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停地在心底念叨着,念叨着。
——但还是好气!
“富察姐姐。”
正当她努力绷着脸运气时,一个穿着浅蓝色衣裳的小姑娘已经不知何时挪到了她的身边,见她低头看她,露出清浅腼腆的笑容。
京中的贵女们大多都有些往来,因此虽然差了几岁,但知韫也认得她,是步军统领费扬古的女儿乌拉那拉氏,也是未来的孝敬宪皇后。
看得出来,她有点害怕,只是强忍着罢了。
不过也并不奇怪,在这个暖阁里的人中,她是年纪最小的,还不到六岁。
虽见小小的人儿强撑着不露怯的模样,知韫有点心软,虽然没说话,却伸出手牵着她的小手手,算是表示“别怕,她在”。
今日宫里召见她们这些满洲贵女,没别的意思,其实就是一场小型选秀,目的则是初步选定太子妃的人选。
按理说不该如此着急,正如大福晋是在二十四年选秀时被择定的那样,太子妃约摸也该在下一届选秀定下,只是太皇太后身体越发差了,老人家念着疼爱的嫡孙,便想着亲自掌掌眼。
当然,这只是其中一个原因。
另一个原因,还得从这位太子殿下身上说起。
宫里的皇子阿哥,到了年纪、出了初精,便会有母妃为其安排教导人事的宫女,这些宫女往后大多能得个格格的位份,若是运气好又得宠,也不是没有提位份的机会。
太子生而丧母,却又地位尊贵,后宫妃嫔中,哪怕贵为皇贵妃的佟佳氏也无法过问毓庆宫的事情。
但他却是康熙爷又当爹、又当妈的养大的,因此,康熙爷听了消息后,非常自觉又积极地替代了额娘的角色,麻溜地给毓庆宫送了美貌宫女。
——结果宫女到现在还是宫女。
这可算是捅了马蜂窝了。
哪怕是寻常阿哥,在长辈们赐了教导宫女后十天半个月不碰,都得把人找过来问一问、并找太医给人把把脉,遑论太子?
康熙爷也跟太子谈心了,也找太医给太子看过了,就连送去毓庆宫的宫女都换了好几波了,结果宫女还是宫女不说,甚至都被打包丢到了撷芳殿,连毓庆宫的门都进不去!
康熙爷:“……”
他分分钟从对儿子终于成人的无限感慨,切换到了对儿子到底是单纯的性冷淡还是他其实喜欢男人的猜测之中。
不开玩笑,是真的忧心忡忡。
第317章步步惊心(2)
一年前的康熙爷桀骜不驯,整一个恶毒公公心态,日常担心太子被心思大的宫女勾着坏了身子;现在的康熙爷已经被现实狠狠甩了一耳光,他简直恨不能耳提面命让美貌宫女们赶紧去爬个床,给他证明一下太子没问题。
也因此,当太皇太后提起想替太子择选太子妃时,康熙爷着实是醍醐灌顶,如同打通了任督二脉一般——
对啊!
太子素来就是个骄傲的性子,指不定是他看不上身份低微的宫女呢?换成出身大族的太子妃,他总不能还看不上吧?
于是,康熙爷和太皇太后一拍即合一个比一个着急,这场选秀就这样在当事人太子不曾发表意见的情况下仓促而郑重的举行了。
当然,这些事情属于宫廷秘闻范畴,到底不好外传,知韫自然是不知道背后的缘由的,她只以为是太皇太后担忧太子的缘故。
——如今已是康熙二十六年,等到十一月,太皇太后就要薨逝了。
如果她知道了这个“隐秘”,指不定就要在心底破口大骂了——
太子现在还不到十三周岁,这个年纪的小孩不肯去睡女人,难道不正常吗?非得全调教成色中饿鬼是吧?一天天的真是吃饱了撑得!
而且你找也就找吧,不去找那些二八芳华的,却找她们这一群最小六岁、最大也就十岁的小丫头片子干什么?
做人不能,至少不应该这么禽兽!
……
几人在暖阁里等候了一会儿之后,便有太皇太后身边的嬷嬷来宣召。
入了正殿,却见除了坐在上首的太皇太后外,太后和皇贵妃也在。
知韫只匆匆抬眼囫囵扫了一眼,便垂下眼眸随着大流一起行礼问安。
“都免礼吧。”
太皇太后本就是为了给自己挑合心意的孙媳妇,自然不会为难这些小姑娘——天可怜见,也不知道皇帝是怎么样的,竟不许她们额娘陪同,半大的孩子,还没长辈陪着,心里不知怎么慌呢。
老太太这么想着,更和蔼了几分。
知韫在这几个满洲贵女中并不算显眼。
她出身于富察氏,却不是最显赫的沙济富察氏一脉,只不过她阿玛阿兰泰实在争气,从一个笔贴式做起,如今已官至工部尚书,是康熙心腹中的心腹。若再往后几十年,她哥哥富宁安也很风光,父子二人先后为武英殿大学士、先后入贤良祠,荣耀之极。
但现在还是差了那么点,尤其是与同来的几位贵女相比——
一位石文炳的女儿瓜尔佳氏,未来的太子妃;一位是彭春的女儿董鄂氏,未来的三福晋;一位是费扬古的女儿乌拉那拉氏,未来的四福晋;以及稍微逊色一点、不知道被指婚到谁家的觉尔察氏、索绰罗氏。
讲真的,下一届选秀其实不用开了,风云人物们都已经到齐了。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相邻推荐:和巨星成为朋友后他总想撩我 末世玄途之封野 庸俗恋人[校园1v1] [神话]外挂是抽卡模拟器 鲛人 诡语迷镜 我在洪荒专职摸尸,圣人见了都跑 你的幸福物语 破天求圣 打工人被豪门酷哥狠宠了 不灭星穹:47岁努力王者 退伍女兵南下淘金[九零] 满级嬷嬷穿成黑料网红后 星魂不灭 你们修真界道德太高 哥俩好苦 孤星入怀 被高冷公主反向攻略 魔君大人被小白脸勾搭跑了 年代,打猎后我成村里香饽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