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洪荒碎后,时序无章的苍茫大地
洪荒第三次量劫封神劫的余波尚未完全消散,碎裂的大陆残骸在虚无中缓缓沉降,其中最大的一块核心碎块正逐渐凝聚成形——那便是后世承载华夏文明的地球雏形。此时的地球尚未有明确的时序划分,昼夜交替虽已分明,却无四季更迭的清晰界限,日月星辰的运行在先民眼中只是天穹上毫无规律的光点点缀。
昆仑虚深处,刚随玄空迁入起源殿不久的东皇太一立于殿外云阶,掌中东皇钟的钟壁仍残留着镇压封神劫乱的余温。他抬眼望去,地球的轮廓在混沌雾气中若隐若现,神识穿透云层,正见一群披发跣足的先民围在枯死的作物旁哀嚎。去年深秋误种的谷种在寒潮中尽数冻僵,今春早发的嫩芽又被突如其来的暴雪摧折,饥馑的阴影正笼罩着这片新生的土地。
“太一兄倒是好兴致,在此观览下界风光。”帝俊的声音从身后传来,他刚率御兽殿异兽清理完星域乱流,金乌真火的余辉在发梢流转,“龙宇道尊命我等助地球生灵立稳根基,你看这地界,连时节都辨不清,何谈农耕?”
太一转过头,东皇钟微微震颤,似在共鸣大地的悲鸣:“昔日洪荒,我等以星象定四时,巫妖各族依序耕耘。如今这碎块天地,星辰轨迹虽与洪荒同源,却少了观象之法的传承。先民只知依循本能播种,如何能抵得过寒暑无常?”他指尖划过钟身,浮现出二十八宿在洪荒天穹的运行轨迹,“龙曦已传先民辨五谷之法,我便授他们观星定节之术,让天道时序,真正落地为农耕之基。”
帝俊闻言抚掌笑道:“正合我意。昔日妖庭之时,你便掌星历之职,这观象授时的本事,洪荒之中无人能及。只是下界先民懵懂,需得循循善诱才是。”
太一颔首,身形化作一道金虹直坠地球,东皇钟缩小如拳,藏于袖中。他降落之处,正是后世黄河流域的中原腹地——这片土地因保留了最多洪荒灵气余韵,成为先民聚居的核心区域,却也因气候多变,受时序紊乱之苦最甚。此时恰逢黄昏,先民们正将仅存的半筐野果分食殆尽,见金光落地化作神人,皆惊惶跪拜,以为天神降世。
“尔等起身,”太一声音平和,却自带星辰运转的庄严韵律,“我乃东皇太一,奉道尊之命,传尔等观天识时之法,免尔等受饥馑之苦。”先民们闻言,眼中先是惊惧,随即燃起渴望之火,为首的老者颤巍巍叩首:“若天神能救我等免于饿死,我等愿世代供奉!”
太一抬手扶起老者,目光扫过周遭:“供奉不必,只需尔等用心学此法门,传之后世。天地有常,星辰有序,农耕之事,皆需顺时而为。”他指向西方天穹刚升起的金星,“此星名太白,昏现于西则为‘长庚’,晨出于东则为‘启明’,见此星当备春耕之具。”先民们顺着他的手指望去,只觉那颗亮星格外耀眼,却不解其与耕种有何关联。太一知晓欲速则不达,遂决定先立观星之基,再授节气之法。
二、立表测影:叩开时间之门的初阶法门
次日天未破晓,太一便召集了部落中所有青壮年男子,在聚落中央的空地上立下一根丈许高的木杆。木杆通体笔直,由洪荒遗木制成,虽经劫难,仍蕴含微弱灵气,能精准反映日影变化。
“此杆名‘表’,下方平土为‘圭’,合称圭表。”太一站在圭表旁,指尖划过木杆顶端,“日升月落,影长随之变化,此乃天道运行之迹,亦是划分时节之钥。”他示意先民们围拢观察,此时朝阳初升,表影投向西北方,长逾两丈。
老者皱着眉问道:“天神,这影子长短,能告诉我们何时种谷吗?”
“然也。”太一耐心解释,“今日影长如此,待日后影最短之日,便是‘夏至’,此时日头最烈,万物生长最盛;影最长之日,便是‘冬至’,此时天寒地冻,宜藏不宜种。”他取出一块龟甲,在上面刻画下今日的影长标记,“你们每日正午时分,都要记下影长,刻于此甲之上,三月之后,便知我言非虚。”
先民们虽半信半疑,但不敢违逆,当即推举了两名眼明手快的青年专司此事,每日正午准时测量影长,将刻度刻在龟甲和岩壁上。太一则每日巡查,纠正他们的测量方法:“正午之时,日在中天,表影最短且直指正北,此时测量方能精准。若遇阴雨,便记‘阴’字,待天晴补测。”
半月后的一个清晨,太一指着东方天穹升起的龙角星(角宿一)道:“此星为苍龙七宿之首,名为角宿。它从东方地平线升起之时,便是‘龙抬头’,此时影长较上月已短三尺,土地渐暖,可育谷种矣。”他亲自示范如何浸泡谷种,如何翻耕土地,“待影长再短两尺,苍龙七宿尽数升起,便可播种。”
先民们依言而行,将珍藏的谷种浸泡三日,播入翻松的土地中。十日后,嫩绿的芽尖破土而出,比以往盲目播种的出苗率高出数倍。老者捧着幼苗,对太一愈发恭敬:“天神之法果然灵验!只是这影长变化甚微,我等老眼昏花,恐难精准判断。”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太一闻言,便对圭表进行了改良。他在圭面上刻下更细密的刻度,每寸分为十格,又取来赤铁矿粉与松脂混合,制成红色颜料,让测量者每日将影长端点用红漆标记。“如此每日比对,影长增减便一目了然。”他又教先民制作简易的“晷仪”,以表为中心,在地面画一个圆形,标注十二方位,根据日出日落时的影端方位,判断上午下午的时辰。
转眼到了夏至之日,正午时分,先民们发现表影果然缩至最短,仅有三尺许。此时他们种下的谷子已长至半人高,叶片青翠欲滴。太一召集全体先民,在圭表旁举行了第一次祭日仪式:“今日夏至,日神居中,万物盛极。此后影长渐长,需防旱涝,勤除草灌溉。”他命人杀了一头公羊祭祀天地,将鲜血洒在圭表四周,“此仪式当传之后世,以敬天道,记农时。”
祭祀完毕,太一取出之前记录影长的龟甲,指着上面的刻痕道:“自龙抬头至今,影长从两丈减至三尺,共历四十五日。待影长再增至一丈五尺时,便是‘秋分’,此时昼夜均分,谷子成熟,可收割矣。”先民们看着龟甲上排列整齐的刻痕,终于明白这看似简单的影长变化中,藏着农耕的天命。
秋分之日如期而至,先民们收割的谷子堆满了窑洞,产量较以往翻了三倍有余。部落中举行了盛大的庆祝仪式,老者将最饱满的谷穗献给太一:“天神赐下时法,我等再无饥馑之虞。恳请天神赐名此术,我等当刻于岩壁,传之后代。”
太一望着欢庆的人群,轻声道:“此术名‘圭表测影’,乃观象授时之基。但天地广大,仅靠日影尚不能尽知时节变化,待冬去春来,我再传你们观星之法,辨二十四节气,知风雨农时。”
三、星象解码:二十八宿与四季节气的对应之道
冬至过后,白昼渐长,大地复苏的迹象初显。太一选择在一个月朗星稀的夜晚,召集先民们来到聚落最高的土坡上。此时的天穹格外清澈,银河如带,繁星密布,先民们虽每日见此景象,却从未想过其中藏有玄机。
“抬头望天,可见一组星群形如苍龙,”太一举手指向东方天穹,东皇钟微微发光,在天幕投射出苍龙七宿的连线虚影,“此为东方苍龙七宿,含角、亢、氐、房、心、尾、箕七宿,对应春时。”他依次指出各宿位置,“角为龙角,亢为龙颈,氐为龙胸,房为龙腹,心为龙心,尾为龙尾,箕为龙尾之末。”
先民们顺着他的指引望去,果然见那些星群连起来恰似一条腾飞的巨龙,不由发出惊叹。太一继续道:“苍龙七宿从东方升起,至南方中天,再到西方落下,对应着春天的到来、繁盛与离去。‘见龙在田’之时,角宿初升,便是立春;苍龙全体升空,心宿在南中天,便是春分。”
他又指向南方天穹:“此为南方朱雀七宿,井、鬼、柳、星、张、翼、轸,对应夏时。柳宿在南中天,便是立夏;星宿高悬,便是夏至。”西方的白虎七宿、北方的玄武七宿也随之被一一介绍,“四方星宿各主一季,周而复始,此乃‘四象’,是观星定节的根本。”
为了让先民更易记忆,太一教他们编了口诀:“东方苍龙主春生,南方朱雀主夏长,西方白虎主秋收,北方玄武主冬藏。四象轮转定四季,星宿为标辨农时。”先民们跟着念诵,虽不甚解其意,却牢牢记在心中。
接下来的数月,太一每日夜晚都带先民观星,教他们识别关键星宿与节气的对应关系。他指着心宿二(天蝎座α星)道:“此星名‘大火’,春分时见于东方,夏分时升至中天,秋分时隐于西方。见大火星初升,可种黍稷;大火星中天,需防高温干旱;大火星西沉,当备秋收。”这便是后世“火历”的雏形,先民们依此安排农事,果然避开了数次旱灾。
对于二分二至这四个关键节气,太一更是详细拆解。他在土坡上用石子摆出四象方位,讲解道:“春分之日,昼夜均分,朱雀七宿中的鸟星升至南中天,此时地气上升,天气下降,万物交通,最宜播种;秋分之日,白虎七宿中的虚星在南中天,昼夜复又均分,谷物成熟,当及时收割。”他又结合圭表影长:“夏至影最短,冬至影最长,此为天地阴阳转换之界,需依此调整农事节奏。”
随着对星象的熟悉,先民们逐渐能自主判断时节。有个名叫石的青年,每日夜晚都独自观察星空,某日清晨急报太一:“天神,昨日夜半,苍龙七宿的房宿已升至正南,影长较春分之日又短了两寸,是否到了‘立夏’之时?”
太一颔首赞许:“然也。立夏已至,当种豆类,勤除田间杂草。石,你学得最快,今后便为部落的‘星师’,掌观星定节之事。”石激动跪拜,从此更加用心钻研星象之术。
太一见先民已掌握四象与四季的对应,便开始传授二十四节气的完整体系。他取来一块平整的石板,用东皇钟的火光刻下节气名称:“一年分二十四节气,每节气十五日有余,依太阳在黄道上的位置划分,每前进十五度为一节气。”他按顺序讲解:“立春之后为雨水,此时冰雪消融,降水增多,需修堤筑坝;雨水之后为惊蛰,天雷响动,蛰虫复苏,可翻耕土地……”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相邻推荐:综影视:女配的野心是称帝 古代荒年,喂嫂纳妾 开局末世,金手指竟是外星人 火炕 都市重生之北冥医帝 医妃重生:空间灵泉揽君心 我们的日常琐事 学长!我持灵玉通阴阳 漂亮胆小的你被群狼环绕 穿书六零,系统求我拯救反派儿子 诡诈师 绝世神医之赘婿逆袭 天生禁区 邪修也有编制,我在战忽局当邪修 名义:我靠小弟们躺赢了 沉迷 一则故事 诡盗之王 不朽:重生镇万界 腹黑系统和他的宝贝主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