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30看书网

630看书网>源道龙宇洪荒劫纪 > 第226集 娲母授艺织经纬羲皇演道定人枢(第2页)

第226集 娲母授艺织经纬羲皇演道定人枢(第2页)

第三章泥火相融,陶器孕育人族新生机

纺织之术解决了人族的蔽体问题,可食物储存的难题依旧困扰着各个部落。女娲在人族部落停留的日子里,看到妇人们将采集的野谷装在石碗里,稍微一动就洒出来;猎到的兽肉,即便烟熏后,也只能保存十几天,心中便有了新的打算。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一日清晨,女娲带着众人来到部落附近的河边。河边的泥土湿润细腻,女娲蹲下身子,抓起一把泥土,在手中揉捏起来。“尔等看,此土名为陶土,质地细腻,可塑性强,经火焚烧后,便会变得坚硬,可制成器物,用来装水、存粮。”

她说着,将手中的陶土捏成了一个简单的碗状,然后放在阳光下晾晒。“先将陶土捏成想要的形状,待其晾干后,再放入火中烧制,便可成器。此器名为‘陶’。”

众人围在一旁,好奇地看着女娲手中的陶碗。石首领拿起一把陶土,学着女娲的样子揉捏,可陶土在他手中要么捏不成形,要么一捏就碎。“娲皇,这土太软了,怎么才能捏成器物?”

“需先将陶土中的杂质去除,再加入适量的水,反复揉捏,让陶土变得均匀细腻,有韧性。”女娲说着,将一块处理好的陶土递给石首领,“尔等看,这般揉捏,直到陶土不沾手,且能随意塑形为止。”

石首领接过陶土,按照女娲的方法揉捏,果然,陶土渐渐变得听话起来,他试着捏了一个小小的罐子,虽然形状有些歪斜,但总算成型了。“成了!娲皇,我捏成了!”他像个孩子一样兴奋地喊道。

女娲笑着点头,又教众人如何制作更复杂的器物——比如带把手的陶罐,方便提拿;带盖子的陶瓮,适合储存食物;还有底部平坦的陶盘,适合盛放食物。她还教众人用树枝在陶器表面刻画简单的花纹,不仅美观,还能增加陶器的摩擦力,不易滑落。

部落里的人很快就投入到制陶的热潮中。河边的空地上,摆满了各式各样的陶坯——圆的碗、方的盘、高的瓮、矮的罐,都是族人亲手捏制的。阿织不仅擅长纺织,制陶也很有天赋,她捏的陶罐形状规整,还在罐身上刻上了藤蔓的花纹,看起来格外精致。

有一个名叫陶的少年,约莫十五岁,是部落里最调皮的孩子,之前学习纺织时总是坐不住,可制陶却让他着了迷。他每天天不亮就跑到河边,蹲在地上捏陶土,从一开始的歪歪扭扭,到后来能捏出各种精巧的小器物——比如小鸟形状的陶哨,吹起来能发出清脆的声音;还有小兽形状的陶玩具,深受部落里孩童的喜爱。

“陶,你这陶哨做得真好。”女娲看到陶手中的陶哨,忍不住称赞道。陶有些不好意思地挠了挠头:“娲皇,我觉得制陶比纺织有趣多了,捏出什么样子都可以。”

女娲笑着说:“每种手艺都有其用处,纺织蔽体,制陶存物,皆是人族生存之需。你若喜欢制陶,可多钻研,日后或许能做出更好的陶器。”

陶用力点头,心中暗暗下定决心,要做出最好的陶器。

陶坯晾干后,就到了最关键的烧制环节。女娲指导众人在河边挖了一个土窑,将陶坯整齐地摆放在窑中,然后在窑外点燃木柴,控制火候。“火候乃制陶之关键,火候过弱,陶器易碎;火候过强,陶器易裂。需根据陶坯的大小、厚度,调整柴火的多少与燃烧的时间。”

第一次烧制时,由于众人控制不好火候,窑里的陶坯大多开裂或变形,只有少数几个小型的陶碗完好无损。看着那些碎裂的陶坯,部落里的人都有些失落。陶拿着一个开裂的陶罐,眼圈红红的:“娲皇,我们是不是做不好陶器?”

“无妨,万事开头难。”女娲捡起一个完好的陶碗,递给陶,“你看,这不是成功了吗?只需总结经验,下次调整火候即可。”她又仔细检查了碎裂的陶坯,“此次火候不均,靠近窑口的陶坯火候过强,靠近窑底的火候过弱。下次可在窑中设置通风口,让火焰均匀燃烧。”

众人重新振作起来,按照女娲的建议改进土窑,调整陶坯的摆放位置。第二次烧制时,虽然依旧有部分陶坯损坏,但完好的陶器比第一次多了不少。第三次、第四次……随着烧制次数的增加,众人越来越熟练,烧制出的陶器也越来越完好,不仅形状规整,而且质地坚硬,敲击时能发出清脆的声音。

当第一批完好的陶罐、陶瓮摆在部落里时,所有人都欢呼起来。石首领拿起一个陶罐,装满河水,陶罐不仅没有漏水,而且提起来比石碗轻便多了。他又将采集的野谷装进陶瓮里,盖上盖子,放在阴凉处,几天后打开一看,野谷依旧干燥,没有发霉。“太好了!有了陶器,我们再也不用担心食物变质了!”

妇人们用陶碗盛放食物,用陶罐煮水,用陶瓮储存粮食,生活变得越来越方便。陶则在女娲的指导下,尝试在陶坯表面涂上一层细泥,再烧制,制成了表面光滑的“釉陶”,不仅更美观,而且更耐用,不易沾染污渍。

后来,陶还发明了“轮制”的方法——用一块圆形的木板做轮盘,将陶土放在轮盘上,转动轮盘,同时用手揉捏陶土,这样制成的陶坯比手工捏制的更规整、更均匀,而且制作速度也更快。女娲看到轮制的陶器,不禁称赞道:“陶,尔有巧思,此轮制之法,可大大提高制陶效率,当传于众人。”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轮制之法很快在部落里推广开来,制陶的效率大幅提升,部落里的陶器也越来越多,不仅能满足自己的需求,还能与周边的部落交换物资——用陶罐交换兽皮,用陶瓮交换野果,人族部落之间的交流也越来越频繁。

女娲看着人族部落因纺织和制陶而发生的巨大变化,心中满是欣慰。她知道,这两种手艺不仅解决了人族的生存难题,更开启了人族文明的新篇章——从依赖自然的兽皮、石器,到依靠自己的双手创造出布和陶器,人族正在一步步走向独立与强大。

第四章陈地观星,羲皇悟透时间河

就在女娲在南瞻部洲传授人族纺织、制陶之术时,伏羲正居于陈地的八卦台。此地乃是他当年初创八卦之地,台上刻着完整的八卦图,台下则环绕着八根石柱,分别对应乾、坤、震、巽、坎、离、艮、兑八卦。

此时,伏羲正坐在八卦台中央,抬头仰望着星空。他身着青色长袍,手中握着一卷河图洛书残片——这是龙汉初劫末期,龙宇暗中相赠之物。残片虽不完整,却蕴含着无穷的推演之力,让他对“道”的理解更进一层。

自从龙汉初劫结束,巫妖并立的格局形成后,伏羲便一直在推演洪荒的未来。他曾推演过巫族的十二都天神煞阵,推演过妖族的周天星斗大阵,知道这两族日后必有一场大战,可他更关心的,是人族的命运。

“女娲妹妹已去人族部落传授手艺,不知人族能否借此机会发展壮大?”伏羲喃喃自语,将河图洛书残片放在八卦台上。残片接触到八卦图的瞬间,突然发出一阵耀眼的光芒,八卦图上的卦象也随之转动起来,与星空中的星象遥相呼应。

伏羲闭上眼睛,集中精神,将自身的神识融入河图洛书残片与八卦图中。渐渐地,他的意识进入了一种奇妙的定境,眼前不再是陈地的星空,而是一条奔腾不息的长河——那是时间长河,河中流淌着过去、现在与未来的画面。

他看到了龙汉初劫时的惨烈景象:龙族、凤族、麒麟族混战,尸横遍野,灵脉断裂;罗睺魔军肆虐,洪荒生灵十存其三;鸿钧合道,以身补天道裂痕……这些都是过去的画面,清晰而沉重。

接着,画面流转,来到了现在:巫族占据洪荒大地,十二祖巫分治十二域,玄冥掌北境幽冥谷,炼就寒冰与死亡双法则;妖族掌控九天,帝俊称妖皇,太一称东皇,炼就周天星斗大阵,招纳二十八星宿、十大妖帅;人族则散居于洪荒各处,靠着女娲传授的纺织、制陶之术,艰难却顽强地繁衍着,人口渐渐突破万余。

伏羲的神识继续顺着时间长河向前流淌,去探寻人族的未来。起初,河中画面模糊不清,只能看到人族部落逐渐增多,部落之间时而合作,时而争斗,却始终在缓慢发展。可当他将河图洛书残片的力量完全激发后,画面突然变得清晰起来。

他看到了一个穿着兽皮、手持木杖的男子,正在山林中采摘草药。那男子身形高大,眼神坚毅,每采一种草药,都会先放在口中尝一尝,然后用木炭在树皮上记录下来。有时,他尝了有毒的草药,脸色发青,浑身抽搐,却依旧没有放弃,只是休息片刻,便继续采摘、记录。伏羲心中一动,认出这男子乃是日后的“神农氏”,人族三皇之一。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相邻推荐:名义:我靠小弟们躺赢了  古代荒年,喂嫂纳妾  穿书六零,系统求我拯救反派儿子  医妃重生:空间灵泉揽君心  诡诈师  都市重生之北冥医帝  火炕  一则故事  漂亮胆小的你被群狼环绕  绝世神医之赘婿逆袭  腹黑系统和他的宝贝主人  学长!我持灵玉通阴阳  天生禁区  开局末世,金手指竟是外星人  不朽:重生镇万界  邪修也有编制,我在战忽局当邪修  诡盗之王  我们的日常琐事  综影视:女配的野心是称帝  沉迷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