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30看书网

630看书网>穿越大明,我哥朱标,我爹朱元璋 > 第201章 龙体违和(第2页)

第201章 龙体违和(第2页)

翌日,雨势稍歇,但天色依旧阴沉。

按照朱元璋昏睡前的嘱咐和马皇后的意思,由皇太子朱标在文华殿代为视事,处理日常政务。

而涉及军国大事、尤其是大明军事委员会辖下事务,则由吴王朱栋在武英殿会同委员会诸位元老重臣商议决断,重大事项再报请太子朱标乃至静养中的皇帝知晓。

文华殿内,朱标端坐于原本属于皇帝的御座之下的太子座席上,面前御用书案上堆积如山的奏章似乎比往日更多了几分沉重。

他强打着精神,听取各部院官员的禀报,时而询问,时而批示。

他的处理依旧条理清晰,举措得当,尽显储君风范,但眉宇间那抹挥之不去的疲惫,以及偶尔因气息不匀而导致的短暂停顿,都让殿中一些心思敏锐的老臣暗自揪心。

太子仁厚,朝野皆知,可这身子骨……若陛下长期不愈,这千斤重担,太子可能独自扛得起?

一些原本就对吴王权势日重心存疑虑,或暗中属意太子的文官,看着太子勉力支撑的模样,再联想到昨日朝堂上吴王那番关于“铁路”的、几乎要动摇国本的“狂想”,以及其富可敌国的财力与掌控的强军,心中不免泛起种种复杂的思绪。

陛下在,自然能压制一切,平衡各方。可若陛下长期静养……这大明权柄,是否会悄然滑向武英殿那头?

与此同时,武英殿内的气氛则截然不同。这里是大明军事委员会所在,充满了金戈铁马的肃杀之气。

魏国公徐达、鄂国公常遇春、宋国公冯胜、信国公汤和等一众开国宿将赫然在列,即便是年事已高如徐达、常遇春,依旧腰板挺直,目光锐利如鹰。

吴王朱栋坐于主位,虽年轻,但在这些尸山血海中杀出的老将面前,气场丝毫不弱。

他身着玄色底金边回纹亲王常服,肩章日月徽记熠熠生辉,神情沉静,目光扫视全场,自有一股不容置疑的威势。

会议主要围绕着各大战区近期汇报、新式军械换装进度,以及……昨日刚刚获得皇帝许可的“凤阳-太仓铁路试点计划”的军事意义展开。

当朱栋再次阐述铁路在快速投送兵力、转运重型军械、巩固国防方面的巨大战略价值时,徐达抚着花白的胡须,眼中精光闪烁,沉声道:“吴王殿下所言,深得兵法‘兵贵神速’之精要。老夫征战半生,深知粮草辎重、兵员调动乃决胜之关键。若真能如殿下所言,数日之内便将神策军精锐投送至北疆,则我大明边防,真可谓固若金汤矣!”他虽未明确表态支持修建铁路,但此言一出,无疑是对朱栋构想最有力的背书。

常遇春更是直接,声若洪钟:“打仗就是打钱粮,打速度!有了这铁路,老子……咳,末将以后打仗就不用老担心后路被抄,粮草不济了!殿下,这铁路,得修!越快越好!”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他性子直率,对朱栋这个女婿兼军事改革的主导者向来信服。

有这两位军中定海神针表态,其他将领纵然对“铁路”这一新生事物尚有疑虑,也大多转为支持或至少保持观望。

毕竟,吴王在军事上的眼光与成就,早已通过一次次军改和辉煌战绩证明了自己。

然而,在这看似团结一致的表面下,并非没有异样的心思。会议间歇,众人暂歇用茶时,信国公汤和看似无意地踱步到朱栋身边,低声笑道:“吴王殿下昨日在朝堂上,可是好大的手笔,一力承担铁路修建之费,真是忠心体国,令老夫钦佩。”

他话语虽是称赞,那笑容深处,却藏着一丝难以捕捉的探究,“只是,如此巨万资财,皆出自‘瑞恒昌’,殿下商号之富,恐怕连陛下内帑也有所不及了吧?呵呵,如今陛下龙体欠安,需静养些时日,殿下又掌军权,握财源,这……恐惹非议啊。”

朱栋端着茶盏的手稳如磐石,面色平静无波,目光却骤然锐利如刀,直刺汤和那双看似浑浊的老眼,声音不高,却带着冰冷的警告意味:“信国公多虑了。本王之家财,皆取自海贸,合法合规,每一文皆可追溯。用于铁路,乃为社稷,非为私利。父皇虽需静养,然天命在身,不日便可康复亲政。至于军权……乃父皇所授,用以保境安民,本王行事,但求问心无愧,何惧宵小非议?”他顿了顿,语气放缓,却更显深沉,“倒是国公,如今东部战区海疆平静,倭患绝迹,旧港宣慰司稳固,国公正好可颐养天年,享享清福,何必再为这些俗务劳心?”

汤和面色微微一僵,干笑两声,拱了拱手,便借故走开了。朱栋看着他略显仓促的背影,眼神微凝。汤和是开国老臣,与皇室关系盘根错节,其女更是燕王朱棣的正妃。

他这番话,是他自己的试探,还是代表了某些人的心声?父皇仅仅是一日未临朝,这些潜藏的暗流,便已经开始涌动了么?他心中警铃大作,深知在父皇病榻之侧,任何风吹草动都可能被无限放大,必须更加谨言慎行。

坤宁宫的暖阁,仿佛成了与外界风雨飘摇隔绝开来的孤岛,却又无时无刻不牵动着整个帝国的神经。

朱元璋的病情,并未如他所愿那般“歇息两日便好”。汤药按时进着,御医轮班值守,马皇后、太子、吴王以及后宫位份较高的妃嫔们也时常前来探望伺候,但皇帝的精神始终萎靡,时睡时醒,进食也日渐减少。

那层笼罩在他面容上的疲惫与病气,不仅没有消散,反而愈发浓重。

偶尔清醒时,他会强打着精神过问几句朝政,但说不了几句,便显露出精力不济之态,往往话未说完,又昏沉睡去。

一连数日,皆是如此。太医院的方子换了又换,参茸等珍贵补品如流水般用上,但朱元璋的身体状况,就像一架过度磨损、榫卯松动的精密器械,虽无即刻崩坏之险,却也难以迅速恢复往日的强韧。

他大部分时间都在昏睡,即便醒来,眼神也常常是空洞地望着帐顶,仿佛在回忆峥嵘往事,又仿佛只是在与体内的病痛默默对抗。

这一日午后,天色放晴片刻,几缕惨淡的阳光勉强穿透云层,落在坤宁宫潮湿的庭院里。朱元璋难得地清醒了较长一段时间,并且主动提出想见见孙辈们。

消息传出,太子朱标立刻吩咐下去,命在京七岁以上的皇孙、皇孙女们即刻入宫。

不多时,以皇太孙朱雄英为首,一群锦衣华服的少年少女便在内侍的引导下,悄然来到了坤宁宫东暖阁外。

皇太孙朱雄英,年已十五,继承了其父朱标的温文儒雅与母亲常氏的端丽容貌,身形挺拔,已初具少年储副的沉稳气度。

他身着皇太孙常服,神色间带着与年龄不符的凝重与忧虑,率先轻轻走入暖阁,在距离暖炕数步远的地方便跪下行礼,声音清朗却难掩关切:“孙臣雄英,叩见皇祖父,愿皇祖父早日康复。”

紧随其后的是吴王世子朱同燨与次子、江宁王朱同燧。这对兄弟同年出生,只相差两个月,如今皆是十五岁的少年郎。朱同燨作为世子,性情更像其母徐妙云,沉稳内敛,行事有度;朱同燧则继承了其母常靖澜的活泼灵动,眼神中总带着几分跳脱与好奇。两人并肩跪下,恭敬行礼。

再后面,是太子次子朱允烨、三子朱允熙,以及几位年幼的郡主,太子的嫡长女朱嘉宁、次女朱琼华,吴王的长女永嘉郡主朱玉璲、三子淮安王朱同煇(与朱玉璲是双胞胎)等一众在京皇孙。

一群粉雕玉琢的孩童,虽不太明白具体发生了何事,但感受到宫内凝重的气氛,也都规规矩矩地跟着兄长们行礼,小脸上带着懵懂的紧张。

朱元璋靠在引枕上,看着眼前这一群朝气蓬勃的孙儿孙女,浑浊的眼中终于泛起了一丝真正的、属于祖父的慈和光芒。

他吃力地抬了抬手,声音虚弱却温和:“都起来……到近前来,让皇爷爷好好看看。”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相邻推荐:异度空间  混沌幻灵珠:我执斧辟命  醉酒后的我把同居舍友操成肉便器了  我在东北当萨满的那些年  开局签到混沌体,仙尊重生杀疯了  命运之契-互换身体后,老婆顶着我壳子撩我  重生之逆转商途:从破产到执掌风  ISUCA——雷霆的奴隶  奴籍之下  我和雌小鬼妹妹的色情日志  西幻女领主,但开局末世  责天纪  开局卖家业?反手打造最强军工  挽渊录  仙厨系统:我靠做饭卷成宗门顶流  我把游戏里的东西带到现实  嫡女重生:霸道王爷心尖宠  穿越到后崩的开大车  乡野风水师:都市逆袭封神路  总监,你也不想你的秘密别人发现吧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