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30看书网

630看书网>源道龙宇洪荒劫纪 > 第35集 女娲访兄(第3页)

第35集 女娲访兄(第3页)

第六章:洪汛预警

入夏之后,陈地的雨水渐渐多了起来。起初只是零星小雨,可没过几日,天空便像被捅破了一般,暴雨连绵不绝。河水开始上涨,淹没了岸边的低洼之地,田地里的灵谷也被雨水浸泡,渐渐没了往日的生机。

村落里的人们慌了神,纷纷跑到女娲和伏羲的宫殿前,祈求神明保佑。女娲站在宫殿的高台上,望着远处汹涌的河水,眉头紧锁:“兄长,这雨再不停,恐怕会引发洪汛,淹没整个村落。”

伏羲早已取出八卦图,指尖在卦象上轻轻滑动,卦象中的坎卦光芒越发刺眼。他沉声道:“卦象显示,此次雨势会持续半月有余,河水将在七日后漫过堤坝,若不提前应对,后果不堪设想。”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两人立刻召集人类,告知洪汛将至的消息。起初,有些人类半信半疑,毕竟他们从未见过如此大的洪水。但想起之前女娲和伏羲传授的知识屡屡应验,大多数人还是选择相信。

伏羲带领青壮男子加固堤坝:他们运来石块、夯土,将堤坝筑得更高、更坚固。他还教人们在堤坝内侧铺上芦苇编成的席子,既能防止泥土流失,又能减缓河水对堤坝的冲击。女娲则带着老人和孩童,将村落里的粮食、草药和重要物品搬到高处的山洞中。她还取出造人余息,在山洞周围布下一层无形的屏障,能阻挡洪水渗入。

为了及时监测水情,伏羲还发明了“水位计”:他将一根长长的木杆插入河中,在木杆上每隔一尺刻一道痕迹,指派专人日夜看守,一旦水位达到警戒刻度,便立刻通报。

第七日清晨,河水果然如伏羲所料,漫过了堤坝的底部。守在堤坝上的人类立刻敲响了警示的铜锣,村落里的人们按照之前的安排,迅速转移到高处的山洞中。

没过多久,洪水便席卷而来,淹没了整个村落,田地里的灵谷被冲得无影无踪,只有加固后的堤坝还在苦苦支撑。山洞中的人们看着山下一片汪洋,心中既后怕又庆幸——若不是女娲和伏羲提前预警,他们恐怕早已葬身洪水之中。

洪水持续了三日三夜,才渐渐退去。村落变成了一片狼藉,淤泥遍地,房屋倒塌。人们看着眼前的景象,脸上满是沮丧。女娲走上前,轻声安慰:“大家莫要灰心,洪水虽毁了我们的家园,但只要人还在,我们就能重建。”

伏羲也说道:“此次洪汛让我们知晓,自然之力不可小觑。日后,我们还要教大家观察天象、分辨水情,提前做好防范,不再让洪水伤害到大家。”

在女娲和伏羲的鼓励下,人类重新振作起来。他们清理淤泥、修补房屋、重新播种灵谷。女娲再次取出造人余息,撒在被洪水淹没的土地上,土地渐渐恢复了肥力;伏羲则根据八卦推演,选出了地势更高、排水更好的地方,教人们建造新的房屋。

经历过洪汛的考验,人类不仅学会了应对洪水的方法,更懂得了团结协作的重要性。他们对女娲和伏羲的敬仰愈发深厚,也更加坚定了依靠智慧和勇气生存下去的信念。

第七章:历法初成

洪水退去后,陈地的生活渐渐恢复了往日的秩序。但女娲和伏羲发现,人类在劳作和生活中,常常因为不知时节而耽误事:有时错过了灵谷的最佳播种时间,导致收成减少;有时在寒冷的季节来临前,没有提前准备好御寒的衣物,冻伤了身体。

“兄长,人类需要一套记录时节、指导生活的方法,这样才能更好地顺应自然,繁衍生息。”女娲坐在宫殿的窗前,看着窗外飘落的秋叶,若有所思地说道。

伏羲放下手中的八卦图,眼中闪过一丝灵光:“妹妹所言极是。我观天象已久,发现日月星辰的运行皆有规律。我们可以根据日月的变化、星辰的位置,制定一套历法,教给人类。”

接下来的日子里,伏羲每天都会登上陈地最高的山峰,观察天象。他记录下太阳升起和落下的位置变化,月亮的阴晴圆缺,以及北斗七星的方位移动。女娲则在一旁协助他,用玉石制作了简易的观测工具——她将一块圆形的玉石打磨光滑,刻上刻度,用来测量太阳的影子长度,判断时节的变化。

经过数月的观测和记录,伏羲终于找到了天象运行的规律:他发现太阳的轨迹每三百六十日左右便会重复一次,于是将这段时间定为“一年”;又根据月亮的圆缺变化,将一个月分为三十日;再根据季节的更替,将一年分为春、夏、秋、冬四季。

“春季,天气转暖,万物复苏,是播种灵谷的最佳时节;夏季,雨水充沛,阳光充足,需用心照料庄稼,防治虫害;秋季,果实成熟,庄稼丰收,要及时收割储存;冬季,天气寒冷,万物休眠,人类需休养生息,准备来年的播种。”伏羲将这些规律一一整理,向女娲讲解。

女娲听后,点头称赞:“兄长,我们还可以在历法中加入二十四节气,让人类更精准地把握时节。比如‘立春’标志着春天的开始,‘夏至’是一年中白天最长的日子,‘秋分’则是昼夜平分之时。”

两人一起商议,确定了二十四节气的名称和时间,还将每个节气对应的农事活动、生活注意事项都详细记录下来。为了让人类更容易理解和记忆,伏羲还将历法的内容编成了通俗易懂的歌谣,教人类传唱:“立春阳气转,雨水沿河边;惊蛰乌鸦叫,春分地皮干;清明忙种麦,谷雨种大田……”

他们召集人类,在祭坛前正式传授历法。伏羲用树枝在地上画出日月星辰的运行轨迹,女娲则手持玉石观测工具,现场演示如何根据太阳的影子判断节气。人类们听得认真,记得仔细,还纷纷提问,女娲和伏羲都耐心地一一解答。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有了历法的指导,人类的生活和劳作变得井然有序。他们按照节气播种、收割、储存粮食、准备御寒衣物,收成越来越好,生活也越来越富足。村落里的老人还会将历法的知识讲给孩子们听,让这套凝聚着女娲和伏羲智慧的历法,一代代传承下去。

看着人类在历法的指引下安居乐业,女娲心中满是欣慰。她看向伏羲,轻声道:“兄长,如今人类已有了生存的智慧、应对灾祸的方法,还有了指导生活的历法,他们定能在这片土地上长久地繁衍生息。”伏羲点头,眼中闪烁着希望的光芒:“是啊,这便是我们对人类最好的守护。”

第八章:辞陈归昆

在陈地停留了近一年,女娲看着人类在她和伏羲的帮助下,掌握了种植、医道、防洪、历法等知识,从最初的脆弱无助,变得越来越坚强、越来越有智慧,心中的牵挂渐渐放下。她知道,是时候回到昆仑山了——那里还有更多的生灵需要她的守护。

这日清晨,女娲来到伏羲的书房,见他正对着八卦图沉思。她轻声说道:“兄长,我打算明日便返回昆仑山。”

伏羲抬起头,眼中闪过一丝不舍,但很快便恢复了平静:“妹妹,我明白你的心意。昆仑山是你的居所,那里也需要你。只是此去路途遥远,你一定要多加小心。”

“兄长放心,有毕方相伴,我会平安抵达。”女娲微笑着说,“这些日子,多亏有你相助,人类才能有今日的景象。日后,他们的发展,还要靠你多费心。”

伏羲点头:“妹妹不必担心,我会继续守护人类,教他们更多的智慧,让他们在这片土地上越来越好。”

次日清晨,天刚蒙蒙亮,陈地的人类便自发地聚集在宫殿前,为女娲送行。他们手中捧着新鲜的灵谷、采摘的草药,还有亲手制作的衣物,想要送给女娲。

“女神,您别走好不好?”一个孩童拉着女娲的衣角,眼中满是不舍。女娲蹲下身,轻轻抚摸着孩童的头:“孩子,我要回到昆仑山,但我的心会一直守护着你们。只要你们好好运用所学的知识,团结互助,一定能过上更好的生活。”

人类们纷纷向女娲跪拜,表达心中的感激与不舍。女娲站起身,向众人深深一揖:“多谢大家的厚爱,我会永远记得陈地,记得你们。”

伏羲送女娲至陈地的边界,他从怀中取出一块刻有八卦图案的玉石,递给女娲:“妹妹,这是我用八卦之力炼制的玉石,若你日后有需要,只需注入神力,我便能感知到。”

女娲接过玉石,心中满是感动:“兄长,保重。”

毕方从天际飞来,落在女娲身边。女娲跨上毕方的背,回头望向伏羲和人类们,挥了挥手。毕方长鸣一声,双翅展开,向着昆仑山的方向飞去。

人类们望着女娲远去的身影,久久不愿离去。伏羲站在原地,直到女娲的身影消失在天际,才缓缓转身。他知道,女娲虽离开了,但她留下的造人余息、她传授的知识,会永远滋养着人类,帮助人类在这片土地上繁衍生息,走向更遥远的未来。

女娲坐在毕方的背上,看着下方不断倒退的山河,心中满是感慨。她想起在陈地与伏羲相聚的日子,想起人类从脆弱到坚强的转变,嘴角露出了欣慰的笑容。她知道,此次陈地之行,不仅帮助了人类,也让她更加明白,守护生灵、助力万物成长,便是她身为创世女神的使命。

不久后,毕方便带着女娲回到了昆仑山。站在熟悉的宫殿露台上,女娲俯瞰着苍茫大地,眼中闪烁着坚定的光芒。她知道,未来还有更多的挑战在等待着她,还有更多的生灵需要她的守护,但她无所畏惧——因为她有兄长伏羲的支持,有人类的信任,更有一颗守护万物的初心。

喜欢源道龙宇洪荒劫纪请大家收藏:()源道龙宇洪荒劫纪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相邻推荐:开局末世,金手指竟是外星人  穿书六零,系统求我拯救反派儿子  火炕  诡诈师  天生禁区  诡盗之王  邪修也有编制,我在战忽局当邪修  我们的日常琐事  古代荒年,喂嫂纳妾  沉迷  医妃重生:空间灵泉揽君心  学长!我持灵玉通阴阳  名义:我靠小弟们躺赢了  都市重生之北冥医帝  一则故事  漂亮胆小的你被群狼环绕  综影视:女配的野心是称帝  绝世神医之赘婿逆袭  不朽:重生镇万界  腹黑系统和他的宝贝主人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