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30看书网

630看书网>穿越大明,我哥朱标,我爹朱元璋 > 第2章 乾元元年(第1页)

第2章 乾元元年(第1页)

乾元元年,正月十六。

年节的余韵仍似有若无地缠绕着应天城的飞檐斗拱,家家门楣上崭新的桃符在晨曦中泛着微光,空气中残留的烟火气与初春清晨特有的清寒交织。

然而,皇城之内,自承天门至奉天殿的广阔御道与广场,却被一种庄重到近乎凝滞的气氛所笼罩。

寅时三刻,星子尚在西天闪烁,宫灯已如串串明珠,将汉白玉铺就的御道映照得恍如白昼。

文武百官依新制品级,身着鸦青、深绯、绛紫等各色朝服,如同一条条沉静的河流,肃立于凛冽寒风之中,鸦雀无声,唯有官靴偶尔碾过冻土的细微声响,以及那因寒冷而从口鼻间逸出的缕缕白气,昭示着生命的迹象。

无数道目光,或期待,或忧虑,或审视,或算计,皆有意无意地投向那巍峨耸立、象征着帝国权力巅峰的奉天殿。

新皇乾元皇帝朱标御极以来的首次新年大朝会,即将在此举行。

辰时正刻,净鞭三响,声如裂帛,骤然划破黎明前的寂静。

紧接着,钟鼓司奏响《万岁乐》,庄严肃穆的乐声层层叠浪,撼人心魄。仪仗卤簿森然陈列,大汉将军甲胄鲜明,戟戈如林,在灯下闪烁着冷冽的金属光泽。

在司礼监太监那悠长而极具穿透力的“升殿——”唱赞声中,乾元皇帝朱标,身着玄衣纁裳十二章纹衮服,头垂十二旒白玉珠冕旒,在八名内侍的簇拥下,自后殿缓步而出,从容登临那至高无上的御座。

旒珠轻晃,在其面容前投下细碎的光影,平添几分天威难测的威严。

他的步伐沉稳,经过数月适应,那身象征无上权柄的龙袍已与他自身仁厚而日渐刚毅的气质融为一体,显露出帝王的沉凝。

“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以议政王、大明军事委员会大都督、天策上将军朱栋为首,丹陛之下的亲王宗室、广场之上的文武百官,如同被风吹倒的麦浪般齐刷刷跪伏于地,山呼万岁之声汇聚成磅礴的声浪,直冲云霄,震得殿宇梁柱间的尘埃簌簌而下。

这声音里,饱含着对新时代的期许,对至高皇权的敬畏,亦潜藏着因未知变革而生的忐忑与各种难以言说的复杂心绪。

“众卿平身。”朱标的声音透过旒珠传出,平和却带着不容置疑的穿透力,清晰地回荡在每位朝臣的耳畔。

他目光平静地扫过丹陛之下,在那一片亲王礼服的最前方,二弟朱栋挺拔如松、沉稳如山的身影上略有停留,一股无声却坚实的力量感悄然传递过来。

“谢陛下!”百官再拜,起身肃立。

大朝会依制进行,各部院依序出班,奏报钱粮、刑名、边防等常规政务。然而,殿中诸人心照不宣,这些都不过是宏大乐章开启前的零星序曲,真正的重头戏,在于皇帝即将颁布的、关乎帝国未来走向的乾元新政谕旨。

果然,待几项例行议题奏毕,朱标对侍立一旁的司礼监掌印太监微一颔首。后者即刻上前,展开一卷明黄绶绸,运足中气,高声宣道:

“陛下有旨,乾元新政纲要!”

殿内瞬间万籁俱寂,连官员们下意识调整呼吸的声音都清晰可闻。所有目光,灼热、审慎、不安,尽数聚焦于那卷承载着千钧重量的诏书之上。

太监缓缓开口,声音高亮,却字字清晰,如玉磬轻鸣,敲击在每个人的心坎:

“朕嗣承大统,仰荷天眷,俯循民心。自太祖开国,扫荡胡尘,廓清寰宇,立纲陈纪,救济斯民,功德巍巍,光耀千古。然,时移世易,法久则弊生。朕与吴王、议政处诸臣工深思熟虑,以为欲保大明基业于万世,非固步自封可致,当承太祖遗志,继往开来,革故鼎新,以应时变。”

他略作停顿,目光如平静的湖面,缓缓扫过群臣,将一些老成持重者眉宇间深藏的不安,与部分少壮锐进者眼中闪烁的热切,尽收眼底,继而沉稳言道:

“故,自乾元元年始,朕决议,举全国之力,深化、巩固洪武以来推行之‘新政’,并因时制宜,加以拓展!”

“其一,赋役之政,国之根本。‘摊丁入亩’、‘官绅一体当差一体纳粮’之策,经南直隶、浙江、福建、江西等地试行,成效卓着,民困得纾,国库渐盈。即日起,加速新政通行天下!各布政使司、府、州、县,须恪遵新制,彻底清丈田亩,公允核定税赋。敢有阳奉阴违、阻挠新政、欺隐田亩、转嫁赋役者,无论其身居何位,背景如何,一经查实,定严惩不贷,以儆效尤!”

“其二,兴学育才,强国之基。”朱标继续宣示,“州、府、县三级‘社学’,须依洪武旧制,严格推行,不得有误!凡我大明子民,无论男女,年满五岁,必须入学!其学费、书本、文具,一概由官库支应,每日供两餐,路远者可寄宿学舍,另加一餐。五年学业,旨在启蒙识字,通晓数算,明辨事理!此乃开启民智,为国储才之根本大计!毕业后,可自由报考县学、州学、府学,乃至大明帝国大学!务使野无遗贤,人尽其才,则国家兴盛可期!”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此条关乎文教,且符合儒家“有教无类”之理想,立时引得不少清流文臣,尤其是与刘基、宋濂交好者,暗自颔首。虽其中“无论男女”四字,仍让几位恪守“女子无才便是德”古训的老儒微微蹙眉,但在皇帝强调此乃“洪武旧制”且利国利民的大义下,亦无人敢于当面反驳。

“其三,整饬武备,固我疆圉。大明军制乃强军之本,五大战区架构已成,各镇总兵府、参将府须加紧整训,汰弱留强,精研战法。火器乃破敌锐锋,格物工技司须全力保障洪武十六式后膛燧发枪、各型火炮之产制与列装,不得懈怠。神策军为全军楷模,其练兵、作战之新法良规,当适时推广至各大战区,以期全面提升我军战力。”

提及军备,武官班列最前方的魏国公徐达、鄂国公常遇春等人皆目光炯然。他们亲身经历了从刀弓矛戟到火铳火炮的变革,深知这些多由吴王朱栋主导、格物学院钻研改进的新式火器所带来的战力飞跃。北部战区总兵官蓝玉,嘴角更是掠过一丝几不可察的傲然笑意,他麾下边军乃首批大规模换装之精锐,深知其威力。

“其四,通商惠工,拓海开疆。市舶司制度须进一步完善,规范海贸,打击奸商走私,保护合法商贾。大明银行须稳健运营‘金本位’货币之制,确保宝钞信誉,便利万民。旧港宣慰司、倭国驻军及各海外商站,须恪尽职守,保护航道,扬我国威,使四海之利,尽归大明。

钦此!”

宣读完毕,殿中部分出身士绅世家或与地方豪强牵连甚深的官员,虽极力维持面色平静,然瞳孔微缩,置于袖中的手指不自觉蜷紧者,不在少数。

这意味着他们及其宗族、姻亲、门生故吏,过往凭借功名、官身所享之免役、免税特权,将彻底成为历史,其家族利益根基,面临动摇。

“陛下!”一位年迈的都察院御史颤巍巍出班,声音带着一丝急切,“新政虽好,然推行过急,恐伤士林之心,动摇国本啊!官绅乃国家柱石,若使其与庶民同役同税,恐失体统,寒天下士子之心……”

“李御史此言差矣!”不等皇帝开口,一位户部官员即刻出列反驳,“新政正是为了稳固国本!税赋不均,贫者愈贫,富者愈富,方是动摇根基之祸源!官绅一体纳粮当差,方能显朝廷至公至正之心!且洪武年间已于数省推行,未见士林离心,反见百姓拥戴,国库丰盈,此乃利国利民之良策!”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相邻推荐:乡野风水师:都市逆袭封神路  西幻女领主,但开局末世  奴籍之下  开局签到混沌体,仙尊重生杀疯了  仙厨系统:我靠做饭卷成宗门顶流  总监,你也不想你的秘密别人发现吧  混沌幻灵珠:我执斧辟命  异度空间  命运之契-互换身体后,老婆顶着我壳子撩我  我把游戏里的东西带到现实  嫡女重生:霸道王爷心尖宠  穿越到后崩的开大车  挽渊录  责天纪  醉酒后的我把同居舍友操成肉便器了  我和雌小鬼妹妹的色情日志  ISUCA——雷霆的奴隶  开局卖家业?反手打造最强军工  重生之逆转商途:从破产到执掌风  我在东北当萨满的那些年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