殷都朝歌,自商汤灭夏定都以来,已历数百年风雨。这日清晨,朝霞如金箔般铺满王宫巍峨的殿宇,青铜铸就的饕餮纹柱在晨光中泛着冷硬光泽,宫门外的玉磬声绵长悠远,穿透朝歌城的晨雾,宣告着王朝权力交替的庄严时刻。
商王帝乙病重三月有余,榻前的鎏金帐幔已多日未曾完全掀开,帐内弥漫着草药与檀香混合的气息。御榻旁,太子受德身着玄色祭服,腰束玉带,面容俊朗却带着几分沉郁——他自小便随帝乙习治国之术,通兵法、晓农事,更曾率军平定东夷之乱,在宗室与朝臣中声望颇重,只是此刻面对垂危的父王,眼中满是焦灼。
“受德……”帝乙的声音微弱如风中残烛,枯瘦的手缓缓抬起,受德连忙上前握住,掌心触到的冰凉让他心头一紧。“商之社稷……便交予你了。”帝乙的目光扫过榻前躬身的比干、微子、箕子三位重臣,“尔等……需尽心辅佐新王,守我商族百年基业,莫要……莫要负了列祖列宗。”
比干是帝乙之弟,时任少师,闻言叩首:“臣定以死护商,辅佐太子殿下!”微子与箕子亦随之叩拜,声音铿锵。受德眼眶泛红,伏在榻前:“父王放心,儿臣必当勤勉治国,让商之荣光传于万世!”
当日午时,帝乙驾崩的消息传遍朝歌。三日后,受德在太庙举行登基大典,以玄圭承接上天授予的统治权,改元“纣”,史称商纣王。登基大典上,纣王身着十二章纹的衮服,头戴前后垂有十二旒的冕冠,一步步踏上太庙的玉阶,接受宗室、诸侯与朝臣的朝拜。他目光锐利,身姿挺拔,举手投足间带着少年天子的锐气,让在场众人皆暗叹:“此等气度,或能再现成汤盛世。”
纣王继位之初,果然不负众望。他第一道诏令便是“轻徭薄赋”,命各地官员减免因东夷战乱而加重的赋税,让百姓得以休养生息。又召来农官,令其推广新的耕作之法,将黍、稷、麦、稻的种植技术传至边境部落,短短半年,商境之内便出现了“田野垦辟,仓廪充盈”的景象。
对于朝政,纣王更是不敢懈怠。每日清晨,他便准时驾临朝歌宫的大殿,与比干、微子等重臣商议国事。有诸侯奏报西岐之地流民增多,恐生乱局,纣王当即命人运送粮草前往赈济,并派官员安抚流民;东夷余部仍有异动,他便调兵遣将,命太师闻仲率军驻守东夷边境,严防叛乱。朝堂之上,他广纳谏言,即便是小臣上书指出政令疏漏,他也会仔细听取,择善而从。
比干曾在退朝后对微子感叹:“新王如此勤勉,我商族何愁不兴?”微子亦点头:“殿下年少却有老成之智,且心怀百姓,想来用不了几年,便能超越成汤之时。”彼时的朝歌,市井繁华,商旅往来不绝,街头巷尾皆能听到百姓对新王的赞誉,连宫中的侍卫、宫女,提起纣王时也满是敬佩。
然而,这般清明的景象,却在纣王继位第三年,因一位女子的到来而悄然改变。
这年秋日,纣王派太宰嚭前往苏部落巡查。苏部落位于朝歌以西三百里,虽属商之属国,却因地处偏远,常年与商王室往来甚少。太宰嚭抵达苏部落时,恰逢部落首领苏护为女儿妲己举办及笄礼。妲己生得容貌绝世,肌肤胜雪,眉眼间带着几分灵动,且精通音律、擅舞,太宰嚭见之,只觉“此女之美,竟让天地失色”,当即想到:“大王勤政三年,未曾有甚享乐,若将此女献予大王,必能博大王欢心。”
太宰嚭归朝后,即刻入宫面见纣王,极力夸赞妲己的美貌与才情:“苏护之女妲己,有沉鱼落雁之容、闭月羞花之貌,且能歌善舞,通诗书礼仪,若能伴于大王左右,定能为大王分忧解劳。”纣王起初并未在意,只道:“治国当以百姓为重,沉迷美色非明君所为。”可太宰嚭却不肯放弃,又说:“大王三年来日夜操劳,偶有闲暇亦当放松,妲己不仅貌美,更懂如何侍奉君王,让大王得以休憩,方能更好地处理朝政。”
恰逢此时,太师闻仲率军平定东夷余部,大胜归来,纣王心中欢喜,便顺水推舟,命太宰嚭前往苏部落,将妲己接入宫中。
妲己入宫那日,朝歌宫张灯结彩,纣王亲自在宫门迎接。当妲己身着五彩绣裙,款款走来时,纣王只觉呼吸一滞——那女子眼波流转间,似有秋水含情,步履轻盈如弱柳扶风,一颦一笑都牵动着人心。他活了二十余载,从未见过如此绝色的女子,先前“不近美色”的念头瞬间烟消云散,当即封妲己为贵妃,赐居琼台殿。
起初,纣王虽宠爱妲己,却并未因此荒废朝政。他依旧每日上朝,处理国事,只是退朝后,便会即刻前往琼台殿,与妲己一同饮酒、听曲、赏舞。妲己极善揣摩纣王的心思,纣王若因朝政烦忧,她便会弹奏舒缓的琴曲,或是讲些民间的趣闻,让纣王忘却烦恼;纣王若谈及治国之策,她也能说出几句颇有见地的话,虽不涉及深层政务,却总能让纣王心生愉悦。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可渐渐地,纣王在琼台殿停留的时间越来越长。起初只是退朝后前往,后来竟开始晚起,偶尔还会以“身体不适”为由,免去早朝。比干见状,多次入宫劝谏:“大王,如今东夷虽平,西岐姬昌却在暗中积蓄力量,诸侯间亦有异动,大王当以国事为重,莫要因女色耽误朝政啊!”纣王起初还会点头称是,承诺日后定会勤勉,可转头便将比干的话抛之脑后,依旧日日与妲己厮混。
妲己见纣王对自己愈发依赖,便开始暗中干涉朝政。有一次,纣王因一位诸侯未按时缴纳贡赋而发怒,欲派兵征讨。妲己却在一旁柔声说道:“大王,那位诸侯素来忠心,此次未能按时缴纳贡赋,或许是因地方受灾,若贸然征讨,恐会寒了其他诸侯的心。不如先派使者前往询问,若真是受灾,便减免其贡赋,诸侯定会感激大王的仁德。”纣王听后,觉得妲己所言有理,便依言而行。此事过后,纣王愈发觉得妲己不仅貌美,还颇有智慧,对她的话也更加信任。
可妲己的野心远不止于此。她暗中拉拢宫中的宦官与一些贪慕权势的朝臣,让他们为自己传递消息,若有大臣反对自己,便在纣王面前暗中诋毁。有位名叫梅伯的大臣,因不满妲己干涉朝政,上书弹劾妲己“惑乱君王”,妲己得知后,便在纣王面前哭诉:“梅大人说臣妾惑乱君王,可臣妾只是一心为大王着想,从未有过半点私心。梅大人如此污蔑臣妾,莫非是有不臣之心?”纣王本就宠爱妲己,听她这般哭诉,当即怒火中烧,下令将梅伯处死,并株连其家人。
梅伯之死,让朝中大臣人心惶惶。比干、微子、箕子等人虽心中愤懑,却也不敢再轻易弹劾妲己,只能暗中叹息。而纣王经此一事,对妲己更是言听计从,连朝政大事也开始与妲己商议,甚至将一些官员的任免权交予妲己。妲己借此机会,将自己的心腹安插在朝堂各个角落,逐渐掌控了朝政。
为了讨妲己欢心,纣王更是不惜耗费民力财力,在朝歌城外修建鹿台。鹿台高达千尺,登台可俯瞰整个朝歌城,台上宫殿楼阁林立,皆以金玉装饰,耗费的人力物力不计其数。为了修建鹿台,纣王下令加重赋税,百姓苦不堪言,许多人家因缴纳不起赋税而家破人亡,街头流民日益增多。
比干见百姓流离失所,心中悲痛万分,再次入宫劝谏纣王:“大王,鹿台耗费民力过甚,百姓已不堪重负,若再继续修建,恐会引发民变啊!还请大王下令停止修建鹿台,减免赋税,安抚百姓。”可此时的纣王,早已不是当初那个勤勉爱民的新王,他听比干提及“民变”,心中不悦,又因妲己在一旁勤勉旁观,便厉声呵斥比干:“孤修建鹿台,乃是为了彰显我商族的荣光,与你何干?再敢多言,休怪孤不念叔侄之情!”
比干心如死灰,却仍不肯放弃,继续说道:“大王,先祖成汤以仁治国,方得天下。如今大王沉迷美色,耗费民力,若再执迷不悟,商之社稷危在旦夕啊!”纣王被比干说得恼羞成怒,又想起妲己曾暗中说过“比干权重,恐有不臣之心”,当即下令:“比干屡次以下犯上,惑乱朝堂,孤今日便要看看,你这颗‘七窍玲珑心’,究竟装的是忠还是奸!”
可怜一代贤臣比干,竟被纣王下令剖心而死。比干死后,微子见商朝气数已尽,便带着商族的宗庙礼器,逃往西岐;箕子则假装疯癫,被纣王贬为奴隶,囚禁在宫中。朝中忠臣或死或逃或囚,剩下的皆为妲己的心腹与趋炎附势之辈,商朝的朝政彻底陷入混乱。
此时的纣王,早已全然不顾百姓死活,每日与妲己在鹿台上饮酒作乐,甚至发明了“炮烙之刑”,将反对自己的大臣绑在烧红的铜柱上,看着他们痛苦挣扎,以此取乐。妲己则在一旁拍手欢笑,全然不顾他人的性命。朝歌城内,百姓怨声载道,皆咒骂纣王与妲己“昏庸残暴”,而西岐的姬昌,则在暗中积蓄力量,准备讨伐商纣,拯救天下百姓。
夕阳下,鹿台的金玉在余晖中闪烁着冰冷的光芒,纣王与妲己的笑声从台上传来,穿透朝歌城的暮色,却不知这笑声背后,是商朝百年基业的崩塌,是天下百姓的苦难,更是一场席卷洪荒的封神大劫的开端。
比干惨死的消息传遍朝歌那日,天降寒雨,淅淅沥沥的雨丝打在青铜祭器上,溅起细碎的水花,像是在为这位贤臣垂泪。市井间,百姓们缩在破旧的屋檐下,望着王宫的方向低声哀叹,却不敢有半句高声——自梅伯、比干接连惨死,纣王又设“炮烙之刑”威慑众人,朝歌早已没了往日的喧嚣,只剩压抑的死寂。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相邻推荐:名义:我靠小弟们躺赢了 绝世神医之赘婿逆袭 一则故事 漂亮胆小的你被群狼环绕 都市重生之北冥医帝 诡诈师 沉迷 学长!我持灵玉通阴阳 邪修也有编制,我在战忽局当邪修 诡盗之王 古代荒年,喂嫂纳妾 天生禁区 医妃重生:空间灵泉揽君心 开局末世,金手指竟是外星人 综影视:女配的野心是称帝 火炕 不朽:重生镇万界 穿书六零,系统求我拯救反派儿子 腹黑系统和他的宝贝主人 我们的日常琐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