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江水余晖:炎帝末年的天下变局
姜水之畔的晨雾尚未散尽,炎帝榆罔已在议事堂前徘徊许久。作为神农氏一脉的第七代炎帝,他手中握着的玄圭早已失去往日的温润光泽,如同此刻神农氏统治下的天下,正悄然蒙上一层阴霾。
炎帝一脉以农耕立国,自神农尝百草、教民耕种以来,姜水流域的先民便在这片土地上筑起村落、开垦良田,粟米的香气曾弥漫在每一条河谷。可到了榆罔时期,天地气候骤变,先是连年干旱,姜水支流多处断流,成片的粟田干裂如龟甲;后又逢暴雨洪涝,上游山洪暴发,冲毁了下游的灌溉沟渠,许多村落被淹没在泥水之中。
更让炎帝忧心的是,四方诸侯势力渐起,不再像往日那般对神农氏俯首帖耳。东方的蚩尤部落,凭借着冶铜技术的突破,打造出锋利的铜刀铜矛,族人个个勇猛善战,不断向西蚕食神农氏的领地;北方的荤粥部落,则趁着草原水草丰美,畜群壮大,时常南下劫掠边境村落,抢走粮食与牲畜,留下一片狼藉。
这日,议事堂内烛火摇曳,各部落首领面色凝重。来自姜水下游的邰部落首领率先开口:“炎帝陛下,我部落今年颗粒无收,族中老幼已开始以野果野菜充饥,再这样下去,恐怕要有人饿死了!”话音刚落,北方的岐部落首领也接着说道:“荤粥人上周又来劫掠,我们的石斧根本抵挡不住他们的弯刀,好几位青壮年都被砍伤,粮食也被抢走大半,恳请陛下派援兵相助!”
炎帝榆罔坐在主位上,眉头紧锁,双手紧握成拳。他知道,神农氏的兵力早已不如从前。以往依靠农耕积累的财富,能支撑起一支装备石制兵器的军队,可如今粮食短缺,士兵们连饭都吃不饱,更别提训练作战了。他叹了口气,声音带着几分疲惫:“诸位首领的困境,朕都知晓。可眼下姜水流域受灾严重,国库空虚,实在难以抽调粮草与兵力支援各部落啊。”
议事堂内顿时陷入一片寂静,只有烛火燃烧的“噼啪”声在空气中回荡。各部落首领面面相觑,眼中满是失望与焦虑。他们深知,若神农氏无法带领大家走出困境,这片土地上的秩序恐怕就要崩塌了。而此时,没有人注意到,来自姬水流域的轩辕部落使者,正站在议事堂外,将堂内的对话听得一清二楚,随后悄然转身,快马加鞭向姬水方向奔去。
二、姬水初兴:轩辕氏的崛起根基
姬水蜿蜒流淌,穿过黄土高原的沟壑,滋养着两岸的土地。与姜水流域的困境不同,姬水流域受气候影响较小,加之轩辕部落首领轩辕氏极具远见,早已带领族人兴修水利、改良农具,使得姬水两岸的粟田依旧郁郁葱葱,粮食丰收在望。
轩辕氏,姓公孙,名轩辕,生而神灵,弱而能言,幼而徇齐,长而敦敏,成而聪明。他自幼便展现出非凡的智慧,在部落中威望极高。年少时,他看到族人为了争夺水源与邻近部落发生冲突,便主动出面调解,提出“分时取水”的方案,既解决了争端,又让双方都能获得足够的水源灌溉农田。此事过后,轩辕氏在部落中的声望更盛,族人们都愿意听从他的号令。
随着年龄增长,轩辕氏意识到,仅靠农耕无法保障部落的安全。当时,姬水流域周边分布着多个小部落,这些部落时常因争夺土地、粮食而互相攻伐,百姓深受其害。轩辕氏便向族中长老提议,组建一支军队,一方面保护部落免受外敌侵扰,另一方面也能维护周边地区的秩序。
长老们起初有些犹豫,担心组建军队会消耗过多的粮食与人力。轩辕氏则耐心劝说:“如今天下动荡,炎帝陛下无力掌控四方,若我们不组建军队自保,迟早会被其他部落吞并。只要我们合理调配人力,在农闲时训练士兵,不仅不会影响农耕,还能保护我们的粮食与家园。”长老们听后觉得有理,便同意了轩辕氏的提议。
于是,轩辕氏开始在姬水流域挑选青壮年男子组建军队。他根据士兵的体质与特长,将军队分为不同的小队:身强力壮者手持石斧、石矛,组成步兵小队,负责正面冲锋;身手敏捷者手持弓箭,组成弓箭小队,负责远程攻击;熟悉地形者则组成侦察小队,负责探查敌情、传递消息。
在训练方面,轩辕氏借鉴了狩猎时的技巧,让士兵们模拟与野兽搏斗的场景,练习冲锋、躲闪、配合等战术动作。他还亲自示范,教士兵们如何更好地挥舞石斧、投掷石矛、拉弓射箭。为了提高士兵们的积极性,轩辕氏规定,训练表现优异者,可获得更多的粮食奖励;在实战中立下战功者,则能获得土地与荣誉。
除了训练军队,轩辕氏还十分注重兵器的改良。当时,部落中使用的兵器多为石制,硬度较低,在与装备铜制兵器的蚩尤部落作战时往往处于劣势。轩辕氏便召集族中的能工巧匠,研究如何提高石制兵器的硬度。经过多次试验,工匠们发现,将石头放入火中烧红,再放入水中冷却,石头的硬度会大大提高。轩辕氏立即下令推广这种方法,让军队的石制兵器质量得到了显着提升。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与此同时,轩辕氏还积极与周边友好部落建立联系,互通有无。他将姬水流域丰收的粟米运往受灾的部落,换取他们手中的兽皮、矿石等物资。通过这种方式,轩辕氏不仅赢得了周边部落的好感,还积累了大量的战略物资,为轩辕部落的崛起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三、阪泉之盟:轩辕与炎帝的权力交接
随着轩辕部落的日益强大,其影响力逐渐扩展到姜水流域。炎帝榆罔得知后,心中既焦虑又无奈。他知道,轩辕氏是一位极具才能的首领,若能为神农氏所用,或许能挽救神农氏的危局;可若轩辕氏心怀异志,那神农氏的统治恐怕就要走到尽头了。
此时,蚩尤部落的攻势愈发猛烈,已占领了神农氏东部的大片领地,兵锋直指姜水流域的核心区域。炎帝榆罔多次派兵抵抗,均以失败告终,军队士气低落,人心惶惶。在这危急关头,炎帝榆罔不得不放下身段,派使者前往姬水流域,邀请轩辕氏出兵相助。
轩辕氏接到邀请后,立即召集部落长老商议。长老们纷纷表示,炎帝氏毕竟是天下共主,若不伸出援手,一旦炎帝氏被蚩尤部落消灭,轩辕部落也将面临更大的威胁。轩辕氏也认为,这是一个既能抵御蚩尤部落,又能扩大轩辕部落影响力的绝佳机会,便同意出兵相助。
很快,轩辕氏率领着训练有素的军队,从姬水流域出发,向姜水流域挺进。当军队抵达姜水下游时,正好与蚩尤部落的军队相遇。轩辕氏深知蚩尤部落的铜制兵器锋利无比,便决定采用迂回战术,避免与蚩尤军队正面硬拼。他派侦察小队探查蚩尤军队的动向,发现蚩尤军队的粮草囤积在后方的一座山谷中。于是,轩辕氏亲自率领一支精锐小队,趁夜绕到蚩尤军队后方,烧毁了他们的粮草。
蚩尤军队得知粮草被烧,顿时军心大乱。轩辕氏趁机率领大军发起猛攻,蚩尤军队节节败退,被迫向东撤退。此役过后,轩辕氏的军队声威大震,姜水流域的各部落都对轩辕氏刮目相看,纷纷表示愿意听从他的号令。
炎帝榆罔见轩辕氏立下大功,心中既感激又不安。他知道,轩辕氏的威望已经超过了自己,若再继续担任天下共主,恐怕难以服众。此时,各部落首领也纷纷向炎帝榆罔进言,希望他能将天下共主之位禅让给轩辕氏。
炎帝榆罔在经过一番深思熟虑后,最终决定顺应民心,将天下共主之位禅让给轩辕氏。他选择在阪泉举行禅让仪式,邀请四方诸侯前来见证。
禅让仪式当天,阪泉之畔人山人海,四方诸侯与各部落首领齐聚于此。炎帝榆罔手持玄圭,缓步走到轩辕氏面前,郑重地将玄圭交到他手中,说道:“轩辕氏,你智勇双全,带领族人抵御外敌,拯救天下百姓于水火之中。如今,我将天下共主之位禅让于你,希望你能带领天下百姓走向太平盛世。”
轩辕氏接过玄圭,深深一揖,说道:“炎帝陛下,您放心,我定当不负众望,尽心尽力治理天下,保护百姓安居乐业。”随后,轩辕氏正式继位,成为天下共主,后人尊其为“黄帝”。阪泉之盟的举行,标志着神农氏统治的结束,轩辕氏统治的开始,也开启了华夏文明的新篇章。
四、姬水练兵:黄帝构筑华夏军事根基
继位之后,黄帝并没有沉浸在权力的喜悦之中,而是深知天下尚未太平。蚩尤部落虽然暂时撤退,但实力并未受到重创,随时可能卷土重来;北方的荤粥部落也依旧对中原地区虎视眈眈;此外,还有一些偏远部落尚未臣服,天下统一的大业仍需努力。因此,黄帝决定回到姬水流域,进一步加强军队建设,构筑起强大的军事根基。
(一)军队建制的革新
回到姬水流域后,黄帝首先对军队建制进行了革新。他不再像以往那样,仅仅根据士兵的体质与特长简单划分小队,而是建立了更加完善的军队编制体系。
黄帝将军队分为“师”“旅”“卒”“伍”四个等级。其中,五人为一“伍”,设伍长一名,负责管理五名士兵的日常训练与作战;五伍为一“卒”,设卒长一名,统领二十五名士兵;五卒为一“旅”,设旅长一名,统领一百二十五名士兵;五旅为一“师”,设师帅一名,统领六百二十五名士兵。这种严密的编制体系,使得军队的指挥更加顺畅,士兵之间的配合也更加默契。
为了提高军队的战斗力,黄帝还为不同编制的军队配备了不同的武器装备。“伍”级士兵主要配备石斧、石矛等近距离作战武器,适合在狭窄地形中作战;“卒”级士兵除了配备石斧、石矛外,还配备了盾牌,既能进攻又能防御;“旅”级士兵则配备了更多的弓箭,适合进行远程攻击;“师”级军队则配备了一些大型武器,如投石机、冲车等,用于攻城掠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相邻推荐:开局末世,金手指竟是外星人 火炕 医妃重生:空间灵泉揽君心 诡盗之王 腹黑系统和他的宝贝主人 沉迷 都市重生之北冥医帝 绝世神医之赘婿逆袭 天生禁区 古代荒年,喂嫂纳妾 一则故事 邪修也有编制,我在战忽局当邪修 学长!我持灵玉通阴阳 名义:我靠小弟们躺赢了 我们的日常琐事 穿书六零,系统求我拯救反派儿子 诡诈师 综影视:女配的野心是称帝 不朽:重生镇万界 漂亮胆小的你被群狼环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