他卧病期间思考的一些关于深化新政、发展经济的构想,娓娓道来。
这些想法有些源于他超越时代的见识,有些则是结合大明实际情况的改良。
朱标认真地听着,眼中不时闪过惊异和赞赏的光芒。他发现,二弟经历此番劫难,思虑似乎更加深远,提出的许多建议都切中时弊,极具建设性。
夕阳的余晖将兄弟二人的身影拉长,映在花园的青石板上。帝国的两位核心人物,在这片劫后重生的宁静之中,开始规划着大明王朝更加广阔和坚实的未来。
随着朱栋的逐渐康复并重新参与政务,大明王朝的巨轮,在经历了一场险些倾覆的风暴之后,似乎驶入了一片更为开阔和平稳的水域。
皇帝朱元璋虽然因齐王之事精神备受打击,每日朝政处理倍感疲惫,但有太子朱标和吴王朱栋这两位能力卓越、兄弟情深的儿子同心协力辅佐,朝政依旧保持着高效的运转。
新政的推行步伐明显加快。在南方各地已然见到成效的基础上,全国各地的清丈田亩工作得以更顺利地推进,虽然依旧会遇到地方上的软抵抗,但在朝廷前所未有的决心和力量面前,这些阻力已难以形成气候。
各地社学的建设如火如荼,越来越多的孩童,无论男女,无论贫富,开始有机会进入学堂,开启蒙昧。
大明银行的银币和宝钞,随着信誉的建立和流通范围的扩大,逐渐取代着混乱的旧币,稳定着市场的秩序。市舶司的税收,也为朝廷带来了持续增长的财政收入。
边境上,上次北伐覆灭北元后,又有零星残余在试探性地骚扰了几次,发现燕王朱棣统领的边防军依旧坚如磐石后,也暂时偃旗息鼓,边境迎来了短暂的和平。
朱棣在稳定北疆的同时,也开始按照朱栋之前的一些建议,尝试在边境地区开展屯田和互市,以巩固边防,改善民生。
帝国大学内,各科学院和麟趾学宫的教学与研究也逐步走向正轨。文学院不再只专注于经史子集,也开始引入策论实务。
数算学院的天文历法、算术测绘成果开始应用于实际;农学院培育的新粮种在皇庄试种,长势喜人。
医学院培养的医官开始充实到各地的神策分司和官办医署;格物学院工匠们改进的纺织机、水车等器械,开始在一些地区推广。
军事学院的将官生们在沙场宿将的教导下茁壮成长;航海学院的学员则憧憬着未来扬帆远洋、开疆拓土的那一天。
时光如梭,仿佛所有的一切,都在朝着美好的方向前进。
洪武十五年,正值阳春三月,大地复苏,一片生机勃勃。
这一日,大病完全初愈的朱栋,在朱标和几位重臣的陪同下,第一次重新走进了阔别已久的议政处值房。
他看着墙上悬挂的巨大舆图,看着案头堆积的文书,感受着那熟悉而又略带陌生的政务氛围,心中涌起一股难以言喻的感慨。
他走到窗边,推开窗户,秋日明媚的阳光瞬间洒满房间,也照亮了他坚毅的侧脸。
远处,应天城炊烟袅袅,市井喧嚣隐约可闻。一支禁卫军巡逻队迈着整齐的步伐从议政处前方走过,盔甲反射着阳光。
这是一个充满生机,也充满挑战的时代。
他转过身,对朱标和身后的刘基、徐达、常遇春等重臣沉声说道:“逆党虽除,然治国之路,道阻且长。新政初现成效,然根基未稳,天下待兴之事甚多。我等身受国恩,肩负重任,当同心协力,继往开来,使我大明江山,不仅永固,更要让这天下百姓,都能共享太平,安居乐业!让神策之锋,对外御侮,对内安民!让帝国大学之学,开启民智,强国富民!”
他的声音不高,却带着一种穿透人心的力量,在明亮的值房内回荡。
朱标看着弟弟,眼中充满了信任与期许。刘基、徐达等老臣也微微颔首,眼中闪烁着认同的光芒。日月重光,阴霾尽散。
喜欢穿越大明,我哥朱标,我爹朱元璋请大家收藏:()穿越大明,我哥朱标,我爹朱元璋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相邻推荐:开局卖家业?反手打造最强军工 命运之契-互换身体后,老婆顶着我壳子撩我 我在东北当萨满的那些年 醉酒后的我把同居舍友操成肉便器了 我把游戏里的东西带到现实 ISUCA——雷霆的奴隶 异度空间 责天纪 总监,你也不想你的秘密别人发现吧 挽渊录 穿越到后崩的开大车 我和雌小鬼妹妹的色情日志 重生之逆转商途:从破产到执掌风 嫡女重生:霸道王爷心尖宠 开局签到混沌体,仙尊重生杀疯了 西幻女领主,但开局末世 乡野风水师:都市逆袭封神路 奴籍之下 混沌幻灵珠:我执斧辟命 仙厨系统:我靠做饭卷成宗门顶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