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30看书网

630看书网>源道龙宇洪荒劫纪 > 第68集 大唐兴佛 太宗下旨建寺庙译真经东土佛法渐盛(第1页)

第68集 大唐兴佛 太宗下旨建寺庙译真经东土佛法渐盛(第1页)

长安,贞观十三年春。

朱雀大街上的晨光尚未完全驱散夜雾,朱雀门内已响起整齐的马蹄声。禁军甲士列阵肃立,银甲在微光中泛着冷冽光泽,将通往太极宫的御道护得严严实实。百姓们自发聚在街道两侧,踮足翘首,脸上带着敬畏与好奇——昨日宫中传出消息,今日太宗皇帝将亲赴弘福寺,颁下关乎天下的旨意。

弘福寺坐落于长安城南,是武德年间为高祖祈福所建,殿宇恢宏,香火虽盛,却远不及玄都观、楼观台等道门圣地那般煊赫。此时寺前广场上,僧众们身着整齐的缁衣,手持念珠,肃立以待。为首的正是弘福寺住持玄奘法师,他刚从五行山迎回孙悟空不久,虽眉宇间尚带西行筹备的风尘,却难掩法相庄严。僧袍袖口的褶皱里,还藏着玄空暗赠的那枚护魂符,符身温润,隐隐透着起源殿独有的鸿蒙清气。

辰时三刻,太宗皇帝的銮驾缓缓驶入广场。明黄色的车舆由六匹骏马拉曳,车檐上垂挂的珍珠串随着车行轻轻晃动,折射出耀眼的光芒。李世民身着赭黄龙袍,腰束玉带,面容刚毅,眼神深邃,刚一现身便引得百姓跪拜高呼:“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玄奘率僧众上前,双手合十行礼:“贫僧玄奘,率弘福寺众僧,恭迎陛下圣驾。”

李世民抬手示意平身,声音洪亮如钟:“法师免礼。朕今日前来,非为祈福,乃是为天下苍生计,颁下兴佛之旨。”

话音落下,广场上一片寂静,连风吹过殿角风铃的声音都清晰可闻。百姓们面面相觑,道门在大唐本就有着特殊地位,李唐皇室自称是老子李耳之后,武德年间便尊道抑佛,如今太宗突然要兴佛,怎能不让人震惊?

李世民环视众人,目光扫过跪拜的百姓,扫过肃立的僧众,最终落在玄奘身上:“昔日泾河龙案,朕梦中受鬼魂惊扰,夜不能寐。幸得法师点化,方知世间需佛法渡化亡魂,需真经教化民心。自魏晋以来,佛法东传,虽有译经之举,却多有残缺,歧义丛生,百姓难窥佛法真谛。今法师愿赴西天求取真经,朕心甚慰,特颁旨:”

身旁的内侍总管高力士上前一步,展开明黄色的圣旨,以尖细却清晰的嗓音宣读:

“一、天下各州府,择风水宝地,修建寺庙,凡建寺者,免征徭役三年,赐良田百亩,以供僧众衣食。长安城内,扩建弘福寺,另择朱雀大街东侧建大慈恩寺,专司译经之事,拨国库银十万两,以作建寺之资。”

“二、诏告天下,征召精通梵文、汉文之士,入弘福寺译经馆,辅佐玄奘法师译经。凡应召者,赐九品官阶,食朝廷俸禄,译经有功者,破格提拔。”

“三、允许僧众自由传教,各州府不得阻挠。百姓出家为僧尼者,免征赋税,寺庙财产,受朝廷保护,不得私自侵占。”

“四、敕封玄奘法师为‘三藏法师’,总领天下译经之事,节制各州府寺庙,享一品俸禄,入朝不趋,赞拜不名。”

圣旨宣读完毕,高力士将其递到玄奘手中。玄奘双手接过,躬身谢恩:“贫僧谢陛下隆恩,定不负圣望,求取真经,译传东土,渡化万民。”

李世民扶起玄奘,语气恳切:“法师乃有道高僧,朕信你能成此大业。佛法讲究慈悲为怀,普度众生,与朕治国之道相合。朕愿以佛法辅政,使百姓安居乐业,天下长治久安。”

此时,人群中突然走出一位老道,身着青色道袍,须发皆白,正是楼观台的观主李道宗。他对着李世民躬身行礼:“陛下,李唐皇室尊老子为圣祖,道门乃国教,今陛下骤然兴佛,恐动摇国本,还望陛下三思。”

李世民闻言,神色不变:“道长此言差矣。朕尊道,亦兴佛,并非厚此薄彼。道法自然,佛法慈悲,皆是教化民心之法。天下百姓,或信道,或信佛,皆可自由选择,何必强分高下?朕要的是天下太平,而非门户之争。”

李道宗还想再言,却见玄奘上前一步,对着他双手合十:“道长,佛法与世无争,贫僧译经传教,只为渡化众生,绝不会与道门相争。日后道门与佛门,当相互扶持,共护大唐江山,教化天下百姓。”

玄奘话音刚落,天空中突然飘来一朵祥云,祥云之上,隐约可见一道纤细的身影,正是龙曦。她化为人形,身着素雅的白裙,手中握着那柄融合了混沌魔龙残魂的三尖二刃枪,枪身隐有龙气流转。龙曦对着太极宫方向遥遥一礼,随即散去祥云——她奉龙宇之命,前来暗中护持兴佛之事,见太宗态度坚决,玄奘应对得体,便放心退回了起源殿方向。

李道宗见此异象,心知佛法兴东土乃是天意,不敢再劝阻,只得躬身退下。

百姓们见太宗态度坚决,又有祥云异象,纷纷欢呼起来:“陛下圣明!”

仪式结束后,太宗与玄奘一同步入弘福寺大殿。殿内香烟缭绕,供奉着三世佛,佛像庄严肃穆。李世民焚香祭拜后,对玄奘道:“法师西行之路艰险,朕已命人打造了通关文牒,加盖玉玺,沿途各州府须全力相助。另外,朕派尉迟敬德率五百禁军护送法师至边境,以防不测。”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玄奘躬身谢恩:“多谢陛下关怀,贫僧定当早日取回真经,不负陛下所托。”

李世民点点头,又道:“译经之事关乎重大,朕已传旨,召天下英才入译经馆。近日有几位高僧前来长安,皆是精通梵文之人,法师可与他们商议译经之事。”

正说着,内侍来报,称天竺高僧波颇蜜多罗、西域高僧鸠摩罗什的弟子僧肇等人已在殿外求见。玄奘大喜,连忙请他们入殿。

波颇蜜多罗身着天竺僧袍,肤色黝黑,眼神明亮,见到玄奘便双手合十:“久闻玄奘法师大名,今日得见,实乃幸事。贫僧愿助法师译经,将佛法真谛传于东土。”

僧肇也上前见礼:“弟子僧肇,愿追随法师左右,共襄译经大业。”

玄奘大喜过望,与几位高僧一一见礼,众人在殿内商议起译经之事。李世民见他们意气相投,心中欣慰,又嘱咐了几句,便起驾返回宫中。

太宗颁下兴佛之旨的消息,如长了翅膀一般,迅速传遍了长安,又传遍了天下各州府。

长安城内,百姓们奔走相告,许多信佛之人更是喜极而泣。朱雀大街东侧,大慈恩寺的选址之地很快便围满了工匠,十万两国库银及时到位,工匠们日夜赶工,不到半年便打下了地基。弘福寺的扩建工程也如火如荼,殿宇不断增高,香火日益旺盛。

各州府接到圣旨后,不敢怠慢。洛阳城内,官府择定了城外邙山脚下的一块风水宝地,开始修建白马寺分寺;扬州城,富商们纷纷捐款捐物,助力建寺,希望能沾沾佛法福气;成都府,百姓们自发组织起来,参与建寺工程,不求报酬,只为能早日听闻佛法。

短短一年时间,天下各州府便建起了百余座寺庙,每座寺庙都香火鼎盛,僧众云集。许多百姓为了逃避赋税徭役,纷纷出家为僧尼,一时间寺庙人满为患,朝廷不得不出台规定,限制出家人数,只有通过考核、确有慧根之人才能出家。

译经馆的筹备工作也进展顺利。天下英才闻风而动,有精通梵文的学者,有擅长书法的文人,有深谙佛法的高僧,纷纷前往长安应征。译经馆很快便聚集了百余位英才,他们在玄奘的带领下,整理佛经,研究梵文,为译经做好了准备。

龙曦也时常化为人形,前往弘福寺译经馆。她虽不懂梵文,却有着圣人巅峰的修为,对“道”的理解远超常人。有时学者们对佛经中的某些字句争论不休,龙曦只需随口点拨一句,便能让他们茅塞顿开。学者们都以为她是某位隐世高僧的弟子,对她敬重有加。

玄空也受龙宇之命,化名“空玄先生”,加入了译经馆。他身为时空神魔残魂所化,见识广博,又跟随龙宇记录了无数典籍,对佛法与道法的关联有着深刻的理解。他暗中协助玄奘,整理译经体例,校正经文谬误,使得译经工作事半功倍。玄空还将起源殿中的一些译经方法传入译经馆,大大提高了译经效率。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相邻推荐:开局末世,金手指竟是外星人  沉迷  天生禁区  漂亮胆小的你被群狼环绕  火炕  绝世神医之赘婿逆袭  不朽:重生镇万界  诡盗之王  医妃重生:空间灵泉揽君心  穿书六零,系统求我拯救反派儿子  综影视:女配的野心是称帝  都市重生之北冥医帝  邪修也有编制,我在战忽局当邪修  我们的日常琐事  学长!我持灵玉通阴阳  腹黑系统和他的宝贝主人  名义:我靠小弟们躺赢了  诡诈师  古代荒年,喂嫂纳妾  一则故事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