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人,前面便是青石部落,”一名随从指着前方一片破败的帐篷,“去年洪水冲毁了他们的村落,如今只能在此临时落脚。”
禹快步走向帐篷区,一名身着破旧兽皮、满脸皱纹的老者迎了上来,见禹腰间的木牌,眼中闪过一丝希望:“您是舜帝派来的治水使?”
“正是。”禹点头,目光扫过帐篷外晒着的湿粮,“此处洪水情况如何?”
老者叹了口气,领着他走到河边:“每到汛期,河水便漫过河岸,咱们的田地、房屋全被淹了。前几年还能靠打猎勉强过活,可如今山里的凶兽也多了,不少族人去打猎都没回来……”
禹蹲下身,指尖触碰河水,忽然想起玄空的话——九州鼎雏形能感应天灾。他立刻从行囊中取出一枚小巧的玉盒,盒中正是玄空暂借他的一尊冀州鼎雏形(为方便感应,玄空将九尊鼎雏形分开存放,每州各留一尊借予治水队伍)。禹将鼎雏形置于河边,指尖滴下一滴鲜血——此前玄空已教他,以人族血脉可激活鼎的感应之力。
鲜血触鼎的瞬间,鼎身“冀”字亮起,鼎口浮现出一道淡蓝色的光晕,光晕中竟映照出河道的脉络:画面里,上游一处山体崩塌形成的堰塞湖,正是洪水泛滥的根源;而山巅处,一块泛着微光的岩石,正是玄空所说的“冀州灵物——山巅之石”。
“原来如此!”禹心中一喜,对老者道,“洪水的根源在upstream的堰塞湖,只要打通河道,再清除堰塞湖的碎石,便能缓解水患。另外,山巅有一块奇石,若能取回,对人族有大用处。”
老者闻言,立刻召集部落的青壮:“治水使有办法治洪水,咱们都跟着干!”青壮们本就对洪水苦不堪言,听闻有希望,纷纷拿起石斧、木铲,跟着禹前往上游。
途中需穿过一片山林,刚进入山林,便听到一阵凶兽的嘶吼——一头体型庞大的黑熊从林中冲出,熊爪上还沾着血迹。随从们立刻举起石斧戒备,禹却按住他们,从行囊中取出鸿蒙符。他记得玄空说过,鸿蒙符可引鸿蒙气震慑凶兽,不到万不得已无需捏碎。
禹将鸿蒙符举在身前,符篆上泛起淡淡的灰光。黑熊本已扑到近前,感受到灰光中的威压,竟突然停下脚步,眼中满是畏惧,转身逃回林中。随从们皆是一惊,禹心中也暗叹鸿蒙宗的底蕴——仅是一枚符篆,便能震慑凶兽。
六、寻石遇险,玄空遥相助
历经三日跋涉,禹一行终于抵达堰塞湖所在的山脚下。抬头望去,山巅隐在云雾中,而堰塞湖的湖水已漫至山腰,随时可能决堤。禹当机立断,先指挥青壮们在湖边挖掘导流沟,减缓湖水压力,自己则带着两名随从登山寻石。
山路陡峭,布满碎石,每走一步都需格外小心。行至半山腰时,突然发生山体滑坡,碎石如雨点般落下。禹反应迅速,拉着随从躲到一块巨石后,可巨石却被碎石撞击得摇摇欲坠。
“大人,这样下去不是办法!”一名随从急道,“山巅还远,咱们怕是……”
禹望着山巅的方向,心中不甘——他已能感应到鼎雏形传来的微弱指引,山巅之石就在前方。就在此时,他怀中的鼎雏形突然剧烈震动,鼎身“冀”字亮起红光,红光穿透云层,直向昆仑虚方向而去。
鸿蒙宗藏经阁内,玄空正整理典籍,忽然感应到禹所带鼎雏形的求救信号。他立刻取出一面水镜,水镜中浮现出禹登山遇险的画面。“不好!”玄空起身,对守在阁外的源初七子之一“源风”道,“速随我去冀州,禹治水使遇险!”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源风是源初七子中最擅长飞行之术的,闻言立刻祭出一柄风属性飞剑,玄空踏剑而立,二人化作一道流光,向冀州飞去。
另一边,禹等人躲在巨石后,碎石仍在不断落下。就在巨石即将崩塌之际,一道灰光从天而降,灰光化作一道屏障,将碎石挡在外侧。禹抬头,见玄空与源风踏剑而来,心中大喜:“长老!”
玄空落地后,挥手撤去屏障,对禹道:“无妨,有我二人相助,定能取到山巅之石。”源风则取出一枚避石符,贴在三人身上,“此符可让碎石自行避开,登山无碍。”
有了玄空与源风的相助,登山之路顺畅许多。抵达山巅时,众人终于看到了那枚山巅之石——石高丈余,通体泛着淡青色的光,石面上竟天然形成了冀州的山川纹路。禹上前,以鼎雏形靠近石块,鼎身“冀”字与石块的纹路产生共鸣,石块竟自动缩小,化作拳头大小,落入鼎中。
“成了!”禹激动地举起鼎雏形,鼎中石块与鼎身融为一体,鼎身的光晕更盛。
玄空点头:“这是第一份灵物,接下来还要寻兖州的深海之水、青州的铜矿之精……不过有此开端,后续便顺利了。”他看向堰塞湖的方向,“此处水患,我与源风可助你一臂之力——源风,你以风术吹散湖水,我以鸿蒙气加固河道。”
源风闻言,张口吐出一道狂风,狂风掠过堰塞湖,湖水竟被吹向导流沟;玄空则指尖泛起鸿蒙气,在河道两侧凝成一道无形的屏障,防止河道再次崩塌。不到半日,堰塞湖的水便被排尽,河道也恢复了畅通。
青石部落的百姓见洪水退去,纷纷欢呼雀跃,围着禹与玄空跪拜致谢。禹扶起老者,将鼎雏形中的石块取出,展示给众人:“此乃冀州灵物,有了它,咱们人族的九州鼎便能多一分力量,日后再无天灾之扰!”
七、鼎归藏经,人族信念凝
待冀州水患暂解,禹将冀州鼎雏形与山巅之石一同交给玄空,嘱托其带回鸿蒙宗藏经阁。玄空临走前,又赠禹三枚鸿蒙符与一张九州地图,地图上标注了各州可能存在灵物的位置:“兖州的深海之水需去东海之滨,那里有一处深海泉眼;青州的铜矿之精在东部山脉,需寻矿脉最深处的矿石……若遇难题,随时传讯于我。”
禹送走玄空与源风后,并未停歇,而是带着随从前往兖州——他知道,治水与寻灵物的路还长,唯有尽快完成,才能让族人早日过上安稳日子。
与此同时,玄空带着冀州鼎雏形与山巅之石返回鸿蒙宗。他刚进入藏经阁密室,便见其余八尊鼎雏形同时亮起,与冀州鼎产生共鸣。玄空将山巅之石嵌入冀州鼎中,鼎身瞬间绽放出耀眼的青光,青光融入其余八尊鼎中,八尊鼎的鼎身也浮现出淡淡的纹路——这是九州鼎雏形首次集齐一份灵物,竟引发了如此异象。
玄空立刻将此事记录在《鸿蒙宗大事记》中,笔下写道:“五帝舜时期,禹治水于冀州,寻得山巅之石,为九州鼎雏形注入第一份灵物。鼎光映鸿蒙,万族感应,人族信念凝——此乃人族兴之关键一步。”
消息很快传遍洪荒:人族治水使禹寻得九州灵物,天庭所赠的九州鼎雏形初显威力。那些原本对人族持观望态度的势力,纷纷改变了看法——西贺牛洲的妖族部落主动派人送来兽皮、矿石,助禹治水;南海的龙族也派来水官,指导人族疏通河道;甚至连隐居在不周山深处的巫族遗脉,也派人送来草药,以防止水族人染病。
舜帝得知此事后,再次召集九州部落首领,在部落中心立起一块石碑,石碑上刻着“九州鼎”三个大字,下方记录着禹寻得灵物的事迹。每逢初一十五,族人都会来石碑前祭拜,祈求治水顺利、灵物早日集齐。
石碑前,一名孩童拉着母亲的手,指着石碑问道:“娘,什么是九州鼎呀?”
母亲蹲下身,温柔地解释:“那是天庭送给咱们人族的宝物,有了它,咱们就再也不怕洪水、凶兽了,以后就能在田里种庄稼,在家里安稳睡觉了。”
孩童似懂非懂地点头,眼中满是向往:“那我以后也要像禹大人一样,为族人做事!”
母亲笑着摸了摸孩童的头:“好,咱们人族的孩子,都要像禹大人一样,有担当、有勇气。”
八、天庭观势,道尊定未来
起源殿中,龙宇通过鸿蒙盘看到了冀州的一切——禹治水的身影、族人祭拜石碑的场景、万族相助的画面,嘴角始终带着笑意。玄冥靠在他身侧,手中把玩着一枚玄冥冰魄,轻声道:“没想到一枚小小的山巅之石,竟能让洪荒格局发生如此大的变化。”
“这便是人族的力量。”龙宇握住玄冥的手,“人族虽无妖族的天赋、巫族的体魄,却有着最坚韧的信念与团结的意志——三皇启智,五帝定序,如今又有禹这样的实干者,人族兴,本就是大势所趋。”
他顿了顿,看向鸿蒙盘上九州鼎的虚影:“九州鼎不仅是镇气运的灵宝,更是人族信念的凝聚。每寻得一份灵物,人族的信念便坚定一分,待九份灵物集齐,九州鼎完全成型时,人族的气运便会稳固如山,即便封神劫来临,也能屹立不倒。”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玄冥点头,目光转向洪荒大陆的方向:“听说鸿钧最近一直在紫霄宫闭关,似乎也在关注人族的动向。”
“他自然会关注。”龙宇轻笑,“鸿钧合道后,便以洪荒安危为己任。人族兴则洪荒稳,他比谁都清楚这一点。此前派昊天、瑶池送九州鼎雏形,恐怕也有他的授意。”
正说着,鸿蒙盘突然泛起金光,金光中浮现出鸿钧的虚影。虚影对着龙宇拱手:“道尊,人族寻得第一份灵物,洪荒大势已明,日后封神劫,还需道尊多费心。”
龙宇颔首:“放心,我既为道尊,便不会让洪荒重蹈巫妖劫的覆辙。待帝俊、太一重塑肉身,鸿蒙宗与天庭联手,再加上人族的力量,足以应对封神劫。”
鸿钧虚影点头,随后消散。玄冥看着鸿蒙盘,轻声道:“看来,咱们很快就能看到九州鼎完全成型的样子了。”
“快了。”龙宇搂住玄冥的腰,目光望向窗外的虚无之海,“待禹集齐九份灵物,九州鼎矗立在洪荒大地时,咱们便去人族看看——看看那片由信念与勇气铸就的土地,看看咱们守护的洪荒,究竟会绽放出怎样的光芒。”
此时,洪荒的阳光正洒在黄河流域的土地上,禹带着随从,正站在兖州的东海之滨,望着波涛汹涌的大海。他手中的鼎雏形“兖”字亮起,指引着深海泉眼的方向。海风拂过他的脸颊,他握紧了手中的木牌,眼中满是坚定——前路或许还有艰险,但他知道,身后是千万人族的期盼,身前是九州鼎的光芒,这路,他必须走下去,也一定会走到底。
喜欢源道龙宇洪荒劫纪请大家收藏:()源道龙宇洪荒劫纪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相邻推荐:绝世神医之赘婿逆袭 名义:我靠小弟们躺赢了 漂亮胆小的你被群狼环绕 都市重生之北冥医帝 沉迷 我们的日常琐事 综影视:女配的野心是称帝 穿书六零,系统求我拯救反派儿子 学长!我持灵玉通阴阳 医妃重生:空间灵泉揽君心 开局末世,金手指竟是外星人 邪修也有编制,我在战忽局当邪修 火炕 不朽:重生镇万界 诡诈师 古代荒年,喂嫂纳妾 一则故事 诡盗之王 天生禁区 腹黑系统和他的宝贝主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