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序将超导方案压缩包发送到马库斯邮箱时,地堡的晨光刚透过虚拟窗洒在工作站桌面。他刻意在压缩包设置了“延迟解压”——需24小时后才能解锁核心的分子序列,这是他留给自己的最后缓冲:若林溪顺利在凌晨三点转移,24小时后他已在意大利安全屋,能远程观察方案的落地情况;若出现意外,他还有时间修改关键参数,阻止技术滥用。
他靠在椅背上,指尖还残留着键盘的温度,解密器安静地躺在桌角,屏幕亮着“林溪已上车,正前往安全屋”的加密消息——这是半小时前收到的,也是他此刻唯一的安心来源。他拿起林溪的照片,指尖拂过女孩嘴角的笑容,心里默默盘算:等超导样品的医疗适配完成,就申请将设备寄到意大利,让妹妹第一时间用上轻便的呼吸机,再也不用受重量的束缚。
“嗡——嗡——嗡——”
解密器突然疯狂震动,屏幕连续弹出三条紧急加密消息,发件人都是叶晴的潜伏者,消息标题用醒目的红色标注:“全球突发:三家独立实验室同步合成新型超导材料!”
陈序的心脏猛地撞向胸腔,手指一抖,照片差点滑落。他连忙点开第一条消息,屏幕上的文字像烧红的烙铁,烫得他眼睛发疼:“美国斯坦福大学:研究团队在碳纳米管高压掺杂实验中(198GPa,-195℃),意外合成具有常温超导特性的碳基晶体,电阻测试显示0Ω(25℃)。”
198GPa——比他设定的200GPa低了2GPa;-195℃——比他要求的-196℃高了1℃。这两个微小的偏差,恰好落在他标注的“±5GPa误差允许”和“±0.5℃温度波动”的边缘,却足以让“偶然触发”变成“必然发生”。他还记得自己当时写下误差范围时的想法:“留一点容错空间,避免真正的研究团队因微小偏差错过发现”,可此刻,这“容错空间”却成了知识失控的缺口。
第二条消息接踵而至,来自日本东京大学:“高压物理团队在进行碳-硼合金相变实验时,因设备故障导致温度骤降(202GPa,-196.3℃),冷却后发现样品呈现超导特性,经结构分析,与斯坦福大学合成材料同属碳基晶体。”
设备故障——又是“意外”。陈序盯着“碳-硼合金”几个字,突然想起自己在方案里刻意省略了“原料纯度要求”——他以为只有高纯度碳才能合成,却没料到掺杂硼元素后,晶体的形成条件会进一步放宽,甚至能在温度波动超出预设的情况下稳定存在。他的“谨慎”,终究还是低估了知识的“适应性”——它会像水一样,顺着任何微小的缝隙扩散,找到人类预设之外的路径。
第三条消息来自德国马普学会弗里茨?哈伯研究所:“低温材料团队在测试新型碳捕获材料时(195GPa,-194℃),意外观察到样品的超导信号,初步判断为碳同素异形体的新型结构,与斯坦福、东京大学发现高度吻合。”
三家实验室,三个不同的研究方向(碳纳米管、碳-硼合金、碳捕获材料),三个略有偏差却都落在“容错范围”内的实验条件,最终指向同一个结果——C-19晶体的同步合成。陈序瘫坐在椅子上,指尖冰凉地划过解密器屏幕,突然明白自己犯了一个致命的错误:他把知识当成了可以精准调控的“神谕”,以为设定好“触发仪式”(200GPa、-196℃、阶梯加载)就能掌控它的降临,却忘了知识本身是活的,它会在人类的好奇与试错中,找到属于自己的传播路径,哪怕那条路径从未被预设。
“咚咚咚——”工作站的门被急促敲响,马库斯的声音在外头响起,带着前所未有的焦虑:“陈序!霍兰德部长让你立刻去他办公室,有紧急会议!全球三家实验室都合成了新型超导材料,你提交的方案里有相关结构描述,部长要你解释清楚!”
陈序的呼吸一滞,他知道,“解释”不过是借口,霍兰德真正想要的,是让他完善技术,确保机构能在这场“超导竞赛”中抢占先机。他快速关掉解密器里的消息,将林溪的照片塞进贴身口袋,拿起桌上的笔记本——里面还夹着他写的C-19晶体结构修正笔记,那是他最后的底牌。
走进霍兰德办公室时,里面已坐满了人:海伦娜穿着白色大褂,正对着全息投影讲解三家实验室的实验数据;战略监督部的负责人脸色阴沉,手里攥着一份“超导材料地缘风险评估”;马库斯站在角落,眼神复杂地看向他——整个房间的空气都紧绷着,像一根即将断裂的弦。
“你来了。”霍兰德抬头看向他,语气平静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压力,“看看吧,你的‘谨慎设计’,变成了全球同步的‘意外发现’。现在斯坦福已经开始筹备成果发布会,东京大学在申请专利,马普学会在联系欧洲能源巨头——你告诉我,这到底是‘偶然’,还是你故意留下的漏洞?”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陈序没有回答,目光落在全息投影上:斯坦福团队的实验记录里,“碳纳米管的缺陷位点与你的C-19模型高度吻合”;东京大学的故障报告中,“温度骤降时的分子重排路径,恰好对应你方案里的sp3杂化轨道优化”;德国团队的样品分析图上,“(110)晶面的应力缓冲位点,和你笔记里的标注分毫不差”。
这些“吻合”像一把把刀,扎在他的“谨慎”上。他终于承认,所谓的“神谕偏差”,不过是他对知识力量的傲慢低估——他以为自己是“知识的掌控者”,能为它划定边界,却终究只是“知识的见证者”,只能看着它冲破所有预设,以自己的方式席卷世界。
海伦娜走到他身边,灰蓝色的眼睛里没有了之前的失望,反而多了几分“验证猜想”的兴奋:“你看,知识从来都不是精准的神谕。你越想控制它的降临方式,它就越会以你意想不到的路径爆发。现在,三家实验室的成果即将公布,全球的能源格局、产业布局都会因此动荡——我们需要你完善技术,确保机构能在这场变革中占据主导地位,这不仅是战略需求,也是为了‘控制风险’。”
“控制风险?”陈序终于开口,声音沙哑,“你们想要的不是控制风险,是控制知识带来的权力。就像澳大利亚的钇矿,就像被封存的基因编辑档案,你们从来都没在乎过技术是否会引发灾难,只在乎能不能掌控它。”
他的话让办公室瞬间安静下来,战略监督部的负责人立刻接话:“CX-07,注意你的态度!现在不是讨论伦理的时候,三家实验室的成果一旦公开,各国的军事部门、能源巨头都会疯狂争夺,到时候引发的可能不只是资源冲突,还有新的军备竞赛——你必须协助我们,完善技术的‘安全锁’,避免灾难扩大。”
“安全锁?”陈序笑了,笑容里满是自嘲,“真正的安全锁,是不打开潘多拉的盒子。可现在,盒子已经被打开了,知识像瘟疫一样扩散,你们所谓的‘安全锁’,不过是想把瘟疫变成自己的武器。”
他摸出贴身的解密器,屏幕上刚收到叶晴的新消息:“意大利安全屋周边出现不明车辆,疑似机构的追踪人员,林溪暂时安全,但需尽快转移至备用地点。”消息末尾附了一张照片:黑色轿车停在麦田边,车牌被遮挡,却能看到车身上隐约的“机构后勤”标识。
陈序的心脏一紧,目光再次落在霍兰德身上:“我可以协助完善技术,但我有条件:第一,停止追踪林溪,确保她在意大利的安全;第二,超导技术的医疗应用优先于任何战略项目,由第三方机构监督;第三,公开三家实验室的实验数据,避免技术垄断引发的竞争。”
这些条件像一道最后通牒,悬在办公室所有人的头顶。霍兰德盯着他看了很久,指尖在桌角轻轻敲击,最终点头:“可以,但你必须在48小时内拿出‘技术安全锁’的方案,而且,在此期间,你不能离开地堡——这是为了‘你的安全’,也是为了‘技术的安全’。”
陈序知道,这不过是新的囚禁。但他没有选择,林溪的安全、知识失控可能引发的灾难,像两座大山压在他身上。他走出霍兰德办公室时,全息投影还在播放三家实验室的实验数据,那些跳动的曲线和闪烁的晶体模型,像一场盛大的“知识瘟疫”狂欢,而他,成了这场狂欢中唯一清醒却又不得不参与的“囚徒”。
走廊的监控摄像头红光闪烁,记录下他沉重的脚步。距离三家实验室公布成果还有24小时,距离他提交“技术安全锁”方案还有48小时,距离林溪可能面临的危险还有未知的时间——他精心设计的“神谕”终究出现偏差,而由这偏差掀起的风暴,才刚刚开始席卷世界,将他和他想守护的一切,拖入更深的漩涡。
喜欢欲望笔纪请大家收藏:()欲望笔纪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相邻推荐:疯狂痴迷[快穿] 到你的航线里[久别重逢] 前妻来听我的演唱会 老实beta照顾四个alpha少爷后 新婚爱欲 钓系茶仙专治权臣疯病 暗恋回信 在种田app里养成老祖宗们 这不是修仙救赎文学吗 疯狗效应 难道我真的是欧陆男主? 小狗重生历险记 她不卸甲 重生后被宿敌强娶了 别耽误我修机! 提瓦特,但魔改无限流 万人嫌假少爷真不当万人迷 今天开始当主神!!! 神女山派出所工作日志 今天开始好好学习[末世]